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受耶和華所教的人享有上帝的和平
    守望台1987年 | 9月15日
    • 受耶和華所教的人享有上帝的和平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以賽亞書54:13。

      1,2.享有和平有賴於什麼?

      和平!這件事多麼令人嚮往!可是人類的歷史卻絕不和平。為什麼會這樣呢?

      2 享有和平與尊重權威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誰是宇宙中最高的權威呢?造物主耶和華上帝。因此,與他具有蒙嘉許的關係顯然是獲致和平的必要條件。(詩篇29:11;119:165)如果這種最重要的關係受到破壞,人就不可能與上帝和自己的同胞享有真正和睦的關係,也無法享有內心的安寧。——以賽亞書57:21。

      世界何以沒有和平

      3.人類與上帝的關係怎樣受到破壞?

      3 如所週知,在人類歷史的最早期,上帝有一個靈體兒子起來反叛耶和華。反叛是一種戰爭狀態。破壞和平的惡者,後來稱為魔鬼撒但,慫恿夏娃不要讓上帝的律法妨礙她做一些她覺得對自己有利的事。魔鬼歪曲事實,使夏娃以為她聽從上帝便失去了很多好處。撒但提倡自私自利,一種自我至上的態度。不久夏娃的丈夫也步她的後塵做出不法的事來,結果他們的所有後代都受到這種精神所感染。——創世記3:1-6,23,24;羅馬書5:12。

      4,5.(甲)在影響人類的思想方面撒但成功到什麼程度?(乙)這對於人在獲致和平方面所作的努力有什麼影響?

      4 並非只有一小部分人才將上帝的律法棄若敝屣。聖經告訴我們,撒但正在「迷惑普天下」。(啟示錄12:9)有些人無法無天,對上帝和同胞完全漠視;其他的人則不是這麼明目張膽。但撒但在影響人類的思想方面如此成功,以致使徒約翰能夠說:「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翰一書5:19)不論世人是否自稱相信魔鬼存在,他們所做的正是他希望見到的事。他們服從他,因此撒但其實是他們的統治者。結果人類與上帝疏遠,與上帝為敵。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雖然人試圖獲致和平,他們的努力屢次失敗又何足怪呢?——歌羅西書1:21。

      5 可是有一大群數目日增,來自萬國萬族的人正經歷到上帝的和平,一種起源於上帝的和平。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呢?

      上帝賜予令人心滿意足的和平

      6.(甲)聖經怎樣強調和平?(乙)我們藉著誰才能享有上帝所賜的和平?

      6 羅馬書15:33很適切地把耶和華描述為「賜平安的上帝」。上帝從起初便定意要使他所創造的眾生享有和平。他所感示的道聖經提及和平超過300次之多。聖經清楚表明耶穌基督是「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7)耶穌奉上帝所派要除滅那破壞和平的罪魁魔鬼撒但的作為。(約翰一書3:8)藉著和平的君,我們人人都能夠享有上帝所賜的令人心滿意足的和平。

      7.(甲)上帝所賜的和平包括些什麼?(乙)為什麼我們無須等到舊事物制度消逝,我們最後獲致身心的完美才能享有這種和平?

      7 這是一種多麼奇妙的和平!這種和平並非僅是指沒有戰爭而已。通常譯作「和平」的希伯來字沙朗(sha·lohmʹ)含有健康、興旺和幸福的意思。上帝賜給真正基督徒的和平是獨特的,因為這種和平並不倚賴人的環境。這並不是說令人不愉快的環境不會影響到他們。反之,這意味到他們獲得一種內在的力量,使他們能夠避免在自己受到不利影響時施行報復以致助長世上的動亂。(羅馬書12:17,18)即使一個人身體有病或貧無立錐,他仍然可以從屬靈的觀點看來是健康興旺的,他能夠享有上帝所賜的和平。顯然,當我們周遭自私自利的世界永遠消逝之後,這種和平會大為增加,而且在全人類達到身心完美的地步時更進一步加深。但是現今我們所能享有的上帝的和平是頭腦和內心一種安靜的情況;不論外界有什麼事發生,我們仍然能夠享有這種內在的安寧。(詩篇4:8)這種和平來自與上帝具有一種蒙嘉許的關係。這是多麼寶貴的產業!

      受耶和華所教的兒女

      8.誰是最先藉著耶穌基督與上帝享有這種和好關係的人?

