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第2頁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在以往數十年間,人所揀選的生活方式嚴重污染了地球的生物圈——土壤、河流、海洋和大氣層均飽受毒害。難題確已達到普世的規模。正如教皇在世界和平日(1990年1月1日)所發表的信息說:『在許多事例上,生態學上的難題影響已超越了個別國家的疆界;因此解決方法不能單獨在國家層面上找得到。』——《羅馬觀察家報》,1989年12月18-26日。

      人對未來的漠視與上帝對地球的關懷形成了強烈的對照。畢竟,地球是上帝的創造物和產業。(以賽亞書45:18)一個清潔的地球是可能的嗎?若然,這件事會如何及在何時實現?本期開頭的幾篇文章會解答這些問題。

  • 一個清潔的地球——我們需要它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一個清潔的地球——我們需要它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你知道倫敦的司機有法律規定要保持自己的計程車清潔嗎?在這方面失職可能會招致停止駕駛一段時期的處分。即使道路情況十分惡劣,大多數汽車一連多日均骯髒不堪,倫敦的計程車還是纖塵不染。汽車的發亮外表使司機和乘客均感到自豪和愉快。

      同樣,我們的住宅、衣服和傢具雜物若是清潔,就會加增我們的愉快之感。學童回家時若被母親看見他的骯髒靴子在地氈上留下多個泥腳印,他就有禍了!

      事實上,良好的健康泰半有賴於個人的清潔。我們的身體需要受到經常的照顧和清潔以除去可能成為病菌基地的污物。商業公司由於銷售清潔劑、去污劑、亮油、肥皂、洗髮劑、消毒劑而謀得巨利;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用來保持自己和環境清潔的。的確,大多數人均意識到清潔的需要。可是,你若是住在城市的話,就知道事情並非這麼簡單了。

      危險——污染

      城市居民久已熟悉污染和弄髒了的環境。他們看到無人執拾的垃圾,隨處亂拋在街上的廢物,公眾建築物牆上粗鄙不文的亂塗。他們嗅到從交通擠塞發生令人窒息的廢氣以及為患城市的酸性煙霧。

      也許這正是城市居民不時前往鄉村度假的原因。他們在鄉間呼吸到清新的空氣,或者從山澗流泉喝到晶瑩澄澈的泉水。有些人喜歡去海灘,躺在沙上或者浸在清涼的海水裡鬆弛身心。

      不過,且慢!穢物和污染物也躲在那裡。你也許問,『這怎麼可能?它看來這麼清潔。』那末,我們且來就近觀察一下那所謂「清潔」的空氣和「澄澈」的水吧。

  • 污染——是誰促成的?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污染——是誰促成的?

      「本島乃政府產業,現正在此進行實驗。土地已被炭疽病所污染,非常危險,禁止登陸。」a這個豎立在蘇格蘭本土對岸格林亞德島上的牌子警告遊客遠避。在以往47年間,自從生物學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內大力進行實驗以來,這個美麗的小島已受到炭疽病菌所污染。

      格林亞德島是污染的極端例子。但較溫和的陸地污染難題也正變成日益廣泛和嚴重。

      陸地污染在增加中

      陸地污染的一項因素是垃圾。例如,據倫敦《泰晤士報》所載,英國平均的四口之家每年拋棄112磅金屬和90磅塑膠垃圾,「其中不少更進一步地弄髒街道、路旁、海灘和消閒地方。」

      法國一份雜誌GEO報導說,法國馬賽郊外英德里遜(Entressen)的巨大垃圾堆已積至200呎高,估計吸引了14萬5000頭海鷗之多。環境垃圾堆的鐵線籬笆阻止不了狂風吹散紙張和塑膠垃圾。結果,當局買下鄰近74畝的農地,打算用來緩和廢物難題。

      難怪在籌備歐洲環境年(結束於1988年3月)之際,EEC委員戴維斯(Stanley Clinton Davis)發覺污染的麻煩是「無窮的」。b結果,有關方面發起了一項鼓勵人再用廢物的運動。目標是要把共同體每年的22億噸垃圾中百分之80加以處理而再用。

      垃圾污染的難題並不僅限於西歐。它現時已遍及全球。據《新科學家》雜誌所載,甚至最遙遠的南極洲也需要清潔。澳洲研究家在他們的基地附近蒐集了40噸以上被人拋棄的機器和建築材料。《紐約時報》(1989年12月19日)報導,美國人在南極洲的麥克梅爾杜(McMurdo)研究站清潔那堆積了30年的垃圾,包括一台沉在水下80呎、重達7萬7000磅的拖拉機在內。

      不錯,污染和毒害在陸地隨處皆是。但地球上的水又如何?

