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考驗的時期(1914-1918)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1918年春季,仇敵在北美洲和歐洲均對聖經研究者發動猛烈的迫害。教士們所唆使的反對在1918年5月7日達到高潮,當時美國聯邦政府發出拘票,逮捕J.F.盧述福和他的幾位親密同工。到1918年中期,盧述福和他七位同工被囚禁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聯邦監獄裡。

      既然盧述福法官和他的同工都已繫身囹圄,總部的操作受到什麼影響呢?

      繼續奮鬥

      在布洛克林,社方設立了一個執行委員會去照顧工作。受任命的弟兄們最關心的事之一便是:要繼續出版《守望台》。各地的聖經研究者無疑需要社方能夠給予他們的一切屬靈鼓勵。事實上,在整段「考驗的時期」中,《守望台》從未少印過一期!f

      當時總部瀰漫著怎樣的精神呢?後來成為治理機構成員的托馬斯(巴德)·沙利文弟兄回憶說:「我有特權在1918年夏季,當弟兄們仍然被監禁在獄中之際,探訪布洛克林的伯特利。在伯特利主持工作的弟兄們絕沒有感覺恐懼或灰心。事實上,情形剛相反。他們充滿樂觀和自信,認為耶和華最後必定會將勝利賜給他的子民。我有特權在星期一早上和他們一同進早餐,並有機會聽到在週末外出演講的弟兄們所提交的報告。這使我對當時的情勢獲得一個清晰的概念。在每個事例上,弟兄們均充滿信心,等候耶和華進一步指引他們的活動。」

      可是,弟兄們卻遭遇許多難題。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仍在激烈進行,紙和煤的供應均很短缺,而這些乃是總部的工作所亟需的東西。當時愛國主義高漲到狂熱的地步,有很多人均對社方懷有敵意;聖經研究者被人視為賣國賊。在這種極不利的情況下,看來社方無法繼續在布洛克林操作。因此,執行委員會在與其他弟兄磋商之後,決定將布洛克林幕屋出售,並關閉伯特利之家。1918年8月26日,社方把各部門的工作遷回匹茲堡聯邦街和信用街的一幢辦公大廈內進行。

      可是,當時弟兄們卻表現良好的精神。馬莎·梅雷迪思回憶說:「我們在匹茲堡一帶的人集合起來,決心要『繼續奮鬥』,直至弟兄們出獄為止。當時布洛克林的辦事處已遷返匹茲堡,於是弟兄們著手撰寫《守望台》的文章和印刷這本雜誌。《守望台》印好了,姊妹們便將雜誌包起來寄到人們手上。」

      自從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秋季結束以來,聖經研究者經歷到不少嚴峻的考驗。他們能夠繼續存在嗎?他們真的『有上帝的愛在他們心裡』嗎?他們會聽從羅素的勸勉,緊緊依附「主和主的真理」嗎?抑或他們會半途而廢?

  • 考驗的時期(1914-1918)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第69頁的附欄或圖片]

      『地上沒有人受到更大的恩待』

      1918年6月21日,J.F.盧述福與他的幾位親密同工冤屈地以叛亂的罪名被判入獄20年。他們對此有什麼感想呢?6月22-23日,盧述福弟兄在紐約布洛克林雷蒙德街監獄裡所寫的一張便條(下圖所示)說:「今日地上也許沒有人比現正囚在獄中的七位弟兄受到更大的恩待和感到更快樂。他們深知自己絕沒有蓄意犯過;由於忠貞地事奉基督,他們與他一起受苦,並為此而歡欣鼓舞。」

  • 考驗的時期(1914-1918)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第69頁的圖片]

      紐約布洛克林的雷蒙德街監獄,盧述福弟兄和他的幾位親密同工被判罪之後在這個監獄裡拘留了七天

  • 宣揚君王和王國!(1919-1941)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當時盧述福和七位同工均在獄中,將來他們會在組織裡擔任什麼角色仍屬未知之數。他們是怎樣擺脫這些困境的呢?

      「我對忠貞者的律法倒有點認識」

      盧述福弟兄和他的同工仍在獄中之際,一個大會定了在1919年1月2-5日於賓雪法尼亞州的匹茲堡舉行。但這並不是普通的大會,因為這個大會會跟1919年1月4日星期六舉行的守望台社年會合併起來。盧述福弟兄清楚看出這個聚會的重要性。該星期六下午,他到處找麥克米倫弟兄,終於在監獄的網球場找到他。據麥克米倫說,事情的經過如下:

