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世人力求取悅上帝
    守望台2004年 | 5月15日
    • 世人力求取悅上帝

      約翰·鮑克在《上帝簡史》一書中寫道:「人類當中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是完全不信上帝的,總會相信有一位創造萬物、操縱萬事的主宰,連刻意非宗教化的社會也有這個情況。」人類竭力尋求神或上帝,渴望蒙他悅納,這些心態或多或少都從他們的行為模式中反映出來。世上有許多人誠心渴望取悅上帝。當然,信仰不同,取悅上帝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只要過著道德清白的生活,就足以蒙上帝悅納。有些人覺得,對窮人行善就能贏得上帝的嘉許。還有千千萬萬人相信,宗教儀式和習俗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有些人卻相信上帝是不可企及的,因為他離人類太遠,或是忙於各種各樣的事,無暇顧及凡人。據說,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相信,「諸神離開世人太遠,所以既不會降禍,也不會降福」。然而,有這些想法的,大都是有信仰的人。有些人甚至會獻祭和恪守宗教習俗,以期安撫先人。

      你的看法是什麼呢?上帝真的會留意到我們正力求贏得他的嘉許嗎?我們能夠打動上帝的心,使他悅納我們嗎?

  • 你能使上帝的心歡喜
    守望台2004年 | 5月15日
    • 你能使上帝的心歡喜

      上帝的感覺真的會受我們影響嗎?上帝能感受到什麼是快樂嗎?有些人認為「神」或「上帝」只是一股抽象的力量而已。那麼,我們能期望不具人格的力量會感到快樂嗎?當然不能。不過,且讓我們看看聖經怎麼說。

      耶穌基督說:「上帝是個靈」。(約翰福音4:24)靈是與人類不同的生命形式,是人類看不見的,但靈卻有「靈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5:44;約翰福音1:18)聖經用比喻的方式說上帝有眼、耳、手等等。a上帝也有名字——耶和華。(詩篇83:18)所以,聖經所說的真神或上帝,是一位有身體、有生命的靈。(希伯來書9:24)他「是永活的上帝,是萬世的王」。(耶利米書10:10)

      耶和華是有身體、有生命的,能思考,能行動。他的各樣特質、感覺和好惡,都向人透露出來。事實上,聖經曾多次提到什麼事能取悅上帝,什麼事會使他不高興。人類自己構想出來的假神和偶像,都只能反映人類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全能的上帝耶和華,卻是萬物的根源,世人心裡各樣的感情都是由他賦予的。(創世記1:27;以賽亞書44:7-11)

      耶和華無疑是「快樂的上帝」。(提摩太前書1:11)他不僅因創造的工作而歡喜,也為他旨意的成就而高興。上帝通過先知以賽亞宣告:「凡我所喜悅的,我必實現。……我說過的話,必定實現;我制定的事,必定執行。」(以賽亞書46:9-11)詩篇執筆者也寫道:「耶和華必因自己所造的歡喜。」(詩篇104:31)但是,還有一件事能令上帝歡喜。他說:「我兒,你要有智慧,好叫我的心歡喜」。(箴言27:11)想想看,我們是能使上帝歡喜的!

      怎樣能使上帝的心歡喜

      讓我們看看,古代的族長挪亞怎樣使耶和華的心歡喜吧。挪亞「蒙耶和華恩待」,因為他「在那一代人當中純全無疵」。他的信心和服從與當時邪惡的世人截然不同。這使上帝非常高興,所以聖經說「挪亞與上帝同行」。(創世記6:6,8,9,22)「挪亞……因有信心,就顯出敬畏的心,建造方舟,使全家得救。」(希伯來書11:7)耶和華喜悅挪亞,賜福給他和他的家人,使他們安然渡過人類那段變亂時期。

      族長亞伯拉罕也很留意耶和華對事物的感覺。上帝告訴他,所多瑪和蛾摩拉城由於行為敗壞,快要被毀滅了。當時他的反應表明,他非常了解上帝的看法。亞伯拉罕對上帝的認識很深,知道上帝絕不會將義人與惡人一同毀滅。(創世記18:17-33)多年以後,亞伯拉罕服從上帝的指引,「獻上以撒」,因為「他認定就算以撒死了,上帝也能使以撒復活」。(希伯來書11:17-19;創世記22:1-18)亞伯拉罕力求與上帝的感覺一致,顯出堅定的信心,凡事服從上帝,因此「得以稱為『耶和華的朋友』」。(雅各書2:23)

