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有充分理由要歡呼雀躍守望台1996年 | 2月15日
-
-
我們有充分理由要歡呼雀躍
「他們必得著歡喜和快樂,憂愁和嘆息都必逃跑了。」——以賽亞書35:10,《新譯》。
1.今天什麼人特別有理由要歡呼雀躍?
你很可能留意到,今天世上很少人有真正的喜樂。可是,真正的基督徒卻不同;今天耶和華見證人的確享有喜樂。另外,數百萬跟耶和華見證人交往、卻還未受浸的人,不論老幼,也有希望享有這樣的喜樂。你現在正閱讀本刊,這件事實顯示,你也有機會得享這樣的喜樂。
2.基督徒的喜樂怎樣跟大多數人的情況截然不同?
2 大多數人都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缺少了一些東西。你又怎樣?不錯,你也許跟世上財雄勢大的人不同,在物質上不是應有盡有。你也許希望自己的健康好一點,有多一點精力。即使這樣,論到喜樂,我們仍然可以說,你比世上億萬的人富裕得多、健康得多。怎會這樣呢?
3.什麼饒有意義的話值得我們留意?為什麼?
3 你記得耶穌曾說:「我把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我的喜樂在你們裡面,叫你們的喜樂得以完滿。」(約翰福音15:11)「叫你們的喜樂得以完滿」,這是個多麼適切的描述!人只要深入觀察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就會看出我們有很多理由「喜樂得以完滿」。不過,我們現在先看看以賽亞書35:10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這段話饒有意義,因為這段話對我們今天有很大影響。我們讀到:「只有蒙救贖的人必歸回,必歡呼地來到錫安;永遠的喜樂必臨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和快樂,憂愁和嘆息都必逃跑了。」(《新譯》)
4.以賽亞書35:10提到什麼喜樂?為什麼我們應該留意這件事?
4 「永遠的喜樂」。「永遠」這個語詞,準確地傳達了以賽亞所用的希伯來原文的含義。這個語詞得到別的經文印證,所以翻成「永遠」是恰當的。(詩篇45:6;90:2;以賽亞書40:28)這樣,以賽亞所描述的喜樂是無窮無盡的——不錯,按理說來,到時的情況一定能夠叫人永遠歡喜快樂。這件事不是令人嚮往嗎?也許在你看來,這段經文所描述的只是一種抽象的情況。因此你覺得,『這件事跟我每天的難題和日常生活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可是,這件事其實跟你有切身關係。以賽亞書35:10的預言性應許,對你今天的生活含有重大的意義。為了幫助你明白事情怎樣跟你有關,我們會查考一下以賽亞書第35章的美妙預言,按上下文去看看每部分。你一定會喜歡讀讀這個預言。
必須歡呼雀躍的人
5.以賽亞書第35章的預言有什麼背景?
5 為了幫助我們明白,我們先考慮一下這個引人入勝的預言的背景和場合。這個預言是希伯來預言者以賽亞寫的,大約在公元前732年寫成。當時距離巴比倫大軍毀滅耶路撒冷的日子還很遠。以賽亞書34:1,2透露,上帝預告他要向列國施行報復,包括以賽亞書34:6所提及的以東。顯然,上帝運用古代巴比倫人去執行這件工作。同樣,由於猶太人變節不忠,上帝讓巴比倫人使猶大淪為荒涼。結果怎樣?上帝的子民被擄到外地,他們的家鄉荒涼了70年。——歷代志下36:15-21。
6.以東人和猶太人有什麼截然不同的結局?
6 可是,以東人跟猶太人有個大為不同的地方。上帝對以東人執行的懲罰是永久的;最後,這個民族就從歷史上消失了。當然,以東人一度居住的地方,你現在仍然能夠參觀,只是這個地方已經變成頹垣敗瓦的廢墟,例如舉世知名的佩特拉遺跡。今天,世上的國族沒有一個以『以東人』自居。另一方面,巴比倫人使猶大淪為荒涼,這種荒涼會永遠延續下去,令這塊土地永無喜樂嗎?
7.對於以賽亞書第35章的記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猶太人可能有什麼反應?
