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來馬其頓」「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
第16章
「請來馬其頓」
樂意接受任務並在迫害下保持喜樂,因而蒙上帝賜福
1-3.(甲)保羅和同伴從神聖力量得到什麼指引?(乙)現在我們會回顧什麼?
有一群婦女從馬其頓的腓立比城出來,走到附近叫甘吉特斯的小河邊,像往常一樣坐下來向以色列的上帝禱告。她們所做的,耶和華都看在眼裡。(歷代志下16:9;詩篇65:2)
2 在腓立比東面800多公里的地方,有幾個男子從加拉太行省南部的路司得城出來,花了幾天時間走到一條羅馬大道旁。只要沿大道西行,就可以到達亞細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這幾個男子就是保羅、西拉和提摩太,他們希望能趕快踏上這條大道前往以弗所等城市,讓那些地方的成千上萬的人聽見關於基督的信息。不過,他們還沒踏上大道,神聖力量就以某種方式阻止他們,不讓他們去亞細亞傳道。為什麼呢?因為耶穌正運用上帝的神聖力量引領保羅等人,要帶領他們穿過小亞細亞,橫渡愛琴海,到那條叫甘吉特斯的小河去。
3 保羅和同伴這次前往馬其頓的旅程非同尋常。留意耶穌在這期間怎樣引領他們,我們能獲益良多。這是保羅的第二次傳道之旅,大約始於公元49年。現在就讓我們回顧他這次旅程中的一些事件。
「上帝要召我們」(使徒行傳16:6-15)
4,5.(甲)快到比提尼亞的時候,保羅和同伴遇到什麼事?(乙)他們做了什麼決定?結果怎樣?
4 神聖力量阻止保羅和同伴去亞細亞傳道,他們就轉而往北,打算去比提尼亞各城傳道。為此,他們也許沿著弗里吉亞和加拉太交界一帶的荒涼小徑走了好幾天。可是,當他們快到比提尼亞的時候,耶穌再次通過神聖力量阻止了他們。(使徒行傳16:6,7)這一回,他們一定很困惑。他們知道該傳講什麼、該怎樣傳講,卻不知道該去哪裡傳講。他們彷彿敲過通往亞細亞的大門,但門沒有打開;後來他們又敲通往比提尼亞的大門,但門也同樣緊閉。不過,保羅決心繼續敲門,務求找著一扇能打開的「大門」。他們隨後的決定看來莫名其妙——轉而向西走了約550公里,繞過一個又一個城市,一直走到港口城特洛阿斯,即通往馬其頓的門戶。(使徒行傳16:8)在這裡,保羅第三次敲門。這一次,大門洞開!
5 福音書執筆者路加在特洛阿斯加入了保羅一行人的傳道之旅。路加寫道:「在晚上,保羅看見一個異象:有個馬其頓人站在那裡懇求他說:『請來馬其頓幫助我們吧。』保羅看見異象後,我們就馬上想辦法到馬其頓去,因為看出上帝要召我們向馬其頓人宣揚好消息。」a(使徒行傳16:9,10)保羅終於知道該去哪裡傳道了!他一定很高興自己沒有中途放棄!於是,他們四人立即啟航去馬其頓。
我們從特洛阿斯啟航——使徒行傳16:11
6,7.(甲)從保羅的旅程中發生的事,我們可以學到什麼?(乙)保羅的經歷讓我們可以肯定什麼?
6 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請留意,保羅出發前往亞細亞之後,上帝的神聖力量才給他指示;保羅走近比提尼亞之後,耶穌才指點他;保羅到了特洛阿斯之後,耶穌才指引他去馬其頓。今日,會眾的元首耶穌可能也會以類似的方式指引我們。(歌羅西書1:18)比方說,我們也許在考慮做先驅,或搬到更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而且已經考慮了一段時間了。不過,可能要在我們採取一些具體的行動之後,耶穌才會通過上帝的神聖力量引導我們。為什麼呢?情形就像司機駕車一樣:只有在車子開動時,司機才能把車子向左或向右轉;同樣,只有在我們切實採取行動時,耶穌才會指引我們怎樣擴大傳道工作。
7 可是,假如我們付出了努力,卻沒有馬上見到效果,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該不該認為上帝的神聖力量不會引導我們,於是就此放棄呢?當然不應該。別忘了,保羅也曾多次遇上阻礙,但他繼續尋找,直到找著了一扇能打開的「大門」。我們可以肯定,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尋找傳道工作的「大門」,就同樣會蒙上帝獎賞。(哥林多前書16:9)
8.(甲)腓立比是個怎樣的城市?(乙)保羅在「禱告的地方」傳道,取得了什麼成果?
8 進入馬其頓地區後,保羅和同伴就來到腓立比城。這裡的居民以身為羅馬公民為榮。對當地的退役羅馬士兵來說,腓立比這個殖民地活像「小意大利」,是馬其頓地區的「羅馬」。保羅和同伴發覺,城門外的一條小河附近看來有一處「禱告的地方」。b他們在安息日去那裡,發現有幾個婦女在一起崇拜上帝。於是,他們坐下來,跟那些婦女說話。有一個名叫呂底亞的女人在那裡聽他們講話,「耶和華敞開她的心」。聽了保羅和同伴所傳講的信息後,呂底亞深受打動,結果她一家都受了浸。後來她堅持要保羅一行人去她家裡住。c(使徒行傳16:13-15)
9.今天許多人怎樣效法保羅?這為他們帶來什麼福分?
9 呂底亞受浸讓人多麼欣喜!保羅肯定很高興,因為他當初接受了「請來馬其頓」的邀請,他看出耶和華任用他和他的同伴回應了這些敬畏上帝的婦女的禱告。今天,許多弟兄姐妹效法保羅和他的同伴,搬到更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他們有的年輕,有的年長,有的單身,有的已婚。當然,他們會遇到一些難題,但能夠找到像呂底亞一樣樂於接受聖經真理的人讓他們深感滿足,相比之下,他們遇到的難題就不算什麼了。你能不能作出調整,搬到更需要傳道員的地區去呢?你這樣做必定會帶來很多福分。就以艾倫為例,他是個二十多歲的弟兄,搬到中美洲的一個國家服務,他的話反映出許多人的心聲:「到外國服務幫助我不斷進步,跟耶和華更加親近。還有,傳道工作也很有成果。現在我正主持八個聖經課程!」
我們可以怎樣響應「請來馬其頓」的呼召?
「民眾都一起指責他們」(使徒行傳16:16-24)
10.為了打擊保羅等人的傳道活動,邪靈怎樣興風作浪?
10 腓立比原本受撒但和他手下的邪靈操控,如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在這裡生根發芽,撒但無疑憤怒若狂。怪不得邪靈興風作浪,試圖打擊保羅等人的傳道活動!有一個被邪靈附身的女僕,靠占卜使主人們發了財。保羅和同伴再三到禱告的地方去,女僕就一直跟著他們,喊叫說:「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奴隸,要告訴你們怎樣才能得救。」邪靈使女僕喊出這些話,可能是為了混淆視聽,讓人以為保羅的教導跟女僕的占卜是一路的,好分散人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不留意保羅等人所傳的信息。但保羅驅逐了她身上的邪靈,她就不再喊叫了。(使徒行傳16:16-18)
11.女僕身上的邪靈被驅逐之後,保羅和西拉有什麼遭遇?
