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部分:「由最優秀分子統治的政府」真的最優秀嗎?警醒!1991年 | 3月8日
-
-
崇高理想受人誤用
政治差異往往是希臘哲學家的哲學辯題。曾受業於柏拉圖門下的亞里士多德把賢人統治和寡頭統治區分開來。他把純粹的賢人統治列為一種優良的政府形式,認為這是個崇高理想,容許有特別才能、高尚道德的人把自己貢獻出來為大眾服務以造益別人。但政府若受暴虐自私的精英分子所領導,純粹的賢人統治就會變質而淪為不公正的寡頭統治。亞里士多德把這視為一種受人誤用的政府形式。
-
-
第3部分:「由最優秀分子統治的政府」真的最優秀嗎?警醒!1991年 | 3月8日
-
-
《科利爾百科全書》說:「最終被拿破崙所推翻的威尼斯共和國極度保守,正好是寡頭政治的一個典型例子;但其實神聖羅馬帝國的各自由城市、漢薩同盟屬下的各城市以及英格蘭和西歐的特別城鎮都顯出同樣的一般傾向,由一群人數較少、驕傲而文化水平高的貴族階級[賢人]緊緊控制寡頭式的政治。」
-
-
第3部分:「由最優秀分子統治的政府」真的最優秀嗎?警醒!1991年 | 3月8日
-
-
但在二千多年之後,歐洲挑選最有資格的精英分子去治理國家的過程卻與「才德出眾」沒有多大關係。哈佛大學教授卡爾·J·弗里德里克指出:「十八世紀的英格蘭實施賢人統治,其中的精英階層主要是按血統和財富而定的。在威尼斯,情況也是一樣。」他補充道:「在某些國家,例如十八世紀的普魯士,精英階層是基於血統和軍事勢力的。」
一般人認為『較好的人』會把優良的特質傳給子孫,這種想法可以解釋昔日帝王的婚姻習俗。中世紀的時候,貴族在生物學上較為優越是個十分普遍的觀念。和平民結婚就等於攙雜了家族的貴族血統,從而違反了上帝的律法。帝王有義務只與貴族通婚。這種生物學上的優越感後來被較為理性的理由取而代之——人擁有較優條件是由於享有較佳機會、教育、天資或成就的緣故。
-
-
第3部分:「由最優秀分子統治的政府」真的最優秀嗎?警醒!1991年 | 3月8日
-
-
賢人統治顯出虧欠來
賢人統治的缺點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早期羅馬,只有出身高尚的貴族才可以加入羅馬元老院,一般平民卻不可以。但元老院的成員和孔子對統治者的要求相距甚遠。他們非但沒有「才德出眾」,反而日益腐敗暴虐,結果造成了內亂。
雖然經過一段又一段的改革時期,元老院的寡頭政治卻繼續下去,至少直到尤里烏斯·凱撒在公元前44年被暗殺之前幾年建立獨裁統治為止。凱撒死後,賢人政府復甦,但到公元前29年,賢人統治又再次被取代。《科利爾百科全書》解釋道:「由於羅馬的權力、財富、版圖日增,賢人政治變成腐敗的寡頭政治。從他們盡失民心一事,就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喪失為民請命的精神。賢人政治的倒台引進了君主專制的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