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們是我的朋友
    守望台2009年 | 10月15日
    • 你們是我的朋友

      你們要是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我的朋友了。——約翰福音15:14

      1,2.(甲)耶穌的朋友有什麼不同的背景?(乙)為什麼成為耶穌的朋友那麼重要?

      有一些男子跟耶穌在樓上的一個房間裡,這些男子的生活背景都不一樣。彼得、安得烈兩兄弟從前是打魚的。馬太以往是收稅人,收稅行業是被猶太人鄙視的。這些男子當中,有的如雅各和約翰,可能從小就認識耶穌;有的則像拿但業,也許認識了耶穌只有幾年。(約翰福音1:43-50)然而,在這個重要的晚上,跟耶穌一起在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的人,全都確信耶穌是應許的彌賽亞,是永活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6:68,69)耶穌對他們說:「我已經把你們叫做朋友,因為我從我父親那裡聽見的,全都讓你們知道了。」耶穌這番話確實使他們感受到,耶穌是深愛他們的。(約翰福音15:15)

      2 耶穌對忠心使徒說的這番話,其中所包含的原則,也對今天所有受靈所膏的基督徒適用,推而廣之對受膏基督徒的同伴「另外的綿羊」也同樣適用。(約翰福音10:16)無論我們的生活背景是怎樣,我們都有殊榮成為耶穌的朋友。我們跟耶穌建立友誼極為重要,因為我們成為了耶穌的朋友,也會成為耶和華的朋友。事實上,我們要親近上帝,就得先親近基督。(請讀約翰福音14:6,21)那麼,我們必須怎樣做才能成為耶穌的朋友和維繫跟他的友誼呢?在討論這個重要課題之前,讓我們仔細留意耶穌的榜樣,看看他怎樣做門徒的真朋友;然後再看看,從門徒對耶穌的反應,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耶穌是真朋友的典範

      3.在人們眼中,耶穌喜歡跟哪些人做朋友?

      3 睿智的所羅門王說,富裕的人有許多朋友。(箴言14:20)他的話道出不完美的人有一個傾向:他們結交朋友時,會先考慮自己能從對方得到什麼,而不是自己能給對方什麼。耶穌沒有這個傾向。他不會讓別人的經濟狀況或社會地位影響他對人的看法。誠然聖經曾說,耶穌看著一個富有的年輕官長就愛他,並呼召他做門徒。不過,耶穌吩咐這個男子,要把他的一切賣掉,分給窮人。(馬可福音10:17-22;路加福音18:18,23)在人們眼中,耶穌不是一個愛結交權貴的人,相反,很多人覺得耶穌喜歡跟那些受人藐視、出身低微的人來往。(馬太福音11:19)

      4.為什麼說,耶穌的朋友都是有缺點的?

      4 無可否認,耶穌的朋友都是有缺點的。彼得有時未能以屬靈的觀點去看事物。(馬太福音16:21-23)雅各和約翰也曾野心勃勃地請求耶穌,讓他們在王國裡得到顯要的地位。他們的做法激怒了其他使徒。究竟誰最大這個問題一直在他們當中引起爭論。可是,耶穌沒有動怒,還耐心地糾正他朋友的觀點。(馬太福音20:20-28)

      5,6.(甲)耶穌為什麼跟大部分使徒繼續做朋友?(乙)為什麼耶穌沒有繼續跟猶大做朋友?

      5 耶穌繼續跟這些不完美的人做朋友,不是因為他縱容他們或對他們的弱點視而不見,而是因為他著重留意他們的善良動機和美好特質。舉個例,在耶穌經歷重大考驗的時候,彼得、雅各和約翰不但沒有支持他,還睡著了。難怪耶穌當時對他們感到失望。即使這樣,他仍然看出他們的內心是善良的,耶穌說:「心靈固然是熱切的,肉體卻軟弱了。」(馬太福音26:41)

      6 耶穌對加略人猶大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他終止了跟猶大的友誼。雖然猶大表面上當耶穌是朋友,耶穌卻察覺到,這個曾是親密同伴的人已經變了,現在的猶大包藏禍心。猶大淪為這個世界的朋友,使自己成為上帝的仇敵。(雅各書4:4)因此,耶穌告訴11個忠心門徒他跟他們是朋友時,已經打發猶大離開了。(約翰福音13:21-35)

      7,8.耶穌怎樣顯示他對朋友的愛?