11 女僕的主人們見自己的搖錢樹沒有了,就暴跳如雷,強行拉住保羅和西拉到市集廣場上去,那裡有代表羅馬政府的民政官審案。女僕的主人們設法挑起民政官的愛國情緒和民族偏見,說:「這些[猶太人]在我們城裡四處鬧事……他們宣傳的規矩都是我們羅馬人不可以採納、不可以遵守的。」他們的話立刻見效。「[市集廣場上的]民眾都一起指責[保羅和西拉]」,民政官也下令「用杖打他們」。之後,保羅和西拉被關進監牢。獄吏把這兩個渾身是傷的人關進最裡面的牢房,用枷鎖把他們的腳鎖住。(使徒行傳16:19-24)獄吏關上門以後,牢房裡一片漆黑,保羅和西拉肯定看不見對方。但耶和華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詩篇139:12)
12.(甲)基督徒對於遭受迫害有什麼看法?為什麼?(乙)今天,撒但和他的跟隨者依舊採用什麼手段反對我們?
12 多年以前,耶穌曾對門徒說:「他們……會迫害你們。」(約翰福音15:20)因此,保羅一行人進入馬其頓時,已預料可能會遭到反對。當迫害發生時,他們明白這不是因為耶和華對他們不悅,而是因為撒但向他們泄憤。今天,撒但的跟隨者所用的手段跟昔日在腓立比用的沒有兩樣。反對者十分詭詐,在學校和工作場所誣衊我們,煽動人反對我們。在一些地方,反對我們的宗教人士在法庭上指控我們,彷彿說:「這些人擾亂本地,宣揚我們『主流宗派』不可以採納的規矩。」在一些地區,我們的基督徒弟兄姐妹受毒打、被關進監獄。這一切,耶和華都看得清清楚楚。(彼得前書3:12)
「受了浸,沒有拖延」(使徒行傳16:25-34)
13.什麼事讓獄吏問「我要做什麼才能得救呢」?
13 經歷了混亂的一天之後,保羅和西拉肯定要花點時間才能平靜下來。到了半夜,他們從酷刑中緩過來,就「禱告,唱歌讚美上帝」。突然,發生了一場大地震,監獄震動起來!獄吏醒來,看見牢房的門全都開了,以為囚犯已經逃掉,生怕自己要為此受罰,就「拔出劍來要自殺」。但保羅大聲喊道:「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裡!」後來,獄吏哀聲問道:「兩位,我要做什麼才能得救呢?」保羅和西拉都救不了他,只有耶穌才能救他。因此他們回答說:「你和你一家要相信主耶穌,就能得救。」(使徒行傳16:25-31)
14.(甲)保羅和西拉給獄吏什麼幫助?(乙)保羅和西拉喜樂地忍受迫害,得到什麼福分?
14 獄吏真的想找到答案嗎?保羅沒有懷疑他的真誠。獄吏是個外族人,不熟悉聖經,他需要學習並接受基本的聖經真理,才能成為基督徒。因此保羅和西拉就花時間「向獄吏……傳講耶和華的話語」。他們非常投入地講解聖經,可能連傷口的疼痛都忘了。但獄吏卻注意到兩人背上深深的傷口,就帶他們去清洗。然後,他和他全家「都受了浸」。保羅和西拉喜樂地忍受迫害,得到了多大的福分!(使徒行傳16:32-34)
15.(甲)今天許多耶和華見證人怎樣跟從保羅和西拉的榜樣?(乙)為什麼我們應該再三探訪地區裡的住戶?
15 今天,許多耶和華見證人像保羅和西拉一樣,因信仰而被囚時也繼續向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他們這樣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說,在一個以前禁止我們傳道的國家,曾有百分之40的耶和華見證人是在獄中認識關於耶和華的真理的!(以賽亞書54:17)也請注意,那個獄吏是在地震發生之後才向保羅和西拉尋求幫助的。同樣,今天有些人一直不想聽上帝王國的信息,但當他們的生活發生變故後,他們就可能會尋求幫助了。我們想找到這樣的人並幫助他們,就得堅持不懈地向地區裡的人傳道並再三探訪他們。
「現在卻要悄悄地趕我們走嗎?」(使徒行傳16:35-40)
16.保羅和西拉被打後第二天,情勢怎樣逆轉過來?
16 保羅和西拉被打後,第二天一早民政官命令人釋放他們。保羅卻說:「我們是羅馬公民。他們還沒有給我們定罪,就當眾拷打我們,把我們關進監牢,現在卻要悄悄地趕我們走嗎?不行!叫他們親自來送我們出去。」民政官聽到他們是羅馬公民,就「害怕起來」,因為知道自己侵犯了這兩人的公民權。d現在情勢逆轉過來了。既然這兩個基督徒曾被公開拷打,現在民政官不得不公開道歉。民政官懇求保羅和西拉離開腓立比,保羅和西拉同意這麼做。不過,他們先到當地的會眾去,鼓勵了新門徒一番,然後才離去。
17.看見保羅和西拉願意忍受刑罰,新門徒學到什麼?
17 要是那些民政官早一點知道保羅和西拉是羅馬公民,就很可能不會打他們了。(使徒行傳22:25,26)然而,這可能會讓腓立比的門徒覺得,兩人利用個人優勢使自己不用為基督受苦。對於這些不是羅馬公民的門徒來說,他們的信心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畢竟,沒有法律保護他們免受杖打。因此,保羅和同伴以身作則,藉著忍受刑罰向新信徒表明,基督的門徒是能夠在迫害下站穩的。此外,保羅和西拉要求民政官認可他們的公民權,使民政官不得不公開承認自己沒有依法辦事。這或許可以阻止他們迫害其他基督徒,讓這些弟兄姐妹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免受類似的惡待。
18.(甲)今天的基督徒監督怎樣效法保羅?(乙)我們怎樣「通過法律途徑確立傳好消息的權利」?
18 今天,在基督徒會眾裡帶頭的監督也會以身作則。無論這些牧人希望弟兄姐妹怎麼做,他們自己都會身體力行。此外,我們會像保羅一樣,仔細權衡何時及如何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來保護自己。有必要的話,我們會向地方法庭、國家法庭甚至國際法庭上訴,以求為我們的崇拜活動爭取法律保障。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改革社會,而是要「通過法律途徑確立傳好消息的權利」,就像保羅在這次被囚事件大約十年後,在寫給腓立比會眾的信中所說的一樣。(腓立比書1:7)不論法庭的判決如何,我們都會效法保羅和他的同伴,下定決心繼續按照神聖力量的引領「宣揚好消息」。(使徒行傳16:10)
a 請看第128頁附欄「路加——使徒行傳的執筆者」。
b 腓立比沒有猶太會堂,可能因為那裡是軍事重鎮,不准猶太人設立會堂;也可能因為城裡的猶太男子不足十人——按照規定至少要有十個男子才能設立會堂。
c 請看第132頁附欄「呂底亞——賣紫色衣物的女人」。
d 羅馬法律規定,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羅馬公民都有權要求得到正式的審訊,不會未經定罪就被公開處罰。
-
-
「根據聖經跟他們推理」「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
第17章
「根據聖經跟他們推理」
有效教導的根據及比里亞人樹立的榜樣
1,2.誰正從腓立比前往帖撒羅尼迦?他們可能會想些什麼?
