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欠缺了』什麼?
    警醒!1996年 | 1月22日
    • 上帝、設計與物理恆量

      生命如果要在宇宙孕育,所需的一些基本物理恆量是什麼?《奧林奇縣新聞報》1995年1月8日刊的報告列出幾種物理恆量。這份報章強調這些恆量怎樣精巧和諧,說:「宇宙中很多基本物理恆量的量值,例如電荷、光速、自然界各種基本力量的比率等,都精確得令人驚嘆不已,精確的程度甚至到小數點後120位。孕育生命的宇宙得以發展,完全有賴於這些精確事物。這裡一毫微秒、那裡一埃(光譜線波長單位)——只是一線之差,就足以叫宇宙變成死寂荒蕪了。」

      這份報告的撰寫人接著提到科學家通常避而不談的一件事:「在宇宙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有股神祕莫測的勢力,這個假說看來較為合理。宇宙也許是有智慧的設計者的傑作,他把宇宙安排得細緻周詳,為我們的來臨鋪路。」

      天文學兼宇宙學教授喬治·格林斯坦在《共生的宇宙》中舉出一長串物理恆量。在這長串物理恆量中,有些恆量的安排非常精密,稍微差錯,原子、恆星、宇宙通通不能存在。附框就羅列了原子、恆星和宇宙之間關係微妙的地方。原子、恆星、宇宙必須一一俱備,生命才能孕育。這一切相當複雜,也許不是所有讀者都能明白的。但是,受過這方面訓練的天體物理學家都承認這些和許多別的事實。

      這一長串巧合的事逐一羅列出來,竟然越來越多,格林斯坦不禁驚訝萬分。他說:「竟然有那麼多巧合的事!我越研究就越確信這樣的『巧合』很難憑機遇發生。這個信念越來越強,另一樣東西也越發增長。甚至在今天,我也難以用言詞表達這樣『東西』是什麼。這是一種強烈的反感,有時幾乎連身體也感覺得到。老實說,我覺得渾身不自在。……我們有可能突然無意中找著科學證據,證實有個至高的個體存在嗎?這位上帝曾經介入,為了我們的益處而巧妙地造成這個世界嗎?」

      格林斯坦對這個想法既惡心,又驚慌,於是連忙改口,重申科學宗教的正統主張,宣稱:「上帝不是解答的辦法。」這個理由絕不充分——他只是覺得相信上帝存在不對他的胃口,想起來惡心罷了!

  • 『欠缺了』什麼?
    警醒!1996年 | 1月22日
    • 孕育生命所必需的一些物理恆量

      電子和質子的電荷必須既相等,也相反。中子必須稍微重過質子。太陽的溫度跟葉綠素的吸收功能配合,才能產生光合作用。強力要是弱了一點,太陽就無法用核反應來產生能,要是強了一點,用來產生能的燃料就會極不穩定。在紅巨星的核心,要不是核中心有兩種不同的明顯共振,那麼除了氦就沒有別的元素可以形成了。空間要是少於三度,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就無法互相連接起來。反過來說,空間要是多過三度,行星就不能穩定地繞著太陽運轉。——《共生的宇宙》第256-7頁。

  • 『欠缺了』什麼?
    警醒!1996年 | 1月22日
    • 「宇宙有什麼特徵,是我們一類的生物存在不可或缺的呢?宇宙具備這些特徵只是碰巧罷了,還是另有深奧的原因呢?……可能早有全盤計劃,確保宇宙按人類特定的需要而設計嗎?」——《宇宙間種種巧合》第十四頁4,約翰·格里賓和馬丁·里斯合著。

      弗雷德·霍伊爾在《宇宙蘊含智慧》第220頁評論這些特徵說:「這樣的特徵似乎遍布自然世界的所有結構,彷彿一根線把多個巧合貫串在一起。可是生命所倚賴的奇妙巧合這麼多,看來實在需要有個解釋。」

      「不單是人適應宇宙,宇宙也適應人。請想像一下,宇宙某種基本的無限恆量要是有分毫差距,一切會變成怎樣?人類絕對無法在這樣的宇宙中生存。這就是人類學原理的重心。根據這個原理,世界的整體運作機制和設計,都源於一個孕育生命的首因。」——《人類宇宙哲學原理》第七頁,約翰·巴羅和弗蘭克·蒂普勒合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