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以『上帝的和平』保衛你的心
    守望台1991年 | 4月1日
    • 和平的較佳基礎

      12.以色列最後怎樣棄絕與上帝所享的和平關係?

      12 最後,恢復完全和平的「種子」來到了,就是耶穌這個人。耶穌出生的時候,天使唱道:「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和平歸與善意的人。」(路加福音2:14,《新世》)耶穌在以色列出現。雖然這個國族在上帝的約之下,但以整體而言,他們卻拒絕接受耶穌,甚至把他交給羅馬人殺死。耶穌在死前不久為耶路撒冷哀哭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和平」,《新世》]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眼看不出來。」(路加福音19:42;約翰福音1:11)由於拒絕接受耶穌,結果以色列完全失去與上帝的和平關係。

      13.耶和華設立什麼新途徑使人得以與他建立和平關係?

      13 可是,上帝的旨意卻沒有受到挫敗。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把自己的完美生命的價值獻給耶和華作為誠心正意的人的贖價。(希伯來書9:11-14)耶穌的祭物成了一條更佳的新途徑,使人類——肉體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得以與上帝和好。保羅在寫給羅馬的基督徒的信中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羅馬書5:10)在第一世紀,凡以這個方式與上帝和好的人都受聖靈所膏,蒙上帝收納為兒子而成為「上帝的以色列」這個新的屬靈國族的成員。——加拉太書6:16;約翰福音1:12,13;哥林多後書1:21,22;彼得前書2:9。

      14,15.試描述『上帝的和平』,並解釋即使基督徒成為撒但的仇視對象,這種和平仍可以怎樣保護他們。

      14 這些新的屬靈以色列人會成為撒但和撒但世界的仇視對象。(約翰福音17:14)可是,他們卻享有『從父親上帝和我們主基督耶穌而來的和平』。(提摩太後書1:2,《新世》)耶穌告訴他們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和平」,《新世》]。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15 幫助保羅和他的基督徒同工不顧所面對的一切艱辛,仍然忍耐下去的就是這種和平。這反映出他們與上帝具有一種安寧、和睦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是憑著耶穌的祭物才可能建立起來的。這使具有這種和平的人頭腦寧謐安詳,因為他意識到耶和華關心他。偎依在仁愛父親臂彎中的孩子便有類似的和平感覺,因為他肯定自己受一個關心他的人所看顧。保羅鼓勵腓立比人說:「什麼事都不要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和祈求,連同感謝,讓上帝知道你們的懇求;這樣,上帝那優於一切思考的和平,就必藉著基督耶穌,保衛你們的心和你們的精神力量。」——腓立比書4:6,7,《新世》。

      16.與上帝的和平關係怎樣影響到第一世紀基督徒彼此之間的關係?

      16 人失去與上帝的和平關係之後,所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仇恨與不和。對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來說,得以與上帝和好卻導致剛相反的結果:基督徒之間的和平、團結。這就是保羅所謂的『使人團結的和平繫索』。(以弗所書4:3,《新世》)他們『存著同樣的意念,與人和睦,賜愛與和平的上帝就與他們同在』(《呂譯》)。此外,他們傳講「和平的好消息」(《新世》)。基本上說來,這就是響應好消息的『和平之友』能夠得救的好消息。——哥林多後書13:11;使徒行傳10:36;路加福音10:5,6。

      和平之約

      17.在我們的日子,上帝與他的子民締結了什麼?

      17 我們能夠在今天尋得這種和平嗎?不錯,我們能夠。1914年,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所統治的上帝王國建立起來了。自那時以來,耶和華把上帝的以色列的餘民從這個世界召集出來,與他們締結和平之約。這樣,他實現了藉預言者以西結所宣布的應許:「我要與他們立平安的約[「和平之約」,《新世》],作為永約。我也要將他們安置在本地,使他們的人數增多,又在他們中間設立我的聖所,直到永遠。」(以西結書37:26)耶和華與受膏的基督徒訂立這約。這些基督徒像他們在第一世紀的弟兄一樣對耶穌的祭物懷具信心。他們已經潔淨了靈性上的污染,把自己呈獻給天父而力求遵從他的誡命。最顯著的一點是,他們率先在普世向人傳講上帝那業已建立的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

      18.列國中有些人看出上帝的名在上帝的以色列身上之後,有什麼反應?

