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道德素質——反映上帝的聖潔上帝的王國統治了!
-
-
第11章
提高道德素質——反映上帝的聖潔
想像你進了門樓,走向耶和華的偉大屬靈聖殿的外院
1.以西結看到什麼令人生畏的異象?
讓我們回到2500年前,想像一下你就是以西結先知。一座宏偉輝煌的聖殿就在你面前,你慢慢走過去,一位大能的天使帶著你,仔細參觀整座建築物。你登上七級台階,來到三個門樓中的一個,每個門樓高約30米(100英尺),不禁讓你望而生畏,一走進門樓,就見到守衛室,裡面的牆柱上刻著精緻的棕櫚樹圖案。(以西結書40:1-4,10,14,16,22;41:20)
2.(甲)異象裡的聖殿象徵什麼?(另見腳注)(乙)聖殿門樓的不同特點讓我們學到什麼?
2 這是以西結在異象裡看到的屬靈聖殿。以西結將自己看到的細節詳盡地記錄在他的預言書裡,就是以西結書40-48章。異象裡的聖殿象徵耶和華為正確宗教所作的一切崇拜安排。聖殿的每個特點都有象徵意義,跟我們這些在最後的日子崇拜耶和華的人密切相關。a高大的門樓象徵什麼呢?這些門樓讓我們想起,誰想加入正確的宗教,就必須按照耶和華崇高而正義的標準生活。牆柱上的棕櫚樹雕刻也強調這一點,因為聖經有時用棕櫚樹代表正義。(詩篇92:12)守衛室又象徵什麼呢?很明顯,誰不尊重上帝的標準,就不可加入正確的宗教,失去得永生的機會。(以西結書44:9)
3.為什麼基督徒要不斷受到熬煉?
3 以西結的異象有沒有應驗呢?本書第2章談到,從1914年到1919年初期,耶和華任用耶穌熬煉他的子民。上帝子民所受的熬煉到此為止了嗎?當然不是。過去一百年間,基督一直要門徒遵守耶和華所定的聖潔標準。門徒要有聖潔的品行,就得不斷受到熬煉。原因是,在這個道德敗壞的世界裡,雖然基督將門徒聚集起來,撒但卻一心要將他們拉回放縱私慾的污泥中。(請讀彼得後書2:20-22)現在談談真基督徒在三方面逐步受到熬煉:第一,提高道德素質;第二,保持會眾潔淨;第三,加強家庭關係。
逐步提高道德素質
4,5.撒但慣用什麼手段?結果如何?
4 耶和華的子民一向注重貞潔正義的行為。每逢耶和華的組織發出更清晰的指示,他們都樂意聽從。請看以下幾點。
5 性 在耶和華的旨意中,夫妻間的性生活本該是美好、潔淨的。性是耶和華賜給夫妻的寶貴禮物,撒但卻誘使耶和華的子民在婚姻關係之外尋求性滿足,令性變得污穢下流,以致失去上帝的悅納。這一招是撒但很喜歡用的。在巴蘭的日子,他就利用性使上帝的子民犯了大罪。在現今這段最後的日子,性也成了撒但最常用的餌。(民數記25:1-3,9;啟示錄2:14)
6.(甲)《守望台》刊登了什麼誓願?(乙)上帝的子民怎樣看待這個誓願?(另見腳注)(丙)後來,為什麼他們不用這麼做?
6 為了抵擋撒但的攻擊,英語版《守望台》1908年6月15日刊的一篇文章登載了一個誓願,當中包含以下承諾:「我在公開場合跟異性相處時怎麼做,單獨跟異性相處時也會這麼做,不分時間和地點。」b上帝的子民不一定要起這樣的誓願,但許多人都這麼做了,並將自己的名字交給總部辦事處,在《錫安的守望台》刊登出來。這個誓願對許多人確實起了保護作用,但隨著時間的過去,上帝的組織看出有些人起這個誓願,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後來就不再有這樣的安排了。雖然如此,上帝的組織始終堅守這個誓願所蘊含的道德準則。
7.(甲)1935年的《守望台》坦率地指出什麼問題?(乙)文章重申上帝的子民必須遵守什麼標準?
7 撒但卻變本加厲地攻擊上帝的子民。英語版《守望台》1935年3月1日刊坦率地指出,在上帝的子民當中出現了一種情況:有些人以為,只要參與傳道工作,在個人生活中就不用遵守耶和華所定的道德標準。這種情況日趨嚴重。《守望台》直截了當地說:「要記住,耶和華要求我們的,不只是向人作見證。身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不但代表耶和華,也代表他的王國。我們行事為人必須跟這個身份相稱。」文章根據聖經,就婚姻和性道德提出明確的指引,幫助上帝的子民「遠避淫亂」。(哥林多前書6:18)
8.為什麼《守望台》一再強調譯做「淫亂」的希臘語詞的全部含義?
