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正義受迫害守望台2003年 | 10月1日
-
-
為正義受迫害
為正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10
1.耶穌為什麼會站在本丟·彼拉多面前?他當時怎樣說?
「我要給真理作見證,我是為這件事而生,為這件事來到世上的。」(約翰福音18:37)耶穌說這句話時,正站在猶地亞的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面前。耶穌身在總督府,既不是出於自願,也不是應邀而來,而是在彼拉多面前受審。猶大宗教領袖誣告耶穌,一心要把他置之死地。(約翰福音18:29-31)
2.耶穌把握時機做什麼?他最終有什麼遭遇?
2 耶穌清楚知道,彼拉多有權釋放他,也有權處死他。(約翰福音19:10)耶穌一點也不退縮,儘管生命危在旦夕,仍然把握時機,無畏地向當地最高級的官員彼拉多談論上帝的王國。耶穌最終被判以極刑,在苦刑柱上受盡折磨,為信仰而死。(馬太福音27:24-26;馬可福音15:15;路加福音23:24,25;約翰福音19:13-16)
是作見證還是一心求死
3.在聖經時代,希臘語名詞「馬爾蒂斯」是什麼意思?後來才衍生出什麼意思?
3 今天許多人認為,人一心為某種理念而死,幾乎是狂熱分子的極端行為。至於一心為宗教信仰求死的人,則可能被視作破壞社會安寧的危險人物,甚至被懷疑是恐怖分子。某些語言稱呼「為信仰犧牲的人」的字眼,來自希臘語名詞「馬爾蒂斯」。在聖經時代,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作見證的人」,包括在法庭上為自己相信的事作證的人。後來,這個名詞才衍生出另一層意思,指「為信仰作見證而犧牲生命的人」,甚至一心求死,以此為信仰作見證的人。
4.聖經稱耶穌為「馬爾蒂斯」是什麼意思?
4 耶穌是為信仰作見證,而不是一心為信仰求死。正如耶穌告訴彼拉多,他來是「要給真理作見證」。對於耶穌所作的見證,各人反應不一。有些平民被耶穌的言行深深打動,就相信了。(約翰福音2:23;8:30)不過大部分人,尤其是宗教領袖,卻極其痛恨耶穌。耶穌對還沒成為他門徒的弟弟說:「世人沒有理由恨你們,倒是恨我,因為我指證世人所做的事是邪惡的。」(約翰福音7:7)耶穌為真理作見證,因而激怒了有權有勢的人,最後更被他們殺害。因此,耶穌是名副其實的「忠信真實的見證人[『馬爾蒂斯』]」。(啟示錄3:14)
你們必被人憎恨
5.有關迫害,耶穌在傳道初期曾預告什麼情勢?
5 耶穌不但自己受到殘酷的迫害,還事先告訴門徒,他們也會有同樣的遭遇。耶穌傳道初期,曾在登山寶訓中對群眾說:「為正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上的王國是他們的。人為我的緣故,侮辱你們,迫害你們,用各樣邪惡的話誣衊你們,你們就有福了。要歡喜雀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獎賞是大的。」(馬太福音5:10-12)
6.耶穌派十二使徒出去傳道時,曾提出什麼警告?
6 後來,耶穌派十二使徒出去傳道,對他們說:「你們要防備人。他們會把你們交給地方法庭,又在會堂裡鞭打你們。你們為我的緣故,會被押到總督和君王面前,向他們和列國的人作見證。」可是,迫害耶穌門徒的不僅僅是宗教領袖。耶穌繼續說:「兄弟會交出兄弟,父親會交出兒女,把他們置之死地;兒女會起來對抗父母,害死他們。你們為了我的名,必被所有人憎恨。可是,忍耐到底的人,必然得救。」(馬太福音10:17,18,21,22)公元1世紀基督徒的歷史,足以證明耶穌所言不虛。
堅貞不屈的事跡
7.請說說司提反殉道的前因後果。
7 耶穌死後不久,司提反勇敢地為真理作見證,因而成了第一個以身殉道的基督徒。司提反「充滿恩慈和能力,在民間大行異兆神跡」。他「靠著智慧和聖靈講話」,叫宗教仇敵也招架不住。(使徒行傳6:8,10)滿心嫉妒的宗教領袖把司提反拉到猶太最高法院,即公議會那裡盤問。司提反站在誣衊他的人面前,為真理作了有力的見證。最後,這位忠心的見證人被仇敵殺害了。(使徒行傳7:59,60)
8.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在司提反死後大受迫害,他們有什麼反應?
