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要對別的宗教感興趣?人類尋求真神
-
-
20.關於宗教和歷史,有些什麼問題發生?
20 的確,世界歷史使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沉思一下,想想在蹂躪人類和造成無數苦難的多場戰爭中,宗教曾經擔任什麼角色。何以有這麼多人奉宗教之名殺人和被殺?十字軍、異端裁判所、中東的戰爭和北愛爾蘭的衝突、伊拉克和伊朗的互相殘殺(1980-88)、印度教和錫克教在印度的火拼——這一切事件的確使有思想的人不禁對各宗教的信仰和道德產生疑問。——可參看以下的附框。
21.有些什麼例證表明基督教國所結的果子?
21 基督教國在這方面一向以偽善著稱。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天主教徒殘殺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殘殺基督新教徒,兩者均奉「基督教」政治領袖之命而行。可是,聖經曾就屬肉體的行為和聖靈的果子提出鮮明的對照。論到屬肉體的行為,聖經說:「[它們便是]淫亂、污穢、邪蕩、拜偶像、行邪術、仇恨、爭競、忌恨、忿怒、自私、分黨、結派、嫉妒、醉酒、荒宴,和類似的事。我從前早就告訴過你們,現在又事先告訴你們:行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可是,所謂的基督徒慣行這些事已有多個世紀之久,許多時他們的行為受教士所縱容。——加拉太書5:19-21,《新譯》。
-
-
何以要對別的宗教感興趣?人類尋求真神
-
-
[第14頁的附欄]
宗教、愛與仇恨
▪ 「宗教戰爭有特別暴烈的傾向。人若為了經濟利益而爭奪土地,最後會認為不值得付出如許代價,於是進行妥協。但戰爭的原因若屬於宗教性質,妥協與和解就看來與罪惡無異了。」——紐約聯合神學院社會倫理學教授希恩(Roger Shinn)。
▪ 「人會為宗教而吵鬧,為宗教而寫作,為宗教而爭戰,為宗教而死;只是不願為宗教而生活。……每逢真宗教遏止了一種罪行,偽宗教已製造藉口去犯千宗罪行。」——科爾頓(Charles Caleb Colton, 1825)。
▪ 「我們已有足夠的宗教使我們彼此相憎,卻沒有足夠的宗教使我們彼此相愛。」——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
▪ 「人做惡事,從未有如憑宗教信念而做的那麼徹底和愉快。」——帕斯加(Blaise Pascal, 1623-62)。
▪ 「較高尚的宗教的真正目的是要散發它的精髓——屬靈的教訓和真理——給最多的人,使每個人均能夠達成人的真正目的。人的真正目的乃是要榮耀上帝及永遠享受上帝的恩賜。」——歷史家湯因比(Arnold Toynb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