8 近幾十年的《守望台》一再強調,譯做「淫亂」的希臘語詞「波尼阿」的正確定義是什麼。「波尼阿」不光指性交,還指形形色色的不道德性行為,妓院裡猥褻下流的行為也通通包括在內。基督徒聽從《守望台》的勸告,就得到保護,不致像現今世上許多人那樣耽於變態性行為。(請讀以弗所書4:17-19)
9,10.(甲)1935年的《守望台》還提到什麼問題?(乙)聖經對喝酒有什麼合理的觀點?
9 酒 英語版《守望台》1935年3月1日刊還提到另一個問題,說:「我們也留意到,有些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傳道或執行其他屬靈職責。人喝了酒,以致妨礙自己為主的組織所作的服務,這樣做對嗎?究竟在什麼情況下喝酒才不違反聖經的原則呢?」
10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文章根據聖經,就喝酒提出了合理的觀點。聖經並不反對人適量地喝酒,卻強烈譴責人醉酒。(詩篇104:14,15;哥林多前書6:9,10)關於在酒精的作用下執行神聖職務,上帝的子民早已受到提醒,要謹記亞倫兩個兒子的鑑戒:他們在上帝的壇前違法獻上香火,結果被上帝處死。聖經的記載透露了他們行為不當的可能成因:在亞倫的兩個兒子被處死後不久,上帝頒布了一條律法,禁止祭司執行聖職時喝酒。(利未記10:1,2,8-11)今天,基督徒也遵守同樣的原則,避免在酒精的作用下執行神聖職務。
11.上帝的子民對喝酒成癮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什麼這是個福分?
11 近幾十年來,基督徒對喝酒成癮這個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多虧上帝的組織提供適時的靈糧,不少人受到幫助,學會正視這個問題,漸漸戒掉了酒癮,恢復正常的生活。許多人甚至完全不喝酒。縱酒的人可能會喪失尊嚴,毀掉家庭,但最大的損失是,不再有殊榮崇拜耶和華。這樣的下場本可以避免。
「我們能想像主耶穌吞雲吐霧,滿身煙味,或者把任何玷污身體的東西放進嘴裡嗎?這實在難以想像。」——羅素
12.末期還沒到,基督的僕人已經對抽煙有什麼看法?
12 煙草 末期還沒到,基督的僕人已經勸人不要抽煙。很多年前,年老的查爾斯·卡彭回想,他在19世紀末第一次跟查爾斯·泰茲·羅素見面的情景。當時卡彭弟兄才13歲,跟他在一起的還有他哥哥和兩個弟弟。他們四個人就站在賓夕法尼亞州阿勒格尼的聖經書屋的樓梯上。羅素經過,問他們:「你們在抽煙?我聞到煙味。」四個男孩用肯定的口吻告訴羅素弟兄,他們沒有抽煙。這件事發生後,他們想必很清楚羅素弟兄對抽煙的看法。在英語版《守望台》1895年8月1日刊,羅素弟兄提到哥林多後書7:1,說:「基督徒無論以什麼方式使用煙草,都不能為上帝增光,也對自己無益。……我們能想像主耶穌吞雲吐霧,滿身煙味,或者把任何玷污身體的東西放進嘴裡嗎?這實在難以想像。」
13.1973年,上帝的子民怎樣進一步受到熬煉?
13 英語版《守望台》1935年3月1日刊把煙草叫做「穢草」,說明基督徒不論是抽煙還是嚼煙草,都不能繼續在伯特利工作,也不能再做上帝組織的代表,例如做先驅或分區監督。1973年,上帝的子民進一步受到熬煉。英語版《守望台》1973年6月1日刊(漢語版1973年12月1日刊)指出,使用煙草不僅危害生命,玷污身體,也是缺乏愛心的行為。文章聲明,耶和華見證人要是繼續抽煙或嚼煙草,在會眾裡就沒有好名聲。誰不肯戒除這種惡習,就會被開除。c基督還在另一方面熬煉他的門徒。
14.(甲)關於血,上帝的命令是什麼?(乙)輸血是怎樣普及起來的?
14 血 早在挪亞的日子,上帝已經說不可吃血。他頒布律法給以色列人時重申,任何血都不可吃。後來,他也吩咐基督徒會眾要「禁戒血」。(使徒行傳15:20,29;創世記9:4;利未記7:26)到了近代,撒但找到新方法使許多人違背「禁戒血」的命令。19世紀,醫生嘗試給病人輸血。科學家發現血液分為不同類型後,輸血就逐漸普及。1937年,血液開始被收集起來,儲存在血庫裡。二戰的爆發大大推動了輸血技術的發展。不久,輸血療法就在世界各地盛行起來。
15,16.(甲)耶和華見證人對輸血有什麼立場?(乙)關於輸血的問題,基督徒得到什麼幫助,讓他們可以採用不輸血療法?(丙)有什麼成果?
