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華是合理的上帝!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耶和華是合理的上帝!
『從上面來的智慧……是合理的。』——雅各書3:17,《新世》。
1.有些人怎樣把上帝形容為一個不合理的神?你對這樣的看法有什麼感覺?
你所崇拜的是位怎樣的上帝呢?你相信上帝是位一成不變、鐵面無私、不苟言笑、嚴厲苛刻的神嗎?基督新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認為上帝必然是這樣的。加爾文聲稱,上帝為人人定了「永恆不變的計劃」,預定各人如果不是永遠快樂地生活,就是永遠痛苦地在火獄受苦。請想像一下:如果這是實情,你就只能夠聽天由命了。你無論作出多大努力,也無法改變上帝早已為你和你的未來所定的不變計劃。你會受這樣一位不合情理的上帝所吸引嗎?——可參閱雅各書4:8。
2,3.(甲)我們可以怎樣舉例說明人為機構和組織缺乏合理的態度?(乙)以西結在異象中見到耶和華的屬天戰車,這件事怎樣顯示上帝富於適應力?
2 其實,聖經的上帝是完全合理的。獲悉這件事為我們帶來多大的舒解!堅決不肯改變、說一不肯改二的是人類,不是上帝,因為人受到自己的不完美所限制。屬人的組織運作起來有時仿如貨運列車般笨拙不靈。長長的貨運列車行駛的時候,如果路軌上遇著障礙物,不要說改變列車的方向,就是停下來也不容易。有些列車的衝力甚至大到即使扳了剎車掣,列車也走上一公里多的路才能完全停下來!類似地,行駛中的超級油輪如果關掉引擎,仍可以向海岸推進八公里。即使把引擎猛地反向操作,油輪也繼續涉水行三公里之多!可是,現在請考慮一下一件比上述兩種交通工具遠較令人生畏的東西,就是代表上帝組織的車輛。
3 2600多年前,耶和華向以西結先知顯了一個異象,讓他看見上帝那由靈體構成的屬天組織。這是一輛體積巨大到令人生畏的戰車。耶和華的這輛「交通工具」是時刻完全受他自己控制的。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這輛戰車的移動方式。巨輪有四個輪輞,輪輞周圍布滿眼睛,能夠看見各方,並且可以隨時改變移動的方向而無需停下來或掉頭。這輛巨型戰車不像超級油輪和貨運列車那樣笨拙。戰車的速度快如閃電,甚至可以作直角改變方向!(以西結書1:1,14-28)耶和華跟加爾文所傳講的上帝截然不同,就如他的戰車跟笨拙的人造機器判若雲泥一樣。耶和華是有完美適應能力的上帝。了解耶和華個性的這一面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適應能力,同時避免落入不合理的陷阱中。
耶和華——宇宙最富適應能力的一位
4.(甲)耶和華自己的名字怎樣顯示他是個富於適應力的上帝?(乙)有些什麼頭銜對耶和華上帝適用?為什麼這些頭銜十分恰當?
4 耶和華自己的名字就暗示他富於適應力。「耶和華」這個名字的實際意思是:「他要成為什麼就成為什麼」。顯然,這意味著耶和華要使自己成為他一切應許的實現者。摩西曾問及上帝的名字,於是耶和華詳細解釋自己名字的意思,說:『我要證明自己是什麼,就證明自己是什麼。』(出埃及記3:14,《新世》)羅瑟拉姆的譯本直截了當地說:「無論我喜歡成為什麼,我就成為什麼。」為了實現自己公義的旨意和應許,耶和華需要成為怎樣,他就會證明自己是怎樣,或選擇成為怎樣。因此,耶和華持有一系列令人肅然起敬的頭銜——創造主、父、至高主宰、牧者、萬軍之耶和華、聽禱告的主、審判者、偉大的教師、救贖主。耶和華已經使自己成為這一切和別的頭銜所代表的角色,好使自己的仁愛旨意得以實現。——以賽亞書8:13;30:20;40:28;41:14;詩篇23:1;65:2;73:28;89:26;士師記11:27;也可參閱《新世界譯本參考版聖經》附錄1J。
5.為什麼我們不應該以為,耶和華富於適應力就意味著他的本性或標準會改變?
