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合理的態度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3.(甲)譯做「合理」的希臘語詞含有什麼意思?為什麼這種特質能夠吸引人?(乙)基督徒可以怎樣學會行事較合理?
3 我們在這方面的聲譽足以反映出我們效法耶穌基督到什麼程度。(哥林多前書11:1)耶穌在地上的時候以十全十美的方式把天父行事合理的至高典範反映出來。(約翰福音14:9)保羅在信裡談及「基督的溫柔和慈祥」。事實上,他所用的希臘語「慈祥」(厄皮厄伊基阿斯)一詞也含有「合理」的意思,而字面的意思則是「樂意讓步」。(哥林多後書10:1,《現譯》)《詮釋者聖經評注》把這個語詞稱為「新約裡一個描述性格的重要語詞」。這個語詞描述一種十分感人的特質,一位學者甚至把這個語詞譯做「可愛的合理態度」。現在我們打算討論一下耶穌在哪三方面效法天父耶和華表現合理的態度。這樣,我們自己也可以學會怎樣行事較為合理。——彼得前書2:21。
「樂意饒恕人」
4.耶穌怎樣表明自己「樂意饒恕人」?
4 耶穌像他的天父一樣行事合理,一次又一次地「樂意饒恕人」。(詩篇86:5)請想想耶穌遭人逮捕及審訊的晚上,他的親密同伴彼得三次不認他。耶穌在較早之前曾說:「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10:33)耶穌有沒有以一成不變、苛酷不仁的方式把這條原則應用在彼得身上呢?沒有。耶穌復活之後曾親自探訪彼得,目的無疑是要安慰和開解這個傷心痛悔的使徒。(路加福音24:34;哥林多前書15:5)不久之後,耶穌更讓彼得肩負重任。(使徒行傳2:1-41)他把可愛的合理態度發揮得多麼淋漓盡致!想到耶和華已把耶穌立為全人類的審判者,豈不令人大感安慰嗎?——以賽亞書11:1-4;約翰福音5:22。
5.(甲)長老在羊群當中應該享有什麼聲譽?(乙)長老處理司法案件之前,不妨翻溫一下什麼資料?為什麼?
5 長老在會眾擔任司法職責時,他們盡力跟從耶穌在行事合理方面所立的榜樣。長老不想羊群懼怕他們,視他們為厲行懲罰的人。相反,長老努力效法耶穌,使羊群在他們當中感覺安全,如同受仁愛的牧者所看顧一般。在處理司法案件方面,長老會盡量表現合理的態度而樂意饒恕人。有些長老發覺,處理司法案件之前,翻溫一下《守望台》1992年7月1日刊的文章對他們大有幫助。這些文章包括「耶和華——秉公『審判全地的主』」和「長老們,要憑公義審判」。這樣,長老就會把耶和華的審判方式的重點緊記在心:「在有必要時嚴格,只要可能便開恩。」如果案情有合理的因由要開恩處理,審判時多表現點慈悲並沒有什麼不對。(馬太福音12:7)反過來說,苛酷不仁就是大錯特錯了。(以西結書34:4)因此,長老在大公無私的範圍內,盡可能採取最仁愛、最慈悲的做法,就可以避免在審判的事上犯錯。——可參閱馬太福音23:23;雅各書2:13。
隨機應變,因人制宜
6.耶穌在對待一個有女兒被邪靈附身的外邦婦人時,怎樣表現合理的態度?
6 耶穌像耶和華一樣證明自己靈活變通,能夠隨機應變。有一次,一個外邦婦人求他醫治被邪靈附身的女兒。起初,耶穌用三種不同的方式表示他不打算幫助她——首先,他不回答婦人;然後,他直接指出,自己奉差是到猶太人那裡,不是到外邦人那裡;最後,他仁慈地用一個比喻去說明這點。雖然這樣,婦人仍舊堅持不懈,表現出異乎尋常的信心。耶穌考慮到當時的特殊情況,看出不宜死板地按一般常例去處理問題,而是應該靈活變通以反映出更崇高的原則。a結果,耶穌做了自己三次表示不願做的事,把婦人的女兒醫好!——馬太福音15:21-28。
-
-
培養合理的態度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行使權柄要合理
11.耶穌日子的猶太宗教領袖行使權柄的方式怎樣跟耶穌的方式大異其趣?
