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你能夠親近看不見的上帝嗎?
    守望台2000年 | 10月15日
    • 你能夠親近看不見的上帝嗎?

      你也許會問:「我怎能跟一個自己看不見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呢?」這個問題看來言之有理。但是請想想:

      要與人建立親切、恆久的關係,互相看見究竟有多重要呢?看不見的因素豈不是更重要,或至少同樣重要嗎?的確是!由於這緣故,有些人經常互相通信,就建立了親密的友誼。他們在信裡坦誠告訴對方,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東西,同時也透露自己的目標、原則、幽默感,以及其他性格特徵和興趣。

      失明的人也足以表明,要跟另一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看得見對方並不是那麼重要。請想想愛德華和葛溫a的事例,他們是一對失明的夫婦。愛德華在盲人學校結識了葛溫,葛溫是那裡的成人學生。愛德華仰慕葛溫的品德,尤其是她言行誠實,而且對工作表現十分優良的態度。在另一方面,葛溫受到愛德華吸引,因為正如葛溫自己說:「他表現的一切特質,都是我從小已視為十分重要的。」於是他們開始戀愛,三年後結為夫婦。

      愛德華說:「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失明並沒有妨礙我們建立友誼。你雖然看不見對方,但感覺並不是盲目的。」五十七年後的今天,他們依然深深相愛。他們說,維繫這段感情的祕訣至少涉及四件事:(1)留意到對方的特質,(2)想念這些特質,而且深受這些特質所吸引,(3)保持良好的溝通,以及(4)一起做事。

      這四件事對於維繫任何良好關係——朋友、配偶,或更重要的是,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都是同樣重要。從接著的一篇文章,我們會明白把這幾點應用出來,可以怎樣幫助我們,甚至能與看不見的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b

      [腳注]

      a 不是真名。

      b 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我們對他的信心,深信他存在這件事之上。(希伯來書11:6)若要就對上帝培養堅強信心這個課題作徹底的探討,請看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的《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親近上帝的方法
    守望台2000年 | 10月15日
    • 親近上帝的方法

      雅各書4:8說:「你們要親近上帝,上帝就會親近你們。」耶和華上帝願意為我們犧牲自己兒子的生命,由此可見他多麼渴望人類跟他享有親密的關係。

      鑑於上帝採取主動對人表現愛心,使徒約翰寫道:「我們愛[上帝],因為他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不過,我們想個別地親近上帝,就得採取若干步驟才行。這些步驟跟上篇文章所說,我們要親近別人就需採取的四個步驟類似。現在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幾個步驟。

      觀察上帝的奇妙特質

      上帝有許多奇妙的特質,其中最傑出的就是他的愛心、智慧、公正和力量。這個廣大無垠的宇宙和我們周遭的世界,從極大的星系到極小的原子,都把上帝的智慧和能力充分表現出來。詩篇執筆者寫道:「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作為。」——詩篇19:1,《聖經新譯本》;羅馬書1:20。

      受造的萬物同樣把上帝的愛反映出來。舉個例,我們的身體結構表明,上帝想我們從生活獲得樂趣。他把我們造成能夠看見彩色,品嘗食物、聞到味道、欣賞音樂,又能歡笑、賞美;他還賜給我們許多不是生存所必需的官能和特徵。上帝的確慷慨大方、宅心仁厚、滿懷愛心。這些特質無疑有助於使他成為「快樂的上帝」。——提摩太前書1:11;使徒行傳20:35。

      耶和華行使至高統治權是以愛為本,他手下聰慧的受造物擁護他的統治權也是出於對他的愛。這是耶和華引以為榮的事實。(約翰一書4:8)耶和華是宇宙的至高主宰,但他對待人類的方式,特別是對待手下忠貞僕人的方式,卻像慈父對待兒女一樣。(馬太福音5:45)他沒有留下任何好處不賜給他們。(羅馬書8:38,39)正如我們剛才提及,他甚至為我們犧牲了自己獨生兒子的生命。不錯,由於上帝的愛,我們才能活著,同時享有永生的希望。——約翰福音3:16。

      耶穌效法他的天父,達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因此我們能夠從他身上深入認識上帝的品格。(約翰福音14:9-11)耶穌全無自私心,對人體貼入微、關懷備至。有一次,人們把耶穌帶到一個失聰和有言語障礙的男子那裡。你可以想像這個人當時感到多麼侷促不安。但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把這人帶到一個沒有其他人的地方,然後把他醫好。(馬可福音7:32-35)你賞識那些顧及你的感受,尊重你的尊嚴的人嗎?若然,只要你加深對耶和華和耶穌的認識,你必定會樂於親近他們。