7 以賽亞書第35章的奇妙預言含有令人振奮的意義。我們可以把這個預言稱為復興的預言。公元前537年,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的時候,這個預言獲得初次應驗。當時,給放逐到巴比倫去的以色列人重獲自由,可以返回故鄉。(以斯拉記1:1-11)可是,這件事得以實現以前,給放逐到巴比倫去的猶太人考慮這個預言時,可能會想到故鄉猶大究竟變成怎樣了。他們自己的情況又會怎樣?問題的答案跟我們為什麼應該歡呼雀躍有直接關係。現在讓我們看看。
8.從巴比倫返回故鄉的猶太人會發現什麼情況?(參閱以西結書19:3-6;何西阿書13:8。)
8 在猶太人看來,即使能夠返回故鄉,當地的情況也不理想。故土已經荒涼了七十年,相當於人一生的時間。土地變成怎樣了?以往的良田、葡萄園、果園,現在必然已經淪為一片荒野。從前有水灌溉的花圃、園囿,現在必然已經變成乾旱的不毛之地。(以賽亞書24:1,4;33:9;以西結書6:14)請也想想在土地上出沒的猛獸,例如獅子和豺狼。(列王紀上13:24-28;列王紀下17:25,26;雅歌4:8)熊也是可怕的動物,不管男女孩童,牠都能夠置之死地。(撒母耳記上17:34-37;列王紀下2:24;箴言17:12)蝮蛇,其他毒蛇和蠍子更不用說。(創世記49:17;申命記32:33;約伯記20:16;詩篇58:4;140:3;路加福音10:19)假如你在公元前537年跟猶太人一起從巴比倫返回故鄉,你在這樣的地方行走也一定會提心吊膽。當時猶太人的故鄉絕不是個樂園。
9.為什麼返回故鄉的猶太人能夠滿懷希望和信心?
9 即使這樣,耶和華既然親自把他的崇拜者領回故土,他無疑有能力使荒涼的情況完全改觀。你對創造者有這樣的信心嗎?(約伯記42:2;耶利米書32:17,21,27,37,41)那麼,上帝會為返回故鄉的猶太人和他們的土地做些什麼事呢?他實際做了些什麼事?這件事跟上帝現代的子民有什麼關係?對我們目前和將來的情況又有什麼影響?首先,我們看看當時有些什麼事發生。
因情況改變而快樂
10.以賽亞書35:1,2預告什麼改變?
10 塞魯士容許猶太人返回荒涼的故土以後,有什麼事發生呢?請讀讀以賽亞書35:1,2那令人興奮的預言:「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黎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崙的華美,必賜給它。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上帝的華美。」
11.以賽亞所作的描述是以他對土地的什麼認識為根據的?
11 在聖經時代,黎巴嫩、迦密、沙崙都以草木青蔥繁茂著稱。(歷代志上5:16;27:29;歷代志下26:10;雅歌2:1;4:15;何西阿書14:5-7)以賽亞舉出這幾個地方,是要說明憑著上帝的幫助,土地會變成什麼樣子。但這件事所影響到的只是土地嗎?當然不是!
12.為什麼我們能夠說,以賽亞書第35章的預言是以人為重心的?
12 以賽亞書35:2談到土地「樂上加樂,而且歡呼」。我們知道泥土和植物是不會實際「樂上加樂」的。可是,土地變成肥沃,而且出產豐饒,卻能夠使人歡欣快樂。(利未記23:37-40;申命記16:15;詩篇126:5,6;以賽亞書16:10;耶利米書25:30;48:33)土地的實際改變相當於土地上的人所經歷的改變,因為人才是這個預言的重心。因此我們相信,以賽亞的話主要描述返回故鄉的猶太人所經歷的改變,特別是他們的喜樂。
13,14.以賽亞書35:3,4預告人會經歷什麼改變?