      8 誰由於受耶和華所教及聽從他的命令而享有這樣的和平呢?聖經的答案將我們的注意首先引到組成屬靈以色列的人身上。加拉太書6:16論及他們說:「所有照這準則而行的人,願平安憐憫臨到他們,就是臨到上帝的以色列。」(《新譯》)這些便是蒙上帝揀選與耶穌基督一同享有屬天生命的14萬4000人。——啟示錄14:1。

      9.與屬靈的以色列享有和平一事有密切關係的「行為準則」是什麼?

      9 在公元第一世紀,屬靈以色列階級的成員獲悉一項基本的真理,一項與他們享有和平一事有直接關係的行為準則。他們明白這項行為準則是至為重要的事。在超過1500年的一段時期中,耶和華運用摩西律法去預示未來的美事。但在基督犧牲生命作為祭物之後,摩西律法的規條便不再具有約束性了。(希伯來書10:1;羅馬書6:14)我們從耶路撒冷基督徒的治理機構對割禮問題所作的決定可以清楚看出這件事實。(使徒行傳15:5,28,29)這件事在保羅寫給加拉太人的信中再次受到強調。摩西律法所預表的美事已經生效了。耶和華耐心地將他通過基督所表現的恩典的重大含意深印在基督的受膏門徒的腦中和心上。藉著對這項安排懷具信心,行事與之一致,他們能夠享有有罪的人在以前從未能享有的和平。——加拉太書3:24,25;6:16,18。

      10.(甲)屬靈的以色列體驗到以賽亞書54:13的什麼應許的實現?(乙)耶和華管教他們怎樣是使他們享有和平的一個因素?

      10 屬靈以色列階級的成員正經歷到以賽亞書54:13的偉大應許的實現。上帝在這節經文裡對他那與妻子相若、由忠貞的靈體受造物所構成的組織說:「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當然,上帝首要的兒子是耶穌基督本身,這個兒子在耶穌於公元29年受聖靈所膏時成為彌賽亞。但耶和華屬天的「女人」還有更多的兒子——14萬4,000個其他的兒子,這些人成為創世記3:15所預告的後裔的次要成員。耶和華應許他會作所有這些兒子的偉大導師。他教導他們認識關於他自己和他的旨意的真理。他告訴他們應當怎樣事奉他。有時他由於這些人沒有聽從他的道而不得不施以管教,而管教可能頗難於忍受。但是他們卻謙卑地承認自己需要接受管教,毅然作出所需的改變,於是這種管教便產生了良好的結果——「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希伯來書12:7,11;詩篇85:8。

      「大群人」受教學習上帝的行事方式

      11.(甲)在我們的日子,誰也受耶和華上帝所教?(乙)他們怎樣表明他們符合以賽亞書2:2,3所作的描述?這對別人有什麼影響?

      11 在我們的日子,耶和華所教導的並非僅限於屬靈的以色列人。在過去半個世紀,注意力也轉向其他的人身上。上帝感示以賽亞在以賽亞書2:2,3論及這些人說:「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不錯,敬拜獨一真神的人把這件事置於生活上最高的地位。因此對上帝的崇拜超越他們以前所從事,而他們四周的世界仍繼續從事的其他任何崇拜。萬國的人都留意到這件事。他們見到,不論世俗的權威提出什麼要求或世上有些什麼不符合基督教訓的惡事流行,崇拜耶和華的人均將他們與上帝的關係置於其他所有事之先。旁觀者也見到這件事在耶和華的崇拜者生活上所產生的果子,因此許多人都希望參與純真的崇拜。時至今日,有超過三百萬人正對彼此說:「來罷!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也可參看撒迦利亞書8:23。

      12.以賽亞書2:2,3所提及的人怎樣由於有上帝作他們的導師而得益?他對他們所施的教導的一個傑出部分是什麼?

      12 請想想這件事具有什麼意義——有上帝作他們的導師!接受這種教導而真正體會其來源的人並沒有受不斷的內心衝突所折磨。我們絕非心懷二意或無所適從。來自上帝的道的真理有如水晶一般清澈。以賽亞書2:4表示什麼會是他們所獲得的教導的一個顯著部分呢?事情牽涉到怎樣在一個受鬥爭所撕裂的世界裡享有和平。因此,不論別人喜歡怎樣行,受耶和華所教的人均採取主動將刀打成犁頭,將槍打成鐮刀。他們不再學習戰事。

      13.「大群人」來自什麼背景?但是什麼使他們成為現今這樣的人?

