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先在公議會受審,然後被帶到彼拉多那裡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被押到彼拉多的府第時,仍然是清晨時分。押送耶穌的猶太人不肯進入總督府,因為他們認為進入外族人的地方會使他們受到玷污,使他們不能在無酵節的第一天(尼散月十五日)用餐。當時的以色列人把無酵節看作逾越節節期的一部分。

      於是彼拉多出來見他們,說:「你們指控這個人什麼罪名呢?」他們回答:「如果這個人不是罪犯,我們就不會把他交給你處置了。」彼拉多也許感覺到他們想要逼他處理這個案件,於是說:「你們自己把他帶走,按照你們的法律審判他吧。」猶太人回答:「我們沒有權殺人。」這句話顯示,他們多想置耶穌於死地。(約翰福音18:29-31)

      事實上,如果他們在逾越節期間殺死耶穌,就很可能會引起騷亂,因為很多人都十分敬重耶穌。不過,羅馬人有權以政治罪名處死罪犯。所以,這些猶太人如果借羅馬人的手除掉耶穌,就不用向民眾交代了。

      宗教領袖並沒有告訴彼拉多,他們之前給耶穌定了褻瀆罪。現在,他們捏造出不同的罪名,說:「我們發現這個人[1]煽動我們的同胞造反,[2]禁止人納稅給凱撒,[3]還說自己是基督,是王。」(路加福音23:2)

      作為羅馬帝國的代表,彼拉多有理由關注耶穌自稱為王這個指控。於是彼拉多回到總督府裡,把耶穌召來,問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他等於是在問:「你有沒有違反帝國的法律,聲稱自己是個與凱撒敵對的王呢?」耶穌也許想知道,彼拉多究竟聽了多少關於自己的事,就問他:「你這樣問,是自己的意思,還是聽了別人議論我的事呢?」(約翰福音18:33,34)

      彼拉多接下去的話表明,他對耶穌的事一無所知,不過他也想了解一下。他說:「難道我是猶太人嗎?你本族的人和那些祭司長把你交給我處置。你到底做了什麼事?」(約翰福音18:35)

      耶穌並沒有試圖避開王權這個核心問題。耶穌將要作出的回答,無疑會令彼拉多這個羅馬總督大感意外。

  • 彼拉多和希律都裁定耶穌無罪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彼拉多和希律都裁定耶穌無罪

      馬太福音27:12-14,18,19;馬可福音15:2-5;路加福音23:4-16;約翰福音18:36-38

      • 耶穌被彼拉多和希律盤問

      耶穌沒有試圖向彼拉多隱瞞自己是王這個事實,不過他的王國並不對羅馬帝國構成威脅。耶穌對彼拉多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要是我的王國屬於這個世界,我的人民就會戰鬥,使我不致被交給猶太人。可是,我的王國實在不是源於這個世界的。」(約翰福音18:36)耶穌的確擁有一個王國,但他的王國並不屬於這個世界。

      彼拉多沒有就此打住,而是進一步追問:「那麼,你是王嗎?」耶穌告訴彼拉多他的結論是正確的,說:「對,我是王。我要給真理作見證,我是為這件事而生,為這件事來到世上的。凡是在真理這邊的,都聽我的聲音。」(約翰福音18:37)

      之前,耶穌曾對多馬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現在,他甚至對彼拉多說,他被派來地上就是要為真理作見證,特別是為他王國的真理作見證。耶穌決心忠於真理,即使要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彼拉多接著說:「真理是什麼?」不過,他並沒有等耶穌回答這個問題。他覺得已經掌握了足夠的信息作出判決。(約翰福音14:6;18:38)

      彼拉多回到在總督府外等候的民眾那裡,看來當時耶穌就站在他旁邊。彼拉多對那些祭司長和民眾說:「我查不出這個人有什麼罪。」對於這個結果,他們非常不滿,堅持說:「他在全猶地亞傳道,煽動民眾,從加利利起,直到這裡。」(路加福音23:4,5)

      這群喪失理智的猶太人如此瘋狂,肯定讓彼拉多大感驚訝。祭司長和長老繼續大聲叫嚷,彼拉多於是問耶穌:「他們作證告你這麼多的事,你沒聽到嗎?」(馬太福音27:13)耶穌卻一言不發。他在面對猛烈的指控時仍保持鎮定,這讓彼拉多非常意外。

