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以受了浸的基督徒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
    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以受了浸的基督徒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

      「可是,你這屬上帝的人啊,……要追求正義、敬虔效忠。」——提摩太前書6:11,《新世》。

      1.對於「什麼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這個問題,你會怎樣回答?為什麼你這樣回答?

      什麼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你若是個受了浸的耶和華見證人,無疑你會回答說,『當然是我受浸的日子!』受浸的確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步驟。受浸是個外表的象徵,表明你已對耶和華作了一項完全而毫無保留的獻身以便遵行他的旨意。浸禮標明了你受任命成為至高的上帝耶和華手下一位服事者的日子。

      2.(甲)我們可以怎樣舉例說明受浸並非你在基督徒的途徑上所採取的最後步驟?(乙)你在受浸之前已採取了什麼重要的預備步驟?

      2 可是,受浸是否你在基督徒的途徑上所採取的最後 步驟呢?絕不然!且舉個例說明:在許多國家裡,婚禮標明一段計劃和籌備時期(以及通常一段戀愛時期)的結束。這同時標明夫婦共同生活的開始。照樣,受浸是一段籌備時期的終結,當其時你採取了若干重要的預備步驟。你對上帝和基督獲得了相當的認識。(約翰福音17:3)你開始對耶和華懷具信心,知道他是真實的上帝。你知道基督是你的救主,也知道聖經是上帝的話語。(使徒行傳4:12;帖撒羅尼迦前書2:13;希伯來書11:6)你改過自新,捨棄以往的行徑,轉而跟從一條正義的途徑,藉此你將自己的信仰表明出來。(使徒行傳3:19)然後你作出決定,將自己呈獻給耶和華以遵行他的旨意。(馬太福音16:24)最後你受了浸。——馬太福音28:19,20。

      3.(甲)我們可以怎樣說明受浸只是標明我們一生獻身事奉上帝的開始而已?(乙)現在有些什麼問題發生?為什麼我們應當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深感興趣?

      3 可是,你獻了身要一生對上帝作神聖的服務,受浸只是這條途徑的開始 而非終結。正如一位聖經學者指出,基督徒的生活切不可只是『起初的一陣熱情,隨之而來的是長期的惰性』。那末,你可以怎樣表明,以你而言,受浸並非僅代表『起初的一陣熱情』呢?藉著終生跟從敬虔效忠的途徑。敬虔效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追求這件事?你可以怎樣在生活上更充分地培養這種品德?我們應當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深感興趣,因為我們若要渡過耶和華將臨的審判日子,就必須表明自己有「敬虔效忠的行為」才行。——彼得後書3:11,12,《新世》。

      敬虔效忠的意思

      4.保羅勸勉提摩太怎樣行?當時提摩太的情形如何?

      4 在公元61年至64年之間的某個時候,使徒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寫了他給基督的門徒提摩太的第一封信。保羅描述貪愛錢財所能導致的危險,然後寫道:「可是,你這屬上帝的人啊,要逃離這些事,但要追求……敬虔效忠。」(提摩太前書6:9-11,《新世》)令人感興趣的是,當時提摩太也許已30歲了。他曾與使徒保羅結伴周遊過許多地方,並且蒙組織授權給他在各會眾裡任命監督和服事僕人。(使徒行傳16:3;提摩太前書5:22)可是,保羅卻勸勉這位獻了身、受了浸的成熟基督徒男子要追求敬虔的效忠。

      5.「敬虔的效忠」一詞含有什麼意思?

      5 保羅所說的「敬虔效忠」是什麼意思呢?在希臘文,這個字(eu·se΄bei·a, 尤西比亞 )可以照字面譯作「深深崇敬」。關於這個字的意思,我們讀到:「在當代的銘刻中,尤西比亞 有時帶有個人的宗教效忠的意思,……但在羅馬時期的通俗希臘文中,較常見的意思是『忠貞』。……對基督徒來說,尤西比亞 是對上帝的最高效忠。」(《基督教字詞》,奈杰爾·特納著)因此聖經裡的「敬虔效忠」一詞所指的是忠貞地對耶和華上帝懷有個人的崇敬或效忠。

      6.基督徒怎樣提出證據表明自己具有敬虔效忠的品德?