      18 預言繼續說:「我的居所必在他們中間;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的聖所在以色列人中間直到永遠,外邦人就必知道我是叫以色列成為聖的耶和華。」(以西結書37:27,28)與此一致的是,在「列國」中已有數百萬人承認耶和華的名正在上帝的以色列身上。(撒迦利亞書8:23)他們從萬國萬族中蜂擁而來,與這個屬靈的國族一同事奉耶和華。他們便是啟示錄所預示的「大群人」(《新世》)。他們「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並且會在大災難中得以生還,進入和平的新世界裡。——啟示錄7:9,14。

      19.上帝的子民在今天享有什麼和平?

      19 上帝的以色列和大群人一同享有屬靈的和平。這種和平堪與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王統治之下所享的和平相比。論到他們,彌迦預言道:「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彌迦書4:3,4;以賽亞書2:2-4)與此一致的是,他們已經棄絕了戰事和鬥爭,以象徵的方式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因此,他們不論國籍、語言、種族或社會背境怎樣,都在他們的國際團體中享有和平的弟兄關係。他們堅信耶和華護庇看顧他們,並為此感到歡喜快樂。『無人令他們驚恐』。誠然,『耶和華已賜力量給他的百姓;耶和華已賜和平的福給他的百姓。』——詩篇29:11。

      20,21.(甲)為什麼我們必須竭力保全我們與上帝的和平關係?(乙)關於撒但力圖破壞上帝子民的和平一事,我們可以怎樣說?

      20 可是,像公元第一世紀的情形一樣,上帝僕人的和平引起了撒但的仇視。上帝的王國在1914年建立之後,撒但被逐出天界。自從那時以來,撒但「與[女人]其餘的兒女爭戰」。(啟示錄12:17)甚至在保羅的日子,保羅也警告道:「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12)既然撒但如今僅限於在地球附近活動,這個警告尤其緊急。

      21 撒但千方百計力圖破壞上帝子民的和平,但卻一敗塗地。回想1919年,當時力求忠信地事奉上帝的人上尚不及1萬之數,今天卻已有逾400萬人憑著信心戰勝了世界。(約翰一書5:4)對這些人來說,雖然他們受到撒但及其種子的仇視,他們與上帝之間的和平以及彼此之間的和平乃是實體。但鑑於這項仇視,更考慮到我們自己的不完美,以及我們正生活在「難以應付的危難時期」裡,我們必須竭力保全我們的和平才行。(提摩太後書3:1,《新世》)在下一篇文章裡,我們會看見這樣做牽涉到什麼事情。

  • 「尋求和平,並且加以追求」
    守望台1991年 | 4月1日
    • 「尋求和平,並且加以追求」

      「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和平」,《新世》]。」——詩篇35:27。

      1.我們今日享有怎樣的和平?

      在這個分裂的世界裡享有和平叫人多麼喜樂!崇拜「和平的上帝」耶和華,並且分享他「和平之約」的福分是何等的樂事!在生活的種種壓力當中,認識「上帝那優於一切思考的和平」,並且經歷『和平的繫索』叫人多麼舒暢!由於這『和平的繫索』,上帝的子民不論國籍、語言、種族或社會背景如何,都得以團結起來!——帖撒羅尼迦前書5:23;以西結書37:26;腓立比書4:7;以弗所書4:3;《新世》。

      2,3.(甲)雖然以全體而言,上帝的子民會忍耐到底,個別的基督徒卻可能有什麼遭遇?(乙)聖經敦促我們怎樣做?

      2 身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十分珍視這種和平。可是,我們不能把這種和平視作當然。和平不會僅因為我們與基督徒會眾交往,或者碰巧是基督徒家庭的成員,就自動得以維持。雖然受膏餘民和他們的同伴「另外的羊」(《新世》)會合成一群,忍耐到底,個別的人卻可能失去和平而墜落。——約翰福音10:16;馬太福音24:13;羅馬書11:22;哥林多前書10:12。

      3 使徒保羅警告當日的受膏基督徒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希伯來書3:12)這個警告也對大群人適用。因此聖經敦促基督徒說:「應該尋求和平,並且加以追求。因為耶和華的眼放在義人身上,他的耳向著他們的深切祈求;但耶和華的臉與行惡的人作對。」(《新世》)——彼得前書3:10-12;詩篇34:14,15。

      「以肉體為念」

      4.什麼能夠妨礙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和平關係?