在一條蜿蜒曲折、由羅馬的能工巧匠修建的公路上,車馬行人絡繹不絕,有時聲音嘈雜,有驢子的嘶鳴,有戰車駛過厚石板路的隆隆聲,還有士兵、商旅、工匠等各種過路人的喧嚷聲。路上有三個同行的人——保羅、西拉和提摩太,他們是從腓立比起程的,正在前往130多公里外的帖撒羅尼迦。這段旅程相當艱難,對保羅和西拉來說更是步步艱辛,因為他們剛剛在腓立比被杖打,傷口還沒有癒合。(使徒行傳16:22,23)
2 要走的路很長,他們怎樣堅持走下去呢?交談肯定能讓人忘卻疲累。他們還清楚記得發生在腓立比的事,就是獄吏全家都成了信徒。這個經歷不但令他們歡欣,也使他們更有決心繼續宣揚上帝的話語。雖然這樣,當走近帖撒羅尼迦這個海濱城市時,他們可能還是會想:當地的猶太人會怎樣對待他們呢?會不會像腓立比人那樣攻擊甚至毒打他們呢?
3.保羅獲得傳道所需的勇氣,從這件事我們學到什麼?
3 保羅在後來寫給帖撒羅尼迦基督徒的信中,透露了自己的感受。他寫道:「你們知道,起初我們在腓立比受苦楚,被侮辱,儘管遇到強烈的反對,還是靠著我們的上帝鼓起勇氣,向你們傳講上帝的好消息。」(帖撒羅尼迦前書2:2)這句話透露,保羅在腓立比的經歷使他在進入帖撒羅尼迦城之前有些擔心。你能了解保羅的感受嗎?在宣揚上帝王國好消息的工作上,你也有過憂慮嗎?保羅倚靠耶和華的幫助,得以鼓起勇氣,堅強起來。我們向保羅學習,就能像他一樣放膽宣揚上帝的好消息。(哥林多前書4:16)
「根據聖經……推理」(使徒行傳17:1-3)
4.為什麼說,保羅在帖撒羅尼迦逗留的時間可能不止三個星期?
4 聖經記述,保羅在帖撒羅尼迦曾一連三個安息日在猶太會堂裡傳道。這是不是說他在帖撒羅尼迦只逗留了三個星期呢?不一定。我們不知道保羅進城後過了多久才開始去猶太會堂。保羅的書信表明,在帖撒羅尼迦時他和同伴是自食其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9;帖撒羅尼迦後書3:7,8)此外,在那段日子,腓立比的弟兄曾兩次把他需要的東西送到帖撒羅尼迦。(腓立比書4:16)由此可見,保羅在帖撒羅尼迦逗留的時間可能不止三個星期。
5.保羅怎樣傳道?
5 保羅放開膽量,到猶太會堂向聚集在那裡的人傳道。他按照自己一貫的做法,「根據聖經跟他們推理,一面講解,一面引用聖經證明基督必須受難,並且死而復生。他說:『我向你們宣講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使徒行傳17:2,3)請注意,保羅不是想要煽情,而是想要跟他們推理。他知道這些來猶太會堂的人既熟悉聖經,也尊重聖經,只是還沒有充分認識聖經真理。因此,保羅根據聖經跟他們推理,一面解釋,一面引用聖經證明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基督,是上帝承諾的彌賽亞。
6.耶穌怎樣根據聖經推理?結果怎樣?
6 保羅這樣做是效法耶穌,因為耶穌教導時總是根據聖經。比方說,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曾告訴門徒:根據聖經,人子必須受苦、被殺並復活。(馬太福音16:21)耶穌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雖然這件事就足以證明他所說的千真萬確,但他還是向門徒提出更多的證據。聖經寫道:「他就從摩西和先知的書開始,把聖經上關於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清楚。」結果怎樣呢?這些門徒說:「他在路上對我們講話,向我們清楚解釋聖經,那時我們的心不是像火一樣燃燒嗎?」(路加福音24:13,27,32)
7.教導時根據聖經為什麼很重要?
7 上帝的話語是有力量的。(希伯來書4:12)因此,今天的基督徒教導時也根據聖經,就像耶穌、保羅和其他使徒一樣。我們也跟人推理,解釋經文的意思,並打開聖經讓住戶看出我們所教的確實是以聖經為依據的。我們談論的不是自己的主張,因此應該經常使用聖經,讓住戶看出我們傳講的不是個人見解,而是上帝的話語。我們這樣做,也能牢記自己傳講的信息有充分的聖經根據。聖經是絕對可靠的,知道這一點使我們充滿信心,像保羅一樣放膽傳道,不是嗎?
「有些人就成了信徒」(使徒行傳17:4-9)
8-10.(甲)帖撒羅尼迦人對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有什麼反應?(乙)有些猶太人為什麼嫉妒保羅?(丙)這些反對保羅的猶太人採取了什麼行動?
8 耶穌曾說:「奴隸不比主人大。他們要是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要是按照我的話去做,也會按照你們的話去做。」(約翰福音15:20)保羅從自己的經歷體驗到這話沒錯。他在帖撒羅尼迦見到的就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渴望遵守耶穌的教誨,但另一些人卻加以抗拒。路加談到那些有好反應的人說:「有些[猶太人]就成了信徒,跟保羅和西拉密切來往,這樣做的還有一大群崇拜上帝的希臘人和不少有地位的婦女。」(使徒行傳17:4)有人幫助這些新門徒明白聖經,一定讓他們非常高興。
9 雖然有些人很喜歡保羅所說的話,但另一些人卻對保羅咬牙切齒。看見保羅成功地使「一大群……希臘人」成為信徒,帖撒羅尼迦的一些猶太人就非常嫉妒。這些猶太人一直用《希伯來語經卷》教導希臘人,期望這些外族人歸信猶太教。在他們看來,這些希臘人是屬於他們的,但突然間卻被保羅搶走了,而且還是在猶太會堂搶走的!因此他們非常憤怒。
猶太人想把保羅和西拉抓去交給那些暴民——使徒行傳17:5
10 路加告訴我們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猶太人心生嫉妒,糾集了一夥在市集廣場上游手好閒的惡棍,在城裡掀起騷亂。他們強行闖入耶孫的家,想把保羅和西拉抓去交給那些暴民,卻找不到他們,於是把耶孫和一些弟兄拉去見治城官,喊著說:『這些弄得天下大亂的人,現在也到這裡來了,耶孫竟然接待他們。這些人違背凱撒的法令,說有另一個王,就是耶穌。』」(使徒行傳17:5-7)這些暴民的攻擊會對保羅和他的同伴產生什麼影響呢?