      6 可是,敬虔的效忠並非僅是一種崇拜的感覺而已。正如「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同樣,敬虔的效忠必須在個人的生活上表現出來。(雅各書2:26)巴克利(William Barclay)在《新約字詞》一書中寫道:「[尤西比亞 和有關的字詞]不只表達敬畏和崇敬的感覺,它們也暗示一種與敬畏相稱的崇拜,以及與崇敬相稱的積極服從 的生活。」尤西比亞 的另一個解釋是「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均以切合實際的方式以上帝為念。」(《彼得後書及猶大書》,邁克爾·格林著)因此,基督徒必須以所過的生活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的確對耶和華緊緊依附。——提摩太前書2:2;彼得後書3:11。

      需要竭盡全力

      7.雖然提摩太已受了浸,保羅卻勸勉他要「追求」敬虔的效忠,保羅的勸勉是什麼意思?

      7 可是,培養和表現敬虔的效忠牽涉到什麼事呢?事情只牽涉到受浸而已嗎?請想想提摩太雖然受了浸,卻仍受到敦促要「追求[實際的意思是,『你要不住追求』]」敬虔的效忠。a(提摩太前書6:11,《王國隔行對照譯本》)保羅顯然並非暗示門徒提摩太缺乏敬虔的效忠。相反,保羅只是要向提摩太強調他需要繼續 懇切、熱心地追求 這個目標。(可參閱腓立比書3:14。)這乃是我們終生追求的目標。像所有受了浸的基督徒一樣,提摩太可以在表現敬虔效忠方面繼續進步。

      8.彼得怎樣表明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去追求敬虔的效忠?

      8 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需要竭盡全力去追求敬虔的效忠。使徒彼得在寫給受了浸而有希望『分享上帝本性』的基督徒的信中說:「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多多努力:有了信心,又要增添美德;有了美德,又要增添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增添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增添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增添敬虔[的效忠]。」(彼得後書1:4-6,《新譯》)顯然,我們需要有相當程度的信心才能將自己呈交出來受浸。可是,一旦受了浸之後,我們就絕不可以得過且過,只是在名義上信奉基督教便滿足了。相反,隨著我們在基督徒生活上不斷進步,我們需要在信心之外更繼續培養其他的美德,包括敬虔的效忠在內。使徒彼得說,這需要我們作出懇切的努力才行。

      9.(甲)「增添」一詞的希臘字怎樣表明培養敬虔效忠所需付出的努力?(乙)彼得勸勉我們怎樣行?

      9 彼得所用的「增添」一詞的希臘字(epi·kho·re·ge΄o, 伊辟科利基奧)具有一項饒有趣味的背景而足以說明我們需要作出多大程度的努力。這個字來自一個名詞(khore·gos΄,科利高斯),實際的意思是「合唱隊的領隊」,所指的是一個出資訓練和維持合唱隊在戲劇中演出的人。這些人由於深愛他們的城市而自願負起這項責任,並且甘願自己出錢支付各項費用。這些人不惜工本作盛大演出而以此自豪。這個字後來演變為「供應,大量供給」的意思。(可參閱彼得後書1:11。)因此彼得促請我們為自己增添的不是若干程度的敬虔效忠而是將這種寶貴的品德發展到最豐滿的地步。

      10,11.(甲)為什麼我們需要作出努力才能培養和表現敬虔的效忠?(乙)我們可以怎樣在這場奮鬥中得勝?

      10 可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作出這麼大的努力去培養和表現敬虔的效忠呢?原因之一是,我們必須與墮落的肉體奮鬥。既然「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過一種積極服從上帝的生活絕不容易。(創世記8:21;羅馬書7:21-23)使徒保羅補充說:「所有立志在基督耶穌裡過敬虔[效忠]生活的,都必遭受迫害。」(提摩太後書3:12,《新譯》)不錯,努力在生活上取悅上帝的基督徒必須與世界不同。他具有不同的標準和不同的目標。正如耶穌警告說,這必然會引起邪惡世界的仇視。——約翰福音15:19;彼得前書4:4。

      11 可是,我們是可以在這場奮鬥中得勝的,因為耶和華「知道怎樣搭救敬虔[效忠]的人脫離試探」。(彼得後書2:9,《新譯》)但我們必須盡自己的本分繼續追求敬虔的效忠才行。

      培養敬虔的效忠

      12.彼得怎樣表明我們需要什麼才能培養敬虔的效忠至更大程度?

