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亂世兒女警醒!1996年 | 8月22日
-
-
亂世兒女
逃難是怎麼一回事?試想想,你本來過著安舒的日子,但晴天霹靂,生活頓時起了劇變。一夜間,友鄰竟成了仇敵。士兵快要來到,他們準會把你的財物劫掠一空,又把你的住所燒掉。你必須在短短十分鐘內收拾行裝,趕快逃命。由於路途遙遠,你只可以攜帶細小的旅行袋。你會把什麼放進其中呢?
你倉皇出逃,外面槍林彈雨,炮火聲不絕於耳。其他人也在逃難,你於是跟著大夥兒走。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你不但飢餐渴飲,而且累得要命,惟有連拖帶走地前行。如果要活下去,你即使精疲力竭,也得拼命地往前走。既然無處安身,你只好露宿野外,在田間搜尋食物。
你想投奔一個太平的國家,邊防衛兵卻不許你進入國境。他們搜查你的旅行袋,把貴重物品一一沒收了。你轉往另一個邊防檢查站,這回終於獲准入境。你給安置在骯髒的難民營裡,營地四面圍起有刺的鐵絲網。雖然周遭的人跟你一樣備嘗艱辛,你卻感到孤單寂寞,茫然不知所措。
由於隻身在外,你非常惦念家人朋友。你發現自己要完全倚賴外間的援助。營內沒有工作可做,簡直百無聊賴。你不但要竭力對抗沮喪、絕望的感覺,還要抑制怒火。你為前途發愁,深知難民營不過是臨時安身之所。難民營始終不是自己的家,反而像個等候室或倉庫,擠滿了不受歡迎的外地人。你不禁納罕,有關方面會不會強行把自己遣返原居地呢。
今天,千百萬人都飽經以上的淒風苦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難民專員辦事處)指出,環球各地有2700萬人因逃避戰亂、迫害而流亡國外。此外,另有2300萬人在國內無家可歸、無處安身。總之,世界上每115人就有1個被迫出逃,而大部分都是婦孺。為了逃避戰禍,難民被迫流離失所,任憑機遇擺布。但說來遺憾,世上沒有國家願意收容他們。難民遭人厭棄,不是在於他們的為人,而是在於他們的身分。
難民問題正好表明,世界各地動盪不安,簡直亂得一團糟。難民專員辦事處聲稱:「難民是社會解體的最後徵兆。某一國家出現社會動亂、政局不穩,要知道情況有多嚴重,從一連串的前因後果就可見一斑,而難民就是最後而又最明顯的一環。整體看來,難民就是人類文明的指標,把當前的狀況顯示出來。」
不少專家指出,難民問題日益惡化,嚴重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他們的數目有增無已,似乎永無休止。這樣的情況是什麼促成的?有任何解決方法嗎?接續的文章會探討這些問題。
-
-
難民湧現警醒!1996年 | 8月22日
-
-
難民湧現
人類歷史充滿了戰爭、饑荒、迫害等事,可說劣跡昭彰。所以,長久以來人類一直有民眾外逃避難的現象。過去,不少國族曾伸出援手,給予逃難者所需的庇護。
古代的阿茲特克人、亞述人、希臘人、希伯來人、穆斯林,以及其他族群也有謹守法律規定,向避難者提供庇護。2300多年前,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寫道:「外僑既已跟同胞、家人分離,大眾理應對他關懷備至,神靈也會大大保佑他。所以,務要採取一切措施,以防外僑蒙冤受屈。」
在20世紀,難民人數劇增。為了救助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遺下的150萬個難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難民專員辦事處)在1951年正式成立。這個辦事處預計只會維持三年,因為當局認為,餘下的難民只要尋得庇護,在避難國家安頓下來,很快就可融入當地社會。安置難民的工作一旦完成,這個組織就可以解散。
可是,數十年來,難民人數不斷增加,難以抑制。到1975年,他們的數目已上升至240萬。1985年,流離失所的難民多達1050萬。到1995年,從難民專員辦事處獲得保護和救助的人數激增至2740萬!