8 司提反被殺害以後,「耶路撒冷的會眾大受迫害。除了使徒,人人都分散到猶地亞和撒馬利亞境內各處」。(使徒行傳8:1)那麼,基督徒有沒有因此膽怯退縮,不再傳道呢?沒有。剛相反,正如聖經記載,「分散的人走遍全境,到處宣揚神聖話語的好消息」。(使徒行傳8:4)當日的基督徒顯然有使徒彼得那樣的決心,彼得說:「我們必須接受上帝的統治,服從上帝而不是服從人」。(使徒行傳5:29)耶穌的忠心門徒知道他們繼續緊守崗位,處境一定越來越困難,不過他們仍然不顧迫害,勇敢地為真理作見證。(使徒行傳11:19-21)
9.迫害的浪潮怎樣接踵而來?
9 迫害的浪潮接踵而來,有增無減。首先,聖經記載,贊成和目擊暴民殺死司提反的掃羅「殺氣騰騰,氣勢洶洶地威嚇主的門徒。他到大祭司那裡去,求大祭司發公函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好叫他一找到奉行主道的人,無論男女,他都可以綁起來押到耶路撒冷去」。(使徒行傳9:1,2)後來,大約公元44年,「希律王下手虐待會眾的一些人,用刀劍殺了約翰的兄弟雅各」。(使徒行傳12:1,2)
10.關於基督徒受迫害的經歷,使徒行傳和啟示錄記下了什麼?
10 使徒行傳其餘的篇幅一一記下了上帝的忠僕遭考驗、被監禁、受迫害的經歷,叫人對他們的事跡永誌不忘。其中一個例子是保羅。他本來極力迫害基督徒,後來歸信被召作使徒。他很可能在公元65年左右被羅馬皇帝尼祿處死,殺身成仁。(哥林多後書11:23-27;提摩太後書4:6-8)此外,公元1世紀末寫成的啟示錄透露,年邁的使徒約翰「因為傳講上帝的事,因為給耶穌作見證」,被囚禁在拔摩島上。啟示錄也提到「忠信的見證人安提帕」在別迦摩被人殺害。(啟示錄1:9;2:13)
11.耶穌說門徒會受迫害,早期基督徒的什麼遭遇證實了他的話?
11 由此可見,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一點不假:「他們要是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約翰福音15:20)早期的忠心基督徒為了執行主耶穌交託的任務,「在耶路撒冷、全猶地亞、撒馬利亞,直到地極,做[耶穌]的見證人」,即使被虐待而死,被扔進獸群,或被人用其他方式殺害,也毫不動搖!(使徒行傳1:8)
12.為什麼說,基督徒受迫害絕不只是過去的歷史?
12 如果有人認為基督徒受迫害只是過去的歷史,就大錯特錯了。飽受考驗的保羅說:「凡立志追隨基督耶穌過敬虔生活的,都要受迫害。」(提摩太後書3:12)彼得也說:「你們蒙召就是要這樣行事,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緊緊跟隨他的腳蹤走。」(彼得前書2:21)在這個制度「最後的日子」裡,耶和華的子民仍然受人仇視,被人憎恨。(提摩太後書3:1)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耶和華見證人都曾在不同時期受到迫害。無論是在獨裁國家還是在民主國家,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基督徒受考驗、受迫害的事屢見不鮮。
受憎恨和迫害的原因
13.關於基督徒受迫害,耶和華現代的忠僕應該謹記什麼?
13 今天,雖然我們大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教自由,可以公開傳道和參加聚會,可是我們必須謹記聖經的提醒:「這個世界的景象不斷改變。」(哥林多前書7:31)世事瞬息萬變,如果我們沒有在思想、感情、靈性上作妥準備,就很容易失足跌倒了。那麼,我們該怎樣做,好作妥準備呢?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謹記為什麼熱愛和平、奉公守法的基督徒也會受人憎恨和迫害。
14.彼得指出,為什麼基督徒會受人迫害?
