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所喜悅的祭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
上帝所喜悅的祭
「凡大祭司都受委任獻上禮物和犧牲。」——希伯來書8:3。
1.人為什麼覺得要向上帝求助?
「就像禱告一樣,人類看來天生就會獻祭;獻祭顯示人對自己的感覺,禱告則顯示他對上帝的感覺。」聖經歷史家艾爾弗雷德·埃德希姆這樣寫道。自從罪進入世界以來,人類經歷了罪咎、與上帝疏離和無奈的痛苦。人類的確需要擺脫這些痛苦。我們不難明白,人處於這樣的苦況,自然覺得要向上帝求助。——羅馬書5:12。
2.關於獻祭給上帝,聖經有什麼早期的記載?
2 聖經首次提及獻祭給上帝的記載,跟該隱和亞伯有關。我們讀到:「有一日,該隱拿地裡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創世記4:3,4)後來在挪亞的日子,上帝以一場大洪水消滅了當時的邪惡世代,卻保全了挪亞的性命。挪亞感恩之餘,「在壇上[獻上]燔祭」。(創世記8:20)上帝的忠僕和朋友亞伯拉罕深受上帝的應許和祝福所感動,曾多次「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12:8;13:3,4,18)後來,亞伯拉罕的信心受到最大的考驗,耶和華吩咐他把兒子以撒獻為燔祭。(創世記22:1-14)這些記載雖然簡短,卻在獻祭問題上給了我們不少啟發。我們稍後就會知道。
3.在崇拜方面,獻祭起什麼作用?
3 我們從以上和其他聖經記載清楚看出,早在耶和華頒布明文的獻祭律法之前很久,獻祭已是崇拜的一個基本形式。一本參考書給「獻祭」所下的定義是:「一種宗教儀式,人們為了建立、維持或恢復人與神的良好關係而將物品獻給神。」這引起了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重要問題,例如:為什麼要在崇拜時獻祭呢?上帝悅納怎樣的祭物?古代的獻祭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意義?
為何要獻祭?
4.亞當夏娃犯罪,有什麼下場?
4 亞當犯罪是故意的。他取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來吃,這是一項蓄意的忤逆行動。在此之前,上帝已清楚表明忤逆的懲罰就是死亡。他告訴亞當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7)亞當夏娃終於付出了犯罪的代價。他們都消滅了。——創世記3:19;5:3-5。
5.耶和華為什麼主動與亞當的後代和好?他為他們做了什麼事?
5 可是,亞當的後代又怎樣呢?他們從亞當承受到罪和不完美,也經歷到與上帝疏離、無奈和死亡,就像他們的始祖一樣。(羅馬書5:14)可是,耶和華不但是公正、有力量的上帝,也是宅心仁厚的上帝。事實上,愛是他最顯著的特質。(約翰一書4:8,16)因此,他採取主動去彌補他與人類之間的裂痕。聖經雖說「罪給人的工資就是死亡」,但接著指出,「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給人的恩賜,就是永遠的生命」。——羅馬書6:23。
6.對於亞當犯罪所造成的傷害,耶和華定下什麼旨意?
6 為了給人這個恩賜,耶和華上帝最後提供一個方法,去彌補亞當犯罪所失去的東西。在希伯來語,卡法 這個詞起初很可能是「遮蓋」或「抹去」的意思;這個詞也可以譯作「贖罪」a。換句話說,耶和華提供一個適當的方法,藉此遮蓋亞當遺傳給人類的罪,並抹去罪所造成的傷害。這樣,凡有資格領受這恩賜的人,就能擺脫罪和死的影響了。——羅馬書8:21。
7.(甲)上帝在對撒但的宣判中向人類提出什麼希望?(乙)人類要擺脫罪與死,就得付出什麼代價?
7 人類始祖犯罪之後,上帝隨即表示人類有希望擺脫罪與死的奴役。耶和華對撒但(由蛇所代表)宣判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3:15)這個預言為所有相信上帝應許的人帶來了一線光明希望。可是,人類要擺脫罪與死,是有代價要付出的。應許的後裔不是只來毀滅撒但而已,他的腳跟也要被撒但所傷,意思就是他要死去,雖然這並不是永久的。
8.(甲)該隱怎樣叫人失望?(乙)亞伯所獻的祭為什麼蒙上帝悅納?