      4 什麼能夠妨礙我們追求和平呢?保羅提及其中一件事,說:「以肉體為念就是死,以聖靈為念就是生命、平安[「和平」,《新世》];因為以肉體為念就是與上帝為仇。」(羅馬書8:6,7,《新譯》)保羅所說的「肉體」便是指我們的墮落情況;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承受了犯罪的傾向。向墮落的肉體傾向屈膝會破壞我們的和平。倘若基督徒毫無悔意地做不道德、說謊、偷竊、吸毒等惡事,或以其他方式違反上帝的律法,他就破壞了他與耶和華之間一度享有的和平關係。(箴言15:8,29;哥林多前書6:9,10;啟示錄21:8)此外,倘若他容許物質東西在自己的生活上成為比屬靈事物更重要,他與上帝的和平關係就會受到嚴重危害。——馬太福音6:24;約翰一書2:15-17。

      5.追求和平包括什麼事在內?

      5 另一方面,保羅說:『以聖靈為念就是生命、和平。』和平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倘若我們訓練自己的心去賞識屬靈的事物,並且禱告求上帝的靈在這方面幫助我們,我們就會避免「以肉體為念」。(加拉太書5:22-24)彼得前書3:10-12把和平與公義相提並論。(羅馬書5:1)彼得說追求和平包括「離惡行善」在內。上帝的靈能夠幫助我們「追求公義」,從而保全我們與上帝的和平。——提摩太前書6:11,12。

      6.關於會眾的和平,長老的責任之一是什麼?

      6 追求和平是會眾的長老十分關心的事情。例如,倘若有人試圖引進污染人的惡行,長老便有責任要責備罪人以求保護會眾。犯過者若接受責備,就得以恢復和平。(希伯來書12:11)如果他不接受責備,就可能被會眾趕出去,好使會眾與耶和華的和平關係得以保全。——哥林多前書5:1-5。

      與弟兄保持和平

      7.保羅警告哥林多人要提防「以肉體為念」的什麼表現?

      7 「以肉體為念」不但能夠破壞我們與上帝的和平關係,也能夠破壞我們與其他基督徒的良好關係。保羅對哥林多人寫道:「你們仍是屬肉體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紛爭,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嗎?」(哥林多前書3:3)嫉妒和紛爭正好是和平的反面。

      8.(甲)在會眾裡做成嫉妒、紛爭的人可能有什麼遭遇?(乙)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和平關係有賴於什麼?

      8 引起嫉妒、紛爭以致破壞會眾的和平乃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論到與和平這種聖靈果子有關的一種特質,使徒約翰警告道:「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約翰一書4:20)照樣,倘若一個人在弟兄當中引起嫉妒或紛爭,他能夠真的與上帝享有和平關係嗎?絕對不能!聖經敦促我們說:「願弟兄們都喜樂。都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上帝必常與你們同在。」(哥林多後書13:11)不錯,如果 我們繼續彼此和睦,上帝的愛與和平就會 與我們同在。

      9.我們怎樣知道基督徒有時會有誤會和意見不合的情形發生?

      9 這並不是說基督徒之間永不會發生誤會。五旬節之後的接著幾個星期中,成立不久的基督徒會眾在每天分配食物的問題上意見不合。(使徒行傳6:1)有一次,保羅和巴拿巴之間的意見不合導致『劇烈爭執』。(使徒行傳15:39,《現譯》)保羅不得不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裡面同心」,但兩人無疑都是優良、熱心的姊妹。(腓立比書4:2)無怪耶穌提出詳細的忠告,說明怎樣解決干擾基督徒和平的糾紛,並且強調迅速處理這些難題是非常急切的事!(馬太福音5:23-25;18:15-17)耶穌若不預期在自己的跟從者當中有難題發生,就不會提出這些勸告了。

      10.會眾裡有時會有什麼情勢產生?一切牽涉在內的人負有什麼責任?

      10 因此,今天很可能會有人為了基督徒同工一句不夠機巧的話而動怒,或者以為同工輕蔑他而生氣。一個人可能有某種特徵而大大激怒另一個人。性格也許有衝突。有人也許極不同意長老的某個決定。在長老團本身之中,可能有一個長老非常堅持己見,試圖壓倒其他的長老。儘管有這些事情發生,我們仍然必須尋求和平,並且耐心追求。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是,以基督徒的方式處理這些難題以求保全『使人團結的和平繫索』。——以弗所書4:3,《新世》。

      11.耶和華提出了什麼供應去幫助我們彼此追求和平?

