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先在猶太公會,然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耶穌被帶到總督的衙門,當時仍是清晨,但與他同去的猶太人卻拒絕進去,因為他們認為與外邦人密切來往會玷污他們。為了遷就他們,彼拉多便親自出來,問道:「你們告這人是為什麼事呢?」

      他們回答說:「這人若不是作惡的,我們就不把他交給你。」

      彼拉多不想牽涉在事情裡,便回答說:「你們自己帶他去,按著你們的律法審問他吧。」

      至此猶太人露出所懷的殺機,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的確,如果他們在逾越節期間殺死耶穌,便很可能會引起民眾的鼓噪,因為很多人都十分敬重耶穌。但他們若挑唆羅馬人,根據政治理由將耶穌處決,他們就無須向人民負責了。

      是故,這些宗教領袖們絕口不提他們在較早時候已對耶穌施行審訊及判以褻瀆的罪名;如今他們捏造一些不同的罪名。他們提出一個分為三部分的指控:「我們見這人[1]誘惑國民,[2]禁止納稅給凱撒,[3]並說自己是基督,是王。」

      彼拉多所關心的是他們指控耶穌自稱為王一事。因此,他回到衙門,召耶穌去見他,問道:「你是猶太人的王嗎?」換句話說,你有違反法律,聲稱自己是個與凱撒敵對的王嗎?

      耶穌想知道彼拉多究竟聽了多少關於他的傳聞,於是問道:「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

      彼拉多聲稱自己對耶穌一無所知,他只是想獲悉事情的真相而已。他回答說:「我豈是猶太人呢?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什麼事呢?」

      耶穌並沒有試圖避開有關王權的爭論。他的答覆無疑令彼拉多大感意外。

  • 在彼拉多與希律之間往返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在彼拉多與希律之間往返

      雖然耶穌並沒有試圖隱瞞自己是王,他卻指出他的國對羅馬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耶穌在此三次承認他擁有一個王國,雖然他的國不是屬地的。

      然而,彼拉多卻進一步追問他說:「這樣,你是王嗎?」他的意思是:儘管你的王國不屬這世界,你是個王嗎?

      耶穌讓彼拉多知道他所作的結論是對的,便回答他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不錯,耶穌來到地上的目的是要為「真理」作見證,特別是有關他的王國的真理。耶穌決心忠於這項真理,即使為此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雖然彼拉多問道:「真理是什麼呢?」他卻沒有等候進一步的解釋。他已有足夠證據去作出判決了。

      彼拉多回到正在衙門外等候的群眾那裡。耶穌看來站在他的旁邊。他告訴祭司長和在場的人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群眾對他的決定勃然大怒,於是強詞奪理地說:「他煽惑百姓,在猶太遍地傳道,從加利利起,直到這裡。」

      猶太人橫蠻無理的狂熱態度必然令彼拉多大吃一驚。當祭司長和長老繼續嚷叫之際,彼拉多轉過身來問耶穌:「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有聽見嗎?」耶穌仍然閉口不言。他在面對惡毒指控時所表現的鎮靜態度令彼拉多大感詫異!

      彼拉多獲知耶穌是加利利人之後,看出自己可以藉此推卸責任。當時適逢加利利的王——希律·安提帕(希律大帝的兒子)——在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彼拉多便將耶穌送到他那裡去。

  • 在彼拉多與希律之間往返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耶穌回到彼拉多那裡時,後者把祭司長、猶太的官長和百姓召集起來,對他們說:「你們解這人到我這裡,說他是誘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將你們告他的事,在你們面前審問他,並沒有查出他什麼罪來;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做什麼該死的事。故此,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

      這樣,彼拉多兩次宣布耶穌無罪。他很想釋放耶穌,因為他看出祭司長逮捕耶穌純粹是由於嫉妒的緣故。在彼拉多繼續設法釋放耶穌之際,他受到進一步的鼓勵要如此行,因為他坐在審判台上的時候,他的妻子派人傳來一個口信,敦促他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看來是出自上帝的]為他受了許多的苦。」

      然而,彼拉多雖然深知他應當釋放這個無辜的人,他有什麼辦法可以這樣行呢?

  • 「你們看這個人!」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你們看這個人!」

      彼拉多對耶穌所表現的態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並且看出他是無辜的,於是便試圖用另一個方法釋放他。他對群眾說:「你們有個規矩,在逾越節要我給你們釋放一個人。」

      當時有一個聲名狼藉的殺人犯也正被囚在獄中,因此,彼拉多問道:「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是巴拉巴呢?是稱為基督的耶穌呢?」

      由於受到祭司長的挑唆煽動,群眾竟要求彼拉多釋放巴拉巴而將耶穌處死。彼拉多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再次問道:「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呢?」

      他們喊道:「巴拉巴。」

      彼拉多愕然問道:「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

      他們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鼓噪聲中回答說:『把他釘在柱上!把他釘在柱上!』

      彼拉多深知群眾正要求將一個無辜的人處死,於是為耶穌辯護說:「為什麼呢?這人做了什麼惡事呢?我並沒有查出他什麼該死的罪來。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