15 早在1944年,英語版《守望台》已表明,接受輸血跟吃血沒什麼兩樣。第二年,《守望台》再次根據聖經解釋,為什麼接受輸血等同吃血,強調基督徒在這方面要堅守立場。1951年,英語版《守望台》刊登了一連串的問題和答案,讓上帝的子民知道該怎樣回答專業醫護人員的問題。那些年,世界各地忠心的基督徒都勇敢地堅守立場,絕不接受輸血,因此往往被人譏嘲和敵視,甚至遭到猛烈的迫害,但基督一直帶領上帝的組織前進,不斷提供幫助。後來,上帝的組織經過深入仔細的研究,出版了一些跟血有關的冊子和文章。
16 1979年,有些長老開始約見醫院的醫生。這些弟兄引用聖經,向醫生們解釋耶和華見證人不輸血的立場,同時也讓他們知道,除了輸血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療法可用。1980年,美國有39個城市的長老在這方面受到特別的培訓。後來,中央長老團批准在世界各地成立醫院聯絡委員會。自那時以來,醫院聯絡委員會的工作有什麼進展呢?今天,數以萬計的專業醫護人員,包括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和其他專科醫生,都尊重耶和華見證人的決定,願意跟我們合作,按我們的意願採用不輸血療法。越來越多醫院提供不輸血療法,有些醫院甚至將不輸血療法視為最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撒但千方百計使基督徒淪為不潔,耶穌卻用不同的方法保護門徒免受玷污。細想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振奮人心嗎?(請讀以弗所書5:25-27)
越來越多醫院提供不輸血療法,有些醫院甚至將不輸血療法視為最高水平的醫療技術
17.基督一直熬煉門徒,我們怎麼做就表明自己珍惜他所做的一切?
17 我們應該認真想想:「基督一直熬煉門徒,教導我們緊守耶和華崇高的道德標準,我們有沒有好好珍惜呢?」有的話就要記住,撒但想盡辦法使我們不再尊重上帝所定的道德標準,一心要我們跟耶和華與耶穌疏遠。耶和華的組織卻出於愛心,經常告誡我們,要提防當今世界各種不道德的行為,幫助我們抗拒撒但的影響。願我們保持警惕,時刻聽從這些有益的勸告。(箴言19:20)
維護會眾清白的名聲
18.以西結的異象讓我們清楚明白,基督徒要是蓄意背棄上帝的標準,會有什麼後果?
18 第二方面的熬煉跟保持會眾的潔淨有關。許多人決定按照耶和華的標準行事為人,並獻身事奉他,但說來可悲,不是每個人都能貫徹始終。後來,有些人的內心情況改變了,他們就蓄意背棄耶和華的標準。會眾該怎樣對待這樣的人呢?本章起頭提到以西結在異象裡看到的屬靈聖殿。還記得那些高大的門樓嗎?每個門樓裡都有守衛室。守衛有責任保護聖殿,阻止心裡「沒有受過割禮」的人進去。(以西結書44:9)這清楚表明,我們必須努力按耶和華的標準生活,培養聖潔的品行,才能加入正確的宗教。今天,我們能夠跟基督徒弟兄姊妹一起崇拜耶和華是很大的榮幸,但這種榮幸不是人人可以享有的。
19,20.(甲)基督怎樣逐步熬煉門徒,讓他們知道處理嚴重過犯的正確做法?(乙)有哪三個理由會眾必須把不肯悔改的犯過者開除?
19 早在1892年,英語版《守望台》已經指出,「如果有人直接或間接否認基督犧牲生命,作為[對應的]贖價,救贖所有人,我們就有責任開除 這樣的人(不再承認他是基督徒)」。(請讀約翰二書10)1904年出版的《新的受造物》(英語)表明,慣常作惡的人危害會眾的靈性。在那個年代,如果有人犯了嚴重的罪,整群會眾都會參與所謂的「教會審訊」。不過,這種情況很罕見。1944年,英語版《守望台》指出,惟獨肩負職責的弟兄才可處理嚴重的過犯。1952年,英語版《守望台》登載了一篇文章,說明怎樣按照聖經原則處理司法事件,並強調把不肯悔改的人開除,主要是為了保持會眾的潔淨。
20 從那時起,基督一直熬煉門徒,讓他們明白該怎樣處理嚴重的過犯。基督徒長老受到培訓,處理司法事件時要效法耶和華,既要公正也要慈悲。今天,我們清楚看出至少有三個理由,會眾必須把不肯悔改的犯過者開除:(一)免得耶和華的名被辱沒;(二)保護會眾,不致受嚴重的罪腐化;(三)希望促使犯過者悔改。
21.為什麼開除的安排對上帝的子民有益?