13 現在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引人入勝的預言,看看猶太人重獲自由、從巴比倫返回故鄉以後,預言怎樣獲得實現。在經文的第3,4節,以賽亞談到返回故鄉的人所經歷的其他改變:「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上帝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
14 上帝能夠使土地的荒涼情況大為改觀,但是他對崇拜他的人更加關注。想到這件事不是令我們大受鼓舞嗎?上帝不想被擄的猶太人對未來感覺軟弱灰心、憂慮不安。(希伯來書12:12)請想想猶太人給放逐到巴比倫的情況。他們只能從上帝論到他們未來的預言獲得一線希望,此外實在很難感到樂觀。情形好像他們被囚在黑暗的監獄裡,不能自由行動,也無法活躍地事奉耶和華。他們彷彿前頭一片漆黑,毫無光明。——參閱申命記28:29;以賽亞書59:10。
15,16.(甲)關於耶和華為返回故鄉的猶太人所做的事,我們可以作出什麼結論?(乙)為什麼返回故鄉的猶太人並不期望有實際的醫病奇跡發生?但是,像以賽亞書35:5,6所說一樣,上帝做了什麼事?
15 可是,耶和華使塞魯士釋放他們返回故鄉,情況就大為改觀了!聖經沒有提出什麼證據,顯示當時上帝曾施行奇跡,使瞎眼的猶太人復明,使實際聾了的人復聰,或者醫好任何跛腳的人。可是,上帝所做的事卻比實際的奇跡偉大得多。他使猶太人在心愛的故土上重見光明,恢復自由!
16 聖經也沒有透露,返回故鄉的猶太人期望耶和華施行醫病的奇跡。猶太人必然明白,上帝並沒有為以撒、參孫、以利這樣做。(創世記27:1;士師記16:21,26-30;撒母耳記上3:2-8;4:15)不過,猶太人要是期望上帝使他們的情況經歷比喻性的巨大改變,上帝就沒有令他們失望。經文第5,6節無疑以比喻的方式實現。以賽亞準確地預告:「那時,瞎子的眼必打開,聾子的耳必暢通。那時,瘸子必像鹿一般跳躍,啞巴的舌頭必大聲歡呼。」(《新譯》)
使土地變成樂園
17.耶和華顯然促成了什麼實際的改變?
17 返回故鄉的猶太人無疑有理由大聲歡呼,以賽亞進一步描述當時的情況說:「曠野必湧出大水,沙漠必流出江河。灼熱的沙地必變為水池,乾旱之地必變成泉源;在野狗的住處,就是牠們躺臥之處,必成為青草、蘆葦和蒲草生長的地方。」(以賽亞書35:6下,7,《新譯》)今天,我們可能看不見以色列全地有這樣的情況。可是證據顯示,猶大地一度是「牧人的樂園」。a
18.返回故鄉的猶太人很可能怎樣回應上帝的祝福?
18 猶太人的餘民確實有歡欣的理由。請想想他們返回應許之地的感覺!他們能夠著手把豺狼野獸出沒的荒野變成良田。你如果有機會從事這件復興工作,特別是知道自己的努力正蒙上帝祝福,你不認為這是一件賞心樂事嗎?
19.在什麼意義上說來,猶太人從巴比倫獲釋返回故鄉是有條件的?
19 可是,給放逐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不是人人都可以自動返回故鄉分享喜樂的。上帝定下了必需的條件。凡沾染了巴比倫的異教習俗的,就無權返回猶大。(但以理書5:1,4,22,23;以賽亞書52:11)執迷不悟地行事愚妄的人也不能。這樣的人通通沒有資格返回故鄉。另一方面,符合上帝標準的人,就是上帝在相對的意義上視為聖潔的人,才能返回猶大。他們彷彿走在一條聖路上。以賽亞在第8節清楚表明這點:「那裡必有一條大路,要稱為『聖路』;不潔淨的人不能經過,那是為那些行走正路的人預備的;愚昧的人不會在路上留連。」(《新譯》)
20.返回故鄉的猶太人無需害怕什麼?結果怎樣?
20 返回故鄉的猶太人無需害怕遭受有如猛獸的惡人所攻擊,或受兇惡的強盜所傷害。為什麼呢?因為耶和華不會容許這樣的人跟他所救贖的子民一同在聖路上行走。所以,他的子民能夠懷著喜樂的心和光明的希望上路。請看看以賽亞在預言的結尾怎樣描述這件事:「那裡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會上去,在那裡必遇不見牠們;只有蒙救贖的人必歸回,必歡呼地來到錫安;永遠的喜樂必臨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和快樂,憂愁和嘆息都必逃跑了。」——以賽亞書35:9,10,《新譯》。
21.今天我們應該對以賽亞書第35章已經實現的事有什麼看法?