8 亞當夏娃無疑多番想到應許的後裔到底是誰。夏娃生下第一個兒子該隱的時候,宣布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創世記4:1)她是否認為這個兒子就是應許的後裔呢?無論夏娃是否有這個想法,該隱和他的後代都叫人失望。另一方面,該隱的弟弟亞伯卻對上帝的應許懷具信心,並且把羊群裡頭生的羊獻給耶和華作祭物。我們讀到:「憑著信心,亞伯獻了犧牲給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有價值;藉著信心,亞伯為自己贏得了見證,表明他是正義的。」——希伯來書11:4。
9.(甲)亞伯對什麼有信心?他怎樣表現這種信心?(乙)亞伯所獻的祭有什麼成效?
9 亞伯有信心,並不是僅相信有上帝而已。該隱必然也相信上帝。亞伯卻深信上帝的應許,堅信上帝會產生一個後裔,為忠信的人帶來拯救。亞伯並不完全知道這件事會怎樣實現,但他從上帝的應許意識到,某個人的腳跟會被蛇所傷。亞伯顯然看出必須流出祭物的血。這正是獻祭的意義。亞伯獻上含有生命和血的供物給生命之源,很可能藉此表示他熱切盼望和期待耶和華的應許實現。亞伯表現這種信心,使耶和華喜悅他的祭物。在一定的意義上,這就是獻祭的真諦,即有罪的人類憑此親近和取悅上帝。——創世記4:4;希伯來書11:1,6。
10.耶和華吩咐亞伯拉罕獻上以撒,怎樣藉此顯明獻祭的意義?
10 耶和華吩咐亞伯拉罕把兒子以撒獻為燔祭,這把獻祭的含意清楚顯示出來。雖然以撒沒有實際被獻為祭物,但這件事卻預表耶和華會怎樣做。他要把獨生的兒子獻上,作為最大的祭物,以成就他對人類的旨意。(約翰福音3:16)摩西律法規定人民要獻上各樣犧牲和供物。耶和華以此作為預示未來事物的先模,藉此教導他的選民認識一件事,他們想獲得赦罪,並加強得救的希望,就必須怎樣做。我們從中學到什麼呢?
耶和華悅納的祭
11.以色列的大祭司要獻上哪兩大類供物?分別為了什麼目的?
11 使徒保羅說:「凡大祭司都受委任獻上禮物和犧牲。」(希伯來書8:3)請留意,保羅把古代以色列大祭司所獻的供物分為兩大類:「禮物」和「犧牲」(或「贖罪[的]犧牲」)。(希伯來書5:1)人們饋贈禮物,通常是要表達愛意和感激,也為了促進友誼,贏得好感和接納。(創世記32:20;箴言18:16)同樣,律法所規定的許多供物b,都可視為獻給上帝的「禮物」,目的是要贏得他的接納和嘉許。人觸犯了律法,就得作出賠償,獻上「贖罪[的]犧牲」。《摩西五經》,尤其是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提供了大量關於犧牲和供物的資料。雖然我們不容易理解和記得所有細節,但關於各種的祭,有些要點卻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12.聖經在哪裡概括地說明律法所規定的各種祭或供物?
12 我們見到利未記第1至7章分別列出五種主要的祭(有些是一起獻上的),就是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我們也留意到,為了不同的目的,這幾章把各種供物描述了兩次:第一次在利未記1:2至6:7,詳細說明要在祭壇獻上什麼供物;第二次在利未記6:8至7:36,說明祭司的分和獻祭者的分。然後在民數記第28和29章,聖經詳細列出獻祭的時間表,說明每天、每週、每月和每年的節期要獻上什麼東西。
13.請描述自願獻給上帝的供物。
13 人自願獻上的供物包括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目的是要親近上帝,以求得到他的悅納。有些學者認為,在希伯來語,「燔祭」的意思是「上升的供物」。這個意思相當貼切,因為在獻上燔祭時,宰了的祭牲會在壇上燒去,一股令人安舒的馨香之氣會冉冉上升,彷彿升到上帝那裡。燔祭的特色是,祭牲的血會被灑在壇的四周,全隻祭牲都要獻給上帝。祭司「要把一切全燒在壇上,當作燔祭,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利未記1:3,4,9;創世記8:21。
14.素祭是怎樣獻上的?
14 利未記第2章描述素祭。這是一種自願獻的祭,所獻的是上等麵粉,通常也澆上油,並放上乳香。「祭司就要從細麵中取出一把來,並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然後要把所取的這些作為紀念,燒在壇上,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利未記2:2)在聖幕和聖殿裡,含有乳香的聖香會在香壇上焚燒。(出埃及記30:34-36)大衛王說以下的話時,顯然想到這件事:「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篇141:2。
15.平安祭的目的何在?