21 今天,你看得出開除的安排對基督徒有益嗎?在古代,耶和華跟以色列國族來往。犯過的以色列人往往為整個國族帶來不良影響,這些人的數目有時甚至比那些愛耶和華、努力做對的事的人還要多。結果,以色列人常常辱沒耶和華的名,最後失去了上帝的悅納。(耶利米書7:23-28)今天,耶和華不是跟某個國族,而是跟一大群崇拜他的人來往。這個群體中如果有人不知悔改,就會被開除,好把他們的壞影響減到最低。撒但也不能利用他們進一步腐化會眾,損害會眾的名聲。這樣,以整體來說,我們才能繼續蒙耶和華悅納。要謹記耶和華的應許:「凡為了攻擊你而造的武器,都必失去功用。」(以賽亞書54:17)處理司法事件的長老肩負沉重的責任,我們有沒有忠貞地支持他們呢?
要榮耀天父,因所有家族都靠他得名
22,23.(甲)上世紀初的基督徒怎麼做,讓我們滿心感激?(乙)為什麼說,那個年代的基督徒在從事屬靈工作和照顧家庭這兩方面要取得平衡?
22 基督徒在第三方面受到的熬煉,跟婚姻和家庭生活有關。這些年來,我們對家庭關係的看法有沒有修正呢?有的。比如說,讀到上帝的僕人在上世紀初所表現的自我犧牲精神,我們不禁心生敬佩。這些忠僕以神聖職務為先為重,我們深深地感激他們,但也看出他們有必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為什麼這樣說呢?
23 從前,弟兄們奉派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傳道或從事分區探訪的工作,往往一去就是好幾個月。那時候,上帝組織的出版物常常強調獨身比結婚好,所用的措辭有時比聖經說的還要強烈,而且很少談到怎樣鞏固基督徒的婚姻關係。但時至今日,這種情況有沒有改變呢?有!
基督徒不應該只顧做上帝的工作而不顧家庭
24.基督怎樣幫助忠心的門徒對婚姻和家庭生活有合理的看法?
24 今天,基督徒不應該只顧做上帝的工作而不顧家庭。(請讀提摩太前書5:8)聖經就婚姻和家庭生活提出的勸告合情合理,具有實效。在這方面,基督一直確保忠心的門徒不斷受到提醒。(以弗所書3:14,15)1978年,上帝的組織出版了《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漢語版1979年出版)。18年後,《家庭幸福的祕訣》面世了。此外,《守望台》刊登了不少文章,幫助夫婦實踐聖經原則,維繫婚姻關係。
25-27.我們怎麼看出,耶和華的組織越來越關注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需要?
25 那麼,年輕人呢?隨著時間的過去,年輕人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其實,上帝的組織很早就為不同年齡的兒童提供有益的讀物。從前,以兒童為寫作對象的書刊好比涓涓流水,時至今日已成了滾滾洪流。例如,從1919年到1921年,英語版《黃金時代》有個欄目叫「少年聖經研究」。1920年,上帝的組織出版了一本冊子叫《黃金時代初階》(英語),1941年又出版了《兒童》(英語)。上世紀70年代,《聆聽偉大的導師》《盡量善用你的青春》《我的聖經故事書》相繼面世。1982年,《警醒!》推出了一個新欄目——「青年人問」。上帝的組織把這個欄目下的文章彙編成《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1989年出版。
在德國的大會裡,孩子收到《寶寶學聖經》,十分高興
26 今天,我們為年輕人提供了最新的兩冊《青年人問》書。「青年人問」欄目的文章會繼續放在jw.org網站上。我們也出版了《向偉大的導師學習》。我們的網站還有很多專為青少年和兒童設計的欄目,例如「聖經人物卡」「看聖經動動腦」「兒童聖經遊戲」「看圖玩遊戲」「聖經故事漫畫」「寶寶學聖經」,以及不同的影片。公元1世紀,基督將小孩召集到他那裡,用臂膀摟著他們。(馬可福音10:13-16)今天,他一如既往,仍然十分關愛孩子,很想讓我們當中的年輕人感受到愛,在靈性上得到飽足。
27 耶穌也想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在這個腐敗的世界裡,世人的道德水平每況愈下,淫辱兒童的敗行越來越普遍。由於這個緣故,上帝的組織出版了一些文章,提出清晰明確的指引,幫助父母教導兒女保護自己免受性侵犯。d
28.(甲)正如以西結看見的聖殿異象顯示,我們要加入正確的宗教崇拜耶和華,就必須怎麼做?(乙)你決心怎麼做?