      污水——生物不宜

      《觀察家報》說:「英國河流在超過二十五年來首次發現比前更污穢。」論到《泰晤士報》報導說:「卡特加特海(瑞典和丹麥之間的海)正瀕於死亡。它污染得這麼厲害,以致缺乏氧而迅速變成無法維持魚類生活的死水。」《前衛週刊》說:「波蘭的河流正迅速變成露天下水道,一點改善希望也沒有。」

      1986年11月發生了一場污染大災難,倫敦的《每日電訊報》將其形容為「西歐最大和最有魅力的水道慘遭蹂躪。」瑞士巴賽爾化學工廠發生了一場嚴重火災,灌救的消防員在無意中把10至30噸的化學劑和殺蟲劑沖入萊茵河中,結果造成了「水上工業的徹爾諾貝爾災難」。這件事當然成為頭條新聞。不過,通常沒有受到報導的是,其實有毒廢物經常以較不顯著的規模倒進萊茵河中。

      水中的污染並不限於它來源的一帶地方。許多哩以外也可能受到致命的影響。流入北海的歐洲河道含有如此巨量的漆油、牙膏漂白劑、有毒廢物和肥料,以致荷蘭的漁業研究機構公布北海的比目魚不宜食用。研究顯示淺水地區的比目魚有百分之40患有皮膚病或癌性腫瘤。

      這樣的毒害是誰之過呢?大多數人指向工業,因為工業家貪圖暴利遠超過關注環境。可是,耕農對於污染土地附近的河流溪澗也負有罪責。耕農如今越來越多用硝酸肥料,以致所貯的飼料有毒素放出。

      不少人也把河流視作廢物傾卸場。英國西北部的默西河流域據稱是全歐洲最污穢的。利物浦《每日郵報》評論說:「目前,只有傻子或不知情的人才會在默西河游泳。」該報補充說:「誰不幸掉在河裡,就很可能要送院治療。」

      未經處理的污水也是水道污染的主要成分。英國一個著名度假海灘附近的海水據報所含的未經處理污水相當於「在一個普通家庭浴缸的水裡放一杯污水」,超過EEC的規限四倍。

      此外還有另一種污染物;它是從天空落下來的。

      酸雨——令人擔心的威脅

      有一個時期,英國有人死於呼吸空氣——其實是煙霧。今日已很少有人死於這樣的污染。估計在1952年殺害了4000人的倫敦煙霧已不再成為威脅。有些放出煙霧的燒煤發電廠已遷移到郊區,裝置了高高的煙囪,有些則裝設濾清器以除去大部分的致命氣體。

      可是,這並非意味到終止了大氣污染。高煙囪也許能免除附近地區的直接危險。可是,風勢卻把污染物吹送到遠處——許多時是其他國家。結果,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遭受來自英國的污染,以致不少人把英國稱為「歐洲的髒老頭子」。同樣,美國中西部的工業促成了加拿大的大部分酸雨難題。

      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指出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氣而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1985年,負責處理美加酸雨難題的美國總統特使劉易斯(Drew Lewis)聲稱:「說硫酸不會造成酸雨等於說吸煙不會造成肺癌。」看來二氧化硫接觸到水蒸氣就產生硫酸,使雨成為酸性化或聚集在雨雲的小水點裡,以致死的水分沖浴地面的森林。

      酸雨落下,或更糟的是,酸性雪融解時,下面的土壤就受到影響了。據重複1927年所作研究的瑞典科學家透露,森林土壤在28吋的深處,酸性增加了十倍。這種化學變化嚴重影響到植物對重要礦物——例如鈣和鎂——的吸收能力。