      13 啟示錄7:9,10,14描述同一批人在大災難之後生還進入上帝和平的新地裡。生還的「大群人」來自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其中有許多人以前曾屬於彼此爭戰的派系。其他的人則跟從一種基本說來是自私的生活途徑;可是,這種途徑也妨礙人享有和平。但現今這群出自萬國的人已成為一群愛好和平及努力促進和平的人了。究竟什麼促使他們成為這樣的人呢?由於他們受耶和華所教。——以賽亞書11:9。

      一種獨特的和平

      14.耶和華的子民所享的和平是基於什麼的?怎會如此?

      14 耶和華賜給他百姓的和平的確是獨特的。這種和平並不是在彼此互不信任的人之間所達成的脆弱協議。這種和平也不牽涉到任何妥協。反之,這種和平是基於公義的。(以賽亞書32:17)但牽涉到不完美的人的和平又怎可能基於公義呢?既然我們是罪人,我們有什麼公義可言呢?憑著信心,我們能夠享有一種藉著耶穌所獻的祭物的贖罪價值而獲得的公義。

      15.耶穌在地上從事傳道工作時,耶和華教導他未來的兒子認識什麼與和平有重大關係的事?

      15 這幫助我們體會到耶穌在約翰福音6:45-47所說的話。當時他對一些並不承認他是彌賽亞的猶太人說話,而這些人正在議論他。但是耶穌論及他的門徒說:「在先知書上[以賽亞書54:13]寫著說:『他們都要蒙上帝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這不是說有人看見過父;惟獨從上帝來的,他看見過父。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這些門徒接受了耶和華對他們所施的教導。他們受到吸引而歸附耶穌。雖然後來有些人拒絕接受耶穌的教訓而捨棄他,這些門徒卻留下來。正如彼得說:「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約翰福音6:69)由於他們對耶穌基督懷具信心,他們能夠與耶和華上帝締結和好的關係;這種關係為他們帶來了穩確的永生希望。

      16.(甲)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耶穌的跟從者怎樣從上帝藉著基督所作的安排得益?(乙)在此之後,他們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16 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基督將自己所獻的祭物的裨益應用在他的忠心門徒身上。這樣,保羅在羅馬書5:1所寫的話便對他們實現了:「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所有這些人生來便是亞當的後裔。既然是罪人,他們遂與上帝疏遠。他們各人所行的任何善工均無法抵消他們從遺傳得來的罪。但憑著耶和華的額外恩典,他接受了耶穌為亞當的後裔所犧牲的完美屬人的生命作為祭物。於是一切對這項安排懷具信心的人現在就能夠被視為公義,上帝可以將他們收納為兒子而賜予屬天生命的希望。(以弗所書1:5-7)但他們還需要具備其他條件嗎?不錯,他們必須按耶和華的方式行事。他們不再習以為常地犯罪了。反之他們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公義地位乃是由於上帝藉著基督對他們表現額外恩典的緣故。正如聖經說,他們『藉著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

      17,18.(甲)『另外的羊』也與上帝享有這種和好關係嗎?(乙)其他什麼問題也值得我們考慮?

      17 耶穌所提及的『另外的羊』又如何呢?(約翰福音10:16)他們也與上帝享有這種和好關係嗎?他們還未是上帝的兒子,但是歌羅西書1:19,20的確表示他們也享有上帝的和平。這節經文說,上帝樂意「藉著耶穌在受苦柱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意即有權利在地上樂園裡享永生的人],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新世》)這些懷有屬地希望的人現今便得以稱義與上帝和好,但不是作上帝的兒子而是像亞伯拉罕一樣作『上帝的朋友』。這是個多麼寶貴的地位!——雅各書2:23。

      18 你個人享有這種和平嗎?你充分體驗到這種和平,達到生活在歷史上這個最重要時刻的人所能獲致的程度嗎?在下篇文章我們會考慮一些能夠幫助你這樣行的事。

  • 你怎樣才能更充分地享有上帝的和平
    守望台1987年 | 9月15日
    • 你怎樣才能更充分地享有上帝的和平

      「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以賽亞書48:18。

      1.我們若要享有和平到最充分的程度就必須怎樣行?