      7 耶穌沒有計較那些忠貞朋友的過錯,還處處為他們著想。例如,耶穌祈求天父在門徒遭受考驗時保護他們。(請讀約翰福音17:11)耶穌體恤他們,明白他們的體力有限。(馬可福音6:30-32)耶穌不但喜歡讓門徒知道他 的看法,也願意聆聽他們 的話,了解他們 的想法和感受。(馬太福音16:13-16;17:24-26)

      8 不論來到世上還是為人捨命,耶穌都讓朋友得到裨益。他清楚知道自己必須獻出生命,才能在法律上符合天父就公正所定的標準。(馬太福音26:27,28;希伯來書9:22,28)雖然這樣,耶穌還是犧牲生命,從而顯示他對人的愛。耶穌說:「人為朋友捐棄生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的了。」(約翰福音15:13)

      門徒對耶穌的情誼有什麼反應?

      9,10.耶穌毫不吝惜地付出時間、感情和資財,人們有什麼反應?

      9 耶穌毫不吝惜地付出時間、感情和資財,由於這緣故,人們喜歡親近他,也樂意投桃報李。(路加福音8:1-3)憑個人經歷,耶穌能夠說:「要常向人施與,你們就必蒙施與。人必把十足的分量,連搖帶按,倒進你們的衣袋裡,直到滿溢。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人就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6:38)

      10 當然,有些人跟耶穌來往,純粹為了可以從他那裡得到好處。這些假朋友一旦誤解了耶穌的話,就離他而去。他們沒有弄清真相,就貿然認定耶穌是不對,斷然背棄他。相反,耶穌的使徒卻對他忠心耿耿。他們跟耶穌的友誼常常受到考驗,但無論順境逆境他們都盡力支持耶穌。(請讀約翰福音6:26,56,60,66-68)耶穌在死前的那個晚上,表達了自己對這些朋友的賞識,他說:「我受考驗的時候,你們從沒有捨我而去。」(路加福音22:28)

      11,12.耶穌怎樣使門徒確信他仍然視他們為朋友?門徒有什麼反應?

      11 可是,耶穌讚賞門徒忠心耿耿之後不久,這些門徒就捨他而去了。有一段很短的時間,他們對基督的愛被懼怕人的心理所勝。耶穌再次寬恕了他們。耶穌復活之後,向門徒顯現,使他們確信他仍然視他們為朋友。此外,耶穌還把一項神聖的任務託付給他們,吩咐他們使「所有國族的人」做他的門徒,「直到地極」做他的見證人。(馬太福音28:19;使徒行傳1:8)門徒有什麼反應呢?

      12 門徒盡心竭力宣揚王國的信息。在耶和華的聖靈支持下,很快他們就把道理傳遍耶路撒冷。(使徒行傳5:27-29)甚至死亡的威脅也不能阻止他們服從耶穌的吩咐,使人成為耶穌的門徒。他們接獲耶穌的命令後不過幾十年,使徒保羅就在信裡說,好消息已經「傳遍天下受造的眾生了」。(歌羅西書1:23)這些門徒的確很看重他們跟耶穌的情誼!

      13.耶穌的門徒怎樣按耶穌的教導改變自己?

      13 那些成為門徒的人實踐耶穌的教導,改變自己的生活。對許多人來說,這意味著要在品格和行為方面作出重大的改變。會眾裡有些人在成為信徒之前是同性戀的、淫亂的、醉酒的、偷竊的。(哥林多前書6:9-11)另一些人則要改變他們對外族的態度和看法。(使徒行傳10:25-28)他們都服從耶穌,除掉舊品格,穿上新品格。(以弗所書4:20-24)他們學習「基督的思想」,了解他的想法和為人,然後就效法他。(哥林多前書2:16)

      今天與基督為友

      14.耶穌承諾,他在「這個制度的末期」會做什麼?

