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的第60本書——彼得前書「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就在這個適當的時刻,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表現先見之明,寫了他的第一封書信,鼓勵基督徒要站立得穩,並指示他們在當時的凱撒尼祿治下如何行事為人。鑑於不久之後迫害的風暴即將刮起,這封信證明十分切合時宜。
2.有什麼證據證明彼得是這本以他為名的書的執筆者?這封信是寫給誰的?
2 彼得是書信的執筆者,這件事在信的起頭已經確立了。此外,伊里奈烏斯、亞歷山大的克雷芒、奧利金及德爾圖良均曾引用過這封書信,他們都稱彼得為該書的執筆者。a彼得前書的真確性與其他受上帝感示的書信一樣獲得充分證據的支持。優西比烏斯告訴我們,教會的長老時常引用這封書信;在他的時代(約公元260-342年),沒有人對這本書的真確性提出質疑。公元第二世紀初期的依納爵、赫爾梅斯(Hermas)和巴拿巴(Barnabas)也提及過這封書信。b彼得前書與聖經其他受感示的部分完全協調一致,信中向「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小亞細亞的各地區)寄居的」猶太籍和非猶太籍基督徒提出一項有力的信息。——彼前1:1。
3.有什麼證據把彼得前書的寫作時間顯示出來?
3 這封信在何時寫成?信中的語氣透露當時的基督徒正經歷來自異教徒或沒有歸信基督教的猶太人的試煉,但尼祿在公元64年策動的迫害浪潮卻尚未展開。證據顯示彼得於迫害發生前完成該書的寫作,極可能在公元62至64年間。當時馬可仍與彼得在一起,這件事實加強了以上結論的可信性。保羅於羅馬初次被囚時(約公元59-61年),馬可和保羅在一起,當時馬可正準備前往小亞細亞去。保羅第二次被囚時(約公元65年),馬可正打算前往羅馬與他會合。(彼前5:13;西4:10;提後4:11)在這兩段時期之間,馬可有機會與彼得一起在巴比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