      經常憑著本刊之助參加小組舉行的聖經研究班的人都體會到上帝所賜的和平具有多麼重大的價值,他們都渴望享有這種和平。大部分人無疑能夠如此行。但並非所有人都充分享有這種和平,達到他們所能獲致的程度。為什麼呢?論到那些享有上帝的和平的人,耶和華說:「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教訓你使你得益處,引導你所當行的路。甚願你素來聽從我的命令,你的平安就如河水,你的公義就如海浪。」——以賽亞書48:17,18。

      2.(甲)「留意」一詞暗示什麼?(乙)我們必須留意上帝的多少命令?(約翰一書5:3)

      2 顯然,人人都可以藉著參加我們討論聖經的聚會而得益。但惟獨那些留心聽從耶和華的誡命,將其付諸實行而切實遵守的人才能夠真正享有上帝的和平。有些方面是你需要更努力遵守上帝的誡命的嗎?(彼得後書1:2)我們若僅留意上帝的命令的一部分而把我們覺得不方便或較困難的命令置諸不理,那是絕對不夠的。當魔鬼試圖引誘基督耶穌附和他的自私想法時,耶穌堅決地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

      3.我們若要真正享有豐盛的和平,就必須使生活的什麼方面與耶和華的行事方式一致?

      3 上帝的命令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首先,這些命令牽涉到我們與耶和華的關係,然後影響到我們對上帝的顯形組織和基督徒傳道工作的看法,也影響到我們對待家人的方式和我們與世俗的人相處的方式。人若在所有這些事上都熱切留意耶和華的命令,便可以贏得他的祝福而享有豐盛的和平。讓我們考慮一下幾件能夠幫助我們親自體驗到這種和平的事。

      你在這些事上需要留意嗎?

      4.為什麼有一個家庭聖經研究或前往王國聚會所並不足以保證我們與上帝具有和好的關係?(乙)對耶穌基督懷具信心包括些什麼事?(約翰福音3:36)

      4 你最近才開始與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嗎?抑或你與當地的小組交往已有數個月或甚至數年之久?若是如此,你無疑由於得以認識耶和華的旨意而尋得喜樂。但即使一個人喜歡有一個家庭聖經研究,或樂於往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這件事本身並不足以證明他與上帝具有和好關係。我們都是在罪孽裡生的,惟獨藉著耶穌基督才能夠與上帝享有和好的關係。(以賽亞書53:5;使徒行傳10:36)僅是對耶穌懷有一種被動的信仰並不足以帶來這種和平。我們必須親自體會到自己需要贖價的幫助,對耶穌所獻的祭物的價值懷具信心,然後遵守他的命令以表明我們懷具信心。(雅各書2:26)耶穌在地上時所下的命令之一是,作他門徒的人應當在水裡受浸。(馬太福音28:19,20)你已經受了浸以象徵你藉著耶穌基督獻身給耶和華嗎?

      5.為什麼獻身受浸對我們與上帝和好一事十分重要?

      5 在你的生活上有任何事使你沒有資格受浸嗎?你若知道有這樣的難題,或者在你研讀聖經期間發現有這樣的難題,就要從速將事情加以糾正。要知道,一種態度或行為若使人沒有資格受浸,這便足以阻礙他與上帝和好了。要趁還有機會之際採取緊急的行動。正如彼得前書3:21表示,人若對基督的贖價祭物懷具信心,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然後以浸禮象徵這件事及切實遵行上帝的旨意,便可以蒙耶和華上帝賜給他們一個清白的良心。這樣他們便能夠由於在上帝面前享有蒙嘉許的地位而獲得清白良心所帶來的和平;這是不能以其他方法獲致的。當然,這僅是開始而已。

      6.為什麼我們對小組聚會所懷的態度與我們享有和平一事有關?

      6 其次,考慮一下你是否經常參加小組的聚會及在可能範圍內參與評論。這些聚會在你的生活上居於一個重要地位,以致你不容許俗世或其他的個人活動妨礙你參加嗎?你為聚會作準備,並且認為參加評論是一項權利嗎?這些事也對我們享有和平有很大影響。為什麼呢?因為上帝的靈與他手下聚集起來的百姓同在,而和平乃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加拉太書5:22)在這些聚會裡我們獲得幫助去明白上帝所定的條件,我們需要這種幫助才能做上帝所喜悅的事。我們在聚會裡也學會怎樣促進我們與同胞——在小組裡、家庭裡、學校裡和從事世俗工作的地方——的和睦關係。聚會乃是我們受耶和華所教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如聖經指出,惟獨受耶和華所教的人才享有豐盛的和平。——以賽亞書54:13。

      7.我們需要對聚會裡所討論的事作什麼進一步的努力?