      思念上帝的特質

      某個人可能具有傑出的特質,但我們必須想及這個人,才會受他所吸引。對耶和華來說,情形也是一樣。沉思耶和華的特質是親近他的第二個重要步驟。大衛王是個真正愛耶和華,而且「合[耶和華]心意」的人。他說:「我追想古時之日,思想你的一切作為,默念你手的工作。」——使徒行傳13:22;詩篇143:5。

      每逢你觀察上帝奇妙的創造物,或閱讀上帝的話語聖經,你是否像大衛一樣,沉思你所看到和讀到的東西呢?試想想一個兒子,剛收到自己所深愛的父親的來信。他會怎樣看這封信呢?他當然不會草草瀏覽過信的內容,就把它扔進抽屜裡。他必定會仔細閱讀,留意每個細節和精妙涵義。同樣,我們應當像詩篇執筆者一樣,把上帝的話語看得十分珍貴,他唱道:「我多麼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默想。」——詩篇119:97,《聖經新譯本》。

      保持良好的溝通

      良好溝通是維繫任何關係的命脈。溝通包括談話和 聆聽,不僅涉及頭腦,也涉及內心。我們禱告時充滿敬意地向創造主說話。凡是愛戴事奉耶和華,並且承認耶穌基督是他的首要代表的人,耶和華都樂於垂聽他們的禱告。——詩篇65:2;約翰福音14:6,14。

      在以往,上帝曾用多種不同方法向人類發言,包括賜人異象、夢,或通過天使。現今,他運用他命人寫下的話語聖經向人說話。(提摩太後書3:16)上帝命人把他的話語寫下來有許多好處。這本書可以讓人隨時查閱。人可以像讀信一樣,把聖經讀完一遍又一遍。記錄下來的信息也不像口頭傳述的資料那麼容易被人歪曲。因此,你要把聖經看作一批來自親愛天父的信,他通過這些信天天對你說話。——馬太福音4:4。

      舉個例,聖經詳述耶和華的善惡標準。它論述上帝對人類和地球的旨意,並透露上帝怎樣對待不同的人群和國族——從忠貞的敬拜者到勢不兩立的敵人。耶和華命人把他與人交往的事跡記錄下來;通過這些記錄,他以異乎尋常的詳盡方式把自己的品格清晰描繪出來。他敞開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全部領域,包括他的愛心、喜樂、悲傷、失望、憤怒、慈悲、掛慮;也透露促成這些想法和感覺的潛在原因。這一切他都以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詩篇78:3-7。

      你讀了上帝話語的一部分之後,能夠怎樣使自己從所讀的內容得益呢?尤其是,這能夠怎樣幫助你親近上帝呢?首先,要想想你所讀到的資料怎樣幫助你認識上帝的個性特質,讓這些資料打動你的內心。然後,在禱告裡告訴耶和華,你對所讀的資料有什麼想法和內心深處的感覺,以及你打算怎樣從這些資料得益。這就是與上帝溝通了。當然,如果你還有別的事情要告訴上帝,你可以把這些事情包括在禱告裡。

      與上帝一起做事

      聖經談及古代某些忠心的人與上帝同行或好像行在上帝面前一樣。(創世記6:9;列王紀上8:25)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他們天天所過的生活,都好像在上帝面前一樣。他們固然是有罪的人,但他們喜愛上帝的律法和原則,他們的生活與上帝的旨意完全一致。耶和華會親近這些人,看顧他們,正如詩篇32:8所說一樣:「我要教導你,指示你應走的路;我要勸戒你,我的眼睛看顧你。」(《聖經新譯本》)

      你也能夠跟耶和華成為親密朋友——他會與你同行,看顧你,像父親一樣向你提出忠告。先知以賽亞指出,耶和華是「教導你,使你得益處的,是在你當行的道路上引導你的」。(以賽亞書48:17,《聖經新譯本》)我們體驗到這些裨益,就能像大衛一樣感受到耶和華的臨在,彷彿他「在[我們]右邊」。——詩篇16:8。

      上帝的名字——他所有特質的焦點

      許多教會和越來越多聖經譯本都沒有使用上帝的名字,也沒有使上帝的私有名字為人所知。(詩篇83:18)可是,在原本的希伯來語文本中,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出現了約莫七千次之多!(雖然大多數聖經譯者刪去了上帝的名字,他們卻保留了許多假神的名字,例如巴力、貝勒、米羅達,甚至連撒但這名字也在聖經裡!)