      「盧述福說:『麥克,我想跟你談談。』

      「『你要跟我談些什麼事呢?』

      「『我要跟你談談匹茲堡現在發生的事。』

      「『我想先打完這局球。』

      「『難道你對現在正發生的事一點也不關心嗎?你不知道今天要選舉幹事嗎?如果他們不要你,我們便要呆在這裡一輩子了。』

      「『盧述福弟兄,』我說,『我想向你指出一件你也許沒有想到的事。自從社方成為法人組織以來,這是第一次我們能夠清楚看出耶和華上帝到底要誰當社長。』

      「『你的話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以往由於羅素弟兄操有能夠控制表決結果的票數,因此幹事都由他委任。現在既然我們看來不能履行幹事的職務,情形就不一樣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離開監獄,及時出席大會的業務會議,我們就會獲選去接替羅素弟兄的職位,享有跟他一樣的尊榮。若是這樣,事情就看來僅是人的主意而不是上帝的作為了。』

      「盧述福好像若有所思地走開了。」

      當天,一個氣氛緊張的會議正在匹茲堡進行。在匹茲堡地區長大的薩拉·C·凱林回憶說:「有一段時間,大會充滿混亂、異議和爭辯。有些人認為應當將會議延期六個月;有些人質疑選舉一些仍然在獄中的人作幹事是否合法;還有些人則建議全部幹事均重新挑選。」

      經過一段悠長的討論之後,人民佈道協會a的董事W.F.赫金斯向聽眾讀出一封來自盧述福弟兄的信。盧述福在信中向聚集起來的人致愛心和問候,然後警告說,「撒但的主要武器是驕傲、野心和恐懼。」他謙抑地表示渴望順服耶和華的旨意;如果股東們認為應該替社方選出新幹事,他甚至樂意推薦一些適當的人選給他們考慮。

      討論再持續了一會兒,然後,提名委員會主席E.D.塞克斯頓發言,說:

      「我剛剛抵達。火車由於被大雪困阻而延遲了四十八小時。我有幾句話要說,為了使自己好過一點,我相信最好現在便說出來。各位親愛的弟兄,我跟你們一樣,懷著好些意見來到這裡——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我們若想重選被囚在南方的弟兄擔任他們能夠勝任的職位,我看這樣行並沒有任何法律上的障礙。據我諮詢所得的[法律]意見,我認為這樣行不會在任何方面跟他們在聯邦法庭上或在公眾面前聆訊的案件有所抵觸。

      「我相信我們可以向親愛的盧述福弟兄表示的最大敬意便是:重選他擔任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社長。至於我們在這件事上的立場如何,我相信不會在公眾心裡引起任何疑問。我們的弟兄若在細節上觸犯了某條他們不明白的法例,我們知道他們的原意是好的。在全能者[上帝]面前,他們既沒有違反上帝的律法,也沒有觸犯人為的法律。我們若重選盧述福弟兄作協會的會長,便可以藉此表明,我們對他懷有最大的信心。

      「我不是律師,但若談到事情是否合法,我對忠貞者的律法倒有點認識。上帝所要求的是忠貞。我想不到有什麼方法比舉行一次選舉——並重選盧述福弟兄為社長——更能表達我們對他的信任。」

      顯然,塞克斯頓弟兄道出了大部分在座人士的感想。經過提名和表決之後,J.F.盧述福當選社長,出任副社長的是C.A.懷斯,司庫祕書是W.E.范安伯。

      翌日,盧述福弟兄敲麥克米倫的牢房的牆壁,說:「伸出手來吧。」盧述福把通知他再度當選為社長的電報遞給麥克米倫。麥克米倫後來回憶說:「他非常高興,因為證據清楚顯示,耶和華正指揮這個組織。」

      選舉已告結束,可是盧述福弟兄和其他七個人仍然繫身囹圄。

      犯人引起了『全國鼓噪』

      1919年4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報導說:「在過去幾個星期,全國為了這些弟兄的緣故而鼓噪起來。」有些報章呼籲政府釋放J.F.盧述福和他的同工。美國各地的聖經研究者則紛紛致信報館編輯、國會議員、參議員及州長,促請他們採取行動營救這八名犯人。很明顯的是,八位弟兄一日未獲釋放,聖經研究者就不會罷休。

      1919年3月,美國各地的聖經研究者發起一項請願行動,要求伍德羅·威爾遜總統運用總統的權力援助他們那些被囚的弟兄,可以採取的方法包括:

      「第一:現在若是可能,對他們施行特赦,或

      「第二:下令司法部撤銷他們的控罪及釋放他們,或

      「第三:在等候高等法院作出裁判之際,立即下令准許他們保釋出獄。」

      僅在兩星期內,聖經研究者便收集了70萬個簽名。可是那份請願書卻從沒有呈遞給總統或政府當局。何以沒有呢?因為他們還未呈遞請願書,八位弟兄已獲准保釋了。那麼,請願運動達成了什麼目的呢?1919年7月1日的《守望台》(英文)說:「證據充分表明,『主』要我們執行這件工作,主要目的不在於將我們的弟兄從獄中救出來,而是要為真理作一個見證。」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