5 那麼,這意味著上帝的本性或標準改變了嗎?不是的,正如雅各書1:17說,「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這是自相矛盾嗎?絕不是。舉個例說:為了造益兒女,仁愛的父母豈不是要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嗎?僅在一天之內,父母可能要做顧問、廚師、管家、老師、執行紀律者、朋友、技工、護士等,角色實在不勝枚舉。父母擔任這些角色的時候並不會改變自己的品格;相反,父母僅是按照當時的需要隨機應變而已。耶和華也一樣,只是程度大得多罷了。為了造益自己所造的眾生,耶和華可以使自己擔任無限的角色。上帝智慧的深廣程度,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羅馬書11:33。
合理——上帝智慧的標誌
6.雅各用來描述上帝的智慧的希臘語詞實際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字詞含有什麼引伸的意思?
6 門徒雅各用了一個饒有趣味的語詞去描述這位極富適應力的上帝的智慧。雅各寫道:「從上面來的智慧……是合理的。」(雅各書3:17,《新世》)雅各在這裡所用的希臘語詞(厄皮厄伊克斯)很難翻譯。譯者曾將這個字詞譯做「溫柔」、「寬容」、「忍耐」、「體貼」等。《新世界譯本》採用「合理」一詞,在腳注則說明這個語詞的實際意思是「讓步」。a這個語詞也含有不墨守條文成規,不過度嚴謹拘泥的意思。學者威廉·巴克利在《新約語詞》評論說:「歸根究柢,厄皮厄伊克伊阿 是源自上帝的。假如上帝堅持自己的權利,同時把嚴格的標準加諸我們身上,今日我們還會存在嗎?上帝是厄皮厄伊克斯的至高典範,他以厄皮厄伊克伊阿 待人。」
7.在伊甸園裡耶和華怎樣表現合理的態度?
7 請考慮人類反叛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這件事。當時,上帝把亞當、夏娃、撒但這三個忘恩負義的叛徒一舉消滅,是易如反掌的事!這樣做可以免去上帝自己多大的痛苦!誰能說上帝無權在這件事上執行嚴格的公平呢?可是,耶和華從沒有讓他那戰車般的屬天組織墨守一成不變、缺乏彈性的公平標準。這輛戰車並沒有笨拙不靈地駛向人類家庭,把人類快樂的前途希望一概輾碎。相反,耶和華以快如閃電的速度駕馭戰車。人類的始祖反叛之後,耶和華上帝立即定下長遠的旨意,向亞當所有後代表現慈悲而為他們帶來希望。——創世記3:15。
8.(甲)基督教國對合理的錯誤看法怎樣跟耶和華的真正合理態度大異其趣?(乙)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和華行事合理並不暗示他可能犧牲自己的原則?
8 可是,耶和華行事合理並不暗示他可能犧牲自己的原則。今天,為了討好任意妄為的信眾,基督教國的各教會對不道德的事視若無睹,但卻以為自己這樣做就是合理。(可參閱提摩太後書4:3。)可是,耶和華永不會違反自己的律法,也不會犧牲自己的原則。另一方面,耶和華樂意變通讓步、因人制宜,好使自己的原則能夠以又公正又慈悲的方式應用出來。耶和華時刻留意使自己那公平、能力、仁愛、合理的智慧等屬性實行出來時並行不悖。我們現在且從三方面考慮一下耶和華怎樣表現合理的態度。
「樂意饒恕人」
9,10.(甲)「樂意饒恕人」跟表現合理的態度有什麼關係?(乙)大衛怎樣從耶和華樂意饒恕人一事得益?為什麼?