      7 與此有密切關係而值得我們留意的另一件事是逐步將我們所學得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我們不希望像古代有些以色列人一樣,耶和華說他們『聽來聽去仍不明白』。(以賽亞書6:9)再者,我們希望像耶和華向以西結所描述的人一般嗎?這些人願意聽耶和華的先知說話,但卻不願遵囑而行,因為他們寧願追求他們那不潔或崇尚物質的慾望。(以西結書33:31,32)在另一方面,聖經描述那些在我們的日子聚集在耶和華的殿裡贏得他嘉許的人說:「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彌迦書4:2)我們若真正把自己在聚會裡所獲得的訓示緊記在心,如果我們在每個聚會中至少選出自己所需的一項勸告,然後努力加以實行,我們便會結出和平的果子來。正如耶穌在路加福音11:28說:『聽了上帝的道而遵守的人便快樂了!』

      8.在環境許可範圍內盡力參加組外傳道可以怎樣造益我們個人?

      8 聚會所強調的事之一是,全力參加宣揚上帝的王國及幫助人成為基督門徒的工作是多麼重要。(馬太福音24:14;28:19)這些活動在你的生活上有多重要?我們若真正聽從耶和華通過他的道和藉著他的組織向我們所說的話,就會看出這是今日世上最重要的工作。(啟示錄14:6,7)如所週知,在我們當中最快樂的人乃是那些從事全時服務的人——以及那些雖然無法作先驅,但卻在傳道工作上真正熱心的人。他們所享有的和平不是像涓滴一般而是好像耶和華所說一般『有如河水』。(以賽亞書48:18)這正是你所經歷到的事嗎?我們所有人都可以享有這樣的和平。

      9.什麼可以幫助我們甚至在經歷非常嚴重的困難時仍享有上帝所賜的和平?

      9 可是,聽從這一切勸告並不會使我們在目前的事物制度中免受生活的種種壓力。但無論情形變成怎麼困難,上帝提出保證,我們只要仰望他,便可以獲得他的仁愛幫助。(彼得前書5:6,7)我們已學會在凡事上都尋求耶和華的幫助和指引,隨時向他禱告,在盡力處理艱難的情況之後便將重擔卸給耶和華,充滿信心地將事情交託給他嗎?(箴言3:5,6;詩篇55:22)腓立比書4:6,7熱切地鼓勵我們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這是多麼奇妙的安排!你已學會從上帝賜給我們的這種和平充分得益嗎?

      鍥而不舍地追求和平

      10.在尋求和平之後,我們還需要怎樣行?

      10 我們一旦享有這樣的和平,就不應當對這件事疏忽大意。我們需要作出辛勤的努力才能保持這種和平。例如彼得前書3:10,11說:「凡希望享受人生,要看見好日子的,……[就要]竭力尋求和平。」(《新譯》)人若追求一個目標,達到了之後卻把目標視作等閒,就十分不智了。我們尋求並獲得了和平之後,務要小心避免讓各種事情加以破壞。不但如此,我們應當積極尋求一些可以促進和平的事。

      11.(甲)什麼態度可能危害到我們與耶和華的關係?(乙)關於受試探,我們應當在什麼時候懇求上帝的幫助?(馬太福音6:13)

      11 我們若藉著上帝所提供的方法與上帝締結了和好關係,就必須小心不要再次習以為常地犯罪而破壞了這種關係。當然,既然我們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都會犯罪。但一個人的態度和行動若是上帝所譴責的,但他卻為自己辯護,那便很危險了。我們不能僅是聳聳肩說,「我生來就是這樣的。」(羅馬書6:16,17)我們需要為所做的錯事悔改而非為其辯護,然後我們應當懇求上帝根據我們對耶穌的祭物的信心寬恕我們。我們也需要學會在未做錯事之前便向上帝禱告求助,而非試圖獨力奮鬥,最後對罪屈膝,然後懇求上帝寬恕。憑著上帝的幫助,我們能夠成功地養成「新的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正的公義和忠貞裡創造的。」——以弗所書4:20-24,《新世》。

      12.(甲)若要享有和平,我們還須留意到其他什麼關係?(乙)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怎樣行?