28 基督繼續熬煉門徒,教導他們尊重並遵守耶和華崇高的道德標準,好從中得益。想到基督為我們所做的這些事,不是振奮人心嗎?要多想想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的聖殿,也要記住高大的門樓象徵什麼。誠然,這聖殿不是實際的建築物而是屬靈的,但在我們心目中,這聖殿有多真實呢?要進入屬靈的聖殿,光是去王國聚會所、翻開聖經,或上門向人傳道並不夠。這些事都是別人看得見的,連虛偽的人也會做,只是他們不想進耶和華的殿而已。因此,除了參加聚會,研讀聖經,向人傳道之外,還要遵守耶和華崇高的道德標準,懷著純正的動機崇拜耶和華。我們這麼做,就能進屬靈的聖殿,在最神聖的地方崇拜耶和華上帝。願我們時刻珍惜這個寶貴的殊榮。也願我們努力緊守耶和華的正義標準,盡己所能反映他的聖潔。
a 在現代,誰應驗了關於上帝的子民獲釋回鄉的聖經預言呢?1932年出版的《洗雪》(英語)第2冊首次指出,是屬靈的 以色列,而不是血統上的以色列。這些預言指向正確宗教的復興。《守望台》1999年3月1日刊解釋,以西結在異象中看到的聖殿是其中一個跟復興有關的預言,因此在最後的日子,這個預言在屬靈方面得到重大的應驗。
b 誓願禁止男女在房間裡單獨相處,除非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或家人,不然就要把房門完全打開。有多年的時間,這個誓願在伯特利的早晨崇拜中天天讀出來。
c 使用煙草包括抽煙、嚼煙草、吸鼻煙,以及種植煙草。
d 見《向偉大的導師學習》第32課;另見《警醒!》2007年10月刊《保護孩子免受性侵犯!》系列文章。
-
-
組織起來為「賜平安的上帝」服務上帝的王國統治了!
-
-
第12章
組織起來為「賜平安的上帝」服務
1,2.(甲)英語版《錫安的守望台》1895年1月刊有什麼改變?(乙)弟兄們有什麼反應?
約翰·博內特是個熱心的聖經研究者,他收到英語版《錫安的守望台》1895年1月刊時,興奮極了。雜誌的封面是全新設計的,上面有一座燈塔,屹立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塔頂射出的燈光照亮夜空。這期雜誌有一篇文章介紹新封面,題目是《換上新裝》。
2 博內特弟兄十分欣賞新封面,於是寫信給羅素弟兄,說:「我很高興看到《守望台》穿上了『新裝』,多漂亮啊!」另一個忠心的聖經研究者約翰·布朗也寫了一封信,談到雜誌的新設計,說:「封面的燈塔冒著狂風暴雨的吹襲,頂著洶湧怒濤的衝擊,一動不動地豎立在堅固的基石上,非常鮮明醒目!」《守望台》的新封面只不過是弟兄們在1895年見到的第一個改變。同年11月,弟兄們得知另一個重大的改變要來了,這個改變也跟波濤洶湧的大海有關。
3,4.(甲)英語版《守望台》1895年11月15日刊談到什麼問題?(乙)文章說會有什麼影響深遠的改變?
3 英語版《守望台》1895年11月15日刊發表了一篇相當長的文章,坦率地談到一個問題,就是上帝組織的內部鬧矛盾,聖經研究者之間彼此不和。弟兄們常常爭論會眾該由誰來帶頭,衝突愈演愈烈,在會眾裡掀起了狂風巨浪。他們的競爭精神引起了分裂,怎麼做才能糾正這種情況呢?這篇文章將上帝的組織比作一艘船,直率地指出帶領這艘船的弟兄沒有做好準備應付狂風巨浪。那麼,他們該怎麼做呢?
4 文章說,稱職的船長會確保船上有充足的救生設備,船上的工作人員都該準備好隨時封艙,以防暴風雨來襲。同樣,帶領上帝組織的弟兄也要確保所有會眾都作妥準備,抵擋暴風雨般的衝擊。要達到這個目的,文章談到一個影響深遠的改變,就是「每個連(會眾)選出長老來督導羊群」,並說這個改變即時生效。(使徒行傳20:28)
5.(甲)為什麼選出長老這個新安排十分適時?(乙)我們會探討哪些問題?
5 選出長老督導羊群的新安排十分適時,對會眾的組織結構起了穩定作用。在長老的督導和幫助下,會眾的弟兄姊妹渡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激起的驚濤駭浪。接著的幾十年間,上帝的子民在組織上不斷改進,因此能更好地為耶和華服務。聖經裡有什麼預言提及這方面的進步?你看到上帝的子民在組織上的哪些改變呢?你從中得到什麼裨益?
「我必立和平為你們的監督」
6,7.(甲)以賽亞書60:17的話是什麼意思?(乙)耶和華提到「監督」和「監工」,這表明什麼?