9 大衛寫道:「主啊,你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的人。」(詩篇86:5)希伯來文聖經被譯成希臘文的時候,「樂意饒恕人」這句話給譯做厄皮厄伊克斯,意即「合理」。不錯,樂意饒恕人和表現慈悲也許可說是表現合理態度的主要方式。
10 對於這點,大衛自己清楚知道耶和華是個多麼合理的上帝。大衛與拔示巴犯了姦淫,而且暗中安排使拔示巴的丈夫戰死沙場;為此他與拔示巴本應遭受死刑的處分。(申命記22:22;撒母耳記下11:2-27)假如這宗案件由一位嚴苛的屬人法官去處理,大衛與拔示巴可能早已喪生了。但在這件事上耶和華卻表現合理的態度(厄皮厄伊克斯)。正如《瓦因聖經語詞詮釋辭典》說:這個字詞「表示『以仁慈、合理的方式看事情的真相』,從而表現諒解、體貼」。促使耶和華作出慈悲判決的因素,可能包括犯過者的衷心悔改,以及大衛自己在此之前向人表現慈悲。(撒母耳記上24:4-6;25:32-35;26:7-11;馬太福音5:7;雅各書2:13)可是,與上帝在出埃及記34:4-7描述自己的話一致,耶和華對大衛施行所需的糾正是合理的。上帝差拿單先知向大衛發出一個嚴厲的信息,使大衛深深意識到自己藐視了耶和華的話。大衛衷心悔改,結果不致因所犯的罪被處死。——撒母耳記下12:1-14。
11.在瑪拿西的事例上,耶和華怎樣表明他樂意饒恕人?
11 在這方面,猶大王瑪拿西的事例甚至更異乎尋常。瑪拿西跟大衛不同,他早已罪惡滔天、惡貫滿盈。瑪拿西在國內倡導各種可憎的宗教習俗,包括以人為祭在內。他也可能要為忠心的先知以賽亞「被鋸鋸死」這件事負責。(希伯來書11:37)為了懲罰瑪拿西,耶和華任憑他被人擄到巴比倫去。可是,瑪拿西在獄中幡然悔悟,懇求上帝向他開恩。由於瑪拿西衷心悔改,耶和華就「樂意饒恕」他——即使在這宗極端的事例上。——歷代志下33:9-13。
隨機應變,因人制宜
12,13.(甲)在尼尼微的事例上,情勢的什麼改變促使耶和華隨機應變,因人制宜?(乙)約拿怎樣證明自己不及耶和華上帝那麼合理?
12 耶和華的合理也從他樂意隨機應變、因人制宜一事顯示出來。舉個例說:上帝感示約拿先知在古尼尼微的街頭向人發出的信息很簡單:40天內,這座堅固的大城要被徹底摧毀。可是,信息發出之後,情勢竟急轉直下!尼尼微的居民都一致表示悔改。——約拿書第3章。
13 把耶和華和約拿對情勢突變的不同反應比較一下,可以使我們得益不淺。耶和華在實際上改變了屬天戰車的行駛方向。這一次,他隨機應變,使自己成為赦罪者而非「戰士」。(出埃及記15:3)在另一方面,約拿就不夠靈活變通了。他不但沒有跟耶和華的戰車亦步亦趨,反而行事跟上文提及的貨運列車和超級油輪相若。約拿認為自己既然已宣告了一個毀滅的信息,尼尼微就該遭受毀滅!也許約拿認為,結局若有任何改變,他在尼尼微居民眼中就會丟臉了。然而,耶和華耐心地教導這個固執的先知難忘的一課,幫助他學會表現合理和慈悲。——約拿書第4章。
14.對於以西結先知的請求,為什麼耶和華要因人制宜?
14 耶和華也曾在其他場合因人制宜——甚至在較不重要的小事上。有一次,耶和華吩咐以西結先知演出一齣預言性的戲劇。耶和華的訓示包括要以西結用人糞生火煮食。先知覺得這件事確實難以忍受,於是向耶和華呼喊說:「哎!主耶和華啊!」他懇求耶和華不要強他所難。耶和華並沒有認為先知的反應不合情理;相反,他容許以西結改用牛糞。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火燃料,不少地區仍沿用到今天。——以西結書4:12-15。
15.(甲)有些什麼事例表明耶和華樂意垂聽人申訴及回應人的請求?(乙)我們可以從這件事學得什麼教訓?