15 另一種自願獻的祭是平安祭,記載在利未記第3章。平安祭又稱「交誼祭」。在希伯來語,「平安」所指的不僅是沒有戰爭或紛亂而已。《摩西宗教文化研究》一書說:「在聖經裡,平安除了指沒有戰事之外,還指與上帝和好、興盛繁榮、歡欣快樂。」因此,人獻平安祭,不是要向上帝求和,而是為了得蒙上帝認可、跟他享有和好關係,而表示歡欣和感激。祭牲的血和脂油獻給耶和華之後,祭司和獻祭者會分享祭物。(利未記3:17;7:16-21;19:5-8)這樣,獻祭者、祭司和耶和華上帝彷彿共同進食一樣,美妙地表達彼此間存有平安的關係。
16.(甲)贖罪祭和贖愆祭是為了什麼目的而獻上的?(乙)這些祭跟燔祭有什麼不同?
16 贖罪祭和贖愆祭是人為了祈求赦罪,或因觸犯律法,要作出補償而獻上的。這些祭雖然也是把祭物燒在壇上,卻跟燔祭不同。祭司不會把全隻祭牲獻給上帝,而是只獻上祭牲的脂油和某些部分。祭牲的其餘部分會在營外用火燒去,或在某些情況下留給祭司吃。這個差別是深具意義的。人獻燔祭給上帝,是想親近他;因此,燔祭的祭物是惟獨和完全獻給上帝的。值得留意的是,人獻燔祭之前,通常先獻上贖罪祭或贖愆祭。這表示人犯了罪,想獻禮物給上帝,他的罪就須先蒙赦免才行。——利未記8:14,18;9:2,3;16:3,5。
17,18.贖罪祭是為了什麼而設的?贖愆祭的目的何在?
17 人也許由於肉體軟弱,無心之失而違犯了律法,這樣他獻贖罪祭才會得蒙悅納。「若有人在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什麼事上誤犯了一件」,他就要按自己的身份地位,獻上適當的贖罪祭。(利未記4:2,3,22,27)另一方面,罪人如果不肯悔改,那就沒有什麼祭能為他贖罪了;他會被剪除。——出埃及記21:12-15;利未記17:10;20:2,6,10;民數記15:30;希伯來書2:2。
18 利未記第5和6章清楚解釋贖愆祭的含意和目的。人也許由於無心之失犯了罪。即使這樣,他仍可能侵犯了同胞或耶和華上帝的權利,因此過犯必須受到適當處理。聖經提及好幾項這樣的罪。有些是私人性質的罪(5:2-6),有些是冒犯了「耶和華的聖物」(5:14-16),有些罪雖然不完全是無心之失,卻因錯誤慾望或肉體軟弱而促成(6:1-3)。犯過者除了要承認過犯之外,更要作出適當的賠償,然後獻贖愆祭給耶和華。——利未記6:4-7。
預示未來更美的事
19.以色列人雖有律法和獻祭,為什麼卻未能贏得上帝的嘉許?
19 上帝把摩西律法和獻祭的規定賜給以色列人,是要幫助他們親近上帝,贏得和保持他的嘉許,直到應許的後裔來到。使徒保羅是個猶太人,他解釋說:「律法成了我們的監護老師,把我們引領到基督那裡,好叫我們由於信心,就稱為正義。」(加拉太書3:24)很可惜,以色列全族人並沒有響應這個監護老師的引導,反倒辜負了這個特權。結果,他們雖然獻上許多祭物,卻只令耶和華感到憎厭。上帝對他們說:「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以賽亞書1:11。
20.對律法和獻祭來說,公元70年有什麼事發生?
20 公元70年,猶太制度連同其中的聖殿和祭司,都一併結束了。在此之後,猶太人不能按著律法規定獻祭了。這是不是說,獻祭這個律法的重要部分,對今天敬拜上帝的人已全無意義呢?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探討這個問題。
[腳注]
a 《洞察聖經》(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解釋說:「按照聖經的用法,『贖罪』的基本意思是『遮蓋』或『交換』;如果用一物去交換或『遮蓋』另一物,兩者都必須對等才行。……為了贖回亞當所失去的,所獻的贖罪祭物必須跟一個完美的人的生命價值完全相等。」
-
-
耶和華所喜悅的讚美犧牲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
耶和華所喜悅的讚美犧牲
「要把身體當做犧牲獻上,是活的,是聖潔的,是蒙上帝悅納的。」——羅馬書12:1。
1.關於摩西律法下的犧牲的相對價值,聖經怎樣說?