6 本書第9章說過,以賽亞預告耶和華會賜福給他的子民,使他們不斷增多。(以賽亞書60:22)但耶和華應許的還不止這些。在同一個預言裡,以賽亞記述了耶和華的話:「我要以金代銅,以銀代鐵,以銅代木,以鐵代石。我必立和平為你們的監督,立正義作你們的監工。」(以賽亞書60:17)這個預言有什麼含意呢?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改變不是用好的代替不好的,而是用更好的代替好的
7 以賽亞的預言提到用一種材料代替另一種。請留意,這種改變不是用好的代替不好的,而是用更好的代替好的。以金代銅是一種改進,預言提到的其他材料也一樣。通過這個比喻,耶和華預告他子民的情況會一步一步地改進。預言指的是哪方面的改進呢?耶和華提到「監督」和「監工」,這表明他的子民在組織上會逐步改進,所得的照顧也會越來越好。
8.(甲)以賽亞的預言提到的改進由誰促成?(乙)我們從中得到什麼益處?(另見附欄「他謙卑地接受了糾正」)
8 誰促成上帝的子民在組織上的改進呢?耶和華說:「我 要以金代銅,以銀代鐵……。我 必立和平為你們的監督」。顯而易見,會眾在組織上的任何進步,都是耶和華的作為,而不是人的功勞。耶穌作王後,耶和華就通過愛子幫助他的子民在組織上不斷改進。那我們從中得到什麼益處呢?同一節經文顯示,這些改進會帶來「和平」(也可以譯作「和諧」「和睦」「平安」)與「正義」。我們聽從上帝的指引,努力作出改變,會眾就會充滿和平的氣氛。我們喜愛正義,就自然願意為「賜平安的上帝」耶和華服務。(腓立比書4:9)
9.會眾的秩序和團結應該以什麼為根基?為什麼?
9 論到耶和華,使徒保羅說:「上帝不是要人混亂,而是要人和諧。」(哥林多前書14:33)請留意,在保羅的話裡,跟「混亂」相對的不是「秩序」,而是「和諧」。為什麼呢?因為秩序不一定會帶來和諧平安。舉個例,一支軍隊齊步走向前線,秩序井然,但帶來的是戰爭而不是和平。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謹記:任何有秩序的組織如果不是建基於和平,就遲早會垮台。要讓秩序維持下去,就非得有上帝所賜的和平不可。看到「賜人平安的上帝」不斷指引他的子民,熬煉他們,我們不是應該滿心感激嗎?(羅馬書15:33)由於有上帝所賜的和平作為根基,世界各地的會眾運作得井井有條,基督徒之間團結和諧,我們實在應該倍加珍惜!(詩篇29:11)
10.(甲)上帝的現代子民早期在組織上有哪些改進?(見附欄「改進督導的方式」)(乙)我們會討論哪些問題?
10 附欄「改進督導的方式」概述了上帝的現代子民早期在組織上的一些改進,令整個組織運作得井然有序。近幾十年來,上帝通過君王帶來了什麼「以金代銅」的改變?督導方式的改進,怎樣鞏固全球所有會眾的團結,促進會眾的和諧呢?這些改變跟你事奉「賜人平安的上帝」有什麼關係?
基督怎樣領導會眾
11.(甲)關於會眾的組織結構,弟兄們深入研究聖經後意識到什麼?(乙)中央長老團的弟兄決心怎麼做?
11 1964年到1971年間,在中央長老團的督導下,弟兄們進行了一個深入研究聖經的計劃,探討不同的課題,其中一個跟公元1世紀基督徒會眾的運作有關。a就會眾的組織結構來說,弟兄們查考聖經後意識到,公元1世紀的會眾不是由一位長老(監督)而是由一個長老團督導的。(請讀腓立比書1:1;提摩太前書4:14)中央長老團明白這一點後,看出君王耶穌正指引他們,讓他們知道上帝的子民在組織結構上需要改進,因此決心聽從君王的引導。他們毫不猶豫地按照聖經所定的標準委任長老。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上帝的組織在結構上有哪些改進呢?
12.(甲)中央長老團有什麼改變?(乙)請描述現在中央長老團的結構。(見附欄「中央長老團怎樣管理上帝王國在地上的事務」)
12 第一個改進跟中央長老團有關。那時候,中央長老團由賓夕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董事會的七位成員組成,他們都是受膏弟兄。到了1971年,中央長老團的成員由七位增加到十一位,他們也不再是董事會的成員。中央長老團的弟兄彼此平等,一視同仁。從這一年起,他們按照弟兄姓氏的字母順序輪流擔任中央長老團的主席,任期一年。
13.(甲)有40年的時間,會眾是怎樣受到督導的?(乙)到了1972年,中央長老團怎麼做?