許多人本以為冷戰結束後,全球的難民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不過,他們的希望破滅了。眾國族因為舊仇宿怨、種族歧見而變得四分五裂,結果衝突連連爆發。國家飽受戰火蹂躪,人民不得不外逃避難,他們深知本國政府既不能,也不會給予他們庇護。舉例說,1991年,差不多有200萬伊拉克人湧進鄰邦。自那年以來,逃離前南斯拉夫的難民估計有73萬5000人。盧旺達共有730萬人口。1994年,該國爆發內戰,半數以上的國民被迫離鄉背井。約有210萬盧旺達人逃往鄰近的非洲國家避難。
難題為何日益惡化?
難民人數日增,是由好幾個因素促成的。在一些地方,例如阿富汗和索馬里,國家政府垮台後,大權就落入武裝民兵組織手中。他們見東西就搶,把農村地區洗劫一空,人民因此大起恐慌,倉皇逃命。
在其他地方,錯綜複雜的種族糾紛、宗教歧見激化成武裝衝突。交戰各方旨在把平民百姓驅逐出境。論到前南斯拉夫的戰事,聯合國一名代表在1995年中嗟嘆說:「提起這場戰爭,許多人都覺得,很難理解其中底蘊:交戰者是誰、為何要出兵。作戰期間,一方有大批難民逃往國外,三星期後另一方又有大批民眾出逃。有些人密切注意戰事發展,連他們也認為很難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齊射火箭發射器、導彈、火炮等現代武器具有高度破壞力,不但使戰場屍橫遍野,還把衝突範圍擴大。結果,難民與日俱增。近年來,世界上約有百分之80的難民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他們逃往鄰近的發展中國家尋求庇護,其實這些鄰邦也自身難保。
在多場衝突中,民眾所以外逃避難,是因為糧食實在短缺。護送救援物品的部隊也許中途出事,挨餓的百姓不得不離鄉背井,搜尋食物充飢。《紐約時報》留意到:「在許多地方,例如非洲之角,由於乾旱頻仍、戰爭此起彼伏,土地已大受破壞,不再適宜耕種了。盈千累萬的人離開家園,到底是為了逃避飢餓還是逃避戰亂,這個問題已變得無足輕重。」
千百萬人流離失所
列國雖然原則上同意提供庇護,但由於難民人數眾多,各國政府不知所措。古埃及也有類似情況出現。為了逃避持續七年的大饑荒,雅各舉家逃往埃及尋求庇護。法老不但歡迎他們在國內安家落戶,還讓他們住在「國中最好的地」上。——創世記47:1-6。
後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滿了那地」。埃及人於是苛待以色列人,以求抑制他們的增長;不過,「[埃及人]越發苦害他們, [以色列人]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出埃及記1:7,12。
類似地,現今難民人數有增無已,列國正大感「愁煩」。各國政府最關注的就是經濟負擔。給千百萬難民提供庇護,照顧他們的衣、食、住——這一切都需要龐大花費。在1984年至1993年間,難民專員辦事處每年的開支從4億4400萬美元增至13億美元。這筆經費大都是由富國捐助的;在這些富國當中,有的正面臨財政困難,國家經濟在走下坡。捐贈國有時抱怨說:『單是救濟國內露宿街頭的窮人,已令我們吃不消。更何況全球難民的人數勢必上升,我們又怎有能力照顧這些難民呢?』
問題為何會變得複雜?