15 沉思一下耶和華上帝所表現的謙卑豈不是令人深受感動嗎?(詩篇18:35)耶和華的地位無疑比我們高得多,但他卻耐心地垂聽不完美的世人的申訴,有時甚至甘願因人制宜。耶和華容許亞伯拉罕就所多瑪、蛾摩拉行將遭受毀滅一事求情,任由他再三為此說項。(創世記18:23-33)有一次耶和華表示要把悖逆的以色列人滅絕,轉而使摩西的後裔成為大國,但他卻容許摩西對此提出異議。(出埃及記32:7-14;申命記9:14,19;可參閱阿摩司書7:1-6。)耶和華既為手下僕人立下完美的榜樣,我們自應當表現類似的態度,在合理而可行的情況下樂意聆聽別人申訴。——可參閱雅各書1:19。
行使權柄要合理
16.耶和華行使權柄的方式怎樣跟很多世人截然不同?
16 你可曾留意到,許多人看來越有權柄,就越難表現合理的態度?但耶和華卻截然不同;他雖然擁有宇宙最高的權柄,在行事合理方面卻是最佳的典範。他總是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權柄。耶和華跟很多世人迥異的是,他穩操大權,因此絕不覺得有必要殫精竭慮去保護自己的地位——彷彿把部分權柄分給別人就會對自己的權威構成威脅似的。事實上,一度宇宙除了耶和華之外就只有另一位個體。當時耶和華把很大的權柄授予這一位。他把羅格斯立為「工師」;從那時起,萬物都藉著上帝的這位愛子而產生。(箴言8:22,29-31;約翰福音1:1-3,14;歌羅西書1:15-17)後來耶和華更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這位愛子。——馬太福音28:18;約翰福音5:22。
17,18.(甲)為什麼耶和華差天使到所多瑪、蛾摩拉去?(乙)為什麼耶和華請天使提出建議用什麼方法引誘亞哈?
17 照樣,耶和華把工作授予其他許多受造物,即使這些工作由他自己來做會妥善得多。有一次,耶和華告訴亞伯拉罕說:「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下去,察看他們所行的,果然盡像那達到我耳中的聲音一樣嗎?」耶和華的意思並不是說他要親自下去察看。相反,他把權柄分給別的個體,派天使去替他蒐集資料。上帝授權給天使去查明真相,然後向他提交報告。——創世記18:1-3,20-22。
18 另一次,耶和華決定懲罰邪惡的亞哈王。他請天上聚集起來的天使建議怎樣「引誘」這個叛道的君王走上戰場,使他死於非命。耶和華既是一切智慧之源,他無疑不用旁人提點,也知道採取什麼途徑最好!可是,他卻尊重天使,賜他們特權去提出建議,同時有權對他所揀出的人採取行動。——列王紀上22:19-22。
19.(甲)為什麼耶和華限制他所頒布的律法的數目?(乙)在對我們的要求方面,耶和華怎樣表明自己是合理的?
19 耶和華並不利用自己的權柄對別人嚴加控制。耶和華在這方面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合理態度。他小心限制所頒律法的數目,並且禁止手下僕人擅自加添苛刻的律法,「過於聖經所記」。(哥林多前書4:6;使徒行傳15:28;可與馬太福音23:4比較。)耶和華從不要求受造物對他盲目服從。相反,他通常向受造物提供充分的訓示去指引他們,讓他們自行選擇是否服從,但同時使他們清楚明白服從的益處和不服從所招致的後果。(申命記30:19,20)上帝不會用罪咎感、羞恥感、恐懼感去迫使人事奉他;相反,他力求打動人心。上帝希望人事奉他是出於真愛而非迫於無奈。(哥林多後書9:7)一切對上帝所作的全心一意的事奉都會令他的心歡喜,因此,上帝絕不是『嚴酷的』、不合理的。——彼得前書2:18,《現譯》;箴言27:11;可參閱彌迦書6:8。
20.耶和華行事合理對你有什麼影響?