      12 那末,你怎樣才能培養敬虔的效忠至更充分的地步呢?使徒彼得提出一個線索。他在彼得後書1:5,6列出我們在信心之外所必須增添的各種特質,而他將知識列於敬虔效忠之先。他在同一章較早的時候寫道:「上帝以他神聖的能力,因著我們確實認識那位……呼召我們的,把一切有關生命和敬虔[效忠]的事,都賜給了我們。」(彼得後書1:3,《新譯》)這樣,彼得將敬虔的效忠與對耶和華的確切認識相提並論。

      13.為什麼在培養敬虔的效忠方面,確切的知識是不可少的?

      13 事實上,若沒有確切的知識,就不可能培養敬虔的效忠。何以故呢?請想想,敬虔的效忠是以耶和華為對象的,並且由我們的生活方式顯示出來。對耶和華的確切認識是不可少的,因為這意味到對他具有一種個人的熟稔認識,徹底熟悉他的各種特質和行事方式。不但如此,事情也牽涉到努力效法他。(以弗所書5:1)我們在學習耶和華的知識方面進步越大,越努力在生活上將他的行事方式和各種品德反映出來,我們對他的認識便越深。(哥林多後書3:18;可參閱約翰一書2:3-6。)這又進一步使我們對耶和華的各種寶貴美德體會更深,從而養成更大程度的敬虔效忠。

      14.為了獲得確切的知識,我們的個人研讀計劃應該將什麼包括在內?為什麼?

      14 你怎樣才能對上帝獲得確切的認識呢?這是沒有捷徑可走的。為了獲得確切的知識,我們必須勤於研讀上帝的話語及基於聖經的刊物。這種個人研讀應當包括經常閱讀聖經在內,例如按照我們在神治傳道訓練班所編排的秩序如此行。(詩篇1:2)既然聖經是來自耶和華的恩賜,我們在個人研讀聖經方面所作的努力反映出我們對這項恩賜的體會有多深。關於你對耶和華的屬靈供應體會到底有多深,你的個人研讀習慣顯示什麼呢?——詩篇119:97。

      15,16.(甲)什麼可以幫助我們對個人的聖經研讀養成屬靈的喜愛?(乙)個人的聖經研讀若要幫助我們培養敬虔的效忠,我們閱讀上帝的話語時就應當怎樣行?

      15 誠然,對有些人來說,閱讀和研究並非易事。但你若作出努力,過了相當時候,你便會對個人的聖經研讀養成屬靈的喜愛。(彼得前書2:2)你若懷著體會之心思念耶和華上帝在以往、現今和將來為你所做的一切事,你的心便會感動你盡力加深你對他的認識。——詩篇25:4。

      16 但這樣的個人聖經研讀若要幫助你養成敬虔的效忠,你的目標就不能僅限於讀完若干頁的資料或將若干資訊吸進腦中而已。反之,當你閱讀上帝的話語時,你應當撥出時間去沉思所讀的資料,並且向自己提出以下一類的問題:『關於耶和華的溫厚品德和行事方式,我從這些資料獲知什麼?我可以怎樣在言行方面與耶和華更相似?』

      17.(甲)關於耶和華的慈悲,我們從何西阿書獲知什麼?(乙)沉思耶和華的慈悲應當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17 請考慮一個例子。不久之前,我們按照神治傳道訓練班所編的秩序閱讀何西阿書。讀完聖經的這本書之後,你可以問問自己:『關於耶和華——作為一位個體——他的品德和行事方式,我從這本書獲悉什麼?』後來的聖經執筆者引用這本書的方式顯示,關於耶和華的溫厚慈悲,我們可以從何西阿書獲得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可將馬太福音9:13與何西阿書6:6比較;及將羅馬書9:22-26與何西阿書1:10及2:21-23比較。)何西阿對待妻子歌篾的方式足以說明耶和華如何甘願對以色列表現慈悲。(何西阿書1:2;3:1-5)雖然當時在以色列國內殺人流血、偷盜、淫行和拜偶像等事十分猖獗,耶和華卻『對以色列的心說話』。(何西阿書2:13,14;4:2)耶和華並沒有義務要表現這樣的慈悲,但卻『自願』如此行,只要以色列人肯衷心悔悟、改過自新。(何西阿書14:4;可參閱何西阿書3:3。)你若仔細沉思耶和華所表現的這種異乎尋常的慈悲,便可以感動你的心和加深你個人對他的感情。

      18.沉思過何西阿書所強調的耶和華的慈悲之後,你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麼問題?