難民投奔富國後,時常發覺環境異常複雜。出於經濟原因,成千上萬的外國人紛紛移居富國,使形勢變得對難民不利。經濟移民跟難民不同,他們無需逃避戰亂、迫害或饑荒。剛相反,他們旨在擺脫貧窮,一心追求安舒日子。這些移民常常佯作難民,向庇護組織虛報資料。結果,名副其實的難民獲得公平聽訊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a
有人把難民和移民比作兩股人流,多年來一直並行地湧進富國裡。可是,各國對移民入境管制日益嚴格,經濟移民的出路給堵塞了。迫於無奈,這股人流只好跟難民匯合,結果難民潮暴漲,並且泛濫成災。
經濟移民深知,申請庇護的過程可能曠日持久,但分析過後,他們始終認為這樣做穩操勝券。當局要是接納庇護申請,他們當然「勝利」了,因為移居地的經濟發展比原籍國蓬勃得多。即使申請遭當局駁回,這些移民也操了勝券:既可以掙得一筆金錢,又可以把自己所學得的技能帶回祖國去。
難民人數日益增多,假難民也有增無已,他們源源不絕地向外國湧流。許多國家都把他們拒於門外。有的國家不許逃難人群越過邊境。其他國家立法嚴加管制,並引進繁複手續,這些措施跟斷然拒絕難民入境有異曲同工之妙。另一些國家強行把難民遣返。難民專員辦事處所出版的一份刊物評論說:「不論是名副其實的難民還是經濟移民,兩者數目都不斷增多,無從抑制,給源遠流長的庇護傳統帶來莫大衝擊,這個歷時3500載的傳統快要消失了。」
仇恨與恐懼
難民還要面對另一個難題,那就是本地居民的排外情緒,一種對外國人充滿恐懼和憎惡的主觀情緒。許多國家的人民都認為,外地人會損害他們的民族特性、文化習俗和就業機會。這樣的恐懼有時會通過暴力發泄出來。《難民》雜誌說:「在歐洲大陸,每隔三分鐘就有一個種族主義分子發動攻擊,逃難人群的收容中心往往成了攻擊的目標。」
中歐一份海報把當地居民對外地人所懷的深仇大恨表露無遺。在環球多個國家地區,這樣的敵對行動正不斷在人民心中引起共鳴。海報的信息充滿惡意,旨在醜詆外國人:「這些人就像我們身體上的膿腫一樣,既討厭又痛苦。這個族群毫無文化修養,也缺乏道德標準、宗教理念。這群烏合之眾到處流浪,一味打家劫舍。他們蓬頭垢面,滿身蝨子,要不是露宿街頭,就是棲身火車站。就讓他們收拾骯髒的破衣,一去不返吧!」
在大部分難民看來,要是有選擇餘地,根本就沒有什麼好得過「一去不返」。他們倒是歸心似箭,一心想著回鄉跟親友團聚,過著安寧、正常的生活。可是,他們實在無家可歸!
[腳注]
a 1993年,僅僅在西歐,各國政府就耗費了116億美元,處理尋求庇護的個案,並安置合格的申請者。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難民苦不堪言
「你可知道,每個晚上盈千累萬的難民兒童都要餓著肚子睡覺嗎?你又是否曉得,每八個難民兒童就只有一個曾在學校念書?這些兒童多半從沒看過電影,甚至連公園也沒有踏足過,到博物館參觀就更不用說了。許多難民兒童都是在拘留營或隔離營內長大的。他們有些甚至從沒見過牛,也沒有看過狗。許許多多的難民兒童都以為,人種青草的目的是供人食用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草地是供孩子玩耍、追逐的地方。救助難民是我的職責,但這些無辜受累的兒童就最教我難堪。」——緒方貞子,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鳴謝]
U.S. Navy photo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耶穌也曾逃難
約瑟和馬利亞跟兒子耶穌一起在伯利恆居住。東方的占星術士帶著黃金、乳香和沒藥前來拜訪。他們離去後,一位天使出現給約瑟看,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逃到埃及去,留在那裡,直到我給你指示;因為希律快要搜尋小孩子,把他毀滅。」——馬太福音2:13。
一家三口於是急忙逃命,前往外國尋求庇護——他們成了難民。希律勃然大怒,因為占星術士沒有回去報告,那個據稱將會做猶太人的王的就住在哪兒。希律既然殺害耶穌不遂,就差人出去,到伯利恆和附近地區,把幼小的男孩通通殺死。
約瑟和家人留在埃及,直到上帝的天使再次在夢裡出現給約瑟看。天使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到以色列地去,因為那些要尋索小孩子的魂的人已經死了。」——馬太福音2:20。
顯然,約瑟打算在猶地亞安家落戶。他們逃往埃及前,原本就在這兒居住。可是,他在夢裡接到警告,在猶地亞定居會引起危險。他們的生活就這樣一再受到暴力威脅。約瑟、馬利亞和耶穌於是遷到北部的加利利,在拿撒勒城安頓下來。
-
-
善待難民——可堪效法的典範警醒!1996年 | 8月22日
-
-
善待難民——可堪效法的典範
在耶和華上帝頒布給以色列國的律法中,以色列人經常受到提醒,他們在埃及也做過難民。(出埃及記22:21;23:9;申命記10:19)所以,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不但要仁慈地接待僑居的,還要表現手足之情。
上帝的律法定明:「若有外人[通常是難民]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利未記19:33,34。
耶和華知道,僑居的人很容易遭受傷害,又經常感到惶恐不安,所以特地頒布律法,保護這些人的福利,以免他們受損害。且考慮以下幾項聖經律法定明賦予他們的權利:
要求公平審判的權利:「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歸一例。」「你不可向寄居的……屈枉正直」。——利未記24:22;申命記24:17。
共享什一貢的權利:「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申命記14:28,29。
獲得公正勞動報酬的權利:「困苦窮乏的雇工,無論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裡寄居的,你不可欺負他。」——申命記24:14。
非故意殺人的有權要求庇護:「這六座城要給以色列人和他們中間的外人,並寄居的,作為逃城,使誤殺人的都可以逃到那裡。」——民數記35:15。
拾遺穗的權利:「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未記19:9,10。
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無疑很憐恤難民的遭遇;照樣,我們要是對難民滿有憐憫,就必蒙天父悅納。基督的使徒保羅寫道:「要仿效上帝,總要憑愛心行事」。——以弗所書5:1,2。
-
-
有什麼解決方法?警醒!1996年 | 8月22日
-
-
有什麼解決方法?