      14 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當中,很多曾親自認識耶穌,或在耶穌復活後見過他。我們顯然沒有這樣的殊榮。那麼,我們可以怎樣成為基督的朋友呢?一個方法是,聽從忠信睿智奴隸所提出的指引。這個奴隸群體由耶穌那些受聖靈膏立、仍然在世的弟兄構成。耶穌承諾在「這個制度的末期」會委派忠信睿智的奴隸「管理一切財物」。(馬太福音24:3,45-47)今天,大多數成為基督朋友的人都不屬於這個奴隸群體。但對於奴隸群體提出的指引,他們的反應會怎樣影響他們跟基督的友誼?

      15.怎樣判斷一個人會被視為綿羊還是山羊呢?

      15 請讀馬太福音25:31-40。耶穌將構成忠信睿智奴隸的人稱為他的弟兄。在分別綿羊和山羊的比喻裡,耶穌清楚表明,我們怎樣待他的弟兄就等於怎樣待他。事實上他說,判斷一個人是綿羊還是山羊,關鍵是這個人怎樣對待他「這些最小的弟兄」。因此,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人,表明自己渴望跟基督做朋友的主要方法是,全力支持忠信的奴隸。

      16,17.我們怎樣做,就能向基督的弟兄顯出朋友的情誼?

      16 如果你希望在上帝王國治下的地球上生活,你可以怎樣表明自己是基督弟兄的朋友呢?讓我們考慮三個方法。首先,要盡心竭力參與傳道工作。基督吩咐他的弟兄把好消息傳遍普天下。(馬太福音24:14)可是,如果沒有他們的同伴——另外的綿羊協助,今天生活在地上的基督弟兄就很難完成任務了。屬於另外綿羊的成員每一次參與傳道工作,都是幫助基督的弟兄完成神聖的使命。像基督一樣,忠信睿智的奴隸深深感激另外的綿羊顯出朋友的情誼。

      17 另外的綿羊幫助基督弟兄的另一個方法是,資助傳道工作。耶穌鼓勵門徒用「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路加福音16:9)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可以用錢買耶和華和基督的友誼,而是說我們善用物質資財推廣王國事務,就能證明我們對他們的情誼和愛,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有真誠的行動」的。(約翰一書3:16-18)我們有許多機會可以這樣做:出錢出力參與傳道工作,資助興建和維修聚會所的工程,捐助普世的傳道工作。不論所捐的數目是多是少,我們捐得樂意,耶和華和耶穌必定會很賞識。(哥林多後書9:7)

      18.會眾長老提出基於聖經的勸告時,為什麼我們應該聽從?

      18 我們所有人可以表明自己是基督朋友的第三個方法是,跟會眾裡的長老通力合作。這些男子受聖靈委任,在基督領導下牧養會眾。(以弗所書5:23)使徒保羅說:「要服從那些領導你們的人,也要順從他們」。(希伯來書13:17)有時候,我們也許覺得很難聽從長老基於聖經所提出的指引。我們可能察覺到他們的缺點,於是就以錯誤的態度去看他們提出的勸告。可是,會眾的元首基督仍然樂意任用這些不完美的男子。因此,我們是否服從他們的領導權,會直接影響我們和基督的友誼。我們不計較長老的過失,樂於服從他們的指引,就表明我們深愛基督了。

      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良朋益友

      19,20.在會眾裡,我們可以找到什麼?下一篇文章會解答什麼問題?

      19 耶穌繼續關愛我們,他不但通過會眾裡仁愛的牧人督導我們,還在會眾裡賜給我們許多屬靈的母親和兄弟姊妹。(請讀馬可福音10:29,30)你初次跟耶和華的組織來往時,你的親屬有什麼反應呢?如果他們支持你親近上帝和基督,那就最好了。可是,耶穌提醒我們,有時候「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馬太福音10:36)知道我們可以在會眾裡找到比親兄弟更親密的朋友,這令我們感到多麼欣慰!(箴言18:24)

      20 保羅在寫給羅馬基督徒的信的最後部分,親切地問候了不少人,可見他在羅馬結交了許多知己良朋。(羅馬書16:8-16)使徒約翰在他執筆的第三封信的末了說:「請代我向各位朋友指名問好吧。」(約翰三書14)顯然,約翰也跟許多弟兄姊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穌和早期的門徒,跟屬靈的弟兄姊妹建立和維繫真摯的友誼?下一篇文章會解答這個問題。

  • 在沒有愛心的世界裡維繫真摯的友誼
    守望台2009年 | 10月15日
    • 在沒有愛心的世界裡維繫真摯的友誼

      我吩咐你們這些事,是要你們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5:17

      1.為什麼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必須維繫親密的友誼?