      這一切對人有什麼影響?許多從前生物充斥的河流湖泊已變成酸性而毫無生物,這無疑影響到人。此外,挪威的科學家從研究的結果認為,不論在湖泊抑或土壤裡,水所含的酸性增加會溶解鋁質。這件事構成了嚴重的健康危險。科學家曾經指出,「較高的死亡率和鋁質[在水裡]濃度的增加明顯彼此有關。」鋁質很可能與阿耳滋海默氏病和其他老人病症有關,這件事正繼續引起恐慌。

      誠然,在某些地方,例如英國的默西河和法國的英德里遜垃圾堆,有關方面已開始設法改善情況。不過,這類難題並沒有消失。它在普世各地繼續重現。可是,還有另一種污染存在——看不見的。

      臭氧——看不見的仇敵

      不論在發電廠抑或家裡的爐灶,焚燒化石燃料會產生二氧化硫和其他的污染物,包括氧化氮和未燒去的碳氫化合物在內。

      科學家如今越來越把空氣污染歸咎於氧化氮。在陽光影響之下,氧化氮有助於產生一種致命的氣體——臭氧。美國環境保護機構的廷吉(David Tingey)聲稱:「在美國,臭氧是最重要的空氣污染物,它對植物大有影響。」他估計在1986年,美國一年所遭受的損失高達10億美元。歐洲的損失約每年4億美元。

      因此,酸雨雖然毒害水道,許多人卻認為在殺死樹木方面與汽車廢氣有關的臭氧比酸雨的罪責更重。《經濟學家週刊》聲稱:「[在德國]樹木未成熟就被殺害,兇手不是酸雨而是臭氧。雖然霜、酸性霧或疾病可為植物帶來致命的打擊,但使樹木變成脆弱而易受侵害的卻是臭氧。」歐洲的遭遇只是反映出其他大洲的情況而已。《新科學家》週刊報導說:「[美國]加州國家公園的樹木正被空氣污染所損壞,污染物也許來自像洛杉磯那麼遠的地方。」

      可是,還有一種更糟的污染正在玷污地球。它乃是地球的陸地、水和空氣遭受污染的基本成因。

      道德污染

      我們可以很容易被人的外表所騙倒。耶穌基督曾有力地說明這點。他對當日的宗教領袖說:「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一切的污穢。」(馬太福音23:27)不錯,人也許看來清秀整潔,甚至頗有吸引力,但他的談吐和行為卻可能透露他的品格其實墮落邪惡。說來可悲,這樣的道德污染今日十分普遍。

      道德污染包括濫用麻醉藥,這件事比以前更加普遍。許多流行歌星、舞台和螢幕上的偶像,甚至看來體面的商人,都由於倚靠麻醉藥而引起醜聞。道德污染也包括性不道德;它可能導致家庭破裂、離婚、墮胎以及性傳染病的蔓延,包括兇險的愛滋病在內。

      道德污染的根源在於自私心,它也促成了為患人類的物質環境的污染。在巴西聖保羅州,參與愛滋病治療的克里曼(Tereza Kliemann)指出難題的癥結所在,說:「預防[愛滋病]暗示到一群有高度危險的人需要改變行為,而這是很難做得到的。」大多數人都堅持要我行我素,不管他們的行動對別人有什麼影響。結果,書刊、娛樂甚至整個人類文化均受到道德污染所打擊。

      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出,今日人在清潔物質環境和道德方面所作的努力只不過是表面功夫而已。既然如此,你也許納罕,我們有任何可靠的希望見到地球的環境和道德均受到徹底潔淨嗎?不要氣餒。聖經告訴我們,污染的終止已在望了!

      [腳注]

      a 炭疽病是一種動物感染病,可以在人身上造成潰瘍性的皮膚小瘤和肺感染。

      b EEC代表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或共同市場。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更甚於歲月的侵蝕

      經過多年暴露在風雨之下,這個雕刻石像已面目全非。比歲月侵凌更糟的是,空氣污染的腐蝕影響。普世的古老建築物遭受酸雨沖洗的侵蝕,從美國斯克內克塔迪的大會堂至意大利威尼斯的著名大廈莫不皆然。羅馬的石碑據報一觸即碎。希臘著名的帕台農神廟據說在過去30年來所遭受的破壞比以往2000年間更甚。這樣的損壞往往由多種環境因素共同促成,包括氣溫、風勢和濕氣,以及生活在大廈牆壁上的細菌等。既然無生命的物體也蒙受這樣的後果,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必然會怎樣?