      另一位努力使上帝的心歡喜的人,是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關於他,耶和華說:「我找到了耶西的兒子大衛,一個合我心意的人。凡我喜歡的,他都必遵行。」(使徒行傳13:22)迎戰巨人歌利亞之前,大衛全心信賴上帝,並告訴以色列的王掃羅說:「耶和華救我脫離了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個非利士人的手。」耶和華因大衛對他的信心而賜福給他,使大衛得以殺死歌利亞。(撒母耳記上17:37,45-54)大衛的願望是,不但他的行動,連他「口中所說的話、心裡沉思的事」,都叫耶和華喜悅。(詩篇19:14)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取悅耶和華呢?我們越敏於察驗上帝對事物的感覺,就越清楚我們可以做什麼使上帝的心歡喜。因此,讀聖經的時候必須努力了解上帝的感受,務求「對他的旨意充滿確切的知識,充滿智慧和屬靈的悟性。這樣,你們行事為人,就能對得住耶和華,凡事叫他喜悅」。(歌羅西書1:9,10)而知識又能加強我們的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沒有信心,就不能贏得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1:6)沒錯,我們努力建立堅強的信心,使自己的生活與上帝的旨意一致,就能使他的心歡喜。同時,我們也必須避免使耶和華感到痛心。

      不要令上帝痛心

      聖經關於挪亞日子的記載顯示,耶和華是會感到痛心的。那時,「暴行遍及全地。上帝觀看大地,見全地都敗壞了,凡有血肉的都在地上敗壞行惡」。上帝看到人類的敗壞和暴行有什麼感覺呢?聖經記載:「耶和華就因他在地上所造的人,又遺憾又痛心。」(創世記6:5,6,11,12)上帝覺得遺憾,是因為洪水以前的人罪大惡極,於是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由於對人類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上帝雖然是他們的創造主,也要把他們毀滅。

      古代的以色列國是耶和華的子民,卻不斷無視他的感受,不理會他的仁愛指引,叫耶和華大感憂傷。詩篇執筆者悲嘆:「他們多少次在曠野反叛他,在荒漠叫他傷心!他們一再試探上帝,使以色列的聖者悲痛。」然而,「上帝是慈悲的,他遮蓋罪過,不消滅他們。他屢次抑制怒氣,不發盡烈怒」。(詩篇78:38-41)反叛的以色列人飽嘗惡行的苦果,雖然是罪有應得的,聖經卻說「他們受苦受難,[上帝]也感到憂傷」。(以賽亞書63:9)

      雖然上帝已充分顯示自己對以色列人懷有溫情,他們還是「一再取笑上帝的使者,輕看他的話,嘲弄他的先知,直到耶和華向他的子民大發烈怒,他們無可救藥為止」。(歷代志下36:16)他們硬著頸項,反叛上帝,最終「使他的聖靈傷心」,以致失去了耶和華的眷顧。(以賽亞書63:10)結果,公正的上帝不再保護他們,容許災難臨到,讓巴比倫人征服猶大,滅了耶路撒冷城。(歷代志下36:17-21)以色列人選擇作惡,冒犯他們的造物主,使他傷心,換來多麼可悲的下場!

      聖經清楚顯示,上帝對不義的行為深感悲痛。(詩篇78:41)上帝厭惡,甚至是憎恨的行為包括:高傲、說謊、謀殺、施魔法、占卜、崇拜祖先、淫蕩、同性戀、對配偶不忠、亂倫和欺壓窮人。(利未記18:9-29;19:29;申命記18:9-12;箴言6:16-19;耶利米書7:5-7;瑪拉基書2:14-16)

      耶和華對拜偶像有什麼感覺呢?出埃及記20:4,5說:「不可雕刻偶像,也不可仿造上天、下地和地面以下水裡任何東西的形像。不可跪拜偶像,也不可受引誘去事奉偶像」。為什麼?因為偶像「是耶和華你上帝所憎惡的」。(申命記7:25,26)使徒約翰警告說:「孩子們,你們要自守,不可拜偶像。」(約翰一書5:21)使徒保羅也寫道:「親愛的弟兄,你們要遠避拜偶像的事。」(哥林多前書10:14)

      力求蒙上帝悅納

      「正直的人,上帝願意親近。」那些「行為無過的……叫上帝喜悅」。(箴言3:32;11:20)另一方面,誰頑固地無視或者鄙視上帝的公正標準,不斷令上帝不悅,不久就會承受惡果。(帖撒羅尼迦後書1:6-10)事實上,上帝很快就要消滅當今盛行的種種罪惡。(詩篇37:9-11;西番雅書2:2,3)

      然而,聖經清楚表明,耶和華「不願有一個人被毀滅,只願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得後書3:9)他很想對愛他的義人表現愛心,不願對不肯悔改的人降下怒火。耶和華「絕不喜歡惡人死亡,卻喜歡惡人離棄惡行,得以活下去」。(以西結書33:11)

      因此,任何人承受到耶和華的烈怒,都只是自作自受。「耶和華充滿溫情,慈悲為懷。」(雅各書5:11)人對上帝的溫情滿懷信心,就可以「把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關心我們。(彼得前書5:7)我們可以確信,所有使上帝的心歡喜的人,都會蒙上帝悅納,成為他的朋友。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不斷驗明什麼才是主所悅納的」。(以弗所書5:10)

      上帝本著他的分外恩典向人顯示了多麼高尚的品質和溫情!使上帝的心歡喜,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想這樣做,請聯絡你本地的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很樂意告訴你,有哪些可行的辦法能取悅上帝。

      [腳注]

      a 參看附欄:「聖經為何用擬人法形容上帝?」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