11.猶太人對保羅和那些跟他一起傳道的人提出什麼指控?指控的人提到的可能是哪條法令?(請看腳注)
11 暴民是可怕的,他們發起狂來就像江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猶太人想利用暴民除掉保羅和西拉。這些猶太人在城裡「掀起騷亂」之後,就試圖讓治城官相信保羅等人犯了非常嚴重的罪。首先,他們指控保羅和那些跟他一起傳道的人「弄得天下大亂」——其實保羅和他的同伴根本沒有在帖撒羅尼迦製造騷亂!第二項指控更為嚴重。這些猶太人聲稱,保羅等人宣揚有另一個王,叫做耶穌,因此違背了羅馬皇帝的法令。a
12.為什麼說,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所受的指控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12 也許你還記得,宗教領袖也曾這樣指控耶穌。他們對彼拉多說:「我們發現這個人煽動我們的同胞造反……還說自己是基督,是王。」(路加福音23:2)彼拉多可能怕凱撒認為他縱容人叛國,於是把耶穌處死了。同樣,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所受的指控也能帶來嚴重的後果。一本參考書說:「他們的處境確實非常危險。這絕不是言過其實,因為『一個人只是被指控企圖叛國,就往往會被處死。』」敵人的惡毒攻擊能夠得逞嗎?
13,14.(甲)為什麼暴民的攻擊沒有成功?(乙)保羅怎樣像基督一樣小心謹慎?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
13 這群暴民沒能阻止在帖撒羅尼迦的傳道工作。為什麼呢?一來,他們找不到保羅和西拉;二來,治城官看來也不相信他們的指控。治城官要耶孫和其他的弟兄交出「足夠的保證金」後,就把他們放了。(使徒行傳17:8,9)保羅聽從了耶穌的勸告,「像蛇一樣謹慎,像鴿子一樣清白無邪」,謹慎地避開危險,結果能在別的地方繼續傳道。(馬太福音10:16)顯然,保羅勇敢傳道並不等於他行事莽撞。今日的基督徒可以怎樣效法他呢?
14 在現代,假基督教的教士常常煽動暴民攻擊耶和華見證人,又聲稱見證人煽動暴亂、背叛國家,藉此慫恿政府壓制見證人。就像1世紀一樣,現代的反對者迫害我們往往也是出於嫉妒。不管怎樣,真基督徒並不會無謂地讓自己置身險境。我們會儘可能避免跟那些怒氣沖沖、蠻不講理的人對抗,我們會設法和和氣氣地繼續傳道,也許等到事情平息了再回來探訪地區裡的人。
他們更「開明」(使徒行傳17:10-15)
15.比里亞人對王國好消息有什麼反應?
15 為了保羅和西拉的安全,弟兄送他們到大約65公里外的比里亞去。保羅到了比里亞,就進入猶太人的會堂,對聚集在那裡的人講話。在場的人都很願意聆聽保羅的話,這必定令保羅十分欣喜!路加寫道,比里亞的猶太人「比帖撒羅尼迦人開明,非常熱切地接受了上帝的話語,天天用心查考聖經,要確定自己聽到的是不是真的」。(使徒行傳17:10,11)這當然不是說那些接受真理的帖撒羅尼迦人不夠開明。保羅後來寫信給他們說:「我們也不斷感謝上帝,因為我們把上帝的話語傳給你們,你們聽見就接受了,不認為是人的話語,而認為是上帝的話語。這確實是上帝的話語,在你們這些信徒心裡發揮作用。」(帖撒羅尼迦前書2:13)那為什麼說比里亞的猶太人很開明呢?
16.為什麼說比里亞人很「開明」?
16 雖然比里亞人聽見的信息對他們來說是新的,但他們沒有胡亂懷疑和批評,也沒有凡話都信。他們首先留心聽保羅說話,然後用保羅講解過的經文來驗證他的話。他們還勤懇地研讀上帝的話語,不是只在安息日,而是天天都這樣做。他們態度「熱切」,根據保羅傳講的信息認真探求聖經真理。隨後,「許多人都成了信徒」,這表明他們很謙卑,願意作出改變。(使徒行傳17:12)難怪路加說他們很「開明」!
17.比里亞人為什麼值得稱讚?我們不管認識真理有多久,都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17 比里亞人料想不到,他們對上帝王國好消息的開明態度會被記錄在聖經裡,供我們效法。他們所做的正是保羅希望他們做的,更是耶和華上帝希望他們做的。同樣,我們也鼓勵別人細心研究聖經,這樣他們的信心就能以上帝的話語為堅實的基礎。那麼,我們成為基督徒以後,是不是就不需要保持開明呢?當然不是。相反,我們應該更努力地接受耶和華的教導,並迅速按照學到的去做,藉此讓耶和華按他的旨意塑造和訓練我們。(以賽亞書64:8)這樣,我們就能夠繼續受天父任用,凡事叫他喜悅。
18,19.(甲)為什麼保羅會離開比里亞?他怎樣顯出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乙)接下來,保羅要向什麼人傳道?在哪裡傳道?
18 保羅在比里亞逗留的時間並不長。聖經說:「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聽說保羅也在比里亞傳揚上帝的話語,就去那裡挑唆民眾,引起騷動。弟兄們立刻送保羅離開,把他送到海邊,西拉和提摩太卻留在那裡。有些人陪伴保羅一起去了雅典。保羅吩咐他們去叫西拉和提摩太儘快來見他,他們就走了。」(使徒行傳17:13-15)那些反對上帝王國好消息的人真是賊心不死!他們迫使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還嫌不夠,如今竟追到比里亞來了,想再一次挑唆群眾攻擊保羅。但他們是白費心機而已。保羅知道,自己的傳道地區很大,只管到別的地方傳道就是了。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即使反對者百般阻撓,也絕不停止傳道!
19 保羅向帖撒羅尼迦和比里亞的猶太人作徹底的見證以後,一定深刻地領會到鼓起勇氣傳道並根據聖經跟人推理多麼重要,我們也深刻地領會了這些道理。現在保羅將要向一群截然不同的人作見證——雅典的外族人。他在雅典會有什麼經歷呢?讀讀下一章就知道了。
-
-
「尋求真神……就能找到」「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
第18章
「尋求真神……就能找到」
保羅說適合聽眾的話,設法令聽眾認同
1-3.(甲)使徒保羅在雅典時為什麼十分不安?(乙)仔細分析保羅的話能給我們什麼啟發?
保羅到了希臘的雅典。雅典是個學術中心,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些哲學家都曾在這裡施教。雅典的宗教氣氛非常濃厚,這裡的人崇拜許許多多的神。在殿宇裡、廣場上、街道上,處處都有偶像。保羅很清楚真神耶和華對偶像崇拜的看法。(出埃及記20:4,5)跟耶和華一樣,這位忠心的使徒也憎惡偶像。由於眼前都是偶像,保羅心裡十分不安!
2 保羅一走進市集廣場,就看見令他更為震驚的景象。在市集廣場的西北角,也就是主入口附近,跟生殖器崇拜有關的赫耳墨斯神像排成一行,數目非常多;廣場上到處都是神龕。在這種偶像崇拜的氛圍中,這位熱心的使徒會怎樣傳道呢?他能不能保持冷靜,想出聽眾會認同的話呢?他能幫助別人找到並崇拜真神嗎?