      [圖片]

      倫敦大教堂的雕刻物

  • 污染的終止在望了?
    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污染的終止在望了?

      一個清潔的地球——這樣的前景的確可喜。但這是個切合現實的希望嗎?現時有些國家正在努力設法改善環境,減少污染。藉著嚴格管制汽車廢氣的含鉛量,據報現時空氣污染已告減少。在若干地區,工業污染看來亦已減少。不過,這並非時常都由於嚴格管制之故。有時這是世界經濟困境所促成的工業調整的結果。

      地球——設計成有自潔能力?

      此外,自然界也發揮潔淨作用。例如,據法國尼斯海洋地理醫學中心的奧伯特(Aubert)醫生聲稱,浮游植物乃是海洋抗污染的主要力量之一。這些細小的有機物分泌天然的抗生素,可以消滅感染病。但不幸的是,它們勢力單薄、眾寡不敵。在意大利,威尼斯和附近的亞得里亞海充滿了海藻。在亞得里亞海,污染所產生的「藻類是一種黃色、棕色和灰色的惡臭、黏糊膠狀物質,[在夏季]向南伸展達數百里。」(《加拿大多倫多環球郵報》)造成此種情況的成因之一是流入亞得里亞海的波河,「其中含有來自超過1500萬人的污水,意大利許多主要工業的廢物……以及五百萬以上豬隻的糞便。」

      土壤污染又如何?一間大型化工廠與美國能源局共同所作的研究透露,泥土中出現多種微菌、藻類和原生動物,有些甚至在地下850呎的深處中。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鮑克威爾(David Balkwell)博士評論說:「深處的有機體也許可以潔淨含水土層[天然地下水]。」除此之外,鮑克威爾博士希望遺傳工程學能夠誘使這些地下有機體去「消化某些特定的污染物」。

      不過,以現實的眼光去看,我們必須認為,目前的世界情勢並不向人提出迅速終止地球環境污染的希望。可是,我們卻能夠肯定,終止污染已在望了。原因何在?

      消除道德污染

      若要使這顆行星成為人類的真正清潔家鄉,它的住客必須是身心都清潔的人才行。人類必須克服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思想,養成不自私的品德,對人類同胞和動物都表現體恤之心。這件事能夠做得到嗎?

      在過去數十年間,耶和華見證人發覺這件事是做得到的。他們對聖經模鑄品格的力量作過考驗,發覺這本書具有令人改弦易轍的力量,從而對環境產生有益的影響。例如,運動場辦事人很高興見到參加大會的大群耶和華見證人的整潔和秩序。時常聽到的評論是,『見證人離去之後,運動場比他們租用前清潔得多。』

      葡萄牙里斯本一個運動場的職員對耶和華見證人解釋說:「別人問我對你們有什麼感想,我不能說謊。我告訴他們耶和華見證人禮貌極佳、整齊清潔、組織嚴密。……即使你們偶然弄髒了一樣東西,你們所清潔的卻有99樣!」

      見證人堅要保持身體和環境的潔淨與他們所堅守的崇高道德原則有關。什麼原則?上帝命人寫下的話語聖經所規定的原則。論到一般墮落的人,聖經說上帝的道路『高過他們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他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7-9)可是,我們可以學習上帝的道路,因為上帝親自把他的律法顯示給願意按之而生活的人。這種來自上帝的教育對我們的前途至為重要。