13 第二個改進跟各群會眾有關。從1932年到1972年,會眾主要由一個弟兄督導。到1936年為止,這個受委任的弟兄一直稱為服務指導員,此後改稱為連的僕人,再改為組務僕人,最後是會眾監督。這些受委任的弟兄熱心照顧羊群,關心他們的靈性。那個年代,會眾的事通常由會眾監督一個人作決定,他不用跟其他僕人商量。到了1972年,中央長老團決定改變這種情況,這個改變深具歷史意義。到底是什麼改變呢?
14.(甲)什麼新安排從1972年10月1日起生效?(乙)長老團的統籌者怎樣將腓立比書2:3的原則運用出來?
14 會眾不再由會眾監督一個人督導。其他弟兄只要符合聖經所定的標準,也會受委任做長老。他們組成長老團,共同督導會眾。這個新安排從1972年10月1日起生效。今天,長老團的統籌者不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倒會「行事為人像後輩」。(路加福音9:48)有這些謙卑的弟兄為世上整個弟兄團體服務,是多大的福分啊!(腓立比書2:3)
君王耶穌高瞻遠矚,在適當的時候興起更多牧人照顧他的門徒
15.(甲)長老團的安排為會眾帶來什麼福分?(乙)什麼表明君王耶穌確實高瞻遠矚?
15 由長老團的不同弟兄分擔照顧會眾的責任,的確是一大改進。請看看其中三個益處:第一,不管在會眾裡的責任有多大,長老團的所有長老都時刻謹記耶穌才是會眾的頭。(以弗所書5:23)第二,箴言11:14說:「集思廣益,就能得救。」凡是跟會眾的靈性有關的事,長老們都會一起商議,聽聽彼此的意見。這樣,他們所作的決定就能跟聖經的原則一致。(箴言27:17)長老們這麼做,必蒙耶和華賜福,事事亨通。第三,會眾的數目不斷增加,很需要弟兄負起督導並牧養會眾的責任。上帝的組織委任更多合資格的弟兄做長老,就能滿足這方面的需求。(以賽亞書60:3-5)想想看,全球會眾的數目從1971年的2萬7000多群,增加到2013年的11萬3000多群。由此可見,君王耶穌高瞻遠矚,在適當的時候興起更多牧人照顧他的門徒。(彌迦書5:5)
「做羊群的榜樣」
16.(甲)長老有什麼責任?(乙)聖經研究者怎樣看耶穌的吩咐「要牧養我的小綿羊」?
16 早在聖經研究者的日子,長老已經明白自己有責任幫助羊群繼續事奉上帝。(請讀加拉太書6:10)1908年,英語版《守望台》有一篇文章論述耶穌的吩咐:「要牧養我的小綿羊」。(約翰福音21:15-17)文章對長老說:「主吩咐我們牧養他的羊群,我們應該將這個吩咐放在心上,也應該將餵養並照顧羊群的責任看做殊榮。這樣做十分重要。」1925年,英語版《守望台》再次強調長老必須負起牧人的責任。文章提醒長老:「教會是屬於上帝的……凡有殊榮為弟兄服務的,都要向上帝負責。」
17.耶和華的組織怎樣幫助長老提高牧養技巧?
17 耶和華的組織怎樣幫助長老提高牧養的技巧,「以銀代鐵」呢?就是提供培訓。1959年,上帝的組織為長老舉辦了第一屆王國職務訓練班。課程裡有一課是「關心每一隻羊」。長老受到鼓勵要「安排時間上門探訪傳道員」,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在牧養探訪時強化他們的信心。1966年,王國職務訓練班的課程更新了,其中一課是「牧養工作十分重要」。這一課的重點是:帶頭的弟兄「應該好好照顧上帝的羊群,但也不該忽略家人和傳道工作」。近年來,上帝的組織為長老舉辦了更多訓練班。長老不斷受到培訓,這帶來什麼結果呢?今天,在全球的基督徒會眾裡,有成千上萬個合資格的弟兄做屬靈的牧人。
1966年,在菲律賓舉辦的王國職務訓練班
18.(甲)長老要執行什麼重大的任務?(乙)為什麼耶和華和耶穌深愛勤奮工作的長老?
18 耶和華通過君王耶穌,設立了基督徒長老的安排,好讓長老執行一件重大的任務。什麼任務呢?就是帶領上帝的羊群渡過人類歷史上最難以應付的時期。(以弗所書4:11,12;提摩太後書3:1)耶和華和耶穌深愛勤奮工作的長老,因為他們聽從聖經的勸告:「牧養上帝的羊群,……做羊群的榜樣。」他們這麼做是出於樂意和熱誠的。(彼得前書5:2,3)基督徒的牧人在不同方面做羊群的榜樣,大大促進會眾的和睦與喜樂,讓我們看看其中兩方面。
今天的長老怎樣牧養上帝的羊群
19.長老和我們一起傳道,我們有什麼感覺?