11 耶穌在世的時候,他行使上帝所賜權柄的方式的確反映出他行事合理。耶穌跟當日的宗教領袖多麼大異其趣!請考慮一個事例。上帝的律法規定,人在安息日什麼工作都不可以做,即使取柴也不可。(出埃及記20:10;民數記15:32-36)宗教領袖想控制人民應用這條律法的方式。於是,他們自行詳細規定人在安息日可以 拿起什麼東西。他們規定:拿起的東西不可重過兩個乾無花果。他們甚至頒令禁止人在安息日穿有釘的涼鞋,聲稱要負擔鞋釘的額外重量也算是工作!據稱拉比在上帝的安息日律法上總共增添了39項規條,並且進一步就這些規條附加了無數規定。另一方面,耶穌並沒有制定無數的規條,也沒有立下無法達到的硬性標準去使人自慚形穢,以圖用這種手段控制別人。——馬太福音23:2-4;約翰福音7:47-49。
12.對於緊守耶和華的公義標準,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穌絕沒有動搖?
12 那麼,我們是否認為耶穌並沒有緊守上帝的公義標準呢?當然不是!耶穌無疑有緊守上帝的標準,但是他明白,律法得以發揮最大功效,在於人把律法背後的原則緊記在心。法利賽人只關心用無數規條去控制人,但耶穌卻力求打動人心。比方說,耶穌清楚知道有些律法是沒有讓步餘地的,就如上帝吩咐人「要逃避淫行」這件事。(哥林多前書6:18)所以,耶穌警告人要提防一些導致不道德的思想。(馬太福音5:28)提出這樣的教訓比僅是制定刻板的規條需要人表現深刻得多的智慧與辨識力。
-
-
培養合理的態度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17.耶穌怎樣為我們立下行事合理的榜樣?
17 請考慮耶穌怎樣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權柄的一個好例子。像天父一樣,耶穌並不擔心別人侵佔他的權柄。耶穌也十分樂於與人分享職權。他把自己在地上「所有的」,都交給忠信的奴隸階級照料。(馬太福音24:45-47,《新世》)他並不怕聽取別人的意見。他常常問聽眾說:「你的意思如何?」(馬太福音17:25;18:12;21:28;22:42)今天基督所有的跟從者都應該這樣。人無論操有多大權柄,也不應當使他們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做父母的,要聆聽!做丈夫的,要聆聽!做長老的,要聆聽!
18.(甲)我們可以怎樣探知自己是否享有為人合理的聲譽?(乙)我們大家都最好決心怎樣做?
18 我們人人都應該決心要「有為人合理的聲譽」。(腓立比書4:5,《菲利普斯譯本》)但我們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樣的聲譽呢?每逢耶穌想知道別人怎樣論及他,就問問可靠的同伴。(馬太福音16:13)何不效法耶穌的榜樣呢?你不妨問問一個你相信會坦白發言的同工,看看自己有沒有為人合理、樂於讓步的聲譽。我們大家無疑都可以作出更大努力去效法耶穌的完美榜樣,凡事都表現合理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別人操有若干權柄,就尤其要時刻留意跟從耶和華和耶穌的榜樣,以合理的方式行使權柄,隨時樂於饒恕人,在適當的時候靈活變通,甘願讓步。不錯,讓我們大家都努力做「合理」的人!——提多書3:2,《新世》。
[腳注]
a 《新約語詞》一書評論說:「厄皮厄伊克斯[合理]的人知道,有時事情可以在法理上完全正確,在道德上卻完全錯誤。厄皮厄伊克斯 的人在一股比法律更崇高、更強大的力量推動下,知道什麼時候要放寬法律,把事情彈性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