21 預言描繪一個多麼美妙的景象!可是我們不應該以為,這不過是歷史陳跡罷了,跟我們現在的處境或前途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今天這個預言正令人驚訝地應驗在上帝的子民當中,所以跟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關係。這件事使我們人人都有充分理由要歡呼雀躍。下篇文章會討論事情怎樣跟你目前和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
-
-
歡呼雀躍,從今直到永遠守望台1996年 | 2月15日
-
-
歡呼雀躍,從今直到永遠
「你們當因我所造的永遠歡喜快樂;因我造耶路撒冷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以賽亞書65:18。
1.自古至今,純真的崇拜對個別的人有什麼影響?
自古至今,有無數的人事奉真上帝耶和華而尋得莫大的喜樂。大衛是個從純真崇拜尋得喜樂的人。聖經記載,約櫃被人帶到耶路撒冷的時候,「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撒母耳記下6:15)事奉耶和華的這種喜樂絕不僅是歷史陳跡。你也能夠分享箇中樂趣。事實上,你很快就會得享新的喜樂!
2.以賽亞書第35章初次應驗在返回故鄉的猶太人身上,今天什麼人牽涉在另一項應驗中?
2 我們在上篇文章討論過,以賽亞書第35章令人振奮的預言怎樣獲得初次應驗。我們可以適當地把這個預言稱為復興的預言,因為預言的應驗跟古代猶太人的復興有關。在我們的時代,預言有一項類似的應驗。怎樣應驗呢?自公元33年的五旬節以來,從耶穌的使徒和其他人開始,耶和華一直眷顧屬靈的 以色列人。這些人受上帝的聖靈所膏,成為使徒保羅稱為「上帝的以色列民」的成員。(加拉太書6:16;羅馬書8:15-17)你記得在彼得前書2:9,彼得把這批基督徒稱為「一族蒙揀選的人,是有王權的祭司團,是聖潔的國族,是上帝特別擁有的人民」。彼得接著指出上帝授予屬靈以色列人的任務,說:「『你們把他的卓越德行廣為宣揚』,因為他已經召你們從黑暗出來,進入他那奇妙的光裡。」
在我們的時代獲得應驗
3,4.以賽亞書第34章在現代應驗的時候,情況怎樣?
3 本世紀初,屬靈的以色列仍有一小群餘民留在地上。有一個時候,他們並沒有孜孜不倦地宣揚上述的信息,也沒有完全為上帝奇妙的光歡欣鼓舞。事實上,當時他們陷入很大的黑暗裡。這件事在什麼時候發生?當時耶和華上帝採取了什麼行動去挽救事態?
4 事情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帝的王國在1914年在天上建立起來之後不久。當時列國正在激戰,各國教會的教士在背後全力支持。(啟示錄11:17,18)當然,上帝反對叛道的基督教國和教士階級,像他以往跟高傲的以東為敵一樣。所以在現代,以賽亞書第34章的預言會應驗在以東所預表的實體基督教國之上。既然預言初次應驗在古代的以東之上,同樣,預言所說的永遠剪除也一定會應驗在以東所預表的實體之上。——啟示錄18:4-8,19-21。
5.在我們的時代,以賽亞書第35章獲得怎樣的應驗?
5 以賽亞書第35章強調喜樂,這個預言又怎樣?這個預言也在我們的時代獲得應驗。怎樣應驗呢?屬靈的以色列從被囚的情況復興,這個預言就獲得應驗了。我們來查看一下近代的神治歷史,看看事實是什麼;這些事情是在今天很多仍然生存的人的一生中發生的。
6.為什麼我們可以說屬靈以色列的餘民陷入被囚的情況?