20 耶和華比一切受造物能力都大得多,但他從不以不合理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大能,也從不用這種大能威迫人。這豈不實在令人驚嘆嗎?可是,渺小得多的世人卻自有史以來就不斷互相轄制。(傳道書8:9)顯然,合理的態度確是一種寶貴的特質;這感動我們越發愛耶和華,繼而促使我們自己也努力培養這種特質。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下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腳注]
a 早在1769年,辭典編纂者約翰·帕克赫斯特為厄皮厄伊克斯 一詞所下的定義是:「讓步、性情謙讓、溫柔、溫和、耐心。」其他學者也界定這個語詞的意思是「讓步」。
-
-
培養合理的態度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培養合理的態度
「要讓人人都知道你們合理。主已經近了。」——腓立比書4:5,《新世》。
1.為什麼在今日的世界裡為人合理是個挑戰?
「合理的人」——英國新聞工作者艾倫·帕特里克·赫伯特爵士把這樣的人稱為神話中人。不錯,在這個充滿紛爭的世界裡,有時的確看來好像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人。聖經預言在「末世」危險的日子,人會「性情兇暴」、「任意妄為」、「不解怨」——換句話說,不合理。(提摩太後書3:1-5)即使這樣,真正基督徒卻重視合理的態度,深知這是上帝智慧的標誌。(雅各書3:17,《新世》)我們不認為,在一個缺乏合理精神的世界裡,為人合理是絕無可能的事。相反,我們毫無保留地接受腓立比書4:5所載的挑戰,聽從使徒保羅在聖靈感示下提出的勸告:「要讓人人都知道你們合理。」(《新世》)
2.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5所說的話怎樣幫助我們看出自己是否為人合理?
2 請留意保羅的話怎樣幫助我們看出自己是不是為人合理。問題不在於我們怎樣看自己,而是在於別人怎樣看我們,我們在別人眼中究竟是怎樣的人。《菲利普斯譯本》把這節經文譯做:「要有為人合理的聲譽。」我們每個人都最好問問自己,『我在別人眼中是個怎樣的人?我享有為人合理、樂意讓步、溫和謙讓的聲譽嗎?抑或我以堅持己見、嚴厲苛刻、剛愎自用為人所知?』
3.(甲)譯做「合理」的希臘語詞含有什麼意思?為什麼這種特質能夠吸引人?(乙)基督徒可以怎樣學會行事較合理?
3 我們在這方面的聲譽足以反映出我們效法耶穌基督到什麼程度。(哥林多前書11:1)耶穌在地上的時候以十全十美的方式把天父行事合理的至高典範反映出來。(約翰福音14:9)保羅在信裡談及「基督的溫柔和慈祥」。事實上,他所用的希臘語「慈祥」(厄皮厄伊基阿斯)一詞也含有「合理」的意思,而字面的意思則是「樂意讓步」。(哥林多後書10:1,《現譯》)《詮釋者聖經評注》把這個語詞稱為「新約裡一個描述性格的重要語詞」。這個語詞描述一種十分感人的特質,一位學者甚至把這個語詞譯做「可愛的合理態度」。現在我們打算討論一下耶穌在哪三方面效法天父耶和華表現合理的態度。這樣,我們自己也可以學會怎樣行事較為合理。——彼得前書2:21。
「樂意饒恕人」
4.耶穌怎樣表明自己「樂意饒恕人」?
4 耶穌像他的天父一樣行事合理,一次又一次地「樂意饒恕人」。(詩篇86:5)請想想耶穌遭人逮捕及審訊的晚上,他的親密同伴彼得三次不認他。耶穌在較早之前曾說:「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10:33)耶穌有沒有以一成不變、苛酷不仁的方式把這條原則應用在彼得身上呢?沒有。耶穌復活之後曾親自探訪彼得,目的無疑是要安慰和開解這個傷心痛悔的使徒。(路加福音24:34;哥林多前書15:5)不久之後,耶穌更讓彼得肩負重任。(使徒行傳2:1-41)他把可愛的合理態度發揮得多麼淋漓盡致!想到耶和華已把耶穌立為全人類的審判者,豈不令人大感安慰嗎?——以賽亞書11:1-4;約翰福音5:22。
5.(甲)長老在羊群當中應該享有什麼聲譽?(乙)長老處理司法案件之前,不妨翻溫一下什麼資料?為什麼?
