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來之不易警醒!2003年 | 11月8日
-
-
怎樣開採石油?
地質學家和測量員先找出可能是油源的位置,接著用特定的測量法抽取樣本,再打一個洞來肯定能否鑽出石油。在以往,鑽探油田可能引致大量石油和泥濘突然湧出,造成損耗之餘,還會引起爆炸。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鑽探機現已配備了測量儀和精密的油閥裝置。這樣,鑽探較小或較深的油井也不成問題。
石油和天然氣由於受壓才減低流出量,要維持適當的壓力就必需注入水、化學物、二氧化碳或其他氣體,例如氮氣。石油的密度因地而異,由於輕油較易開採和提煉,所以很吃香。
美國石油協會解釋,現代採油技術包括水平鑽法,即鑽探時跟地殼保持平衡,此舉可減少打鑽油井的數目。海上開採法於1947年在墨西哥灣開始採用,大大增加石油產量。事實上,採油的方法會直接影響油價。b
怎樣輸送石油?
1863年,賓夕法尼亞州出現纖細的木輸油管,比用馬車輸送容量為159公升的石油桶,便宜得多,方便得多。c現在的管道系統比以前複雜了,數目也多了。根據輸油管協會指出,單是美國的石油管網絡已長達30萬公里!
今天的石油管網絡主要是金屬造的,用來運送原油到精煉廠,再把煉好的石油運到銷售商那裡。現代科技讓自動化系統監察石油的流量和管內壓力,也有所謂智能晶片,用來檢查數百公里的輸油管的裝置、磁熔劑泄漏檢測和管內超聲波檢查。用戶只消看見地下輸油管的標記,就知道不可在那裡掘地了。
輸油管系統雖然方便快捷,卻不能把大量石油運到海外地區。早期石油公司想出一個辦法:用巨大的油輪輸送。這些專門用來運油的大船長約400米,是世上最大的輪船,可以運油不下100萬桶。正如漏油事故的附欄顯示,儘管油輪看來十分堅固,卻意外頻生。駁船和鐵路車也是常用的運輸工具。可是,從提取石油以至送到用戶手中,輸送過程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
如果見到微弱的閃光信號從高大的導管煙囪發出,這個導管是個安全閥壓力容器,那就表示煉油廠就在眼前。原油加熱後送到蒸餾塔,在那裡分解成幾個部分,由最輕的氣體,例如丁烷,到最重的潤滑油。(參看24-25頁附欄)
-
-
石油來之不易警醒!2003年 | 11月8日
-
-
[第24,25頁的圖解或圖表]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石油生產程序大躍進
1 探測法
人造衛星
全球定位系統提供精確信號,以利測量
擴音器
振動卡車
擴音器
振動船
其中一個是地震勘探法,把人工合成聲波在地底下的反射數據記錄下來
2 萃取法
內陸井
離岸平台
水下井
其中一種開採方法是鑽井取油,包括位於內陸、岸邊及水下油井。為了保持井內的壓力,可能會注入氣體或化學物
[圖片]
水下油井
由潛水艇遙控,在海底興建採油設備
[圖片]
水平鑽孔
馬達由工程師遙控,鑽頭一開,傳感器就開始探測石油
3 輸送法
輸油管
油輪
使用地面以上、地面以下及海底的輸油管。其他運輸工具包括油輪、駁船及鐵路車
4 煉油法
煉油廠
原油加熱、蒸餾、分離後,就可投入生產
蒸餾塔
當爐中黏稠、深色的原油加熱後,碳氫化合物會變成氣體。氣體按著不同的溫度而凝結,然後變成液體。石油的各種成分相繼分離,形成不同的部分
20攝氏度
煉油廠中的氣體
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20-70攝氏度
汽油
可用作汽車燃料或化學合成物的原料,例如塑料
70-160攝氏度
石腦油
可製成塑料、汽車燃料及其他化學物
160-250攝氏度
煤油
可製成飛機燃料及爐子的燃料
250-350攝氏度
氣體油
可製成柴油及爐用燃油
煉油爐
溫度400攝氏度
油渣
可加工處理,製成精煉煤油、重燃料油、蠟燭的蠟、潤滑油及瀝青
催裂劑
碳氫化合物以蒸氣加熱後,混入氧化鋁矽膠粉催化劑。這個程序進一步把碳氫化合物分裂,形成較小及有用的分子
蒸氣加入混有粉狀催化劑的碳氫化合物
乙醇
這種溶劑可用於生產顏料、化妝品、香水、肥皂及染料等製成品
塑料
例如聚苯乙烯,由苯乙烯聚合而成
汽油添加劑
辛烷輔助劑令氣體在引擎中更耐燃,從而提升引擎的效率
[鳴謝]
Photo Courtesy of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