3 使徒行傳17:22-31記載了保羅對雅典一些飽學之士所說的話。他的話婉轉得體、令人信服、反映出他明辨事理,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仔細分析保羅的話能得到不少啟發,明白什麼話別人比較容易認同,以及怎樣幫助別人推理。
「在市集廣場上」傳道教人(使徒行傳17:16-21)
4,5.保羅在雅典的哪個地方傳道?要向那裡的人傳道為什麼並不容易?
4 保羅在第二次傳道之旅中來到雅典,那時大約是公元50年。a在雅典,他一邊等候西拉和提摩太從比里亞過來,一邊像往常一樣「在會堂裡跟猶太人……推理」。他還找到一個可以接觸到當地非猶太人的傳道地區,就是市集廣場。(使徒行傳17:17)雅典的市集廣場在雅典衛城的西北面,佔地約5公頃。市集廣場不只是做買賣的地方,也是公共場所。一本參考書說這個地方是「城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人很喜歡聚在市集廣場上進行深刻的思想交流。
5 對保羅來說,要向市集廣場上的人傳道並不容易。這些人分別屬於兩個對立的哲學派別,就是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b伊壁鳩魯派相信生命是碰巧產生的。簡單來說,他們的人生觀就是:「神不足懼,死不足憂,樂於行善,安於忍惡。」斯多葛派則強調理性和邏輯。他們不相信上帝是個實實在在、有思想有性格的個體。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都不相信基督徒所說的復活。顯然,這兩個派別的哲學觀念都不符合保羅所傳講的基督教的真理。
6,7.有些飽學的希臘人對保羅傳講的信息有什麼反應?今天我們可能也會遇到什麼類似的情況?
6 那些飽學的希臘人對保羅傳講的信息有什麼反應呢?他們當中有些人說保羅「囉囉唆唆」,這個詞在希臘語裡的另一個意思是「拾種子的」。(使徒行傳17:18)一位學者說:「這個詞原本用來形容一種到處啄食穀粒的小鳥,後來則指人在市集廣場上拾取別人不要的殘羹剩飯或其他零碎。再後來,這個詞用來比喻另一些人,這些人聽了別人的隻言片語,儘管一知半解,卻人云亦云。」換句話說,那些飽學的人是說保羅愚昧無知,只懂拾人牙慧。但正如下面會談到的,保羅雖然受到這樣的侮辱,卻沒有被嚇倒。
7 今天也一樣。我們耶和華見證人常常因為基於聖經的信仰而被人侮辱。比方說,有些教育界人士說進化論是事實,還堅稱有頭腦的人一定會相信進化論。他們實際上等於說,不相信進化論的人都是愚昧無知的。這些飽學之士想讓人覺得,我們給人看聖經怎樣說,指出大自然中有什麼證據表明萬物是設計出來的,不過是人云亦云而已。但我們不會被嚇倒。相反,我們會滿懷信心地解釋自己的信仰,指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一位睿智的設計者創造的,他就是耶和華上帝。(啟示錄4:11)
8.(甲)有些人聽了保羅所傳講的信息後有什麼反應?(乙)保羅被帶到亞略巴古,可能是什麼原因?(請看第142頁腳注)
8 在市集廣場聽見保羅傳道的其他人有另一種反應。他們說:「看來他是在傳揚外國的神明。」(使徒行傳17:18)保羅真的在向雅典人傳揚新的神明嗎?這可不是小事,因為幾百年前蘇格拉底之所以受到審訊並被處死,罪狀之一就是傳揚新的神明。難怪這些雅典人帶保羅到亞略巴古去,要他解釋這些對他們來說很新奇的事。c面對這些不熟悉聖經的人,保羅會怎樣解釋自己所傳講的信息呢?
「各位雅典人,我看出……」(使徒行傳17:22,23)
9-11.(甲)保羅怎樣設法令聽眾認同他的話?(乙)我們在傳道時可以怎樣效法保羅?
9 你也許還記得,保羅因看見滿城都是偶像而非常激動。但他沒有痛斥偶像崇拜,而是保持冷靜,說話婉轉得體,設法令聽眾認同,力求勸服他們。他開口說道:「各位雅典人,我看出你們事事都似乎比其他人更敬畏神明。」(使徒行傳17:22)保羅等於在說:「我看出你們非常虔誠。」保羅這樣稱讚他們十分明智。他意識到,有些被錯誤宗教蒙蔽的人其實可能很想認識真理。畢竟,保羅記得自己也曾十分「無知,沒有真正的信心」。(提摩太前書1:13)
10 保羅為了令聽眾認同他的話,提出他觀察到的具體證據,證明雅典人確實非常虔誠。這個證據就是一座「獻給不認識的神」的祭壇。一部參考書說:「希臘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由於怕忽略某位神明以致得罪他,通常都會建壇給『不認識的神』。」雅典人建了這座壇,就等於承認有他們不知道的神存在。保羅就從這座壇說起,向他們宣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他說:「現在我要向你們傳揚的,其實就是你們不認識卻崇拜的神。」(使徒行傳17:23)保羅的推理不但巧妙,還非常有力。他並不是像那些人所說的傳揚什麼新的神明,而是傳揚那位他們還不認識的真神而已。
11 我們在傳道時可以怎樣效法保羅呢?我們如果細心觀察,就可能會發現一些東西顯示住戶虔信宗教,例如對方戴著的宗教飾物,或者家裡、院子裡擺著的宗教物品。我們可以說:「我看你很虔誠。我正想拜訪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我們認同別人虔誠的態度,對方也許比較容易認同我們接下去所說的話。要記住,我們不該因為別人相信的是錯誤宗教就批評他們。事實上,我們有不少弟兄姐妹也曾虔信錯誤的宗教。
要設法令聽眾認同我們的話,樂意聽下去
上帝「離我們每個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4-28)
12.保羅怎樣使自己所說的話適合聽眾?
12 保羅已令聽眾認同了他的話,但他能不能使這種情況維持下去呢?保羅知道聽眾雖然飽讀希臘哲學,卻不熟悉聖經,因此他通過幾個方法使自己所說的話適合聽眾。第一,他談到聖經的主張時沒有直接引用聖經。第二,他多次用了「我們」這個字眼,好讓聽眾覺得他了解他們的感受,是他們當中的一員。第三,他引用希臘文學著作,藉此表明他所傳講的道理有些跟希臘人自己的著作是一致的。現在,讓我們分析一下保羅那番有力的話。關於雅典人所不認識的上帝,保羅到底講述了哪些重要的真理呢?
13.保羅怎樣解釋天地萬物的起源?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13 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保羅說:「他是創造世界和世上萬物的真神,既然是天地的主,當然不會住在人建造的殿宇裡。」d(使徒行傳17:24)天地萬物不是碰巧產生的,而是真神創造的。(詩篇146:6)雅典娜或其他神都需要靠華麗的殿宇、神龕和祭壇,才能得到榮耀,但至高的上帝既然是創造天地的主,任何由人建造的殿宇自然就容納不下他。(列王紀上8:27)保羅的意思很清楚:那些殿宇中由人製作的任何偶像,都不能跟偉大的真神相比。(以賽亞書40:18-26)
14.保羅怎樣說明上帝不用依靠人類?