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屬靈以色列的餘民有一個短時期沒有在靈性上完全保持潔淨,也沒有行事跟上帝的旨意完全一致。他們有些受謬誤的教義所玷污,沒有採取明確的立場擁護耶和華,結果在壓力下屈膝,支持交戰的列國。他們在戰時受盡各種各色的迫害,他們的聖經書刊在許多地方不准流通。最後,他們當中有些帶頭的弟兄被人誣告入獄。回顧以往,我們不難看出,在一種意義上,上帝的子民不單沒有自由,反而陷入被囚的情況。(參閱約翰福音8:31,32。)他們缺乏屬靈的眼光。(以弗所書1:16-18)他們在讚美上帝方面鬆懈下來,幾乎噤口不言,結果沒有在靈性上結出果實來。(以賽亞書32:3,4;羅馬書14:11;腓立比書2:11)你看出他們的情況跟古代猶太人在巴比倫被囚時的情況相似嗎?
7,8.現代的屬靈以色列餘民經歷怎樣的復興?
7 但是,上帝會讓他的現代僕人留在這樣的情況中嗎?不會。正如以賽亞預告,上帝決心要使他的子民復興。第35章的同一個預言在我們的時代獲得顯著的應驗;我們看見屬靈以色列的餘民在屬靈樂園裡恢復健康繁榮。保羅在希伯來書12:12以比喻的方式應用以賽亞書35:3的經文,證明我們把以賽亞的預言的這部分應用在屬靈方面是正確的。
8 大戰以後,屬靈以色列的受膏餘民彷彿從被囚的情況獲得釋放一樣。耶和華上帝任用更大的塞魯士,耶穌基督,把他們解放出來。這樣,餘民能夠致力於一件重建的工作,像古代的猶太餘民返回故鄉,在耶路撒冷把聖殿實際重建起來一樣。不但這樣,屬靈的以色列人在現代能夠著手開墾耕耘,產生一個豐茂的屬靈樂園,一個比喻性的伊甸園。
9.在我們的時代,以賽亞書35:1,2,5-7所描述的情況怎樣出現?
9 記住這件事,我們再探討一下以賽亞書第35章。我們先看看第1,2節。一度看來乾旱的荒野現在真的變成百花爭豔,出產豐饒的美地,好像古代的沙崙平原一樣。接著請看看第5至7節。受膏的餘民有些現在仍然活著,而且熱心為耶和華服務;他們的了解之眼的確打開了。他們能夠更清楚看出1914年和其後發生的事有什麼含義。今天,人數眾多的「大群人」正在與餘民一起事奉上帝,這件事對他們也產生重大影響。——啟示錄7:9。
你有分應驗這個預言嗎?
10,11.(甲)你怎樣有分應驗以賽亞書35:5-7的預言?(乙)你個人對這些改變有什麼看法?
10 以你自己為例。你跟耶和華見證人來往以前,有經常閱讀聖經嗎?即使你有,你能夠明白多少呢?例如,你現在知道死者的真正情況。你能夠向感興趣的人指出創世記第2章、傳道書第9章、以西結書第18章的相關經文,以及其他許多經文。你很可能明白聖經對不少題目或問題有什麼主張。簡單來說,你覺得聖經很合理,你能夠向別人解釋清楚,你無疑也有這樣做。
11 可是,我們最好問問自己:『我是怎麼知道這些聖經真理的呢?我跟耶和華的子民研讀聖經以前,能夠找出上文提到的一切經文嗎?我明白這些經文的意思,能夠根據經文的含義作出正確的結論嗎?』老實說,答案很可能都是否定的。我們不是要叫人不高興,只是我們確實可以說,你對這些經文和經文的意思基本上是一無所知的,不是嗎?這些經文記載在聖經裡,你卻視而不見,也不明白經文的含義。你的屬靈眼睛是怎樣打開的呢?就是憑著耶和華使以賽亞書35:5的預言應驗在受膏的餘民身上。你的眼睛已經打開了;你不再處於屬靈的黑暗中。現在你能夠看見了。——參閱啟示錄3:17,18。
12.(甲)為什麼我們可以說,現在並不是施行醫病奇跡的時候?(乙)法蘭茲弟兄的事例可以怎樣說明,以賽亞書35:5要在我們日子獲得的應驗?