      那些猶太人提到,耶穌的活動是從加利利開始的。彼拉多循著這條線索了解到,原來耶穌是個加利利人。這讓他想到一個主意,也許可以把審判耶穌的責任推給別人。當時正值逾越節期間,加利利的分封侯希律·安提帕(希律大帝的兒子)也在耶路撒冷。於是,彼拉多把耶穌送到希律那裡。

  • 彼拉多和希律都裁定耶穌無罪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被押回總督府後,彼拉多就召集祭司長、猶太人的首領和民眾,對他們說:「我在你們面前審問過他,你們告他的罪狀,我找不到任何根據。希律也找不到,就把他押回這裡來,可見他實在沒有犯該死的罪。我會懲戒他,然後放了他。」(路加福音23:14-16)

      彼拉多很想釋放耶穌,因為他看出那些祭司是出於嫉妒才把耶穌交給他的。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彼拉多更想釋放耶穌。彼拉多坐在審判座上的時候,他妻子派人來對他說:「跟那個正義的人有關的事,你不要插手,今天我在夢裡[看來這個夢來自上帝]因他受了很多苦。」(馬太福音27:19)

      彼拉多知道他應該釋放這個無辜的人,但是他可以怎麼做呢?

  • 「看看這個人!」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耶穌頭帶荊棘冠冕,身穿紫色外袍,被彼拉多帶到外面

      第129章

      「看看這個人!」

      馬太福音27:15-17,20-30;馬可福音15:6-19;路加福音23:18-25;約翰福音18:39-19:5

      • 彼拉多試圖釋放耶穌

      • 猶太人要求釋放巴拉巴

      • 耶穌被戲弄、被虐待

      彼拉多對那群想要殺害耶穌的人說:「你們告他的罪狀,我找不到任何根據。希律也找不到。」(路加福音23:14,15)為了釋放耶穌,彼拉多現在嘗試用另一個方法。他對那群人說:「你們有個慣例,要我在逾越節給你們釋放一個人。那麼,你們要我釋放猶太人的王給你們嗎?」(約翰福音18:39)

      彼拉多記得有一個囚犯叫做巴拉巴,大家都知道他是個強盜,知道他因為參與叛亂和殺人而被關在牢裡。所以,彼拉多問:「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是巴拉巴,還是耶穌,那個所謂的基督?」在那些祭司長的慫恿下,民眾要求釋放巴拉巴,而不是耶穌。但彼拉多再次問:「這兩個人,你們要我釋放哪一個給你們?」民眾喊叫說:「巴拉巴。」(馬太福音27:17,21)

      彼拉多十分驚愕,問他們:「那麼,我該怎麼處置耶穌,那個所謂的基督?」民眾呼喊說:「在柱上處死他!」(馬太福音27:22)這些人竟然要求處死一個無辜的人,多麼可恥!彼拉多為耶穌辯護說:「為什麼?這個人做了什麼壞事?我查不出他有該死的罪。我會懲戒他,然後放了他。」(路加福音23:22)

      儘管彼拉多再三嘗試釋放耶穌,憤怒的民眾還是異口同聲地喊叫說:「在柱上處死他!」(馬太福音27:23)在宗教領袖的煽動下,民眾已經狂熱到想要殺人害命的地步。他們想要殺害的,不是一個有罪的人,不是一個殺人犯,而是一個清白無辜的人。僅在五天前,這個人曾以君王的身分進入耶路撒冷,受到眾人的歡迎。現在,就算耶穌的門徒在人群當中,他們也必定保持沉默,避免引人注意。

      彼拉多見說再多也無濟於事,反而引起騷亂,就拿水在民眾面前洗手,說:「這個人的死跟我無關。你們要為這件事負責。」民眾卻不為所動,反而說:「他的死由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負責好了。」(馬太福音27:24,25)

