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的驚人設計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
合作關係
12.共生現象是什麼?試舉例說明。
12 一個很常見的情形是:兩種有機體看來是設計成 要一同生存的。這樣的合作關係就是共生現象的例子。某些無花果樹和黃蜂要互相倚靠才能繁殖。白蟻能蛀木,卻需要借助於體內的原生動物才能加以消化。同樣,牛、山羊、駱駝要不是得到活在體內的細菌和原生動物幫助,就不能消化草的纖維質了。一項報告指出:「牛胃裡進行這種消化的部位,容量達到100夸脫(約95升)左右——而每一滴[胃液]都含有100億個微生物。」11藻和真菌合夥成為地衣;只有這樣才能在光禿禿的岩石上生長,開始把石頭化為泥土。
13.螫人蟻和金合歡樹之間的合作關係引起什麼問題?
13 螫人蟻寄生在金合歡樹的空心刺裡。牠們防止食葉昆蟲在樹上棲身;有藤蔓企圖攀樹的話,牠們就把藤蔓割死。另一方面,樹則分泌一種很合螞蟻口味的甜汁,同時也結出一種小假果作為蟻的食物。到底是蟻先保護樹,然後樹報之以果;還是樹為蟻造果,然後蟻以保護來酬謝樹呢?抑或是一切都碰巧同時發生呢?
14.花卉利用什麼特殊的物資和裝置去吸引昆蟲來授粉?
14 這樣的合作,在昆蟲和花之間十分常見。昆蟲給花授粉,花則以花粉、花蜜滋養昆蟲。有些花出產兩種花粉,一種使種子受精,另一種是中性的,卻可供到訪的昆蟲享用。許多花都有特殊的記號和氣味,引導昆蟲找到花蜜。在找蜜途中,昆蟲就給花授粉。有些花具備觸發裝置。昆蟲一觸到裝置就會被盛滿花粉的花藥迎頭拍打。
15.美洲馬兜鈴怎樣確保發生異花授粉?這引起什麼問題?
15 舉例說,美洲馬兜鈴不能自花授粉,而需要昆蟲帶來另一朵花的花粉。這種植物的葉呈管狀,圍繞花朵,葉上有一層蠟。昆蟲被花香吸引,降落葉上,隨即滑下滑溜溜的葉面,直入下面的小室。在那裡,成熟的柱頭黏了昆蟲帶進來的花粉,發生授粉。可是,昆蟲被小室裡的毛和蠟壁困住,要再過三天,等本花的花粉成熟了,撒在昆蟲身上,然後毛才會枯萎,而蠟面的滑道也彎至差不多水平位置。於是昆蟲走出來,身上添了新花粉,飛到另一朵馬兜鈴裡授粉。昆蟲要留宿三天倒不介意,因為牠們大可盡情享用預留給牠們的花蜜。這一切都是碰巧發生的嗎?還是經過有智力的設計而發生的?
16.有些奧弗里斯蘭和提桶蘭怎樣使自己授粉?
16 有幾種奧弗里斯蘭(Ophrys),花瓣上有雌性黃蜂的圖案,眼睛、觸角、翅膀俱備。花還散發出雌蜂處於交配狀態時的氣味!雄蜂滿以為是來交配,結果卻只是給花授粉。另一種蘭——『提桶蘭』——含有發過酵的花蜜,能使蜜蜂的腿搖搖晃晃;於是蜜蜂失足滑進一桶液體裡,而惟一的逃脫辦法是從一根棒底下爬出去,爬的時候棒就把花粉撒在蜜蜂身上。
大自然的「工廠」
17.葉子和根怎樣合作滋養植物?
17 全世界的糧食直接或間接都是從植物的綠葉來的。可是植物若沒有微小的根,就不能發揮功用。數以百萬計的小根在土裡蜿蜒,每一條末端都裝有護罩,而每一個罩子上都有潤滑油。水分和礦物就通過滑罩後面的根毛滲進根裡,沿白木質內的微細孔道透到葉子。葉子製造糖和氨基酸。這些養分最後布及全樹,直到樹根。
18.(甲)水怎樣由根抽送到葉子?什麼事實表明這個系統足夠有餘?(乙)什麼叫蒸騰作用?這怎樣促進水的循環?