12 人如果熱心研究聖經,留意多個世紀以來上帝怎樣與人交往,就會看出今天並不是上帝施行醫病奇跡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3:8-10)所以,我們不期望耶穌基督實際使瞎眼的復明,好證明他是彌賽亞,是上帝的預言者。(約翰福音9:1-7,30-33)他也不會使所有聾子復聰。事實上,守望台社的前任社長弗德烈克·法蘭茲,一個受膏的基督徒,在接近一百歲的時候差不多完全失明,而且要用助聽器才能聽見。有好幾年的時間,法蘭茲無法自己閱讀,要靠別人把書念給他聽。可是,從以賽亞書35:5的含義來看,誰會認為法蘭茲『瞎了』或『聾了』呢?正相反,他的屬靈眼光保持銳利,繼續造福環球各地上帝的子民。
13.上帝現代的子民經歷什麼情勢轉變或復興?
13 你的舌頭又怎樣?上帝的受膏者經歷屬靈的囚禁期間曾一度沉寂下來,噤口不言。可是,上帝一旦把這種情勢扭轉過來,他們的舌頭就開始大聲歡呼了;他們歡欣雀躍地宣告上帝的王國已經建立起來,同時向人傳講上帝所應許的未來幸福。他們也許曾經幫助你『開口』發言。起初,你向人談論聖經真理有多熱心呢?你也許一度想過,『我喜歡研讀聖經,不過,我永不會出去向陌生人傳道。』可是,「啞巴的舌頭」現在不是「大聲歡呼」嗎?——以賽亞書35:6,《新譯》。
14,15.在我們的時代,很多人怎樣行走「聖路」?
14 古代的猶太人從巴比倫獲得釋放以後,要長途跋涉才能返抵故鄉。這件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什麼旅程呢?請看看以賽亞書35:8:「那裡必有一條大路,要稱為『聖路』;不潔淨的人不能經過。」(《新譯》)
15 受膏的餘民從屬靈的囚禁獲得釋放,離開大巴比倫而踏上比喻性的大路,一條通往屬靈樂園的聖路。今天有幾百萬另外的綿羊加入他們的行列。我們正竭力使自己有資格踏上和留在這條聖路上。請想想你自己。你現在所緊守的道德標準和原則,不是比以往你屬於世界的時候高得多嗎?你不是作出更大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行為同上帝的標準一致嗎?——羅馬書8:12,13;以弗所書4:22-24。
16.我們行走聖路可以享有什麼情況?
16 基本說來,你只要繼續行走聖路,就不用擔心受到像獸一樣的人所傷害。不錯,在這個世界,你不得不時刻提防貪婪可惡的人,免得他們彷彿把你吃掉。世上的確有許多貪婪如獸、肆意剝削別人的人。在上帝的子民當中,情況卻多麼截然不同!你處身在一個受到保護的環境。當然,基督徒同工都是不完美的,他們有時會犯錯或者得罪你。但是你深知,弟兄絕不會蓄意想傷害你或吞滅你。(詩篇57:4;以西結書22:25;路加福音20:45-47;使徒行傳20:29;哥林多後書11:19,20;加拉太書5:15)剛相反,他們關心你,幫助你;他們想跟你一起事奉耶和華。
17,18.從什麼意義上來說,現今有個樂園存在?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7 現在我們可以看看以賽亞書第35章;要記住第1至8節的預言怎樣已經在今天獲得應驗。事實不是清楚表明,我們已經找著一個屬靈的樂園嗎?不錯,這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樂園——目前還未達到完美的地步。但這確實是個樂園,因為正如第2節指出,我們已經能夠「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上帝的華美」。這件事產生什麼影響呢?第10節說:「蒙救贖的人必歸回,必歡呼地來到錫安;永遠的喜樂必臨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和快樂,憂愁和嘆息都必逃跑了。」(《新譯》)真的,我們毅然脫離偽宗教,轉而採納蒙上帝嘉許的純真崇拜,的確令我們欣喜不已。
18 純真崇拜的喜樂正在與日俱增,不是嗎?你看見新近感興趣的人作出改變,對真理認識日深。你留意到年輕人長大成人,在會眾裡靈性不斷進步。大會有浸禮舉行,你不時看見你認識的人受浸。這些不都是叫我們大為喜樂的因由嗎?不錯,目擊別人加入我們的行列,跟我們分享屬靈的自由和屬靈樂園的種種幸福,的確叫人歡欣雀躍!
