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審判臭名昭著的大娼妓
    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4.(甲)古代以色列人以什麼方式行淫?(乙)大巴比倫怎樣明目張膽地行淫?

      4 尼布甲尼撒在位的日子,是巴比倫(又名巴別,意即「混亂」)國勢最強大的時期。國內的宗教和政治勢力同樣明顯,大大小小的廟宇超過一千個,祭司們位高權重。今天,儘管古巴比倫早已退出了政治舞台,卻繼續以大巴比倫的身份活躍於宗教舞台上,而且作風依舊,一心要左右政治和世局。問題是,上帝贊成宗教干預政治嗎?古代以色列人因為參與錯誤的崇拜,寧跟列國結盟也不信靠耶和華,所以在《希伯來語經卷》裡被描述為娼妓。(耶利米書3:6,8,9;以西結書16:28-30)類似地,大巴比倫也跟政治勢力行淫。她明目張膽、不擇手段地爭奪權勢,一心要駕馭地上的列王。(提摩太前書4:1)

      5.(甲)宗教領袖都愛出什麼風頭?(乙)為什麼說,貪愛名利權勢的人大大偏離了耶穌基督的教誨?

      5 今天,宗教領袖經常參加競選活動,貪圖政府高位。在一些國家,有的教士在政府裡擔任要職,有的甚至是內閣成員。1988年,兩個知名的基督新教教士就曾參加美國總統競選。大巴比倫的領袖都愛出風頭,他們跟政要親熱友好的合照經常見報。耶穌跟這些教士多麼不同,他拒絕參與政治,並論及門徒說:「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不屬於世界一樣」。(約翰福音6:15;17:16;馬太福音4:8-10;雅各書4:4)

      現代的「淫行」

      6,7.(甲)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得勢的經過是怎樣的?(乙)為什麼說,梵蒂岡跟納粹黨簽訂的協約助長了希特勒爭霸世界的野心?

      6 宗教大娼妓跟政治勾結,為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例如請看看希特勒在德國崛起背後的一段醜惡歷史,一段有人想要抹掉的歷史。1924年5月,納粹黨在德國國會有32席,1928年5月卻減少至12席。1930年,經濟大蕭條的陰霾籠罩全球;納粹黨趁機捲土重來,結果在1932年7月國會選舉中,從608個議席中取得230個。沒多久,納粹黨更得到被教宗封為爵士的前任總理巴本的支持。據歷史家說,巴本的夢想是要建立一個新的神聖羅馬帝國。但他擔任總理沒多久就因為不稱職而下台了,所以想藉納粹黨重整旗鼓。到了1933年1月,他成功遊說工業界巨頭支持希特勒,並施計使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獲任命為總理,他自己出任副總理。希特勒利用巴本,取得了國內天主教上上下下的支持。希特勒得勢不到兩個月,就解散國會,把數以千計的反對黨領袖關進集中營,並肆無忌憚地迫害猶太人。

      7 1933年7月20日,天主教樞機主教帕切利(即後來的教宗庇護十二世[又譯碧岳十二世])代表梵蒂岡跟納粹德國在羅馬簽訂協約。這樣,梵蒂岡怎樣看待勢力日增的納粹黨也就非常明顯了。巴本代表希特勒簽署文件後,帕切利還把教宗的最高勳位,即庇護大十字勳章,授予巴本b。高夫斯在《戴禮帽的撒但》中說:「這個協約是希特勒贏得的一場重大勝利。這是他第一次從黨外得到的精神上支持,而且支持來自地位極高的權威。」依照協約,梵蒂岡必須撤回對德國天主教中間黨的支持,以示認可希特勒一黨專政的「極權統治」c。協約第14條還聲明:「總主教和主教等委任事宜都必須經第三帝國所指派的官員核實,確認有關人選在政治上沒有問題才能生效。」到了1933年年底(該年被教宗庇護十一世定為「聖年」),梵蒂岡的支持已成了希特勒爭霸世界的主要後盾。

      8,9.(甲)梵蒂岡、天主教會和眾多的教士對納粹黨的暴政採取什麼立場?(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一批德國主教發表了什麼言論?(丙)宗教和政治勾結,帶來了什麼結果?

      8 雖然有少數教士和修女曾對希特勒的暴政提出抗議而吃過苦頭,但梵蒂岡、天主教會以及眾多的教士對納粹黨的獨裁統治採取什麼立場呢?他們不是積極支持,就是予以默許,認為足以阻止共產黨勢力在全球擴張。眼見猶太人慘遭屠殺,耶和華見證人和其他人飽受迫害,安坐於梵蒂岡教廷內的教宗庇護十二世竟然袖手旁觀,一聲不吭。頗為諷刺的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7年5月出訪德國時,公開表揚一個跟納粹黨對抗的教士。問題是:在希特勒一手遮天、橫行無忌的時候,數以萬計的德國教士又在做些什麼呢?要知道答案,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9月爆發時,一批德國主教寫給教區的一封牧函就行了。牧函裡有這麼一段話:「在現今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呼籲上陣作戰的天主教徒盡忠職守,效忠於我們的國家元首,即使犧牲個人的一切也在所不惜。我們呼籲廣大信眾跟我們一起誠心禱告,祈求天主保佑,帶領我們邁向勝利。」

      9 天主教會的這種外交策略足以說明宗教在過去四千多年的淫行多麼可恥。各宗教但求利益和權力,不惜對政治勢力阿諛奉承,百般討好。宗教和政治長期勾結,助長了無數的戰爭和迫害,叫人苦不堪言。值得高興的是,耶和華快要對這個大娼妓執行判決了。但願這個日子快快來到!