「律法只有將來美善事物的影子,卻沒有這些事物的實質,所以單靠年年不斷獻上同樣的犧牲,總不能叫上前靠近的人完美。」(希伯來書10:1)使徒保羅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拯救人類方面,摩西律法下所獻的一切犧牲並沒有永久的價值。——歌羅西書2:16,17。
2.為什麼我們設法明白聖經有關供物和犧牲的詳盡律法,並不是徒勞無益的?
2 這是不是說,《摩西五經》有關供物和犧牲的資料,對今天的基督徒毫無價值呢?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會眾裡,參加神治傳道訓練班的人最近用了一年多時間讀完了聖經的最先五卷書。有些人很努力鑽研這幾卷書,要明白其中的細節。他們的努力是否徒勞無益呢?當然不是,因為「從前寫下來的話,全是為教導我們而寫的,好讓我們藉著忍耐,藉著經書所帶來的安慰,可以懷有希望」。(羅馬書15:4)因此問題是,我們可從律法中有關供物和犧牲的資料,得著什麼「教導」和「安慰」呢?
為了教導和安慰我們
3.我們都有什麼基本需要?
3 我們雖然無需按律法的規定獻上實際的祭牲,然而,祭物能為以色列人以有限程度成就的一件事,也是我們十分需要的,那就是:我們的罪得蒙赦免,能夠跟上帝和好。我們既然不再獻上實際的犧牲,又怎能得著這樣的裨益呢?保羅指出祭牲的有限效力後,宣告說:「基督來到世界的時候說:『「犧牲和供獻都不是你想要的,你為我準備了身體。全燒供獻和贖罪供獻都不是你認可的。」然後我說,「上帝啊,請看!我來了,是要實行你的旨意;我的事已經寫在書卷上。」』」——希伯來書10:5-7。
4.保羅怎樣把詩篇40:6-8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
4 保羅引用詩篇40:6-8的經文,指出耶穌來並不是要保存「犧牲和供獻」,以及「全燒供獻和贖罪供獻」。保羅寫希伯來書的時候,這些供獻都已不再蒙上帝認可了。相反,耶穌帶著天父為他預備的身體來到;在每一方面,這身體都跟上帝賜給亞當的身體相稱。(創世記2:7;路加福音1:35;哥林多前書15:22,45)耶穌是上帝完美的兒子,他就是創世記3:15所預告的女人的「後裔」。耶穌的「腳跟」雖會被蛇所傷,他卻會採取行動擊傷撒但的「頭」。就這樣,耶和華運用耶穌去拯救人類。自亞伯的日子以來,有信心的人都一直盼望這位救主來臨。
5,6.基督徒能以什麼更好的方法親近上帝?
5 論到耶穌的這個特殊任務,保羅說:「上帝叫那位不認識罪的,為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藉著他,可以成為上帝的正義。」(哥林多後書5:21)「成為罪」這個片語,也可以譯作「做贖罪供物」。使徒約翰說:「他是為我們的罪而設的求恩犧牲,但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全世界的罪。」(約翰一書2:2)因此,以色列人獻上犧牲,只是一個親近上帝的暫時方法;但基督徒卻憑著更好的方法——耶穌基督的犧牲——來到上帝跟前。(約翰福音14:6;彼得前書3:18)我們只要對上帝提供的贖價犧牲有信心,並且服從他,他就會赦免我們的罪,並且嘉許和祝福我們。(約翰福音3:17,18)這豈不令我們深感安慰嗎?可是,我們要怎樣表明自己對贖價犧牲有信心呢?
6 使徒保羅解釋基督徒有較佳方法親近上帝之後,他在希伯來書10:22-25概述我們可在三方面表現信心和感激上帝的仁愛安排。懷有屬天希望的受膏基督徒已「走上進入聖處的道路」;即使保羅的勸勉主要是對他們說的,但所有想從耶穌的求恩犧牲得益的人,都要留意保羅在靈示下所說的話。——希伯來書10:19。
獻上潔淨沒有玷污的犧牲
7.(甲)希伯來書10:22怎樣反映獻祭的情況?(乙)祭物要蒙上帝悅納,有什麼事要留意?