5 長老在會眾擔任司法職責時,他們盡力跟從耶穌在行事合理方面所立的榜樣。長老不想羊群懼怕他們,視他們為厲行懲罰的人。相反,長老努力效法耶穌,使羊群在他們當中感覺安全,如同受仁愛的牧者所看顧一般。在處理司法案件方面,長老會盡量表現合理的態度而樂意饒恕人。有些長老發覺,處理司法案件之前,翻溫一下《守望台》1992年7月1日刊的文章對他們大有幫助。這些文章包括「耶和華——秉公『審判全地的主』」和「長老們,要憑公義審判」。這樣,長老就會把耶和華的審判方式的重點緊記在心:「在有必要時嚴格,只要可能便開恩。」如果案情有合理的因由要開恩處理,審判時多表現點慈悲並沒有什麼不對。(馬太福音12:7)反過來說,苛酷不仁就是大錯特錯了。(以西結書34:4)因此,長老在大公無私的範圍內,盡可能採取最仁愛、最慈悲的做法,就可以避免在審判的事上犯錯。——可參閱馬太福音23:23;雅各書2:13。
隨機應變,因人制宜
6.耶穌在對待一個有女兒被邪靈附身的外邦婦人時,怎樣表現合理的態度?
6 耶穌像耶和華一樣證明自己靈活變通,能夠隨機應變。有一次,一個外邦婦人求他醫治被邪靈附身的女兒。起初,耶穌用三種不同的方式表示他不打算幫助她——首先,他不回答婦人;然後,他直接指出,自己奉差是到猶太人那裡,不是到外邦人那裡;最後,他仁慈地用一個比喻去說明這點。雖然這樣,婦人仍舊堅持不懈,表現出異乎尋常的信心。耶穌考慮到當時的特殊情況,看出不宜死板地按一般常例去處理問題,而是應該靈活變通以反映出更崇高的原則。a結果,耶穌做了自己三次表示不願做的事,把婦人的女兒醫好!——馬太福音15:21-28。
7.父母可以怎樣表現合理的態度?為什麼?
7 我們在別人眼中同樣是個願在適當時候作出讓步的人嗎?父母時常需要表現這種合理的態度。由於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某個方法可能對這個孩子適用,對那個卻行不通。此外,隨著孩子日漸長大,他們的需要也開始轉變。孩子回家的時間限制應該有所調整嗎?家庭研讀能夠用較生動活潑的方式主持以便造益家人嗎?父母處理過失時若有點小題大做,他願意謙卑地作出更正嗎?要是父母樂意這樣讓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地激怒兒女,以致令他們跟耶和華疏遠。——以弗所書6:4。
8.會眾的長老可以怎樣帶頭設法適應地區的需要?
8 長老雖然永不會違反上帝明確的律法,卻也需要隨機應變,因時制宜。在督導傳道工作方面,你有敏於留意地區裡發生的轉變嗎?鄰里間的生活方式若改變了,也許就應當多點採用黃昏見證、街上見證、電話見證。靈活變通可以幫助我們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我們的傳道使命。(馬太福音28:19,20;哥林多前書9:26)保羅也刻意適應他在傳道上遇見的各種各色的人。我們也有這樣做嗎?比如說,我們有設法認識本地的宗教、文化,以求能夠幫助人嗎?——哥林多前書9:19-23。
9.為什麼長老不應堅持用以往的方式處理難題?
9 隨著末世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危險,牧人也需要適應今天羊群所面對的複雜問題。有些問題的確既令人困惑,又令人不快。(提摩太後書3:1)各位長老,現在絕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時候!如果以往的方法已行不通,或者「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已看出需要就這些問題發表新的資料,長老就無疑不應堅持用以往的方法去處理難題。(馬太福音24:45,《新世》;可參閱傳道書7:10;哥林多前書7:31。)有一位忠心的長老誠懇地嘗試幫助一位患了抑鬱症的姊妹,這位姊妹亟需別人聽她訴苦。可是,長老低估了這位姊妹的抑鬱症,只是告訴她一些簡單的建議。後來,守望台社發表了一些基於聖經的資料,正好跟這位姊妹的難題有關。長老於是再次跟姊妹傾談,這次把最新的資料應用出來,對姊妹的困難表現體恤、同情。(可參閱帖撒羅尼迦前書5:14,15。)這的確是個行事合理的優良榜樣!
