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窮家孩子
    警醒!1998年 | 6月8日
    • 窮家孩子

      在非洲一個小鄉村,奧科特和妻子馬蒂娜初次為人父母,他們很高興生了個小女兒。親友帶備禮物,遠道前來道賀,祝願孩子長命百歲、生活愉快。

      夫妻倆布衣蔬食,刻苦度日。他們靠耕種小塊農地過活,在一個用泥磚搭建、屋頂用茅草覆蓋的房子棲身。馬蒂娜就在這樣的陋室產下女兒。由於自幼家貧,兩口子勤力耕種,決心讓小女兒活得好一點。他們給女兒起名叫阿糠,意思是「窮苦人」;他們以此自勉。

      阿糠將踏上怎樣的人生路?她的同胞大多一生窮困,阿糠要是步他們的後塵,日後也很可能目不識丁。她長大後即使有工做,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是區區190美元。在阿糠的國家,老百姓一般只活到42歲。

      像阿糠一樣窮苦透了的人不知凡幾。全世界差不多有60億人口,當中約有13億人的全年收入不足370美元。富國人民的平均年薪卻高達2萬1598美元。窮人人口日益膨脹,天天增多6萬7000人,每年約莫加添2500萬人。他們主要聚居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富裕國家也有一些零星的貧民區。世上的窮人十居其七是婦女。

      窮人往往掙脫不了赤貧枷鎖。他們連衣食住,生活的起碼需要,也沒有著落,什麼自由、什麼自尊,那就更不用說了。赤貧不但剝削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還弄得他們體弱多病。世界衛生組織說:「從成孕到死亡,貧窮無時無刻不在折磨人類。貧窮同折磨人的致命疾病『如影隨形』,叫家境清貧的人苦不堪言。」

      可是,在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在慢慢改善嗎?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國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在其他國家,情況依然如故。專門探討人類發展的《選擇》雜誌,把「窮人漸漸富起來」這個概念稱為「害人不淺的天大謊言」。該雜誌評論:「其實我們的世界已走向經濟兩極化,不管是國際間還是在一國之內,貧富懸殊的現象日見明顯。」

      貧窮會永無休止地折磨人類嗎?在接續的兩篇文章,《儆醒!》會探討這個複雜的問題,同時指出問題會怎樣解決。

  • 貧窮枷鎖
    警醒!1998年 | 6月8日
    • 飢餓與營養不良

      阿燕蓓住在扎伊爾,一家15口都靠她養家。有時候,一家人每天只可吃一餐用木薯葉、鹽和糖調味的玉米粥。別的時候,全家兩三天也沒飯吃。阿燕蓓說:「我等到孩子哭鬧著要吃東西,才動手做飯。」

      上述的事例十分常見。在發展中國家,每天晚上都有五分之一的人民餓著肚子睡覺。全世界約有八億人長期營養不良,其中二億個是兒童。這些孩子發育遲緩,常常生病,學業成績差。他們長大後,也因這些不利的條件而吃虧。可見,貧窮往往令人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又往往使人陷入貧困的境地。

      貧窮、飢餓、營養不良等問題錯綜複雜,不管政治領袖、財經專家和社會賢達多麼努力,這些問題還是解決不了。老實說,情勢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每況愈下。

      健康不佳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貧窮是「世界頭號公害」,也是「招致死亡、疾病、苦難的一大禍根」。

      《世界城市化:1996年人類住區綜合報告》評論,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至少有六億人以蓬門蓽戶為安身之所。由於缺少自來水、衛生設備和排污系統,他們常有染病的危險,健康、生命大受威脅。全世界有超過十億人沒有潔淨的飲用水。億萬人因收入微薄而飲食失調。窮人身處這麼惡劣的環境,要預防疾病又談何容易。

      窮人也往往沒錢醫病。即使病了,他們也可能出不起錢接受適當的治療。窮人一般早逝,活下來的又可能給病魔纏身。

      在馬爾代夫,一個名叫扎希達的市場小販說:「貧窮害得人體弱多病,阻礙人掙錢養家。」不消說,窮人失業,雪上加霜。貧窮、疾病是互相牽連的,結果造成致命的惡性循環。

      失業與低工資

      貧窮的另一個成因是失業。有勞動力但又找不著工作的人,全球約有1億2000萬。與此同時,約莫有七億人要起早摸黑地工作,才掙得幾個血汗錢,卻連生活的必需品也買不起。

      魯迪恩在柬埔寨當三輪車司機。他說:「由於家境清貧,我每天都要工作18個鐘頭以上;不過,我還是掙不夠錢供養一家四口。」

      環境遭受破壞

      貧窮跟環境素質下降息息相關。在南美洲的圭亞那,一個名叫艾爾莎的研究員評論:「貧窮侵蝕大自然:森林、土地、動物、江河、湖泊,無不受害。」以下是另一個可悲的循環:自然環境因貧窮遭受破壞,反過來又使窮苦人口不斷增多。

      從古到今,貧農都耕種不休,直到土壤的肥力耗盡或耕地改作別的用途為止。砍伐樹林也是由來已久的做法。他們清除林區的樹木,不是為了採集木材和燃料,就是為了種植莊稼。世界人口日益膨脹,環境素質卻不斷下降,甚至達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表示,過去30年,全世界的耕地表土消失了百分之20左右,主要是因為有關國家資金匱竭,又沒有所需的技術去推行防護措施。與此同時,由於灌溉系統不合標準,加上日久失修,遼闊的土地已淪為荒漠。為了種植農作物、採集木材和燃料,每年有大片大片的森林給砍掉。

      自然環境遭受破壞,跟貧窮在兩方面有關連。首先,窮人常常憂柴憂米,迫不得已才糟蹋自然環境。幸虧有天然物資可以利用,他們才得以活下來。眼看著他們飢貧交迫,人又怎麼忍心開口,勸他們替後世設想,為子孫積德行善,不要繼續糟蹋大地資源呢?其次,富國往往剝削窮國的天然資源,從中牟取暴利。人類不論貧富一同破壞自然環境,結果窮人越來越多。

      教育

      艾麗西亞在菲律賓的城市做社會福利工作,她說:「貧困的媽媽寧可讓子女上街行乞,也不願送他們上學,要不然全家就得挨餓了。做母親的明知這樣做,就是叫子女重蹈自己的覆轍,但她別無選擇,掙脫不了貧困枷鎖。」

      約有五億個兒童沒有學校給他們就讀。有十億成人是半文盲。沒有受過教育的,很難找到像樣的工作。真的,窮家子女因家境困難而失學,反過來又因沒有學識而一生貧困潦倒。

      住房

      窮國住房短缺,但連一些富國也有同樣的問題。一篇報告指出,近五年來,紐約市有差不多25萬居民曾在臨時收容所度宿。歐洲也有不少窮人。根據登記冊所載,倫敦約有40萬人無家可歸。法國有50萬人露宿街頭。

      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更糟。農村居民一心想改善生活條件,滿以為城鎮有大量就業機會,生活不虞匱乏,於是川流不息地湧到市區去。在一些城市,棚戶竟佔人口的百分之60以上。農村貧民紛紛遷往市區,城市的窮人數目急劇上升。

      人口

      人口膨脹使以上的問題變得越發棘手。過去45年來,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有多。聯合國估計,到2000年世界人口會上升到62億,到2050年全球將有98億居民。赤貧地區的人口增長得最快。1995年,約莫有9000萬個嬰兒出生,當中有8500萬個生在貧窮國家,連生活的起碼需要也沒有著落。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