      11 聖經說:「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和平」,《新世》]。」(詩篇35:27)不錯,耶和華要我們和平。因此,他提出了兩項傑出的供應去幫助我們在彼此之間保持和平,也與他保持和平。供應之一是聖靈,而和平則是聖靈的果子之一。聖靈的果子還包括與和平有關的各種特質,諸如恆忍、仁慈、溫和、自制。(加拉太書5:22,23)另一項供應是上帝的智慧。關於這點,我們讀到:「從上面來的智慧,第一是清潔的,其次是愛好和平的、合理的、敏於服從的,充滿慈悲和良善果實。」——雅各書3:17,18,《新世》。

      12.倘若我們與弟兄之間的和平關係受到干擾,就應該怎樣做?

      12 因此,我們與別人的和平關係若受到干擾,我們就應該禱告求上帝賜予從上而來的智慧,指示我們怎樣行事;我們也應該求聖靈給我們力量去做對的事。(路加福音11:13;雅各書1:5;約翰一書3:22)然後,為了與所作的禱告一致,我們可以查考上帝智慧的來源——聖經——以求獲得指引,並且查閱可供運用的聖經書刊,看看可以怎樣將聖經的勸告付諸實行。(提摩太後書3:16)我們也可能需要向會眾的長老請教。最後一步就是要遵從指引。以賽亞書54:13說:「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和平」,《新世》]。」這暗示我們的和平有賴於把耶和華教導我們的事付諸實行。

      「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

      13,14.(甲)耶穌採用「使人和平的人」一詞暗示什麼?(乙)我們怎樣能夠成為和平製造者?

      13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5:9,《新譯》)在這裡,「使人和平的人」並非僅是指生來性情溫和的人。希臘原文的意思是「和平製造者」。和平製造者擅於在和平受到干擾時將其恢復過來。然而,更重要的是,和平製造者首先力求避免破壞和平。『和平在他心裡指揮著。』(歌羅西書3:15,《呂譯》)倘若上帝的僕人努力作和平製造者,他們之間的難題就會減到最低。

      14 做和平製造者牽涉到承認自己的弱點。例如,一個基督徒也許性情暴躁,或者敏感易怒。他受到壓力時,感情也許使他忘記了聖經原則。對不完美的人來說,這並不是出人意表的事。(羅馬書7:21-23)可是,聖經把仇恨、爭競、惱怒列為肉體的作為。(加拉太書5:19-21,《新世》)如果我們在自己身上發現這些傾向——或者別人向我們指出我們有這些傾向——我們就應該恆切禱告,求耶和華的靈幫助我們培養自制、溫和的品德。的確,人人都應該竭力培養這些特質,作為新品格的一部分。——以弗所書4:23,24;歌羅西書3:10,15。

      15.從上而來的智慧怎樣與不合理的頑固相反?

      15 有時,會眾或長老團被某個剛愎自用、堅持己見的人所干擾。誠然,在與上帝的律法有關的事上,基督徒應該主意堅定,甚至毫無妥協餘地。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有能夠造益別人的好主意,只要我們將理由解釋清楚,把意見率直地表達出來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我們不希望像世界的人一樣,「不容易達成任何協議」。(提摩太後書3:1-4,《新世》)從上而來的智慧是愛好和平的、合理的。人在行事方面若總是固執不變,就應該聽從保羅對腓立比人所提出的勸告,『做什麼事都不要出於自我中心的態度』。——腓立比書2:3,《新世》。

      16.保羅在腓立比書所提出的勸告怎樣幫助我們克服自我中心的態度?

      16 在同一封信裡,保羅敦促我們應該「在思想上卑微」,誠心「看別人比自己優越」。這和自我中心剛相反。成熟的基督徒不會首先想到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挽回面子,或者保護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基督徒若首先想到這些事,就與保羅的勸戒相背了,因為保羅勸我們『不要只著眼於自己事務上的個人利益,也要著眼於別人事務上的個人利益』(《新世》)。——腓立比書2:4;彼得前書5:2,3,6。

      使人和平的話

      17.怎樣誤用舌頭可以破壞會眾的和平?