10.(甲)長老應該怎樣彼此讓步,以及對整個長老團讓步?(乙)長老團應該對行事不合理的長老有什麼看法?
10 長老也需要表現樂於彼此讓步的態度。長老團舉行會議的時候不應由一人支配討論的進行。這是一件至為重要的事!(路加福音9:48)在這方面,主持的長老特別要表現自制。此外,如果長老團大致贊同一項決定,只有一兩位長老不同意,佔少數的長老就不應堅持己見。相反,只要沒有違反聖經原則,他們就應該讓步。要記住,合理是長老的必需條件。(提摩太前書3:2,3,《新世》)另一方面,長老團應該緊記,保羅曾責備哥林多會眾『竟然樂意容忍不合理的人』,這些人以「超等使徒」自居。(哥林多後書11:5,19,20,《新譯》)所以,如果有長老同工個性固執、行事不合理,長老團就應當毅然向這樣的人提出勸告;但長老團這樣做的時候,本身要表現溫柔、慈祥的態度。——加拉太書6:1。
行使權柄要合理
11.耶穌日子的猶太宗教領袖行使權柄的方式怎樣跟耶穌的方式大異其趣?
11 耶穌在世的時候,他行使上帝所賜權柄的方式的確反映出他行事合理。耶穌跟當日的宗教領袖多麼大異其趣!請考慮一個事例。上帝的律法規定,人在安息日什麼工作都不可以做,即使取柴也不可。(出埃及記20:10;民數記15:32-36)宗教領袖想控制人民應用這條律法的方式。於是,他們自行詳細規定人在安息日可以 拿起什麼東西。他們規定:拿起的東西不可重過兩個乾無花果。他們甚至頒令禁止人在安息日穿有釘的涼鞋,聲稱要負擔鞋釘的額外重量也算是工作!據稱拉比在上帝的安息日律法上總共增添了39項規條,並且進一步就這些規條附加了無數規定。另一方面,耶穌並沒有制定無數的規條,也沒有立下無法達到的硬性標準去使人自慚形穢,以圖用這種手段控制別人。——馬太福音23:2-4;約翰福音7:47-49。
12.對於緊守耶和華的公義標準,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穌絕沒有動搖?
12 那麼,我們是否認為耶穌並沒有緊守上帝的公義標準呢?當然不是!耶穌無疑有緊守上帝的標準,但是他明白,律法得以發揮最大功效,在於人把律法背後的原則緊記在心。法利賽人只關心用無數規條去控制人,但耶穌卻力求打動人心。比方說,耶穌清楚知道有些律法是沒有讓步餘地的,就如上帝吩咐人「要逃避淫行」這件事。(哥林多前書6:18)所以,耶穌警告人要提防一些導致不道德的思想。(馬太福音5:28)提出這樣的教訓比僅是制定刻板的規條需要人表現深刻得多的智慧與辨識力。
13.(甲)為什麼長老應該避免定出一成不變的武斷規條?(乙)長老在什麼方面尊重別人的良心是很重要的事?
13 今日負有職責的弟兄也同樣留意打動人心。這樣,他們就會避免制定一成不變的武斷規條,也不會把個人的觀點和意見定為律法。(可參閱但以理書6:7-16。)不時就衣著打扮作點仁慈的提醒可能是適當合宜的。可是,長老如果經常就這些事嘮嘮叨叨,或者把純屬個人品味的好惡試圖強要別人接受,就可能會損害自己為人合理的聲譽了。的確,會眾所有人都應該避免企圖控制他人。——可參閱哥林多後書1:24;腓立比書2:12。
14.耶穌怎樣表明他對別人所懷的期望是合理的?