      今日有數百萬見證人努力按照這些清潔的道德標準而生活,他們因此大大得益。不過,對許多人說來,這意味到要在習慣和生活方式上作出極大改變。

      麻醉藥、毆打和勝利

      且以瑪麗為例,她出身於英國一個城市的罪惡淵藪地區,是一家13口的成員之一。

      「我的家人以好勇鬥狠聞名,我也像家裡其餘的人一樣盛氣凌人。我15歲時已流產一次。兩年之後,女兒出生了,我留下來獨自照顧她。我的男友被判入[懲教]學校。他後來潛逃出外,我於是再度懷孕。我嘗試以各種方式終止妊娠,最後雖然成功,卻險些丟了性命。

      我的男友開始吸食大麻;儘管那時我又再懷孕,他卻對我非常暴戾。我也受他熏染,於是兩人都吸食大麻。這時我們所住的樓宇裡有許多妓女。我時常為他們照顧兒女。

      後來我對另一個男孩發生興趣,我的第一個男友用刀刺了他八次,於是終止了這段關係。他為此再度被捕。他從監獄獲釋之後,我們結了婚,兩人都沉迷於麻醉藥。」

      在與耶和華見證人接觸及研究聖經之後,這個青年人開始參加基督徒的聚會,並且逐漸發生改變。瑪麗解釋說:

      「我開始意識到吸煙和吸毒是不對的。我告訴丈夫我要戒絕這些惡習,他通常噴一口大麻香煙在我臉上,企圖引誘我恢復吸毒。我又再度懷孕。不久之後,我丈夫開始終夜不歸。

      八個月之後他帶了他的所有東西離家,拋棄了我。我祈求耶和華幫助我克服痛苦,果然獲得幫助。三個月之後,我的丈夫回來了。我祈求上帝給我力量去做對的事。我再次努力使我的婚姻生活成功,但在六個月之內,由於丈夫的暴行,結果我給毆傷而眼部左右要縫上14針;他最愛的依然是麻醉藥。我們的住宅成了全區的麻醉藥主要供應站。家裡充滿他的『朋友』,大半是癮君子。

      藉著耶和華的幫助,我鼓起勇氣面對那些男人。我有禮貌地告訴他們,他們若要繼續吸毒,就請到外面去吸。丈夫聽了這話大發雷霆,叫我入廚房,把我的頭撞向牆上。我竭力掙扎,告訴他,我關懷兒女,渴望他們在一個清潔、有益的環境中長大。丈夫憤然衝出去,回到他的朋友那裡。我等待、禱告。他再回廚房,我以為他要把我殺死。

      可是,從那時起,氣氛平靜下來。我們後來遷居別處。癮君子們再來探訪時,他們不再像從前一般口吐粗言穢語或大談不道德的生活了。他們看來很尊重我們。」

      瑪麗堅決緊守清白的道德和不受污染的生活,結果感動了丈夫的心;他終於肯和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現時瑪麗和她丈夫都是受了浸的見證人,他們正努力以聖經知識去幫助別人清潔自己的生活。瑪麗說:

      「每逢我聽見丈夫禱告或聽見他表達對耶和華的愛戴,我便不禁心花怒放!他在儀表上的改變使他的朋友大感驚訝。現在我們的家庭真正團結了。我從沒有感到這麼快樂,我不住地感謝耶和華使我們得以離開這個污穢的事物制度。」

      在抵抗道德污染方面的這種成功充分顯示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除此之外,上帝的話語更指向一個不久便終止一切污染的希望。關於這點,聖經怎樣說呢?

      一個清潔的地球——必然實現

      對聖經作一番仔細研究向我們顯示,我們正生活在現行事物制度的「末世」。(提摩太後書3:1-5)環境的惡化只是表明這點的證據之一而已。關於我們目擊一個清潔的地球的希望,這意味到什麼呢?

      這意味到上帝行將干預人類的事務。他不久就要採取行動,施展大能把道德上和環境上的一切污染從我們這顆行星除去。他在啟示錄一書中應許要「毀滅那些敗壞全地的人」。——啟示錄11:18,《新譯》。

      的確,惟獨上帝才有力量帶來一個清潔而沒有污染的地球。知道他行將這樣行的確是令人振奮的事。當他在不久的將來採取行動時,他親自所說的話便實現了:「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5)屆時,我們這顆行星會終於成為適合清潔、正直的人居住的家鄉,他們將會享受其中的豐盛幸福,直至永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