難民前景並不總是一片黯淡的。世界各地的慈善組織都竭盡所能,幫助那些因逃避戰爭或其他難題而流落異鄉的人。這些組織主要協助難民返回原籍國家。
難民所以離鄉背井,逃往國外,是因為他們生怕自己會被人謀殺、虐待、強姦、禁錮、奴役、搶劫,又或者要忍飢挨餓。所以,引致人民大量出逃的問題必先一一解決,難民才可以安心重返家園。即使武裝衝突終於停火了,難民也往往不敢回歸祖國,原因是國內一片混亂,社會秩序蕩然無存。艾格妮絲是盧旺達難民,有六個兒女。她說:「把我們遣返盧旺達,就等於叫我們往絕路上走。」
可是,自1989年以來,已有九百多萬難民重返家園,其中有360萬從伊朗和巴基斯坦返回阿富汗。另有160萬難民分別從六個國家歸回莫桑比克,這個國家飽受內戰蹂躪足足16年。
踏上歸途又談何容易呢。難民的原籍國家多半成了廢墟:村莊淪為一片瓦礫,橋梁被毀,公路和田間布滿地雷。所以,歸回祖國的難民必須從頭開始,他們既要奮發圖強,又要重建家園、學校、醫療診所等等,總之一切都要從頭再來。
儘管某一地方的戰火已經平息,難民可以重返家園,其他地方卻又烽煙四起,結果難民又再川流不息地湧往國外。所以,要解決難民危機,就必須先把相關的問題,例如戰爭、鎮壓、仇恨、迫害,以及其他導致民眾逃命的因素一一除去。
《世界難民狀況1995》坦言:「鐵一般的事實……是,解決[難民危機]的方法最終取決於政治、軍事和經濟因素,這些因素都是慈善組織無法控制的。」根據聖經所載,世上任何組織,不管慈善或其他什麼組織,都一律無法提出徹底的解決辦法。
世上不再有難民
解決方法倒是有的。聖經表明,耶和華上帝關心流落異鄉、舉目無親的人。跟地上的人為政府截然不同,上帝既有能力,也有智慧把困擾人類的複雜難題通通解決。上帝會通過他的王國,把一切難題鏟除。這個屬天政府不久就會接管地上的事務。
上帝的王國會取代所有人為政府。當今地上有各種各樣的政體,但屆時地球在各方面都會煥然一新,由一個政府掌管天下。聖經預告說:「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
關於聖經在馬太福音6:9-13所載的模範禱告,你可能耳熟能詳。禱告的部分內容說:「願你的王國來臨。願你的旨意在地上成全,像在天上成全一樣。」與這個禱告協調一致,上帝的王國很快就會「來臨」,執行上帝對地球所定的旨意。
在上帝王國的仁愛統治下,和平安全會在全球實現。地上的眾國族不再彼此仇視,也不再互相殘殺。(詩篇46:9)千千萬萬的民眾倉皇逃命,在難民營內痛苦呻吟的情景從此不復存在。
上帝的話語應許,王國的君王基督耶穌會「援救呼救的窮人,也援救困苦人和無人幫助的。他顧惜貧寒和窮人,拯救窮人的性命。他贖救他們脫離欺凌和強暴;他們的血、他看為寶貴」。——詩篇72:12-14,《呂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