14 使徒彼得在公元62-64年左右執筆寫彼得前書時,也談到迫害的事,當時基督徒在羅馬帝國境內正受到猛烈的考驗和迫害。彼得寫道:「親愛的弟兄,你們遇上了如火的考驗,不要困惑,彷彿遭遇了什麼奇事」。他接著解釋:「可是,你們誰也不該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如果因為是基督徒而受苦,就不該覺得羞恥,倒該為這名榮耀上帝。」彼得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因為做了不對的事,而是因為他們的基督徒身份。如果他們願意「投入放蕩的淵藪」,跟周圍的人同流合污,就必定會受世人認同了。因此,他們是因為想做名副其實的基督徒而受苦的。今天,真基督徒的情況也一樣。(彼得前書4:4,12,15,16)
15.今天,人們對待耶和華見證人的方式有什麼矛盾的地方?
15 在世界各地,耶和華見證人常常受公眾讚許。許多人讚揚他們參加大會和建築工程時和睦團結、合作無間,讚揚他們誠實勤懇、道德高尚、家庭和諧、言行得體、打扮正派等等。a可是到目前,他們的活動至少在28個國家地區受到禁止或限制,好些見證人更因為堅守信仰而被襲擊,遭虐待,受損失。他們為什麼一方面受人讚揚,一方面又受人迫害呢?上帝為什麼容許他們受苦呢?
16.上帝容許他的子民受迫害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16 首先,我們要記住箴言27:11的話:「我兒,你要有智慧,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刺我的人。」我們要謹記上帝至高統治權的爭論,這是個由來已久的重大問題。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提出了如山的鐵證,證明自己能夠對耶和華堅貞不屈。可是,撒但仍不肯罷休,繼續譏刺上帝,像在約伯的日子一樣。(約伯記1:9-11;2:4,5)現在,上帝的王國已經堅立,忠貞的臣民遍布世界,因此撒但更瘋了似的,千方百計要迫使人背棄上帝。無論處境如何艱難,上帝的子民仍會緊守忠義嗎?這是耶和華的每個僕人都需要回答的問題。(啟示錄12:12,17)
17.耶穌說「這終歸是你們作見證的機會」,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17 耶穌預告「這個制度的末期」會有什麼事發生時,指出了耶和華容許他的僕人受苦的另一個原因,說:「你們為了我的名,必被人拉到君王和總督面前。這終歸是你們作見證的機會。」(馬太福音24:3,9;路加福音21:12,13)耶穌就曾被押到希律和本丟·彼拉多面前,得以向他們作見證。使徒保羅也曾經「被人拉到君王和總督面前」。那時候,他受主耶穌指引,要找機會向當日最顯赫的統治者作見證,所以要求「向凱撒上訴」。(使徒行傳23:11;25:8-12)今天,嚴峻的情勢也往往讓基督徒有機會向政府官員和公眾人士作美好的見證。b
18,19.(甲)我們忠貞忍受試煉,對自己有什麼益處?(乙)下一篇文章會談談什麼問題?
18 最後,忠貞地忍受試煉和艱辛對我們自己也有益處。什麼益處呢?使徒雅各勉勵基督徒,說:「我的弟兄,你們遭遇各樣考驗的時候,要把這一切視為喜樂的事,因為知道,你們信心的素質經過驗證以後,就能產生忍耐。」在忍受迫害的過程中,我們的信心確實會受到精煉,忍耐力會更強。因此,我們無須懼怕受迫害,也不應該用違反聖經的方法加以迴避或不擇手段地使迫害停止。相反,我們應該聽從雅各的忠告:「要讓忍耐完全發揮作用,叫你們可以完備,凡事健全,毫無欠缺」。(雅各書1:2-4)
19 看過以上經文,我們知道上帝的忠僕為何受迫害,知道耶和華為何容許他們受苦。但知道真相不等於說,迫害就變得容易忍受了。什麼能強化我們,使我們忠貞不二呢?受迫害時,我們可以怎樣做呢?下一篇文章會談談這些重要的問題。
[腳注]
-
-
在考驗下堅忍不拔為耶和華增光守望台2003年 | 10月1日
-
-
在考驗下堅忍不拔為耶和華增光
你們因為行善而忍受苦難,這在上帝看來是可喜的。——彼得前書2:20
1.既然真基督徒重視履行獻身的誓言,這使人想到什麼問題?
基督徒獻了身給耶和華,樂意遵行他的旨意。為了履行獻身的誓言,他們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緊緊跟隨他的腳蹤走,給真理作見證。(馬太福音16:24;約翰福音18:37;彼得前書2:21)既然耶穌和其他忠心的人以身殉道,這是不是說,所有基督徒都必須為信仰犧牲生命呢?
2.基督徒對考驗和苦難有什麼看法?