      12 當然,享有和平也牽涉到我們與別人的關係。真正的基督徒以一個組織的身份事奉上帝;他們是一個「弟兄團體」。(彼得前書2:17,《新世》)正如耶穌論及他的門徒時指出,他們的顯著特色是彼此之間的愛心。(約翰福音13:35)但他們當中沒有人是完美的。由於我們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我們可能需要為某些情況熱切地禱告和努力解決難題。希伯來書12:14敦促我們說:「要追求與眾人和睦。」在我們與基督徒弟兄姊妹的關係上,我們特別有義務要鍥而不舍地尋求和平。帖撒羅尼迦前書5:13很中肯地說:「要彼此和睦。」這話的意思不是僅避免報復而已,反之我們要積極促進和平,採取主動與別人恢復和睦及願意為了保持和睦而作出讓步。——以弗所書4:1-3。

      13.(甲)為了促進與不信者的和睦關係,我們可以怎樣行?但我們怎樣表明我們與上帝的和好關係居於首位?(乙)我們怎可能在四周充滿動亂的環境下享有和平?

      13 可是,在小組之外並非人人都願意與人和睦。因此,羅馬書12:18很現實地勸告我們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但我們雖然努力促進和平,卻不能在耶和華的公義條件方面作出妥協。我們可以調整做某些事的時間,但是我們知道,為了與配偶或親屬保持和睦而停止參加小組的聚會或參加組外傳道,就十分不智了。我們也知道耶和華不會贊同我們與同事或同學參與一些不敬虔的活動以求贏得他們的嘉許。我們深知真正的和平惟獨屬於與上帝享有和好關係,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和行事與他的旨意一致的人。我們珍視這種和平過於一切。(詩篇119:165)誠然,在我們周遭可能有各種動亂不安。不信者可能彼此爭辯鬥毆;他們甚至可能由於我們的信仰而辱罵我們。但是我們知道上帝的道教導我們怎樣行事為人。藉著繼續跟從一條與耶和華的公義行事方式一致的途徑,我們就不會失去關係最重大的和平。——可參閱詩篇46:1,2。

      14.即使我們個人經歷患難,什麼使我們能夠繼續保持內心的安寧和樂觀的態度?

      14 耶穌在臨死的晚上告訴他的忠心使徒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不錯,我們的確會經歷患難。身為基督徒,我們受到各種各樣的逼迫。我們可能經歷不平,許多人身染重疾。但上帝的和平可以扶持我們渡過這一切艱辛。由於我們受耶和華所教,我們知道何以基督徒受人逼迫。我們很清楚何以世上有種種不平以及我們為何會生病。我們也知道未來會怎樣。我們知道由於耶穌一生保持忠貞及捨命作祭物,我們得救是肯定的。再者,我們知道不論現今面對什麼難題,我們均能在禱告中向上帝求助,深信他會仁愛地照顧我們,並且藉著他的靈扶持我們。——羅馬書8:38,39。

      15.藉基督而獲致的和平怎樣的確與俗世所提供的和平不同?

      15 很適當地,耶穌在約翰福音14:27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這話的確說得不錯——世界絕沒有任何能與上帝通過耶穌基督所賜的和平媲美的東西。這種和平使我們能夠在面對困難的情勢時保持堅強,即使這種情勢會使別人放棄一切希望。

      16.(甲)真正珍視上帝所賜的和平的人享有什麼希望?(乙)我們可以怎樣表明我們的確珍視這種和平?

      16 所有接納上帝所賜的和平,並且使這種和平在生活上居於應有的重要地位的人享有多麼奇妙的前途!不久這個與上帝為敵的世界便會永遠消逝。過了相當時候,受造的眾生會按照宇宙主宰的公義條件獲致完全的團結與和平。願我們對這個光明前途所懷的感激之心促使我們在現今便行事與之完全一致。願我們所有人都仔細聆聽耶和華的訓示,遵照他的吩咐而行,並且將他的誡命銘記於心而真正愛好他的行事方式。正如箴言3:1,2說:「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它]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