7 首先,保羅勸諭基督徒:「我們就該懷著滿有把握的信心,真心上前靠近上帝,因為我們的心已經灑淨,不再有邪惡的良心,身體也用潔淨的水沐浴過了。」(希伯來書10:22)這裡的措辭無疑反映出律法下的獻祭情況。這是很適當的,因為祭物要蒙上帝悅納,獻祭的人就該懷有正當的動機,祭物本身也要潔淨沒有玷污才行。祭牲來自牛群或羊群(這些都是潔淨的動物),而且必須是「沒有殘疾的」。如要獻上禽鳥,祭物就該是斑鳩或雛鴿。祭物必須符合要求,才會「蒙悅納,為他贖罪」。(利未記1:2-4,10,14;22:19-25)素祭是不含酵的,因為酵象徵腐敗;素祭也不含有蜜糖(很可能是指果蜜,因為果蜜也可發酵)。獻在壇上的祭物,不論是祭牲還是素祭,都要放鹽,因為鹽有防腐作用。——利未記2:11-13。
8.(甲)獻祭的人該符合什麼要求?(乙)我們怎可肯定自己的崇拜蒙耶和華悅納?
8 獻祭的人又該怎樣呢?律法規定到耶和華面前來的人必須是潔淨沒有玷污的。人因任何理由被玷污了,就得先獻上贖罪祭或贖愆祭,在耶和華面前恢復潔淨的地位,然後他所獻的燔祭或平安祭才會蒙上帝悅納。(利未記5:1-6,15,17)因此,我們明白在耶和華面前時刻保持清白的地位,是至為重要的事嗎?我們想自己的崇拜蒙上帝悅納,就必須敏於糾正任何偏離上帝律法的地方。我們應當迅速接受上帝的幫助,包括「會眾的長老」和「為我們的罪而設的求恩犧牲」耶穌基督的幫助。——雅各書5:14;約翰一書2:1,2。
9.獻祭給耶和華跟獻祭給假神,有什麼重大差別?
9 以色列人獻祭給耶和華,周遭的民族也獻祭給假神;兩者的重大差別是,獻給上帝的祭物必須是不受任何玷污的。摩西律法規定的祭物都具有這個特色;一本參考書這樣評論說:「我們留意到,律法所認可的祭物跟占卜和觀兆毫無關係;沒有宗教狂熱,也沒有自我傷殘或宗教賣淫;淫穢的生殖崇拜儀式絕沒有立足之地;沒有以人為祭的陋習,也沒有為死者獻上犧牲。」這一切突顯了一件事實:耶和華是聖潔的;任何形式的罪惡和腐敗,他都深惡痛絕。(哈巴谷書1:13)人崇拜上帝、獻祭給他,都必須在身體、道德和靈性上是聖潔的。——利未記19:2;彼得前書1:14-16。
10.鑑於保羅在羅馬書12:1,2的勸諭,我們該怎樣省察自己?
10 有鑑於此,我們該仔細省察生活的每一方面,務求我們對耶和華的事奉蒙他悅納。我們不要以為只要參加基督徒聚會,做點傳道工作,我們在私底下做什麼都不打緊。我們也不該以為只要參與基督徒的活動,就無需在生活其他方面遵守上帝的律法。(羅馬書2:21,22)我們如果容許上帝看來不潔的事玷污自己的思想或行動,就不能期望上帝祝福和悅納我們。我們要謹記保羅的話:「弟兄們,我憑著上帝的憐恤懇求你們,要把身體當做犧牲獻上,是活的,是聖潔的,是蒙上帝悅納的。這就是你們用理智所作的神聖服務。不要再受影響,仿照這個事物制度的樣式處世,倒要更新思想而改變自己。這樣,你們就可以察驗上帝那良善、蒙他悅納而又完美的旨意。」——羅馬書12:1,2。
衷心獻上讚美的犧牲
11.希伯來書10:23所說的「公開聲明」是什麼意思?
11 在寫給希伯來人的信裡,保羅接著指出純真崇拜的一個重要特色:「我們應該公開聲明我們的希望,持定不放,毫不動搖,因為應許我們的那位是忠信的。」(希伯來書10:23)「公開聲明」的字面意思是「承認」。保羅也談及「讚美的犧牲」。(希伯來書13:15)這使我們想起亞伯、挪亞和亞伯拉罕等人所獻的犧牲。
12,13.以色列人獻上燔祭,是要表示什麼?我們要顯出同樣的精神,就得怎樣做?