      18 可是,我們還須作出更大的努力。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5:7)因此,沉思過何西阿書所強調的耶和華的慈悲之後,請問問你自己:『我在對待別人方面可以怎樣進一步效法耶和華的慈悲?一個弟兄或姊妹若曾得罪我,但卻請求寬恕,我會「樂意」加以寬恕嗎?』(羅馬書12:8;以弗所書4:32)你若在會眾裡受任命作長老,你可以問問自己:『在處理司法事件時,我可以怎樣更切實效法「樂意饒恕人」的耶和華,特別是有真正證據表明犯過者衷心悔改的話?』(詩篇86:5;箴言28:13)『我應當找尋什麼證據作為對犯過者表現慈悲的理由?』——可參閱何西阿書5:4及7:14。

      19,20.(甲)我們若以深入、徹底的方式研讀聖經,便會導致什麼結果?(乙)在培養敬虔的效忠方面,什麼是進一步的幫助?下一篇文章會討論什麼問題?

      19 以這種深入、徹底的方式去作個人聖經研究會為你帶來多大的獎賞!你的心會充滿對耶和華的各種可貴品德的體會。藉著不斷在自己的生活上效法他的這些品德,你可以加深你個人對他的感情。這樣你便會繼續以耶和華手下獻了身、受了浸的僕人的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提摩太前書6:11。

      20 為了培養這種寶貴的特質,我們可以從耶穌基督——敬虔效忠的完美榜樣——身上獲得進一步的幫助。跟從耶穌的榜樣可以怎樣幫助你培養和表現敬虔的效忠呢?下篇文章會討論這個以及其他有關的問題。

      [腳注]

      a 論到希臘字狄奧科(di·o΄ko, 「追求」),《新約神學新國際辭典》解釋,在古典著作中這個字「的實際意思是追趕、追求、追逐,……比喻地說來,熱心地追求某件東西,力圖達到某個目標,試圖獲得。」

  • 跟從耶穌在敬虔效忠方面所立的榜樣
    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跟從耶穌在敬虔效忠方面所立的榜樣

      「這項敬虔效忠的神聖祕密公認很偉大:『他[耶穌]在肉身中給顯現出來。』」——提摩太前書3:16,《新世》。

      1.(甲)有4000多年的時間,什麼問題未獲得解答?(乙)問題在何時及如何獲得解答?

      有4000多年的時間,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答。自從第一個男子亞當未能保持忠誠以來,問題一直是:敬虔的效忠會怎樣在人類當中顯現出來?最後,在公元第一世紀,上帝的兒子來到地上,問題的答案便揭露出來了。耶穌基督的全部思想、言談和行為都充分表明他對耶和華上帝的個人愛戴。他由此揭露了「敬虔效忠的神聖祕密」,表明獻了身給上帝的人可以怎樣保持這樣的效忠。——提摩太前書3:16,《新世》。

      2.在追求敬虔效忠之際,為什麼我們應當仔細思念耶穌的榜樣?

      2 我們既是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為了追求敬虔的效忠,我們最好「仔細思想」耶穌所立的榜樣。(希伯來書12:3,《新譯》)為什麼呢?為了兩個理由。首先,耶穌的榜樣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敬虔的效忠。耶穌對天父的認識比其他任何個體更深。(約翰福音1:18)耶穌效法耶和華的行事方式和各種品德達到如此完美的地步,以至他能夠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9)因此,我們能夠透過耶穌的一生和服事職務對耶和華的各種溫厚品德獲得更深的體會,從而加強我們個人對仁愛的造物主的愛戴。其次,耶穌的榜樣可以幫助我們表現敬虔的效忠。在表現敬虔效忠的行為方面,他立下了完美的榜樣。因此我們最好考慮一下我們可以怎樣『披戴基督』,意即以他為典範而效法他的榜樣。——羅馬書13:14。

      3.我們個人研讀聖經的計劃應當包括什麼在內?為什麼?

