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因斯坦,成就輝煌的一年警醒!2005年 | 9月8日
-
-
解開光的奧祕
愛因斯坦在1905年3月發表的一篇論文,解開了一些關於光的奧祕。當時的科學家已發現,光在空間傳播時,就像我們在池塘上見到的漣漪。不過,波動說無法解釋為何暗藍的光照射某些金屬時會產生電流,但明亮的紅光卻不能產生這個效果。愛因斯坦的論文解開了光電效應的疑團。
愛因斯坦認為,光有時可以看成是由具能量的小粒子組成,這些粒子後來被命名為光子。要是光子的能量或色調適中,就能從某些金屬的原子分解出電子。(紅光的光子能量太低,因而無法產生這個效果。)這種相互作用使電流在物質中流動。現代的一些發明,例如電視攝像管、太陽能電池、照相測光表等等,全都跟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說有關。
愛因斯坦憑藉他的光學理論,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學術論文促成了量子論的發展,為科學研究開闢新的領域。其後,量子論更成為納米技術的基礎,以及開創了核子學和電子學的研究。
-
-
愛因斯坦,成就輝煌的一年警醒!2005年 | 9月8日
-
-
[第20頁的圖解或圖片]
(見出版物)
光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人類明白這個原理後,就發明了太陽能計算器和數碼相機的光敏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