12 以色列人獻上燔祭,是甘心獻「在耶和華面前」的。(利未記1:3)他獻上這樣的祭,是對耶和華的豐盛祝福和慈愛公開表示感激。你還記得燔祭的特色是,整隻祭牲會在壇上燒去,這很適當地象徵獻祭者對上帝的全心愛戴和效忠。同樣,我們相信和感激贖價犧牲的安排,就會甘心樂意把「讚美的犧牲」,即「嘴唇的果實」,獻給耶和華。
13 基督徒雖然不用獻上實際的祭牲或素祭,卻有責任要為王國的好消息作見證,以及使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太福音24:14;28:19,20)你有沒有把握機會公開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使更多人知道上帝賜給順服人類的奇妙福分呢?你甘願花時間和精神教導感興趣的人,幫助他們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嗎?我們熱心參與傳道工作,就像燔祭發出馨香之氣一樣,令上帝大感喜悅。——哥林多前書15:58。
與上帝和人同享交誼
14.保羅在希伯來書10:24,25的話,怎樣跟平安祭的意思類似?
14 最後,保羅促請我們留意跟信徒同工的關係,因為大家都一同敬拜上帝。「我們應該彼此關注,激發愛心,促進優良的作為。不要放棄聚會,像有些人習慣了一樣,倒要彼此鼓勵,既然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要這樣做。」(希伯來書10:24,25)「激發愛心,促進優良的作為」、「聚會」、「彼此鼓勵」這些話,使我們想起以色列人的平安祭對上帝子民的影響。
15.平安祭跟基督徒聚會有什麼類似之處?
15 在希伯來語,「平安」一詞是個複數詞,也許表示這使人與上帝和好,也跟其他敬拜上帝的人和好。關於平安祭,一位學者評論說:「這的確是人與立約的上帝共享交誼的歡樂時光。上帝常是以色列人的主人,但在這個場合,他卻彷彿屈尊成為他們的客人一樣,與他們分享祭宴。」這使我們想起耶穌的應許:「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起來,哪裡就有我在他們當中。」(馬太福音18:20)我們每次出席基督徒的聚會,能夠得享強化靈性的交往,聽到激勵人心的勸導,也意識到主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實在令我們得益不淺。所以,基督徒聚會的確是個鞏固信心的喜樂場合。
16.平安祭的安排顯示,什麼使基督徒的聚會特別令人喜樂?
16 人獻平安祭的時候,要把所有脂肪——腸和腎上的脂肪、肝上的網子、腰間的脂肪和綿羊的肥尾巴——燒在壇上獻給耶和華。(利未記3:3-16)脂肪被視為牲畜最肥美和最佳的部分。人把脂肪獻在壇上,象徵他把最好的東西獻給耶和華。在基督徒的聚會裡,我們不但受到教誨,也向耶和華獻上讚美,因此我們有理由感到喜樂。我們全心投入聚會,引吭高歌,留心聆聽,踴躍評論,就是讚美耶和華了。詩篇執筆者喊道:「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中讚美他!」——詩篇149:1。
耶和華的豐盛祝福仍在前頭
17,18.(甲)耶路撒冷聖殿舉行呈獻禮時,所羅門獻上大量什麼祭物?(乙)這個聖殿呈獻禮慶典為人民帶來什麼福分?
17 公元前1026年猶太曆七月,所羅門王為耶路撒冷的聖殿舉行呈獻禮。他「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大量祭牲]」,包括「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除了素祭之外,所獻的祭牲共有牛2萬2000頭,羊12萬隻。——列王紀上8:62-65。
18 你能想像這個大型典禮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嗎?可是,鑑於以色列人獲得的福分,這一切都是物有所值的。慶典結束之後,所羅門「遣散眾民;他們都為王祝福。因見耶和華向他僕人大衛和他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樂,各歸各家去了」。(列王紀上8:66)所羅門的確說得不錯:「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10:22。
19.我們要怎樣做,就能在現今和永遠都得到耶和華大大祝福?
19 今天,「將來美善事物的影子」已經被「事物的實質」所取代了。(希伯來書10:1)耶穌基督就是這個「影子」所預表的大祭司;他已經進了天上,把自己的血的價值獻給上帝,好替所有對他的犧牲有信心的人贖罪。(希伯來書9:10,11,24-26)憑著這個偉大的犧牲,我們衷心獻上潔淨沒有玷污的讚美犧牲給上帝。這樣,我們就能「心中喜樂」,盼望耶和華的豐盛祝福實現。——瑪拉基書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