      3 耶穌所說和所行的一切事並沒有全部被人用文字記錄下來。(約翰福音21:25)因此,在上帝感示之下被人記錄下來的事應當令我們特別感興趣。所以我們個人的聖經研讀計劃應當包括經常閱讀耶穌生平的福音記載在內。但這樣的閱讀若要有助於我們追求敬虔的效忠,我們就必須撥出時間懷著體會之心去思考我們所閱讀的資料。我們也必須留意看透字面的意思。

      父子相若

      4.(甲)什麼表明耶穌是個親切而具有深厚感情的人?(乙)耶穌在對待別人方面採取什麼主動?

      4 請考慮一個例子。耶穌是個親切而懷有深厚感情的人。請留意馬可福音10:1,10,13,17和35的記載。記載表明,分屬各種年齡和背景的人均覺得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曾屢次將兒童抱在懷中。(馬可福音9:36;10:16)為什麼別人,甚至兒童,覺得與耶穌相處這麼自在呢?因為他對人懷有誠懇、真摯的關注。(馬可福音1:40,41)這是很顯然的,因為他時常採取主動向需要幫助的人提出援助之手。例如,我們讀到他在拿因城遇到一隊送殯的行列,他「看見」死者寡居的母親,於是「上前」使死去的男孩復活過來。聖經的記載並沒有提及當時有任何人懇求他如此行。(路加福音7:13-15,《新譯》)他也未經有人提出請求便主動將一個彎腰曲背的婦人和一個患水臌病的男子醫好。——路加福音13:11-13;14:1-4。

      5.關於耶和華的各種品德和行事方式,我們從關於耶穌的服事職務的記載獲悉什麼?

      5 你閱讀這些記載時,請停下來問問自己:『既然耶穌以完美的方式效法他的天父,關於耶和華的品德和行事方式,這些記載向我透露些什麼呢?』這些記載應當使我們深信耶和華是個親切而有深厚感情的上帝。由於他對人類懷有熱切、恆久的關注,他採取主動恩待他們。他無需有人強迫他捨出自己的兒子「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8;約翰福音3:16)相反,他找尋機會去『喜愛』那些憑著愛心事奉他的人。(申命記10:15)正如聖經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9。

      6.既然耶和華的親切和深厚感情由他的愛子以身作則表現出來,我們沉思這件事會導致什麼結果?

      6 耶和華的親切和深厚感情由他的愛子充分表現出來。懷著體會去沉思這件事可以打動你的心,使你對耶和華那溫厚感人的品德懷有更大的衷心感激。這又進一步將你吸引到他那裡;你會受到感動,隨時隨地放膽在禱告中親近他。(詩篇65:2)這會加深你個人對他的愛戴。

      7.對耶和華的親切和深厚感情作了一番沉思之後,你應當向自己提出一些什麼問題?為什麼?

      7 可是要記住,敬虔的效忠並非只牽涉到崇拜的感覺。正如聖經學者倫斯基(R. Lenski)指出,事情「包括我們所懷的整個虔敬、崇拜的態度,連同由此所引發的行動在內。」(楷書另排。)因此,既然耶和華的親切和深厚感情由耶穌以身作則表明出來,我們沉思過他的這項美德之後可以問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在這方面與耶和華更相似?別人覺得我易於接近嗎?』你若是個作父母的人,你的兒女無疑應當覺得你易於親近。你若是會眾的長老,會眾的分子也應當覺得你易於接近。那末,什麼會使你更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呢?親切和深厚的感情。你必須對別人養成一種誠懇真摯的關懷。你若真正關心別人,願意獻出自己為他們服務,別人就會意識到這件事而受你所吸引。

      8.(甲)當你閱讀關於耶穌的聖經記載之際,你應當記住什麼?(乙)關於耶和華,我們從腳注所列出的記載獲悉什麼?

      8 因此,當你閱讀有關耶穌的聖經記載時,要記住,關於耶和華是一位怎樣的個體,你可以從耶穌的言行獲知很多事實。a你對上帝的許多美德——由耶穌反映出來——所懷的體會若促使你更努力效法上帝,你便提出證據你正將自己的敬虔效忠表現出來了。

      對家人實踐敬虔的效忠

      9,10.(甲)耶穌臨死之前怎樣將他對母親馬利亞所懷的愛心和關注表露無遺?(乙)看來耶穌為什麼將馬利亞交託給使徒約翰而非交託給他的一位胞弟照顧?