2 我們是基督徒,應該聽從聖經的勸勉,至死忠心。(提摩太後書4:7;啟示錄2:10)但這不是說,忠於上帝就一定要犧牲生命。雖然我們甘願為信仰吃苦受罪,必要時甚至殺身成仁,但我們並不希望受到這樣的對待。真基督徒不喜歡受折磨,也不喜歡受侮辱。可是,我們既然知道考驗和迫害遲早會來到,就該未雨綢繆,仔細想想到時怎樣應變。
在考驗下忠心到底
3.請舉出聖經中的事例,說明上帝的古代忠僕怎樣應付迫害。(見下頁附欄「他們怎樣應付迫害」)
3 聖經中有不少篇幅,記述上帝的古代忠僕面對死亡威脅時怎樣做。他們的做法各不相同,但都對現今的基督徒有指導作用。我們面對類似的威脅時, 可以向這些忠僕借鑑。請看看「他們怎樣應付迫害」一欄,然後想想你可以從中獲得什麼教益。
4.耶穌和其他忠僕面對考驗時怎樣做?
4 耶穌和其他忠僕遭受迫害時,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行動,但從不會不必要地冒險。這些忠僕雖然臨危不懼,卻小心謹慎。(馬太福音10:16,23)他們的目標是要促進傳道工作,對耶和華緊守忠義。今天,基督徒面對考驗和迫害時,可以學習他們的榜樣。
5.在20世紀60年代,馬拉維的耶和華見證人受到怎樣的迫害?當地有些弟兄怎樣做?
5 在現代,由於爆發戰爭、政府頒布禁令或敵人猛烈迫害,耶和華的子民常常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馬拉維的耶和華見證人受到了殘酷無情的迫害。王國聚會所和住宅被人搗毀了,糧食和生意也被人肆意破壞,他們簡直是一無所有。不但如此,他們還慘遭毒打,受盡折磨。馬拉維的弟兄怎樣做呢?成千上萬的弟兄不得不離鄉背井:有的逃到叢林裡,有的逃往鄰國莫桑比克,暫時在那裡避難。許多忠心的基督徒喪生,另一些基督徒則決定逃離險境。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離開看來是合理的做法。弟兄們這樣做,是遵循耶穌和保羅的先例。
6.儘管受到猛烈的迫害,馬拉維的弟兄仍然怎樣做?
6 儘管不得不離開家園或躲起來,馬拉維的弟兄卻繼續尋求上帝組織的指引,並且切實遵行。他們竭盡所能,以不公開的方式從事基督徒的活動。弟兄們的努力有什麼成果呢?在1967年禁令頒布以前,王國傳道員的數目創下了1萬8519人的高峰。到1972年,雖然禁令未曾解除,而且不少傳道員逃到莫桑比克去了,國內的傳道員數目卻達到2萬3398人的新高峰,每人每月平均用超過16小時傳道。他們堅忍不拔,的確為耶和華增光。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耶和華也一直賜福給這些忠心的弟兄,使他們有力量忍耐到底。a
7,8.儘管要忍受迫害,經歷艱辛,為什麼有些弟兄仍然決定留在家鄉?
7 在另一些反對耶和華見證人的國家,有些弟兄本可以遷往外地,卻情願留在家鄉。遷往外地也許能夠免受迫害,但往往要面對其他困難。例如:他們能不能跟異地的基督徒弟兄聯繫上,以免在靈性上跟弟兄團體隔絕呢?移居到富裕國家,也許有更多機會改善生活條件,但許多事都必須從頭做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能不能保持基督徒的好習慣,不忽視各種屬靈活動呢?(提摩太前書6:9)
8 另一些基督徒放棄移居國外,是因為他們關注本地弟兄姊妹的靈性。他們不顧艱辛,決定留下來,好繼續在家鄉傳道,鼓勵國內的弟兄。(腓立比書1:14)有些弟兄由於決定留下來,結果有機會盡一分力,為本國的耶和華見證人成功爭取法律認可。b
9.遭遇迫害時是去是留,做決定前必須考慮什麼事?