      17 追求和平的人會特別小心運用舌頭。雅各警告道:「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雅各書3:5)有害的閒話、在背後批評別人、苛刻不仁的話、牢騷怨言,以及為了私利而以違心之言諂媚人——這一切都是破壞上帝子民和平的肉體作為。——哥林多前書10:10;哥林多後書12:20;提摩太前書5:13;猶大書16。

      18.(甲)人若在無意中誤用舌頭,什麼是所有牽涉在事內的人的正確做法?(乙)倘若憤怒使人說出傷害別人的話,成熟的基督徒應該有什麼反應?

      18 誠然,雅各說:「舌頭沒有人能制伏。」(雅各書3:8)即使成熟的基督徒有時也說出一些後來令他們衷心後悔的話來。我們人人都希望別人寬恕我們的這些過失,正如我們寬恕他們一樣。(馬太福音6:12)有時,勃然大怒會使人說出傷害別人的話來。因此,和平製造者會記得,「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1)時常,他所需的只是深深吸一口氣,然後拒絕用更多惡言惡語回報別人的惡言惡語而已。然後,在心平氣和時,寬宏大量的和平製造者知道怎樣忘記別人在一時衝動之下所說的話。謙抑的基督徒會知道怎樣道歉,設法醫好自己所造成的任何創傷。能夠衷誠地說「對不起」乃是具有道德力量的標誌。

      19.關於怎樣提出勸告,我們從保羅和耶穌學到什麼?

      19 舌頭可以用來勸告別人。彼得在安提阿行事不正的時候,保羅公開責備彼得。耶穌在給七群會眾的信息裡也提出嚴厲的勸告。(加拉太書2:11-14;啟示錄第2,3章)我們若研究一下這些榜樣,就可以看出勸告不應該過於婉轉,以致不得要領。可是,耶穌和保羅絕非苛刻或殘忍。他們提出勸告並不是要發泄挫折感。他們真的嘗試幫助弟兄。倘若提出勸告的人覺得自己未能充分控制舌頭,他也許可以停下來,冷靜一點才說話。不然,他便可能說出苛刻的話來,以致所造成的難題比他正在試圖處理的難題更糟。——箴言12:18。

      20.我們對弟兄姊妹所說的一切話或論及弟兄姊妹的一切話都應該受什麼所支配?

      20 正如我們已經提過,和平與愛心是彼此有密切關係的聖靈果子。倘若我們對弟兄所說的話——或者論及他們的話——總是反映出我們對他們的愛心,就可以促進會眾的和平。(約翰福音15:12,13)我們的言語必須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歌羅西書4:6)我們的話應該如同美味一樣,能夠合人的心意。耶穌勸告說:「在你們中間當有鹽,又該彼此和平相處。」——馬爾谷福音[馬可福音]9:50,《主經》。

      『竭盡全力』

      21.什麼事在上帝子民舉行的每週聚會及大會中十分顯而易見?

      21 詩篇執筆者寫道:「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篇133:1)的確,我們樂於與弟兄共處,特別在每週的聚會以及在環務大會和規模較大的區務大會中。在這些時候,我們的和平甚至在外人眼中也顯而易見。

      22.(甲)列國不久便會以為他們達致什麼虛假的和平?這會導致什麼結果?(乙)上帝的和平之約會導致什麼真正的和平?

      22 不久,列國就會認為自己已無需耶和華之助而達致和平。但他們正說「和平安全了」的時候,突然的毀滅就會臨到一切與上帝沒有和平關係的人身上。(帖撒羅尼迦前書5:3,《新世》)此後,偉大的和平之君會著手醫治人類,使人得以擺脫由於起初失去與上帝的和平關係而帶來的悲慘後果。(以賽亞書9:6,7;啟示錄22:1,2)然後,上帝的和平之約會導致普世的安寧。甚至野獸也不再彼此仇視。——詩篇37:10,11;72:3-7;以賽亞書11:1-9;啟示錄21:3,4。

      23.如果我們珍視和平的新世界的希望,現在就應該怎樣做?

      23 屆時會是何等光輝的歲月!你熱切盼望這個日子來到嗎?若然,「要竭力尋求與眾人和睦。」要現在就尋求與你的弟兄,特別與耶和華,保持和平關係。不錯,「你們既在等候這些事物,就要盡力而為,以求他最後發現你們沒有污點,沒有瑕疵、和和平平。」——希伯來書12:14,《新譯》;彼得後書3:14,《新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