19 第一,長老跟會眾的弟兄姊妹一起傳道。福音書的執筆者路加談到耶穌,說:「耶穌起程傳道,逐城逐村,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跟他在一起 的有那十二人」。(路加福音8:1)正如耶穌跟使徒們一起傳道,今天堪作模範的長老也和弟兄姊妹一起傳道。他們看出,這樣做能大大促進會眾美好的精神。會眾的弟兄姊妹有什麼感覺呢?年近九十的讓尼娜說:「和長老一起傳道,我就有機會跟他談談,更熟悉他了。」三十多歲的史提文說:「我和長老一起逐戶傳道時,覺得他很想幫我。有他的幫助,我真的很高興。」
正如牧人尋找迷失的綿羊,今天長老也努力尋找那些停止跟會眾來往的人
20,21.長老怎麼做,就是效法比喻中的牧人?請舉例說明。(另見附欄「週復一週的探訪結出成果」)
20 第二,耶和華的組織培訓長老去關心那些停止跟會眾來往的人。(希伯來書12:12)為什麼長老應該幫助這些靈性軟弱的人?長老該怎樣著手呢?讀讀牧人尋找迷失綿羊的比喻,就知道答案了。(請讀路加福音15:4-7)比喻裡的牧人發現一隻羊不見了,就馬上去找,彷彿這是他惟一的羊。今天的基督徒長老可以怎樣向這個牧人學習呢?在牧人眼中,迷失的綿羊十分寶貴;同樣,在長老眼中,停止跟上帝子民來往的人也十分寶貴。長老將靈性軟弱的人看做迷失的綿羊,而不是無可救藥的人。此外,牧人決定「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為止,同樣長老也主動尋找靈性軟弱的人,向他們伸出援手。
21 比喻裡的牧人找到綿羊後,怎麼做呢?他溫柔地把羊抱起來,「放在肩頭上」,送回羊群。同樣,長老衷心關懷靈性軟弱的人,溫柔和藹地將他們扶起來,也許能幫助他們回到會眾裡。非洲一個叫維克托的弟兄已經停止跟會眾來往。他說:「在我停止傳道的八年裡,長老從沒放棄幫助我。」到底是什麼打動了他的心呢?維克托說:「有一天,約翰特地來看我。他是個長老,也曾經是我的先驅同學。約翰給我看以前我們參加先驅訓練班時拍的照片。這些舊照片勾起很多美好的回憶,令我想起以往事奉耶和華的快樂時光,我很想重拾這種喜樂。」約翰探訪後不久,維克托重投會眾的懷抱。今天,他再次做先驅。基督徒長老關心弟兄姊妹,確實讓我們喜樂大增。(哥林多後書1:24)b
改進督導方式,加強上帝子民的團結
22.正義與和平怎樣促進會眾的團結?(另見附欄「我們真是喜出望外!」)
22 前面說過,耶和華預告在他的子民中,正義與和平的果實會逐漸增多,能鞏固會眾的團結。(以賽亞書60:17)先說說正義,「獨一 的耶和華」的正義標準不會因地而異,他對所有會眾一視同仁。(申命記6:4)耶和華的是非標準只有一套,獨一無二,各地聖民的會眾都遵守這套標準。(哥林多前書14:33)因此,會眾必須按照耶和華的標準行事,才會興旺。再講講和平怎樣鞏固會眾的團結。君王耶穌不單要我們在會眾裡享有和平,也要我們「促進和睦」。(馬太福音5:9)所以,我們要「追求促進和睦的事」。一旦有分歧,就該主動化解。(羅馬書14:19)這樣,我們就能促進會眾的和平與團結。(以賽亞書60:18)
23.身為耶和華的僕人,今天我們享有什麼?
23 早在1895年11月,英語版《守望台》談到選出長老督導羊群的新安排時,也說出了帶頭弟兄的願望。什麼願望呢?他們希望這個新安排能幫助上帝的子民「在信仰上加快團結 的步伐」,並祈求上帝賜福。回顧過去的一百多年,我們可以滿懷感激地說,耶和華通過君王耶穌改進督導的方式,確實讓我們在崇拜上更加團結。(詩篇99:4)結果,今天在世界各地,耶和華的子民都滿心喜樂,大家「本著同樣的精神,跟著同樣的腳蹤」,並肩為「賜平安的上帝」服務。(哥林多後書12:18;請讀西番雅書3:9)
a 這個研究計劃的成果,發表在《助人明白聖經的工具》(英語)一書上。
b 見《守望台》2013年1月15日刊《基督徒長老——促進我們喜樂的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