9 是去是留,純粹是個人的決定。當然,我們做決定之前,應該虔誠地禱告,尋求耶和華的指引。無論我們決定怎樣做,都必須謹記使徒保羅的話:「我們各人都要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賬。」(羅馬書14:12)上文提到,耶和華要每個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忠心。在耶和華的僕人中,有的現在已經遭遇考驗和迫害,有的可能在日後為信仰受苦。無論是什麼形式,所有基督徒都會經歷考驗,誰也不會例外。(約翰福音15:19,20)耶和華的名必須彰顯為聖,他的至高統治權必須證明是正當的。我們既然已經獻身為耶和華服務,就不可迴避有關他聖名和統治權的重大爭論。(以西結書38:23;馬太福音6:9,10)
「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
10.我們受迫害的時候,可以從耶穌和使徒的先例學到什麼重要的原則?
10 我們想想耶穌和使徒遭受迫害時的反應,還可以學到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絕不該報復迫害我們的人。我們從聖經知道,不論是耶穌還是他的門徒,都從沒有組織抵抗運動或武裝行動,以求反擊迫害他們的人。恰恰相反,使徒保羅勸基督徒:「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不要自己伸冤,只要聽憑上帝發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必伸冤,也必報應,這是耶和華說的。』」保羅又說:「不要被惡所勝,總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17-21;詩篇37:1-4;箴言20:22)
11.關於早期基督徒對政府的態度,一位歷史家有什麼評論?
11 早期基督徒謹記保羅的勸勉。歷史家塞西爾·卡杜在他的著作《早期教會與世界》裡,描述公元30-70年基督徒對政府的態度。他說:「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這個時期的基督徒試圖用武力反抗迫害。他們充其量不過是義正辭嚴地譴責統治者,或遠走他方,使統治者鞭長莫及。一般來說,基督徒遭受迫害時,只會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拒絕服從政府的命令。他們不肯服從,是因為這些命令跟基督的吩咐互相抵觸。」
12.為什麼忍受苦難勝過以惡報惡?
12 基督徒「逆來順受」,這樣做明智嗎?他們不反擊敵人,敵人要消滅他們不是易如反掌嗎?自衛不是明智的做法嗎?從人的觀點來看,也許是這樣。可是,身為耶和華的僕人,我們確信事事聽從耶和華的指引才是上策。我們牢記彼得的話:你們因為行善而忍受苦難,這在上帝看來是可喜的。(彼得前書2:20)我們也確信,耶和華對我們的處境瞭如指掌,決不會讓我們沒完沒了地受迫害。我們怎麼知道呢?耶和華曾對流亡巴比倫的子民說:「觸摸你們的,就是觸摸我的眼珠兒。」(撒迦利亞書2:8)誰會任憑別人一直觸摸自己的眼珠兒呢?在適當的時候,耶和華必會解救我們,這是無可置疑的。(帖撒羅尼迦後書1:5-8)
13.耶穌為什麼不反抗,讓敵人逮捕他?
13 我們經歷苦難的時候,可以學習耶穌的榜樣。在客西馬尼園裡,耶穌讓敵人逮捕他,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自衛,正如他對門徒說的:「難道你以為我不能求我的父親,立刻給我派十二個軍團以上的天使來嗎?要是這樣,聖經說事情必然這樣發生,又怎能實現呢?」(馬太福音26:53,54)耶穌認為,成就耶和華的旨意至為重要,自己為此受苦倒算不了什麼。耶穌對大衛詩中的預言滿懷信心:「你必不把我撇在墳墓裡,必不讓你的忠貞僕人見棄於墓穴。」(詩篇16:10)許多年後,使徒保羅談到耶穌說: 「他因為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在苦刑柱上忍耐,如今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2)
彰顯耶和華的名為聖,令人滿心喜樂
14.耶穌因什麼喜樂而有力量忍受百般考驗?
14 耶穌因什麼喜樂而有力量忍受極其嚴酷的考驗?在耶和華的所有僕人中,上帝的愛子耶穌無疑是撒但攻擊的首要目標。因此,耶穌在考驗下堅守忠義,就是最有力的證據,可以回答撒但對耶和華的譏刺。(箴言27:11)耶穌復活升返天上,回想自己為了證明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是正當的,為了彰顯上帝的名為聖,曾降世為完美的人,並且完成任務,必然心滿意足。你能想像耶穌是多麼喜樂嗎?此外,對耶穌來說,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更是無上的光榮、極大的喜樂。(詩篇110:1,2;提摩太前書6:15,16)
15,16.一群耶和華見證人離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後,遭遇什麼殘暴的迫害?他們靠什麼力量忍耐到底?