      儘管彼拉多想釋放耶穌,民眾卻在宗教領袖唆擺之下激動地不斷喊叫說:『把他釘在柱上!』祭司的煽動使群眾達到狂熱的地步,以致要殺人流血。試想想,僅在五日之前,他們當中有些人很可能曾歡迎耶穌以君王的身分進入耶路撒冷!如果耶穌的門徒當時在場的話,他們都保持緘默以避免引起別人注意。

      彼拉多見到自己的呼籲無濟於事,反倒令群眾生亂,便拿出水來,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群眾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子孫身上好了。』

      至此,彼拉多為了迎合群眾的要求——他關心討好群眾過於做自己明知是對的事——便釋放了巴拉巴。彼拉多命人把耶穌捉住,脫去他的衣服,鞭打他。這並非普通的笞刑。美國醫學協會雜誌論到羅馬所施的笞刑說:

      「一般所用的刑具是短鞭,是由幾條長短不一的單皮帶或辮帶所組成,皮帶上每隔若干距離便繫有小鐵球或尖銳的羊骨塊。……羅馬兵士大力鞭打囚犯的背部,鐵球會造成很深的損傷,皮帶和羊骨則會割傷皮膚及皮下組織。隨著鞭打持續下去,傷口更會裂開,裂口深至皮膚下層的骨骼肌肉而變得一片血肉模糊。」

      耶穌被人以如此殘暴的方式毒打之後,再被帶進總督的衙門裡。全營士兵都被召集起來,他們進一步凌辱耶穌,編了一頂荊棘冠冕,大力按在他的頭上。他們拿一根葦子放在他的右手裡,給他披上一件紫色外袍——皇室所穿的服飾——然後譏誚地對他說:「恭喜,猶太人的王啊!」他們吐唾沫在他臉上,並且用手掌打他,又從他手中奪過葦子來,打他的頭,使他所戴的屈辱「冠冕」的尖刺更深深插進他的頭皮裡。

      耶穌雖然經歷種種虐待,卻表現令人驚訝的威嚴和力量。這使彼拉多大受感動,以至他再次設法挽救耶穌。他告訴群眾說:「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他也許以為群眾目睹耶穌的慘況,便會心軟下來。當時耶穌頭戴荊棘冠冕,身穿紫色外袍,血流滿面,痛楚徹骨,站在冷酷無情的暴民面前,彼拉多高聲喊道:「你們看這個人!」

      儘管傷痕纍纍、飽受折磨,這裡站著的乃是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他的確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人!不錯,耶穌表現出一種鎮靜的威嚴和安詳的神態,從而將他的偉大表露無遺。甚至彼拉多也必然看出這件事實,因為他所說的話看來同時帶著尊重和同情的口吻。

  • 被交出及帶走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被交出及帶走

      彼拉多見到耶穌雖飽受虐待,卻表現安詳莊嚴的神態;這令他深受感動,於是再次試圖釋放耶穌。這使祭司長們更加憤怒。他們決心不擇手段,但求達到自己的邪惡目的。因此,他們再次大聲喊道:『釘他在柱上!釘他在柱上!』

      彼拉多回答說:『你們自己把他釘在柱上吧!』(與猶太人在較早時候所作的聲稱相反,他們其實有權處決一些在宗教上犯了重罪的人。)隨後,彼拉多至低限度第五次宣布耶穌無罪,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猶太人見到他們對耶穌提出的政治指控並未得逞,便再次將數小時前他們在猶太公會審訊耶穌時所用的宗教指控——說耶穌褻瀆上帝——再次提出來。他們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上帝的兒子。」

      對彼拉多來說,這是一項新的指控;這使他更為恐懼。如今他看出耶穌絕非平凡之輩,他妻子所發的夢及耶穌在品格上所表現的驚人力量便足以表明這點。可是,耶穌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嗎?彼拉多知道耶穌是從加利利來的。然而,耶穌有可能在從前活過嗎?彼拉多於是再次將他帶返衙門,問他說:「你是哪裡來的?」

      耶穌不發一言。他在較早時候已告訴彼拉多他是個王,可是他的國卻不屬這世界。如今再作進一步的解釋也無濟於事。可是,彼拉多卻因為耶穌拒絕回答而覺得有損他的自尊,於是大發雷霆地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在柱上嗎?』

      耶穌以尊敬的態度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他在這裡提及上帝授權給人為的統治者去管理地上的事務。然後他補充說:「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的確,對於耶穌所受的冤屈,大祭司該亞法和他的同謀以及加略人猶大比彼拉多所負的罪責更重。

      彼拉多對耶穌更為欽佩,而且害怕他可能真的來自上帝,於是再次設法釋放他。可是,猶太人卻抗拒彼拉多的企圖。他們再次以政治罪名指控耶穌,並且奸狡地恐嚇彼拉多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了。」

      儘管事情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彼拉多再次將耶穌帶出去。他向民眾提出呼籲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他們回答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柱上!』

      彼拉多無計可施,只好問道:『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在柱上嗎?』

      猶太人一向憎恨羅馬人的管轄。事實上,他們瞧不起羅馬的統治!然而,祭司長們卻偽善地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

      由於害怕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名譽會受損,彼拉多終於向猶太人持續不斷的要求屈膝。他把耶穌交給他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