      9 耶穌基督的一生和服事職務清楚顯示敬虔的效忠應當怎樣表現出來。約翰福音19:25-27載有一個感人的例子:「站在耶穌[苦刑柱]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約翰]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10 請想想這件事!僅在耶穌獻出他的屬地生命之前幾分鐘,他的愛心和關注促使他將自己的母親馬利亞(看來當時已寡居)交託給他的心愛使徒約翰去照顧。但耶穌為什麼將這件事交託給約翰而非交給他自己的一位胞弟呢?因為耶穌所關心的並非僅是馬利亞在身體和物質上的需要,而是特別關心她在靈性上的福利。當時使徒約翰(很可能是耶穌的表弟)已證明了自己的信心,但聖經卻沒有表示當時耶穌的胞弟已成為信徒。——馬太福音12:46-50;約翰福音7:5。

      11.(甲)據保羅說,基督徒可以怎樣在自己家裡實踐敬虔的效忠?(乙)為什麼真正的基督徒會照顧年老的父母?

      11 那麼,這件事怎樣是敬虔效忠的表現呢?使徒保羅解釋說:「要敬重供養那些無依無靠的寡婦。寡婦若有兒孫,就應當讓兒孫先在自己家裡學習孝道,報答親恩,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蒙悅納的。」(提摩太前書5:3,4,《新譯》)正如保羅說,孝敬父母,在有需要時予以物質的資助,乃是敬虔效忠的表現。怎會如此呢?因為家庭安排的始創者耶和華吩咐兒女要孝敬父母。(以弗所書3:14,15;6:1-3)因此,真正的基督徒意識到,履行這樣的家庭責任不但對父母表現愛心,同時也標明人崇敬上帝和服從他的命令。——可參閱歌羅西書3:20。

      12.你可以怎樣對年老的父母實踐敬虔的效忠?你應當懷有什麼動機?

      12 那末,你可以怎樣對家人實踐敬虔的效忠呢?這件事無疑包括作出適當安排去照料年老父母在靈性和物質上的需要,正如耶穌所行一般。不這樣行就表明人缺乏敬虔的效忠了。(可參閱提摩太後書3:2,3,5。)獻了身的基督徒維持貧窮父母的生活並非僅是出於仁慈或責任感,而是因為他愛家人,並且意識到耶和華對於人切實履行這樣的責任十分重視。所以,基督徒照料年老的父母乃是敬虔效忠的表現。b

      13.作父親的基督徒可以怎樣對家人實踐敬虔的效忠?

      13 我們也能夠以其他方式在家裡實踐敬虔的效忠。例如,基督徒父親有責任要在物質上、感情上和靈性上供給家人的需要。因此,除了在物質上維持家人生活之外,他會仁愛地作出安排經常與家人研讀聖經。他會撥出時間經常與家人一同參加外勤傳道工作。他會保持平衡,意識到家人也需要休息和消遣。他明智地決定什麼是應當優先考慮的事,不會容許會眾的活動使他忽略家人的需要。(提摩太前書3:5,12)為什麼他作出這一切努力呢?不是僅出於責任感而是出於對家人的愛心。他看出耶和華對照料家人一事的重視。藉著履行他身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他正實踐敬虔的效忠。

      14.作妻子的基督徒可以怎樣在家裡表現敬虔的效忠?

      14 基督徒妻子也有責任要在家裡實踐敬虔的效忠。以什麼方式呢?聖經說妻子應當「順服」丈夫,並且對丈夫懷有『深深的尊重』。(以弗所書5:22,33)即使丈夫不是信徒,她仍要「順服」丈夫。(彼得前書3:1)基督徒女子樂於支持丈夫所作的決定,只要這些決定與上帝的律法沒有抵觸。藉此她表現妻子的順服。(使徒行傳5:29)為什麼她甘願接受這個角色呢?不僅是由於她愛丈夫,特別是因為她看出這樣行「在主裡面是相宜的」——這乃是上帝為家庭所設的安排。(歌羅西書3:18)因此,她甘願順服丈夫乃是敬虔效忠的一項表現。

      「我是為這事出來的」

      15.耶穌以什麼傑出的方式表現敬虔的效忠?