15 基督徒效法耶穌,在考驗和迫害之下堅忍不拔,彰顯耶和華的名為聖,也感到滿心喜樂。請看看以下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耶和華見證人在臭名昭著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裡飽受折磨。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們被迫踏上死亡之旅。有成千上萬的其他囚徒在途中死去:有的病死,有的凍死餓死,有的在路旁被兇殘的黨衛軍殺死。耶和華見證人不顧個人安危,互相扶持。他們共有230人,大家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終於熬過了死亡之旅。
16 受到如此殘酷的迫害,這些耶和華見證人靠什麼忍耐到底呢?他們一到安全的地方,就寫了一份文件,表達自己對耶和華的感激和心中的喜樂,題目是「來自六國共二百三十個耶和華見證人,於梅克倫堡州什未林附近的樹林所通過的決議」。決議說:「漫長而艱苦的考驗終於過去了。蒙上帝保全的人,彷彿從火爐裡被救出來一樣,身上連火燒的氣味都沒有。(請看但以理書3:27)我們充滿耶和華所賜的力量,熱切等候君王的新命令,為上帝服務。」c
17.上帝的子民現今經歷什麼考驗?
17 像那230個忠信的耶和華見證人一樣,我們的信心也受到考驗,雖然我們「還沒有抵抗到流血的地步」。(希伯來書12:4)我們所受的考驗,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同學可能嘲笑我們。同輩可能威逼利誘,要我們跟他們同流合污,做違反道德的事。由於決心要禁戒血,有些基督徒不得不忍受嚴峻的考驗。由於決心只跟主裡的人結婚,或者在夫妻信仰不同的情況下按真理教養兒女,有些基督徒要承受沉重的壓力。(使徒行傳15:29;哥林多前書7:39;以弗所書6:4;彼得前書3:1,2)
18.為什麼我們能夠肯定自己經得起最嚴峻的考驗?
18 可是,無論遇到什麼考驗,我們深知這是因為我們把耶和華與他的王國放在第一位。真基督徒甘心為耶和華受苦,並引以為榮。彼得安慰我們的話確實令人鼓舞:「你們要是為基督的名受人責難,就有福了,因為有榮耀的靈,就是上帝的靈,留在你們身上。」(彼得前書4:14)我們靠著耶和華的靈,就有力量忍受最嚴峻的考驗,為他增光,使他得著讚美。(哥林多後書4:7;以弗所書3:16;腓立比書4:13)
[腳注]
a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差不多三十年來,馬拉維的耶和華見證人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慘無人道的迫害,甚至因而喪命。詳情見《1999耶和華見證人年鑑》171-212頁。
b 見《守望台》2003年4月1日刊11-14頁的文章「『亞拉臘地』的最高法院維護正確宗教」。
c 決議全文見英語版《1974耶和華見證人年鑑》208-209頁。另外,《守望台》1998年1月1日刊25-29頁也記述了死亡之旅一個生還者的親身經歷。
-
-
在考驗下堅忍不拔為耶和華增光守望台2003年 | 10月1日
-
-
[第15頁的附欄或圖片]
他們怎樣應付迫害
• 希律派士兵到伯利恆,把兩歲以下的男孩通通殺死。在此之前,約瑟和馬利亞已經聽從天使的指示,帶著嬰孩耶穌逃往埃及。(馬太福音2:13-16)
• 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為真理作了有力的見證,敵人因此多次要殺他,但他都一一躲開了。(馬太福音21:45,46;路加福音4:28-30;約翰福音8:57-59)
• 士兵和差役到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的時候,耶穌公開自己的身份,兩次說:「我就是。」耶穌甚至阻止門徒反抗,讓暴民把他帶走。(約翰福音18:3-12)
• 耶路撒冷的公議會派人拘捕彼得和其他使徒,拷打一頓,吩咐他們不可傳講耶穌。可是他們獲釋後,就「天天在聖殿裡,又挨家逐戶,持續不懈地教導人,宣揚基督的好消息,傳耶穌就是基督」。(使徒行傳5:40-42)
• 掃羅(後來成為使徒保羅)知道大馬士革的猶太人密謀要殺掉他,就在弟兄協助下逃走。弟兄們乘夜帶他到城牆口,從那裡用籃子把他縋下去。(使徒行傳9:22-25)
• 多年後,保羅受人誣告,連總督非斯都和亞基帕王都看出他其實「沒有犯什麼該死的罪」。保羅決定向凱撒上訴。(使徒行傳25:10-12,24-27;26: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