未來的應驗
19.以賽亞書第35章令我們充滿什麼希望?
19 關於以賽亞書第35章的預言,我們已經考慮過猶太人返回故鄉的初次應驗,以及在今天發生的屬靈應驗。可是,預言的應驗不是只到此為止,還有更多的福分要接踵而來。與這件事有關的是,聖經提出保證,實際的樂園會在地上重建。——詩篇37:10,11;啟示錄21:4,5。
20,21.為什麼相信以賽亞書第35章會有另一項應驗是合理的,也有聖經根據?
20 耶和華如果以這麼生動逼真的措詞描述一個樂園,卻把預言的應驗僅限於屬靈的事上,就首尾不一貫了。當然,我們不是說屬靈的應驗不重要。即使我們生活在景色如畫、百獸溫馴的實際樂園裡,周遭的人卻靈性腐敗、兇殘如獸,我們也不會有什麼樂趣。(對照提多書1:12。)不錯,屬靈的事必須放在首位,因為這才是最重要的。
21 雖然我們現在享有豐盛的屬靈幸福,未來會享有甚至更大的屬靈福分,但是在將臨的樂園裡,上帝賜給人的不僅是屬靈的裨益。我們有充分理由期望,以賽亞書第35章的預言會有一項實際的應驗。為什麼呢?在以賽亞書第65章,以賽亞預告會有一個「新天新地」來臨。使徒彼得引用這節經文,描述在耶和華的大日子以後接著要發生的事。(以賽亞書65:17,18;彼得後書3:10-13)彼得表示,「新地」的預言實現時,以賽亞所描述的各事會實際發生。這包括你所熟悉的樂園特色——人會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長久享用自己的工作成果;豺狼與綿羊羔同居;世上不再有傷人害物的事發生。換句話說,人得享長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獸與獸、人與獸,都和平共處。
22,23.以賽亞書第35章在未來應驗的時候,人有什麼喜樂的理由?
22 這樣的前景不是令你心花怒放嗎?你無疑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因為上帝把我們造成嚮往這樣的生活。(創世記2:7-9)那麼,對於我們現在討論的以賽亞書第35章的預言,這個前景有什麼意義呢?這意味著我們格外有理由要大聲歡呼。實際的沙漠和乾旱之地會變成繁花遍野,叫我們歡欣雀躍。人的眼睛不管是藍色、棕色,還是其他可愛的顏色,現在雖然瞎了,卻能夠再次看見。聾了的基督徒同工,或者聽覺遲鈍的人,會再次聽見清晰的聲音。能夠運用聽覺去聽別人誦讀和解釋上帝的話語,聽見微風吹過樹梢,傾聽孩子的笑聲、雀鳥的歌聲——這會是多大的樂趣!
23 這也意味著跛腳的人,包括現在飽受關節炎折磨的人,到時會毫無痛楚地行走。那會是多大的舒解!泉水會實際在沙漠湧流。我們會親眼看見奔瀉的流水,親耳聽見潺潺的水聲。我們能夠走到水邊,摸摸沿岸茁長的青草和蘆葦。到時,樂園會真的在地上重現。跟獅子和其他猛獸一起而不用恐懼,這種喜樂又怎樣?我們無需詳述箇中樂趣,因為大家都已經對這樣的事心領神會了。
24.為什麼你可以衷心同意以賽亞書35:10的話?
24 以賽亞向我們提出保證:「蒙救贖的人必歸回,必歡呼地來到錫安;永遠的喜樂必臨到他們的頭上。」(《新譯》)所以,我們無疑有充分理由要歡呼雀躍,因為耶和華已經賜給他屬靈樂園裡的子民種種福分,也因為我們可以期待在將臨的地上樂園裡享有無窮幸福。論到喜樂的人,也就是我們,以賽亞說:「他們必得著歡喜和快樂,憂愁和嘆息都必逃跑了。」——以賽亞書35:10,《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