14 上帝不用依靠人類。拜偶像的人慣常給偶像披上華服、獻上厚禮、供上飲食,彷彿偶像真的需要這些東西。不過,在聽保羅說話的希臘哲學家當中,有些人可能相信神並不需要人的東西。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聽眾,那麼當保羅指出上帝「不需要人服侍,好像缺什麼似的」時,這些聽眾必定會認同這點。事實上,人根本不能把什麼物品送給造物主,倒是造物主把人所需的東西賜給人,就是「生命、氣息和一切」,包括日光雨露、肥沃的土地等等。(使徒行傳17:25;創世記2:7)由於上帝是施與者,人類是受益者,因此上帝不用依靠人類。
15.雅典人認為希臘人比其他民族優越,保羅怎樣觸及這個話題?我們從保羅的做法學到什麼重要的道理?
15 上帝創造了人類。雅典人認為希臘人比其他民族優越。可是,民族優越感並不符合聖經真理。(申命記10:17)保羅婉轉地觸及這個敏感的話題。他說:「[上帝]從一個人造出了萬國萬族」。(使徒行傳17:26)這句話無疑能引發聽眾思考。保羅提到的是創世記對人類始祖亞當的記述。(創世記1:26-28)既然所有人都來自同一個祖先,就沒有任何民族比別人優越。毫無疑問,所有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從保羅的做法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作見證的時候,我們固然會儘量做到婉轉得體、通情達理,但絕不會為了取悅別人而淡化聖經的真理。
16.創造主對人類有什麼旨意?
16 上帝希望人親近他。關於人類的生存意義,在場的哲學家即使曾沒完沒了地加以辯論,始終也不能得出圓滿的答案。但保羅卻清楚地闡明了創造主對人類的旨意,說:「讓他們可以尋求真神,只要努力尋找就能找到,其實他離我們每個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7)雅典人不認識的那位上帝絕不是無法認識的。相反,對真正想找到他、認識他的人來說,上帝離他們並不遠。(詩篇145:18)請注意,保羅說的是「我們」,也就是說,他把自己包括在需要「尋求」上帝的人當中。
17,18.為什麼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保羅設法打動聽眾,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17 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保羅說:「我們能有生命,能活動,能存在,都有賴於他。」有些學者說保羅引用的是埃庇米尼得斯的話,埃庇米尼得斯是公元前6世紀的一位克里特詩人,也是「雅典宗教傳統中的重要人物」。保羅還指出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的另一個理由:「就像你們有些詩人說的一樣:『我們也是他的孩子。』」(使徒行傳17:28)人類應該視上帝為親人,因為全人類都是同一位祖先的後代,而這位祖先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打動聽眾,保羅明智地引述了大部分聽眾都尊重的希臘著作。e我們也可以像保羅一樣,偶爾引用一下世俗歷史、百科全書或其他受大眾認可的參考書。比方說,適當地引述一些權威資料,或許能夠幫助別人看出某個錯誤的宗教習俗和節日的起源如何。
18 至此,保羅已巧妙地用適合聽眾的話,道出了關於上帝的重要真理。那麼,這位使徒希望在場的雅典人聽完這些重要的信息後怎麼做呢?他緊接著就告訴他們該做什麼。
「世界各地的人……必須悔改」(使徒行傳17:29-31)
19,20.(甲)保羅怎樣巧妙地說明崇拜人造的偶像是愚蠢的?(乙)聽保羅說話的人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19 現在,保羅可以告訴聽眾該做什麼了。他再次提到之前引用的希臘著作說:「我們既然是真神的孩子,就不該以為他好像金子、銀子或石頭,好像人用手藝和心思雕塑出來的東西。」(使徒行傳17:29)沒錯,既然人類是上帝創造的,那麼上帝又怎麼可能是人造的偶像呢?保羅用巧妙的推理清楚地說明崇拜人造的偶像多麼愚蠢。(詩篇115:4-8;以賽亞書44:9-20)保羅說「我們……就不該……」,這樣聽眾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的責備那麼難以接受了。
20 使徒保羅清楚指出他們必須採取行動。他說:「在以往的時代,世人這麼無知[以為上帝贊同人拜偶像],真神並沒有追究。現在他卻向世界各地的人宣告,他們必須悔改。」(使徒行傳17:30)在場的某些人聽到保羅要他們悔改可能感到很震驚,但保羅的話無可反駁,清楚表明他們的生命來自上帝,因此要向上帝交帳。他們需要尋求上帝,學習關於上帝的真理,並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按真理而行。對雅典人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們不但要意識到偶像崇拜是不對的,還要徹底摒棄這種崇拜。
21,22.保羅說出什麼有力的結語?他的話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21 保羅的結語同樣有力。他說:「因為[上帝]已經定下日子,決定通過他委任的人審判全天下,伸張正義。他已經使這個人死而復生,以此作為對所有人的保證。」(使徒行傳17:31)審判日即將來臨!人確實大有理由要尋求並找到真神!保羅沒有說出上帝所委任的審判官是誰,卻說出了這位審判官與眾不同的經歷:他曾活在世上,後來死去,然後又被上帝復活了!
22 對我們來說,這個振奮人心的結語深具意義。我們知道,上帝委任的審判官就是復活了的耶穌基督。(約翰福音5:22)我們也知道審判日會長達一千年,而且即將來到。(啟示錄20:4,6)我們不怕審判日臨到,因為我們知道在審判日期間,那些被上帝判定為忠信的人會得到許多奇妙的福分。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有這個最重大的奇跡作為保證,我們所期盼的光明前景必定會實現。
「有些人……成了信徒」(使徒行傳17:32-34)
23.保羅的話引起了哪些不同的反應?
23 保羅的話引起了不同的反應。有的人聽見復活的事「就開始嘲笑他」。有的人則保持禮貌,但不願明確表態,只是說:「我們下次要再聽你講講這件事。」(使徒行傳17:32)可是,有的人有很好的反應,而且「跟他來往,成了信徒,其中包括亞略巴古法庭的審判官丟尼修,還有一個名叫達馬里的女人以及其他人」。(使徒行傳17:34)我們在傳道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人可能會嘲笑我們;有些人客客氣氣的,但對王國信息不感興趣;有些人卻很樂意接受王國信息並成為基督徒,這讓我們多麼高興!
24.保羅在亞略巴古所說的話讓我們學到什麼?
24 細想保羅的話,能讓我們獲益良多。我們學到什麼是合乎邏輯的論點、令人信服的論據,以及適合聽眾的話。我們也學到面對被錯誤信仰蒙蔽的人時,要保持耐心,說話要婉轉得體。我們還學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絕不該為了取悅聽眾而淡化聖經真理。只要效法使徒保羅,我們就能夠更有效地傳道教人,監督也能在會眾裡更勝任教導的工作。效法使徒保羅,我們就能準備好幫助別人「尋求真神」,並且「找到」他。(使徒行傳17:27)
a 請看第142頁附欄「雅典——古代世界的文化之都」。
b 請看第144頁附欄「伊壁鳩魯派和斯多葛派」。
c 亞略巴古是位於雅典衛城西北面的一座山,雅典的最高議會通常都在那裡開會。不過,「亞略巴古」這個詞可以指最高議會,也可以指那座山本身。因此,關於保羅究竟是被帶到山那裡,還是被帶到議會面前(地點可能是市集廣場或其他地方),學者們眾說紛紜。
d 譯作「世界」的希臘語詞是「科斯莫斯」,希臘人用這個詞來指物質宇宙。雖然一般來說,聖經用這個詞時所指的是「世人」,但保羅在這裡看來採用了希臘人慣用的詞義,為的是讓在場的希臘人認同他的話。
e 保羅引用了斯多葛派詩人阿拉托斯的天文學詩《物象》。其他希臘著作中也有類似的話,比如說斯多葛派作家克萊安西斯所作的《宙斯頌》。
-
-
「只管說,不要閉口不言」「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
第19章
「只管說,不要閉口不言」
保羅自食其力,同時仍把傳道工作放在首位
1-3.使徒保羅為什麼來到哥林多?他面對什麼難題?