      這個羅馬總督知道怎樣做是對的,他也想要做對的事,不過他更想要討好民眾。所以,彼拉多按照這群狂熱民眾的要求釋放了巴拉巴。彼拉多吩咐人脫去耶穌的衣服,押去鞭打。

      士兵把耶穌毒打一頓後,又把他帶進總督府。全體士兵聚集起來,進一步虐待他。為了羞辱耶穌,他們用荊棘編了個「冠冕」,用力戴在他頭上。他們還把一根蘆葦放在他右手裡,並且拿一件王族穿的那種外袍搭在他身上,嘲笑他說:「猶太人的王啊,萬歲!」(馬太福音27:28,29)不僅如此,他們還向他吐唾沫,一再打他耳光。他們也把那根結實的蘆葦從耶穌手裡拿過來,不斷打他的頭,使他那頂「冠冕」上的尖刺更深地扎進他的頭皮裡。

      儘管受到種種虐待,耶穌依然沉著鎮定,顯出非凡的勇氣和自制。彼拉多大感震撼,於是又做了一件事,嘗試避開殺害耶穌的責任。他說:「看!我把他帶到外面來見你們,讓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彼拉多會不會覺得,如果現在把血流滿面、遍體鱗傷的耶穌帶出來,民眾看到後就會心生憐憫而改變主意呢?耶穌出來,站在這群鐵石心腸的民眾面前。這時,彼拉多高聲說:「看看這個人!」(約翰福音19:4,5)

      彼拉多的話看來同時帶著尊重和同情的口吻。他必定留意到,耶穌雖然傷痕累累、體無完膚,卻仍保持平靜,不失尊嚴。

  • 耶穌被押去處死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彼拉多一再嘗試釋放耶穌,耶穌也已經受盡戲弄和殘忍的虐待。儘管如此,祭司長和他們的同夥卻仍然無動於衷。他們一心要置耶穌於死地,什麼都阻止不了他們。他們不斷呼喊說:「處死他!在柱上處死他!」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自己把他押去處死吧。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約翰福音19:6)

      猶太人無法說服彼拉多以政治罪名處死耶穌,就轉而用宗教罪名指控他。先前公議會指控耶穌犯了褻瀆罪,現在他們又用這個罪名來做文章。他們對彼拉多說:「我們有自己的法律,按照這個法律他是該死的,因為他自命為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19:7)對彼拉多來說,這是一項新的指控。

      彼拉多回到總督府裡,想要找一個辦法釋放眼前這個囚犯。這個人經受住了殘酷的對待,彼拉多的妻子也做過關於他的夢。(馬太福音27:19)現在,猶太人說這個囚犯是「上帝的兒子」,這項新的指控讓彼拉多更加疑惑。他知道耶穌來自加利利。(路加福音23:5-7)但他還是問耶穌:「你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約翰福音19:9)彼拉多會不會在想,耶穌曾經住在天上,是個神明呢?

      耶穌曾直接告訴彼拉多他是王,但他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現在耶穌一言不發,因為沒必要再解釋了。耶穌拒絕回答,這讓彼拉多覺得顏面掃地。他十分惱怒,對耶穌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不知道我有權釋放你,也有權把你處死嗎?」(約翰福音19:10)

      耶穌卻只是簡單地說:「要不是上面准許,你根本無權處置我。因此,把我交給你的人,罪就更大了。」(約翰福音19:11)看來耶穌說「把我交給你的人」時,想到的不只是加略人猶大,因為該亞法和該亞法的同夥也負有責任。所以耶穌的意思其實是,這些人的罪責都比彼拉多更大。

      耶穌的言行和態度讓彼拉多心生敬佩。彼拉多也越來越害怕,擔心耶穌真的是個神明,於是再次設法釋放耶穌。可是,那些猶太人接下去說的話,肯定也讓彼拉多非常擔心。他們威脅彼拉多說:「你要是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朋友。誰自命為王,誰就是反叛凱撒。」(約翰福音19:12)

      彼拉多這個總督就再次把耶穌帶到外面。他坐在審判座上,對民眾說:「看!你們的王!」猶太人卻絲毫不肯讓步,呼喊說:「除掉他!除掉他!在柱上處死他!」彼拉多說:「我可以處死你們的王嗎?」儘管猶太人長期以來都對羅馬人的統治感到不滿,但那些祭司長還是厚顏無恥地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約翰福音19:14,15)

      由於猶太人持續不斷地施壓,彼拉多最終還是妥協了。於是,他讓人把耶穌送去處決。士兵們脫去耶穌身上的那件外袍,給他穿上原來的外衣。耶穌被押走的時候還必須扛著自己的苦刑柱。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