14 長老也可以在另一件事上作一番自我檢討:『我對別人的期望合理嗎?』耶穌在對別人的期望方面無疑是合理的。他自始至終向門徒表示,他所期望的只是門徒全心一意地事奉上帝,而且他對門徒所作的努力十分重視。耶穌稱讚窮寡婦捐出價值無幾的小錢。(馬可福音12:42,43)門徒批評馬利亞所作的昂貴捐輸時,耶穌責備門徒說:「由她吧!……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馬可福音14:6,8)即使門徒沒有達到耶穌的期望,耶穌也表現合理的態度。例如,耶穌在遭人逮捕的晚上敦促三位最親密的門徒與他一起保持警醒,不要入睡,但他們卻屢次睡著而令他失望。然而,耶穌仍富於體恤地論及門徒說:「[你們的]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馬可福音14:34-38。
15,16.(甲)為什麼長老應該小心留意不可向羊群施壓或驅策羊群呢?(乙)一位忠心的姊妹怎樣調整她對別人所懷的期望?
15 不錯,耶穌鼓勵門徒要「努力」。(路加福音13:24)但他從來沒有強迫他們這樣做!耶穌設法激勵門徒,親自立下榜樣,而且凡事帶頭,力求打動門徒的心。耶穌信賴耶和華的靈會發揮作用,以竟全功。照樣,今天的長老們也應該鼓勵羊群全心一意地事奉耶和華,但要避免用罪咎感或羞恥感向羊群施壓,暗示羊群目前對耶和華所作的事奉並不足夠或不蒙悅納。長老若嚴苛地不斷迫使羊群「努力點,努力點,努力點,」這種方法可能令一些已傾盡全力去做的人感到灰心。長老如果以行事『嚴苛』為人所知——無疑與行事合理大異其趣——那就太可悲了!——彼得前書2:18,《現譯》。
16 在對別人所懷的期望方面,我們人人都應該合理!一位姊妹為了照顧有病的母親,不得不跟丈夫一起中止海外傳道工作。她後來寫道:「對我們會眾裡的傳道員來說,現今這段日子實在十分艱難。以往我們一直從事環務和區務工作,很少受到這種種壓力,但現在我們卻突然痛苦地意識到有這麼多壓力。我以往常常自忖,例如:『為什麼那位姊妹不按規矩分發本月介紹的書刊呢?難道她沒有讀過《王國傳道月報》嗎?』現在我明白了。對有些人來說,僅是出來傳道已是他們所能作的最大努力了。」稱讚弟兄做得到的事無疑比批評他們做不到的事好得多!
17.耶穌怎樣為我們立下行事合理的榜樣?
17 請考慮耶穌怎樣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權柄的一個好例子。像天父一樣,耶穌並不擔心別人侵佔他的權柄。耶穌也十分樂於與人分享職權。他把自己在地上「所有的」,都交給忠信的奴隸階級照料。(馬太福音24:45-47,《新世》)他並不怕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常常問聽眾說:「你的意思如何?」(馬太福音17:25;18:12;21:28;22:42)今天基督所有的跟從者都應該這樣。人無論操有多大權柄,也不應當使他們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做父母的,要聆聽!做丈夫的,要聆聽!做長老的,要聆聽!
18.(甲)我們可以怎樣探知自己是否享有為人合理的聲譽?(乙)我們大家都最好決心怎樣做?
18 我們人人都應該決心要「有為人合理的聲譽」。(腓立比書4:5,《菲利普斯譯本》)但我們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聲譽呢?每逢耶穌想知道別人怎樣論及他,就問問可靠的同伴。(馬太福音16:13)何不效法耶穌的榜樣呢?你不妨問問一個你相信會坦白發言的同工,看看自己有沒有為人合理、樂於讓步的聲譽。我們大家無疑都可以作出更大努力去效法耶穌的完美榜樣,凡事都表現合理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別人操有若干權柄,就尤其要時刻留意跟從耶和華和耶穌的榜樣,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權柄,隨時樂於饒恕人,在適當的時候靈活變通,甘願讓步。不錯,讓我們大家都努力做「合理」的人!——提多書3:2,《新世》。
[腳注]
a 《新約語詞》一書評論說:「厄皮厄伊克斯[合理]的人知道,有時事情可以在法理上完全正確,在道德上卻完全錯誤。厄皮厄伊克斯 的人在一股比法律更崇高、更強大的力量推動下,知道什麼時候要放寬法律,把事情彈性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