公元50年年底,使徒保羅來到哥林多。哥林多是一個富裕的貿易中心,住著很多希臘人、羅馬人和猶太人。a保羅到這裡來,不是為了做生意,也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更重要的事——為上帝的王國作見證。保羅雖然需要有個落腳的地方,但他絕不想成為別人的經濟負擔,不想讓任何人覺得,既然他一心傳講上帝的話語,別人就有義務支持他。他會怎麼做呢?
2 保羅懂得製造帳篷這門手藝。儘管製造帳篷這種工作很辛苦,保羅還是樂意自食其力。在這個繁忙的城市裡,他找得到工作嗎?他能找到合適的住處嗎?雖然面對這些難題,保羅卻沒有忽略他的主要工作——傳道。
3 保羅在哥林多住了好一段日子,他在那裡的傳道工作也碩果纍纍。我們可以從保羅在哥林多的經歷學到什麼呢?這對於我們在自己的地區裡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有什麼幫助呢?
「他們的職業也是製造帳篷」(使徒行傳18:1-4)
4,5.(甲)保羅在哥林多時住在哪裡?他做什麼世俗工作?(乙)保羅怎麼會以製造帳篷為業?
4 保羅來到哥林多一段時間以後,遇見了一對好客的夫婦,丈夫是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妻子叫百姬拉,他們因為克勞狄皇帝下令要「所有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所以搬到哥林多來。(使徒行傳18:1,2)亞居拉和百姬拉不但歡迎保羅住在他們家裡,還讓他跟他們一起工作。聖經說:「[保羅]跟他們一起住,一起工作,因為他們的職業也是製造帳篷。」(使徒行傳18:3)保羅在哥林多傳道期間,一直住在這對熱心腸的夫婦家裡。有些由他執筆而後來被納入聖經正典的書信,也許就是他住在亞居拉和百姬拉家裡時寫成的。b
5 保羅既然「接受過迦瑪列的教育」,又怎麼會以製造帳篷為業呢?(使徒行傳22:3)1世紀的猶太人顯然並不覺得教自己的孩子一門手藝會有失身分,即使孩子已接受了高等教育。保羅來自西利西亞的大數,那裡的名產西利西毛料可以用來製造帳篷,保羅很可能在年輕時就學會了這門手藝。製造帳篷要做些什麼呢?可能要編織做帳篷用的毛料;也可能要把又粗又硬的毛料割開,再縫製成帳篷。這兩樣都很消耗體力。
6,7.(甲)保羅怎樣看製造帳篷的工作?什麼表明亞居拉和百姬拉的看法跟保羅一樣?(乙)今日,基督徒怎樣效法保羅、亞居拉和百姬拉?
6 保羅並沒有把製造帳篷看作自己的事業。他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自食其力,好把王國的好消息「免費」傳給眾人。(哥林多後書11:7)亞居拉和百姬拉又怎麼看自己的世俗工作呢?他們是基督徒,對世俗工作的看法無疑也跟保羅一樣。事實上,當保羅在公元52年離開哥林多前往以弗所的時候,亞居拉和百姬拉也放下世俗工作跟他一起去。在以弗所,這對夫婦讓當地會眾在自己的家裡聚會。(哥林多前書16:19)後來,他們兩人回羅馬,然後又再次到以弗所去。這對熱心傳道的夫婦把王國事務置於首位,甘願捨己為人,因此「列國的所有會眾」都感謝他們。(羅馬書16:3-5;提摩太後書4:19)
7 現代的基督徒也效法保羅、亞居拉和百姬拉,不但熱心傳道,而且努力工作,「不想成為任何人的經濟負擔」。(帖撒羅尼迦前書2:9)許多全職的王國傳道員都自食其力,做非全職或季節性的世俗工作來養活自己,好完成傳道使命,實在值得稱讚。耶和華的許多僕人都像亞居拉和百姬拉一樣熱情好客,讓分區監督住在自己家裡,深知「實踐好客之道」也能讓自己大受鼓勵。(羅馬書12:13)
「許多……哥林多人也都相信了」(使徒行傳18:5-8)
8,9.保羅努力向猶太人作見證卻遭到敵視,他有什麼反應?於是他到哪裡傳道?
8 後來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帶來了許多由弟兄慷慨饋贈的物資。(哥林多後書11:9)保羅隨即「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傳講上帝的話語[『用全部的時間傳講信息』,《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使徒行傳18:5)顯然,保羅做世俗工作不過是為了養活自己,好完成傳道工作。然而,他努力向猶太人作見證,卻遭到他們的強烈敵視。結果保羅只好抖抖衣服,表示對於他們拒絕接受與基督有關的救生信息,他不再負有任何責任。他對這些反對者說:「你們如果滅亡,就要自己承擔血債,我是清白的。從今以後,我要到列國的人那裡去了。」(使徒行傳18:6;以西結書3:18,19)
9 現在保羅會去哪裡傳道呢?有個名叫提提奧·猶士都的人讓保羅到自己的家裡來。猶士都的家在會堂隔壁,他原本很可能是個歸信猶太教的人。於是保羅離開會堂,去了猶士都的家。(使徒行傳18:7)保羅在哥林多期間仍舊住在亞居拉和百姬拉的家裡,而猶士都的家則成了使徒保羅開展傳道活動的中心。
10.什麼表明保羅並沒有決定只向列國的人傳道?
10 保羅說從今以後他要到列國的人那裡去了,這是不是說他完全不再向任何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人傳道,即使他們對真理感興趣呢?當然不是。比方說,「會堂主管基利司布和他一家都成了主的信徒」。顯然,許多曾去這個會堂的人也採取了跟基利司布一樣的行動,因為聖經說:「許多聽見好消息的哥林多人也都相信了,受了浸。」(使徒行傳18:8)於是,提提奧·猶士都的家就成了哥林多新成立的基督徒會眾聚會的地方。如果路加是按他慣用的敘事風格,即按時間順序來敘事,那麼這些猶太人或歸信猶太教的人改信基督教,必然是保羅抖抖衣服表示讓猶太人自負責任之後發生的事。這樣的話,整件事就清楚表明使徒保羅做事懂得因人制宜、酌情變通。
11.在接觸教會人士時,耶和華見證人怎樣效法保羅?