18 花草、樹木的循環系統有一些特點十分稀奇,連許多科學家也覺得差不多是奇跡。首先,水怎麼能抽送到離地面數十米高呢?起初根壓使水向上滲,但是一到樹幹,就有另一種機能接替了。水分子因為有內聚力而集結在一起。由於有內聚力,樹葉的水分一蒸發,微細的水柱就給抽上來,好像拉繩子般——「繩子」由根及葉,拉上去的速度達到每小時60米。據說,這個系統的抽水力可以應付大約三公里高的巨樹!隨著多餘的水分從樹葉蒸發(這叫蒸騰作用),億萬噸水也就通過循環回到空氣中,然後再次落下為雨——這個系統真是設計得天衣無縫!
19.某幾種根和某些細菌之間的合作關係發揮什麼重要的功用?
19 這還不止。葉子需要土裡的硝酸根和亞硝酸根才可以製造作用重大的氨基酸。這些化合物一部分由閃電和某些游離細菌送進土裡。另外,莢果也製造適量的含氮化合物——莢果包括豌豆、三葉草、別的豆形果實和苜蓿。某些細菌鑽進這幾種植物的根,於是根給細菌以碳水化合物,而細菌則把土裡的氮轉變、固定成可吸收的硝酸根和亞硝酸根,年產大約每公頃220公斤。
20.(甲)光合作用怎樣發生?在哪裡發生?誰明白其中的過程?(乙)一位生物學家對光合作用有什麼看法?(丙)綠色植物堪稱為什麼?它們有什麼優點?有什麼問題值得提出?
20 此外還有更多妙處。綠葉從太陽吸取能,從空氣吸取二氧化碳,用植物的根吸收水分,製造出糖和放出氧氣。這個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發生在稱為葉綠體的細胞體裡——它們如此細小,以至句末的句號也能容納超過40萬粒。科學家並不完全明白這個過程。一位生物學家說:「光合作用牽涉到大約70種不同的化學反應。它的確是奇跡。」12 有人把綠色植物譽為大自然的「工廠」——美觀、寧靜、不造成污染、產生氧氣、推動水的循環、給全世界供應食物。這是碰巧發生的嗎?這種論調真的可信嗎?
-
-
生物的驚人設計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
[第148,149頁的附欄或圖片]
種子的奇異設計
種子成熟待發!
植物有種種色色散播種子的精巧設計!蘭籽輕如浮塵。蒲公英的種子裝有降落傘。楓樹的種子長有翅膀,能像蝴蝶般振翼而去。有些水栽植物給種子裝上充氣浮囊,可以浮游而去。
某些植物有豆莢,會倏地爆開,把種子發射出來。榛子的種子很滑溜,先被果實擠住,然後彈出來,好像小孩用拇指和食指彈瓜子一樣。噴籽黃瓜利用水力學原理。黃瓜生長時,瓜皮向內越長越厚,流質的瓜心壓力越來越大;種子成熟時,壓力大到連莖也爆出來,儼如瓶子的軟木塞一般,於是種子也發射出來。
[圖片]
蒲公英
楓樹
噴籽黃瓜
能測錄雨量的種子
某些沙漠年生植物的種子,非等到下了10毫米以上的雨不發芽。它們看來還知道水是從哪個方向來的——如果是從上而下的雨就發芽;如果是從下面滲上來的水卻總不發芽。泥土裡含有一些鹽類物質防止種子發芽。只有下雨才能把鹽濾去。由下面吸上來的水不能把鹽濾清。
這些沙漠年生植物要是在小雨過後便開始生長,那就會死的。必須下一場大雨,泥土才貯夠水分,到天旱時保護植物。所以它們待雨而長。巧合——抑或設計?
籽微樹巨
體積最小的種子之一竟然包孕著地球上最巨大的生物——碩大無朋的紅杉樹。它能長至100米高。在離地1.2米處,樹的直徑可達10米。光是一棵樹的木材已足夠建造有六個房間的房子50幢。60厘米厚的樹皮含有驅除昆蟲的鞣酸,而且質地鬆軟、由纖維構成,防火力和石棉不相上下。樹根佔地1.2至1.6公頃。壽命超過3000年。
可是千千萬萬散落如雨的紅杉種子比針頭大不了多少;種子周圍長出小翼。渺小的人站在紅杉底下,只能默默舉目,凝望古樹參天的巍峨景象。如果認為這麼雄偉的巨樹和包孕它的微細種子並不是經過設計製作而成的,那說得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