      耶穌在去世前的那個晚上,鼓勵忠心的門徒要維繫彼此的友誼。當天傍晚,耶穌曾告訴門徒,要是他們彼此相愛,別人就會認出他們是他的門徒。(約翰福音13:35)真的,耶穌的使徒必須維繫親密的友誼,才能忍受前頭的考驗,完成耶穌將要交給他們的任務。實際上,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不但以對上帝堅守忠義見稱,也以彼此的情誼牢不可破為人樂道。

      2.(甲)我們決心怎樣做?為什麼?(乙)我們會考慮什麼問題?

      2 今天,普世的基督徒弟兄團體跟從1世紀基督徒立下的模式,我們能夠跟這個團體來往是多大的樂事!我們決心聽從耶穌的命令,彼此表現真摯的愛心。可是,在這段最後的日子,世人大都不忠貞,沒有親情。(提摩太後書3:1-3)一般朋友的交情淺薄,而且常常損人利己。要向人表明自己是真基督徒,我們的友誼應該跟世人的不一樣。現在讓我們考慮以下的問題:什麼是真摯友誼的基礎?我們怎樣才能結交良朋益友?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能要停止跟某個人做朋友?我們可以怎樣跟良朋維繫友誼?

      真摯友誼的基礎

      3,4.最牢固的友誼是建基於什麼?為什麼?

      3 最牢固的友誼是建基於雙方對耶和華的愛。所羅門王說:「要是孤身一人,就可能被人獨力制伏;要是有兩個人,就能抵抗得住。三股擰成的繩子,不容易拉斷。」(傳道書4:12)如果兩個人的友誼是以耶和華為第三股繩子,他們的友誼就會長久。

      4 沒錯,那些不愛耶和華的人也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可是,如果兩個人成為朋友是因為大家都深愛耶和華,那麼他們的友誼就會堅不可摧。即使發生誤會,真朋友也會按耶和華喜悅的方式彼此相待。要是反對上帝的人企圖分化基督徒,他們會發現真基督徒的友誼是無法破壞的。自古以來,耶和華的僕人寧死也不願出賣朋友。(請讀約翰一書3:16)

      5.為什麼路得和拿俄米的友誼那麼持久和牢固?

      5 毫無疑問,我們跟愛耶和華的人做朋友,就能建立真摯的友誼。請想想路得和拿俄米的友誼。在聖經記述的堅貞友誼中,這兩個女子的友誼是其中一個傑出的例子。她們的友誼為什麼那麼持久和牢固?從路得對拿俄米所說的話就能看出來,她說:「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除非死亡使你我分離,不然,願耶和華處置我,加倍懲罰我。」(路得記1:16,17)顯然,路得和拿俄米都深愛上帝,所以,她們彼此對待的方式,也將她們對上帝的愛顯明出來。結果,兩個女子都蒙耶和華賜福。

      怎樣結交良朋益友

      6-8.(甲)怎樣才能建立持久而牢固的友誼?(乙)你可以怎樣主動結識朋友?

      6 路得和拿俄米的例子表明,真摯的友誼不是僥倖產生的。雙方對耶和華的愛是真摯友誼的基礎。要建立持久而牢固的友誼,大家就得甘願付出努力和作出犧牲。甚至在基督徒家庭裡,崇拜耶和華的兄弟姐妹也要刻意培養親密的感情。那麼,我們可以怎樣結交良朋益友?

      7 要主動結識朋友使徒保羅鼓勵羅馬會眾的朋友要「努力表現好客精神」。(羅馬書12:13)走路要一步接一步地走,類似地,表現好客精神也涉及經常做一些細微的事。沒有人能替你表現好客精神。(請讀箴言3:27)表現好客精神的一個方法是,邀請會眾裡不同的人跟你吃一頓便飯。你能經常向會眾裡的成員表現好客精神嗎?