      有些人認為刪去上帝的名字是無傷大雅的事。但試想想:跟一個無姓無名的人建立親密友誼,是較容易還是較困難的事呢?許多譯者所用的頭銜,例如主和神(這些頭銜也用於假神)也許使人留意到耶和華的能力、權威和地位,但惟獨他的私有名字才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身份表明出來。(出埃及記3:15;哥林多前書8:5,6)真上帝的私有名字涵蓋他的各種特質和特徵。神學家沃爾特·勞里說得不錯:「一個不認識上帝名字的人,並不真正認識他的個性特徵。」

      請看看馬麗亞的例子。馬麗亞住在澳大利亞,她是個天主教徒。耶和華見證人初次探訪她時,馬麗亞讓見證人從聖經裡把上帝的名字指給她看。她有什麼反應呢?「我在聖經裡一看見上帝的名字,就禁不住哭起來。我知道原來自己可以認識和運用上帝的私有名字,這件事令我感動不已。」馬麗亞繼續研究聖經。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意識到上帝是一位具有個性特徵的神,並跟他建立恆久的關係。

      不錯,我們雖然無法用肉眼看見上帝,卻仍然能夠「親近」他。我們的心靈和頭腦能夠「看見」他那美妙絕倫的品格;這樣,我們對他的愛就會不斷增長。這樣的愛的確是「促進團結的完美繫索」。——歌羅西書3:14。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耶和華回應你對他的愛

      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關係是雙程的。我們親近上帝,他就會親近我們。請想想上帝對年邁的西緬和安娜所懷的深厚感情。聖經特別把他們的事跡記錄下來。福音書執筆者路加告訴我們,西緬是個「又正義又虔敬」的人,他一直在等候彌賽亞來臨。耶和華留意到西緬這些優良的特質,於是對這個老人家表現愛心,讓他知道自己「還沒有看見……基督,就不會見死」。耶和華恪守諾言。耶穌的父母帶著嬰孩耶穌來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上帝指示西緬來到嬰孩面前。西緬大喜過望,滿懷感激,抱著嬰孩耶穌禱告說:「至高統治主,現在可以照你所聲明的,讓你的奴隸平平安安自由而去了。因為我已經親眼看見你用來施行拯救的人。」——路加福音2:25-35。

      「就在那時辰,」耶和華也向84歲的安娜表現愛心,指引她來到耶穌那裡。聖經告訴我們,這個蒙愛的寡婦經常在聖殿向耶和華「作神聖服務」。她像西緬一樣滿懷感激之心,感謝耶和華對她格外仁慈。之後,她向「所有等候耶路撒冷得解救的人」談及這個孩子。——路加福音2:36-38。

      不錯,耶和華看出西緬和安娜多麼愛戴敬畏他,多麼關心上帝的旨意會怎樣實現。這些聖經記載豈不令你渴望親近耶和華嗎?

      耶穌像他的天父一樣,能夠看出人的內在為人。耶穌在聖殿教導人時,看見一個「窮乏的寡婦」,只捐出「兩個價值極微的小錢幣」。在其他人眼中,她的禮物實在微不足道,但在耶穌看來,卻不是這樣。他稱讚這個女子,因為她把自己的全部資財都投進去了。(路加福音21:1-4)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只要我們把最好的東西獻給耶和華和耶穌,無論我們所獻的是多是少,他們都會深表賞識。

      上帝為愛戴他的人歡喜,也為那些離棄他而踏入歧途的人痛心。在洪水之前挪亞的日子,世上的人壞透了。創世記6:6告訴我們,耶和華「心中憂傷」。後來,詩篇78:41指出,不服從的以色列人再三「試探上帝,使以色列的聖者憂傷」。(《聖經新譯本》)上帝並不是高高在上、毫無感情的「本原」。相反,他是一位有個性特徵的神。他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感情會由於不完美而失去平衡或變成遲鈍,上帝的感情卻絕不會這樣。

      [第7頁的圖片]

      親近耶和華的一個方法,是沉思他所創造的萬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