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敏於稱讚別人守望台2007年 | 9月1日
-
-
要敏於稱讚別人
你聽過有人抱怨雇主甚少稱讚他嗎?你也這樣埋怨過嗎?如果你是個青年人的話,有沒有不滿父母或老師太少稱讚你呢?
有些人這樣埋怨,確實是由於他們甚少得到稱讚。不過,德國一個研究員指出,雇員說得不到雇主的讚賞,其實不是因為雇主沒有稱讚他們,而是雇主沒有關心他們。無論如何,那些雇主顯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足。要跟別人相處愉快,稱讚與關懷缺一不可。
在崇拜方面,情形也一樣。基督徒會眾應當溫情洋溢,彼此敏於稱讚,互相關注。會眾要常常有這麼溫馨的氣氛,成員就必須實踐聖經的原則。無論會眾的氣氛多麼溫情洋溢,我們也可以不斷進步。比如在稱讚別人方面,讓我們看看三個好榜樣,他們包括生於基督教創立之前的上帝忠僕以利戶、使徒保羅和耶穌基督。
提出勸告時態度要恭敬
以利戶很可能是亞伯拉罕的遠親,多虧他勸導,約伯才得以正確地看自己與耶和華的關係。以利戶態度恭敬,耐心等待別人發言之後他才說話。約伯那幾個「朋友」,只顧指責約伯,挑他的錯。以利戶卻截然不同,他提出勸告之餘,還稱讚約伯為人正義。以利戶態度親切,用約伯這名字稱呼他,讓約伯看出以利戶視他為朋友,而且真摯地關心他。以利戶恭敬地請求約伯,說:「約伯啊,現在請聽我說,側耳聆聽我的一切話。」以利戶尊重約伯,體恤他的景況,他說:「在上帝面前,我和你一樣;我也是用泥土造成的。」然後,以利戶稱讚約伯說:「如果你有話要說,請你回答我,你只管說吧,因為我喜歡你為人正義。」(約伯記33:1,6,32)
我們待人彬彬有禮、態度尊重,也是表揚別人的方式之一。我們這樣做就等於對他們說:「我認為你值得關注,配受尊重。」恭敬的態度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充滿溫情,而且關心他,為他著想。
然而,待人彬彬有禮,不該只是基於禮貌,而是要發自內心的。要打動人心,態度必須真誠,顯出真摯的關注和愛心。
-
-
要敏於稱讚別人守望台2007年 | 9月1日
-
-
耶穌在稱讚別人方面樹立完美的典範
耶穌敏於稱讚別人。例如,他復活升返天上之後,遵照上帝的指示,通過使徒約翰向小亞細亞七群會眾說話。耶穌向那些配得稱讚的會眾表示賞識。他對以弗所、別迦摩、推雅推拉的會眾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的勞苦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壞人」;「你還是緊緊持守我的名,沒有否認對我的信仰」;「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的愛心、信心、服務、忍耐,也知道你近來所做的比以前還多」。即使撒狄會眾需要嚴厲的勸誡,耶穌仍然留意到有些人是值得稱讚的。他說:「不過,在撒狄你還有些人仍享美名,沒有玷污外衣。他們必穿白衣跟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上的。」(啟示錄2:2,13,19;3:4)耶穌在稱讚別人方面的確堪作模範!
我們務要效法耶穌的榜樣,不要因少數人的過錯而譴責整個群體,也切勿忘記在提出所需勸告的同時,給予適當的稱讚。不過,有一點要緊記,如果我們因為要提出勸告才給予稱讚,這些稱讚的話是不會被人重視的。因此,我們應該隨時找機會稱讚別人。這樣,當日後需要提出勸告時,這些勸告就會較容易入耳了。
長老適當地稱讚別人
科尼莉婭是個基督徒女子,現時在歐洲耶和華見證人一個分部辦事處服務。她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有位探訪會眾的監督問及她研讀聖經和雜誌的情況。科尼莉婭說:「我覺得有點尷尬。」接著,她坦言無法把每一篇文章都讀完。科尼莉婭憶述:「當時那位監督不但沒有責備我,反而稱讚我盡力閱讀雜誌。他的稱讚令我大受鼓勵。自那時候開始,我就下定決心,要讀完雜誌裡的每一篇文章。」
雷伊在歐洲一個分部辦事處服務。他記得開始先驅工作的第一天,會眾的主持監督一進聚會所,就上前問他:「第一天參與先驅工作覺得怎樣?」這位監督其實忙得不可開交,他要上班,要照顧家庭,還要肩負會眾裡的許多職責。雖然這是差不多60年前發生的事,但雷伊仍然記得那位長老多麼關心他。
從以上兩個經驗可以看出,假如我們懷著愛心,誠懇地對別人所做的事表現賞識,而不是隨便恭維幾句或說些機械化的話,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在基督徒會眾裡,我們實在有許許多多的理由可以稱讚基督徒同工。舉例說,基督徒同工熱心事奉耶和華;發表用心準備的評論;克服怕羞,在聚會發表演講、做示範或接受訪問;熱心傳道,幫助人成為基督徒;把王國事務和屬靈目標置於生活首位;他們的確配受稱讚。我們稱讚別人,自己也能大大得福。稱讚別人令我們感到喜樂,幫助我們養成積極的看法。(使徒行傳20:35)
長老應該敏於讚賞會眾的善行和勤懇工作。即使要提出勸誡,長老也會本著愛心這樣做。另一方面,他們不會事事求全,認為別人所做的事要是未能盡善盡美,就是嚴重的缺點。
以利戶仁慈體貼、尊重別人、態度恭敬;保羅說話婉轉得體;耶穌親切地關注別人;基督徒長老效法他們的好榜樣,就能真真正正的鼓勵弟兄姊妹。稱讚的話能夠激勵別人做得更好,而且有助於建立融洽關係,使人感到喜樂。耶穌受浸時聽到天父稱讚他,必然歡欣雀躍。耶和華稱讚耶穌說:「你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愛的,我悅納你。」(馬可福音1:11)願我們抓緊機會,由衷地向弟兄姊妹表達賞識之情,給予他們富於意義的稱讚,使他們滿心喜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