      8 主動結識朋友的另一個方法是,約不同的弟兄姊妹跟你一起傳道。當你站在陌生人的門口,聽到同伴由衷地表達他對耶和華的愛,你跟這個同伴的距離就會自然而然地拉近。

      9,10.保羅樹立了什麼榜樣?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

      9 要開闊心胸,流露溫情(請讀哥林多後書6:12,13)你覺得在自己的會眾裡,沒有人能做你的朋友嗎?如果這樣的話,會不會是你限定自己只跟某些人做朋友呢?在開闊心胸,流露溫情方面,使徒保羅是我們的好榜樣。有一段時間,保羅從沒想過會跟非猶太人做好朋友。可是,耶和華卻派他「到外邦人當中做使徒」。(羅馬書11:13)

      10 此外,保羅不是只跟那些同齡的人做朋友。舉個例,他跟提摩太的年齡和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別,但他們卻成了密友。今天,許多年輕的基督徒很珍視他們與會眾裡較年長的弟兄姊妹的友誼。瓦妮莎現在20出頭,她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她已經50多歲,我跟其他同齡朋友說的話都可以跟她說。她非常關心我。」她們的友誼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瓦妮莎說:「我是主動去結識這個姊妹,而不是等她來跟我做朋友的。」你願意跟不同年紀的人做朋友嗎?你付出努力,耶和華一定會賜福給你的。

      11.我們可以從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學到什麼?

      11 要忠貞不二所羅門王說:「真朋友時刻顯出愛心,像兄弟為共患難而生。」(箴言17:17)所羅門寫這番話時,也許想起父親大衛跟約拿單的友誼。(撒母耳記上18:1)掃羅希望兒子約拿單承繼他做以色列的君王。可是,約拿單看出耶和華揀選了大衛,他接受這事實。約拿單跟掃羅不同,他沒有嫉妒大衛。約拿單沒有因為大衛受到稱讚而生氣,也沒有相信掃羅毀謗大衛的話。(撒母耳記上20:24-34)我們也像約拿單一樣,當朋友獲得某些服務機會時,我們會替他高興嗎?朋友遭遇困難時,我們有沒有安慰和扶持他?要是聽到別人說朋友的壞話,我們會不會隨便相信?還是我們會像約拿單一樣,忠貞地維護朋友,替他說好話呢?

      在什麼情況下就要停止跟某個人做朋友

      12-14.有些聖經學生面對什麼難題?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應付?

      12 聖經學生開始按上帝的標準改變生活方式時,可能會在交友方面遇到很大難題。他可能很喜歡跟認識真理之前結識的朋友來往,可是,這些朋友並沒有按聖經的道德標準生活。過去,他可能經常跟他們在一起;現在,他看出這些朋友所做的事會對自己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如非必要,也不會跟他們來往。(哥林多前書15:33)雖然明白這點,他也許仍然覺得自己不跟他們來往,就等於對朋友不忠。

      13 如果你在學習聖經,而且正面對以上的難題,要記住,真朋友看見你努力改善自己,過有意義的生活,他必定會感到高興。他甚至可能想跟你一起學習聖經,認識耶和華。在另一方面,假朋友卻由於你不再跟他們「同奔一路,投入放蕩的淵藪」而再三詆毀你。(彼得前書4:3,4)所以, 對朋友不忠的不是你,而是這些假朋友。

      14 當不愛上帝的人疏遠一個學習聖經的人時,會眾的成員可以跟這個學生做朋友,讓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加拉太書6:10)你認識那些在學習聖經和參加聚會的新人嗎?你會不會偶爾為他們安排一些富於鼓勵的交往呢?

      15,16.(甲)如果朋友停止事奉耶和華,我們應該怎樣做?(乙)我們怎樣表明自己深愛耶和華?