11 今日在許多國家裡,有不少教會成立已久、地位穩固,對信眾的影響力也很大。在一些地方,傳教士使很多人都歸信了他們的宗教。這些人雖然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卻墨守傳統,就像1世紀哥林多的猶太人一樣。雖然如此,我們會像保羅一樣,熱心地向他們作見證,以他們對聖經的認識為基礎進一步幫助他們。即使受他們反對,或被他們的宗教領袖迫害,我們也不灰心。他們「熱心敬奉上帝,但不是按照確切的知識」,這些人當中可能有很多謙和的人有待我們找出來。(羅馬書10:2)
「我還要在這座城裡召集許多子民」(使徒行傳18:9-17)
12.保羅在異象裡得到什麼保證?
12 假如保羅曾懷疑是否該繼續留在哥林多傳道,這種疑慮想必也很快消除了,因為有一天晚上主耶穌在異象裡向他顯現並對他說:「不要怕,只管說,不要閉口不言。我會與你同在,沒有人能下手傷害你,因為我還要在這座城裡召集許多子民。」(使徒行傳18:9,10)這個異象令保羅感到多麼鼓舞!耶穌親自向他保證,說他必定會得到保護,沒有人能傷害他,而且在這座城裡有很多配得的人。看到這個異象之後,保羅怎樣做呢?聖經說:「保羅在那裡住了一年零六個月,教人學習上帝的話語。」(使徒行傳18:11)
13.快到審判座前的時候,保羅可能想到了什麼?但他為什麼有理由認為自己會有不同的結局?
13 保羅在哥林多住了大約一年後,進一步體驗到主確實支持他。那時,「猶太人合謀攻擊保羅,把他押到審判座前」。(使徒行傳18:12)有些人認為,這個審判座可能設於哥林多市集廣場的中心附近,由一些藍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建成,上面刻滿紋飾,前面的空地可以容納一大群人。考古發現,審判座可能離猶太會堂只有幾步之遙,所以離猶士都的家也很近。當保羅快被押到審判座前的時候,他可能想到了昔日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這件事。司提反被許多人視為第一位殉道的基督徒。保羅在司提反遇害時稱為掃羅,當時他贊同「殺害司提反這件事」。(使徒行傳8:1)現在保羅自己也會有類似的遭遇嗎?不會,因為耶穌已經向他保證:「沒有人能下手傷害你。」(使徒行傳18:10)
迦流把他們從審判座前趕走——使徒行傳18:16
14,15.(甲)猶太人指控保羅什麼?為什麼迦流不受理這宗案件?(乙)所提尼有什麼遭遇?也許他後來作出了什麼改變?
14 保羅到了審判座前之後,有什麼事發生呢?當時坐在審判座上審案的是亞該亞行省的總督迦流,他是羅馬哲學家塞內加的哥哥。猶太人指控保羅,說:「這個人教唆別人用不合法的方式崇拜上帝。」(使徒行傳18:13)猶太人暗示,保羅正非法地使人改變信仰。不過,迦流看出保羅並沒有做什麼「錯事」或犯什麼「嚴重的罪」。(使徒行傳18:14)迦流不想介入猶太人之間的糾紛,於是在保羅開口辯解之前就宣布不受理這宗案件了!控告保羅的人暴跳如雷,就拿所提尼來出氣——所提尼可能取代基利司布做了會堂主管。他們抓住所提尼,「在審判座前打他」。(使徒行傳18:17)
15 群眾毆打所提尼,迦流為什麼不阻止呢?也許迦流認為是所提尼帶動了這次針對保羅的騷亂,覺得他挨打是咎由自取。無論如何,這次事件也許帶來了好結果。幾年後,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會眾的第一封信中,稱一個名叫所提尼的人為弟兄。(哥林多前書1:1,2)這個弟兄會不會就是那個被打的所提尼呢?如果是的話,那次痛苦的經歷可能就成了所提尼的人生轉折點,促使他改信了基督教。
16.耶穌說「只管說,不要閉口不言。我會與你同在」,這些話跟我們的傳道工作有什麼關係?
16 你也許還記得,主耶穌是在猶太人拒絕保羅所傳的信息後提出保證的,他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說,不要閉口不言。我會與你同在。」(使徒行傳18:9,10)我們應該把這些話銘記在心,特別是在別人不願聽我們的信息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耶和華能看透人心,他會吸引心地正直的人歸向他。(撒母耳記上16:7;約翰福音6:44)這點無疑激勵我們要在傳道工作上保持熱心!事實上,每年有幾十萬人受浸,換句話說,平均每天都有幾百人受浸成為耶和華見證人。耶穌命令門徒「使所有國族的人做[他]的門徒」,並向遵守這命令的人保證:「在這一切日子,直到這個制度的末期,我都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19,20)
「如果是耶和華的意思」(使徒行傳18:18-22)
17,18.保羅在去以弗所的途中可能曾回想些什麼?
17 迦流不理睬那些指控保羅的人,這有沒有為哥林多剛成立的會眾帶來一段平安的時期呢?我們不確定。不過,保羅繼續住了「一段時間」才向哥林多的弟兄道別。公元52年春季,他計劃從哥林多東面約11公里處的堅革里港啟航到敘利亞去。離開堅革里之前,保羅「把頭髮剃短,因為他曾經許下一個誓願」。c(使徒行傳18:18)然後,他就帶著亞居拉和百姬拉一起乘船橫渡愛琴海,去了小亞細亞的以弗所。
18 保羅從堅革里啟航的時候,可能曾回想自己在哥林多的日子。這18個月的傳道工作很有成果,他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也有理由深感滿足。哥林多的第一群會眾已經成立,他們在猶士都的家裡舉行聚會;成為信徒的人有猶士都、基利司布全家,另外還有很多人。保羅深愛這些新信徒,因為他曾幫助他們認識真理,使他們成為基督徒。後來,他寫信給他們,說他們是寫在他心上的「推薦信」。我們有幸幫助別人加入正確的宗教,也同樣覺得與他們非常親近。看到這些「推薦信」,我們的確深感滿足!(哥林多後書3:1-3)
19,20.保羅一到以弗所就怎樣做?在追求為上帝服務的目標方面,我們從保羅身上學到什麼?
19 保羅一到以弗所就馬上開始工作。他「進了會堂,跟猶太人推理」。(使徒行傳18:19)保羅這次在以弗所只逗留了很短的時間。雖然眾人請求他多住一段時間,「他卻不答應」。臨別時,他對以弗所人說:「如果是耶和華的意思,我就會再回到你們這裡。」(使徒行傳18:20,21)使徒保羅無疑看出在以弗所還有許多傳道工作要做,因此他也想回來,但他還是把這件事交在耶和華的手裡。我們不是應該謹記這個榜樣嗎?我們有多為上帝服務的目標,固然要採取行動,但也要時刻仰賴耶和華的指引,力求按他的旨意去做。(雅各書4:15)
20 保羅從以弗所坐船去凱撒里亞,卻讓亞居拉和百姬拉留在以弗所。後來,他顯然還「上耶路撒冷」,向那裡的會眾問好。(使徒行傳18:22)之後,保羅返回出發地敘利亞的安提阿,圓滿地結束了第二次傳道之旅。不久,保羅將要開始最後一次傳道之旅了。在他前頭會有什麼事發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