-
拿波尼度洞悉聖經(上冊)
-
-
拿波尼度在銘文中聲稱自己有王族血統。在古哈蘭附近發現的一塊泥板顯示,拿波尼度的母親或祖母信奉月神辛。(《古代近東文獻》,J.普里查德編,1974,311-312頁)哈蘭和吾珥盛行月神崇拜,拿波尼度對這兩個地方的神特別熱心。(見下冊324頁圖片)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八年(公元前617年尼散月-公元前616年尼散月)的一塊楔形文字泥板,提到一個叫「Nabu-naʼid」的人「管理這城」,有些歷史家認為這人就是後來成為君王的拿波尼度。可是,這個推斷意味著拿波尼度很年輕時就擔任管治一職,而到巴比倫覆亡時,也就是大約77年之後(公元前539),他已非常老了。
-
-
拿波尼度洞悉聖經(上冊)
-
-
拉巴什·馬爾杜克被暗殺之後,拿波尼度登上王位。但拿波尼度在一篇銘文中聲稱自己是尼布甲尼撒、涅里格利沙爾的「重要代表」,這顯示他強調自己並非篡位者,而是合法繼承王位的。
一些稜柱記載了拿波尼度向月神的禱告,他在禱告中提到自己和長子伯沙撒。(《舊約時期的文獻》,D.W.托馬斯編,1962,73頁)一篇銘文顯示,拿波尼度在位第三年,委任伯沙撒在巴比倫作王,他則率軍遠征阿拉伯的提瑪,終於攻下這個地方。這篇銘文還顯示,拿波尼度沉迷於月神崇拜,沒有前往巴比倫慶祝新年,以致得罪了國民。《拿波尼度編年史》這份文獻說,拿波尼度在位第七年、第九年、第十年和第十一年,他都在提瑪城。這幾個年份的文獻裡都有這麼一句話:「王沒有到巴比倫[參加尼桑努月的典禮];尼波神(像)沒有到巴比倫,彼勒神(像)沒有(從埃薩吉拉寺)出來(參加遊行),[新年慶典給遺忘了]。」(《古代近東文獻》,306頁)由於文獻有些部分已毀壞了,其他年份的記載也殘缺不全。
關於提瑪城這個沙漠綠洲,文獻記述:「他修繕這座城,(在那裡)建造[宮殿],跟蘇安娜(巴比倫)的宮殿一樣。」(《古代近東文獻》,313頁)看來拿波尼度在提瑪建造王宮。其他文獻顯示,駱駝商隊把物資從巴比倫尼亞運送到那裡。拿波尼度雖然沒有放棄一國之君的地位,卻把巴比倫的管治權交給伯沙撒。提瑪城是古代商隊的交會點,商隊經這些路線從阿拉伯運送黃金和香料。因此,拿波尼度不願離開這座城,可能是出於經濟利益或戰略位置等因素。有人還提出,拿波尼度認為通過兒子管理巴比倫,在政治上有其好處。此外,提瑪氣候宜人、月神崇拜在阿拉伯盛行等,都可能成為拿波尼度偏愛提瑪的原因。
至於拿波尼度在位第十二年到最後一年期間的活動,相關的歷史資料不多。拿波尼度預料居魯士大帝會率領米底亞-波斯聯軍入侵巴比倫,於是跟呂底亞王國和埃及結盟。《拿波尼度編年史》表明,米底亞-波斯聯軍攻打巴比倫那年,拿波尼度回到巴比倫。當時人們正在慶祝新年,巴比倫尼亞的各神祇都被抬進這城。關於居魯士的挺進,這部編年史說,居魯士在俄庇斯取得勝利後,接著攻取西巴爾(巴比倫以北約60公里[37英里]),「拿波尼度出逃」。文獻接著記述米底亞-波斯聯軍攻佔巴比倫,並說拿波尼度返回巴比倫時就被俘擄了。(《古代近東文獻》,30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