      15 要是會眾裡的一個朋友決定不再事奉耶和華,或因犯了嚴重的過錯而可能被會眾開除,那我們應該怎樣做?碰到這樣的事會令人很難過。一個姊妹的好友停止事奉耶和華,這個姊妹憶述自己當時的反應,她說:「我感到極度悲痛。我一向以為這個朋友在真理裡扎根立穩,其實卻不是。我想,她事奉耶和華也許一直是為了取悅家人。於是我重新審察自己事奉上帝的動機,我事奉耶和華的理由是正當的嗎?」這個姊妹怎樣應付朋友離棄真理的傷痛?她說:「我把重擔卸給耶和華。我決心向耶和華表明,我愛他因為他是耶和華,而不是僅因為在他的組織裡可以找到朋友。」

      16 如果我們選擇跟那些附和世俗的人做朋友,就不能繼續做上帝的朋友了。門徒雅各說:「難道不知道跟世俗友好,就是跟上帝敵對嗎?所以,誰想跟世俗做朋友,誰就淪為上帝的仇敵。」(雅各書4:4)我們深信只要我們忠於上帝,他就一定會幫助我們應付失去朋友的傷痛。這樣,我們就能表明,我們的確深愛上帝。(請讀詩篇18:25)上文提過的基督徒姊妹作了以下的結論:「我學到,我們不能勉強別人愛耶和華或愛我們。畢竟,這是個人的選擇。」那麼,我們可以怎樣跟會眾裡的良朋益友鞏固友誼?

      跟良朋益友維繫友誼

      17.好朋友怎樣彼此交談?

      17 良好的溝通有助於維繫親密的友誼。我們從聖經裡讀到關於路得和拿俄米、大衛和約拿單、保羅和提摩太的記載,你留意到好朋友交談時會暢所欲言,但會彼此尊重。至於我們應該怎樣跟別人交談,保羅說:「你們的話要時刻帶著恩慈,用鹽調味」。保羅在這裡特別指跟「教外的人」的說話方式,即不是信徒的人。(歌羅西書4:5,6)如果我們跟不是信徒的人交談時尚且要尊重他們,跟會眾裡的朋友談話時,不是更應該尊重他們嗎?

      18,19.我們對基督徒朋友提出的勸告該有什麼看法?在這方面,以弗所的長老為我們樹立了什麼榜樣?

      18 好朋友重視對方的意見,所以交談的時候要直接坦率,也要言詞得體,顯出尊重。睿智的所羅門王說:「油和香叫人心歡暢,朋友由衷的勸告也甘甜可喜。」(箴言27:9)你對朋友提出的勸告也有同樣的看法嗎?(請讀詩篇141:5)如果朋友對你做的某些事表示擔心,你有什麼反應呢?你會把朋友的話視為出於愛心的良言,還是你會因此生朋友的氣呢?

      19 使徒保羅跟以弗所的長老很要好。這些男子最初認識真理的時候,保羅很可能已經認識他們其中一些人。然而,保羅最後一次跟他們會面時,卻向他們提出一些坦率的勸告。他們有什麼反應呢?保羅的朋友沒有生他的氣。相反,他們很感激保羅,而且想到不會再見他的面時,他們還放聲大哭。(使徒行傳20:17,29,30,36-38)

      20.真朋友會怎樣做?

      20 好朋友不但會接受忠告,也會向人提出勸告。當然,我們必須辨識什麼時候就該「安守本分」。(帖撒羅尼迦前書4:11)我們也要記得,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賬」。(羅馬書14:12)但必要時,真朋友會仁慈地提醒對方不可忽略耶和華的標準。(哥林多前書7:39)舉個例,你看出一個未婚的朋友愛上一個不是信徒的人,你會怎樣做?你會因害怕傷感情而不願規勸朋友嗎?假如朋友不理會你的勸告,你會怎樣做?這時候,為了協助一個犯錯的朋友回頭,真朋友會向仁愛的牧人尋求幫助。你必須有勇氣才能這樣做。可是,你們的友誼如果是基於大家對耶和華的愛,你這樣做,絕不會對你們的友誼構成永久的傷害。

      21.我們人人不時都會怎樣做?為什麼我們跟會眾裡的弟兄姊妹維繫深厚的友誼那麼重要?

      21 請讀歌羅西書3:13,14。有時候,我們會冒犯朋友,讓他們有理由對我們不滿。在另一方面,朋友所做的事,所說的話也會激怒我們。雅各說:「我們人人都難免多次犯錯。」(雅各書3:2)可是,要衡量友誼是否真摯,不是看我們有沒有彼此得罪,而是看我們有沒有彼此徹底寬恕對方。由此可見,雙方坦誠溝通、甘心寬恕,藉此鞏固友誼是多麼重要!我們顯出這樣的愛,就能「完美地維繫團結」。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