      15 耶穌表現敬虔效忠的傑出方式之一是藉著『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路加福音4:43,《新世》)公元29年,耶穌在約但河裡受浸之後,他把接著的三年半用來專心從事這件至為重要的工作。他解釋說:「我是為這事出來的。」(馬可福音1:38;約翰福音18:37)但這怎樣是敬虔效忠的表現呢?

      16,17.(甲)什麼促使耶穌專心從事傳道教人的工作?(乙)為什麼耶穌傳道教人的服事職務是敬虔效忠的一項表現?

      16 你還記得,敬虔效忠的意思包括由於你愛上帝,深深體會他的可親品德而努力過一種取悅上帝的生活。那末,什麼促使耶穌把他在地上生活的最後幾年專一用來從事傳道和教人的工作呢?僅是責任感或義務感嗎?不然,無疑耶穌對人深感關注。(馬太福音9:35,36)他充分意識到上帝用聖靈膏他是要任命和委派他執行他的服事職務。(路加福音4:16-21)可是,耶穌還懷有更深的動機。

      17 耶穌在臨死的晚上很清楚地告訴使徒們:「我愛父。」(約翰福音14:31)這種愛是以對耶和華的各種美德具有非常深刻、確切的認識為基礎的。(路加福音10:22)由於耶穌的心受到深刻的體會所感動,他樂於遵行上帝的旨意。(詩篇40:8)這樣行乃是他的「食物」——不但是維持生命所必需,同時也十分可口。(約翰福音4:34)他為人立下了完美的榜樣,一生『先求上帝的王國』而非將自己置於首位。(馬太福音6:33)因此,耶穌所致力的傳道和教人工作乃是敬虔效忠的一種表現,但最重要的並非他所做的事或甚至他有多大成就,而是他為什麼從事這件工作。

      18.為什麼在服事職務上作若干參與未必一定是敬虔效忠的表現?

      18 我們可以怎樣在這方面跟從耶穌所立的「榜樣」呢?(彼得前書2:21)所有響應耶穌的邀請——「來跟從我」——的人均從上帝接獲委派,要宣揚王國的好消息及使人作基督的門徒。(路加福音18:22;馬太福音24:14;28:19,20)這意味到只要我們有分參與宣揚好消息,我們就可說是追求敬虔的效忠嗎?未必。我們若以一種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方式執行我們的服事職務,或僅是為了要取悅家人或別人才這樣行,我們的行動就很難算是『敬虔效忠的行為』了。——彼得後書3:11,《新世》。

      19.(甲)我們致力於服事職務必須以什麼為主要原因?(乙)我們若受到對上帝一種根深柢固的愛所推動,便會導致什麼結果?

      19 像耶穌一樣,我們懷有更深的動機。耶穌說:「你要盡心[內在的人所懷的感情、慾望和感覺]、盡性[你的一生和整個人]、盡意[你的智能]、盡力愛主[耶和華]——你的上帝。」一個具有鑑別力的文士補充說:「[這]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得多。」(馬可福音12:30,33,34)因此重要的不僅是我們所做的事,我們做事的原因也十分重要。我們致力於服事職務的主要原因必須是對上帝懷有一種根深柢固的愛——一種牽涉到我們生命每一部分的愛。我們若有這樣的愛,就不會僅作一點象徵式的服務便感覺滿足了。相反,我們會受到感動去悉力以赴,藉此表明我們的敬虔效忠多麼深摯。(提摩太後書2:15)與此同時,我們的動機若是對上帝的愛心,我們就不會吹毛求疵,妄將自己的服事職務與別人的比較。——加拉太書6:4。

      20.我們可以怎樣從耶穌追求敬虔效忠的榜樣充分得益?

      20 耶和華已將敬虔效忠的神聖祕密向我們顯露出來,我們可以為此多麼感激他!藉著仔細研究耶穌的所說所行,並且努力效法他,我們會獲得幫助去培養和表現敬虔的效忠至更大程度。我們若跟從耶穌的榜樣,以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耶和華就必然會大大祝福我們。——提摩太前書4:7,8。

      [腳注]

      a 至於額外的例證,請考慮一下我們從以下幾項記載可以對耶和華獲知些什麼:馬太福音8:2,3;馬可福音14:3-9;路加福音21:1-4;和約翰福音11:33-36。

      b 關於對年長的父母實踐敬虔效忠牽涉到一些什麼事,《守望台》1987年12月1日刊第13-18頁有詳細論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