      「坐在多水的河流上」

      10.大巴比倫依靠的「多水的河流」指的是什麼?這些河流後來怎樣了?

      10 古巴比倫橫跨幼發拉底河而建,而且城內有不少運河,可說是「坐在多水的河流上」。這些河流除了可作護城河,還能促進商貿活動而帶來財富。誰會料到,它們一夜之間就乾涸了。(耶利米書50:38;51:9,12,13)同樣,大巴比倫也靠著「多水的河流」獲得保護和財富。「多水的河流」象徵「各民族、群眾、國族、語言」的人,他們就是受大巴比倫控制、令她財源滾滾的千萬信眾。不料,這些水漸漸乾涸,不再給予她經濟支持了。(啟示錄17:15;參看詩篇18:4;以賽亞書8:7)

      11.(甲)古巴比倫怎樣「使全地喝醉」?(乙)大巴比倫又怎樣「使全地喝醉」?

      11 另外,聖經把古巴比倫描述為「耶和華手中的金杯,使全地喝醉」。(耶利米書51:7)古巴比倫以武力征服鄰國,迫使列國喝下耶和華憤怒的酒,叫他們像喝醉的人一樣軟弱無力。從這個方面來說,她是耶和華所用的工具。另一方面,大巴比倫也東征西討,成了一個遍及全球的龐大帝國,但她卻不是上帝所用的工具。相反,她服事「地上的列王」,跟他們「行淫」。為了討好列王,她用蒙騙人的主張和奴役人的習俗來操控「住在地上」的群眾,使他們像喝醉的人那樣軟弱無力,乖乖地聽任列王擺布。

      12.(甲)以日本為例,為什麼屬於大巴比倫的宗教都必須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債負責?(乙)在日本,大巴比倫所倚靠的「水」怎樣乾涸?結果怎樣?

      12 信奉神道教的日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日本士兵都受到教導,認為天皇是神道教的主神,能為他犧牲生命是無上的光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一百五十萬名日本士兵陣亡;他們一致認為投降是奇恥大辱。日本戰敗後,天皇裕仁被迫放棄自己是神的聲稱。結果,屬於大巴比倫一部分的神道教失去了不少信徒,「水」位驟降。可惜到那時為止,有千千萬萬的人因神道教認可信徒殺人流血,已在太平洋的戰爭慘劇中喪了命!近年神道教勢力日減,很多以往信奉神道教和佛教的人因而有機會認識真神。今天,已經獻身受浸、敬拜至高主宰耶和華的日本人已超過二十萬。

      大娼妓騎著一隻野獸

      13.天使用聖靈把約翰帶到曠野去,讓他看見什麼不尋常的景象?

      13 關於大娼妓和她的下場,啟示錄的預言還透露什麼呢?接著,約翰看見一個觸目驚心的景象:「他[天使]用聖靈把我帶到曠野去。我看見一個女人坐在鮮紅色的野獸上,野獸身上布滿褻瀆的名字,有七個頭、十隻角。」(啟示錄17:3)

      14.為什麼說,約翰被帶到曠野去是很恰當的?

      14 為什麼天使要把約翰帶到曠野去呢?在先前的一個預言裡,上帝對古巴比倫的判決被稱為「針對海洋曠野的信息」。(以賽亞書21:1,9)這是對古巴比倫發出的警告:儘管她有「多水的河流」作為保護,卻終必荒涼,無人居住。因此,約翰在異象中被帶到曠野去看大巴比倫的下場,是十分恰當的。沒錯,大巴比倫同樣會完全荒涼,渺無人跡。(啟示錄18:19,22,23)可是,令約翰感到驚訝的是,大娼妓並非獨自在那裡!她正騎著一隻猙獰可怖的野獸!

      15.啟示錄13:1跟17:3談到的野獸有什麼分別?

      15 這隻野獸有七頭十角,那牠是不是約翰不久前看到的七頭十角野獸呢?(啟示錄13:1)不是的,這兩隻野獸是有分別的。跟前一隻野獸不同,啟示錄17章談到的野獸是鮮紅色的,而且角上沒戴王冠。另外,牠不是單單在頭上,而是「身上布滿」褻瀆的名字。但這兩隻野獸顯然有關係,因為牠們太相似了,不可能純屬巧合。

      16.鮮紅色野獸是指什麼?牠被設立,據稱是為了什麼目的?

      16 那麼,這隻剛出現的鮮紅色野獸象徵什麼呢?牠必然象徵有兩角像綿羊羔的野獸(英美霸權)倡議要設立的那個獸像。獸像造好以後,有兩角像綿羊羔的野獸獲准把氣息吹進去。(啟示錄13:14,15)這個活生生、有氣息的獸像指的是國際聯盟,是兩角野獸在1920年設立的。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展望未來,認為國際聯盟將成為「人類伸張正義、消除戰爭威脅」的重要論壇。國際聯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死而復生,以聯合國的身份出現,其憲章所訂明的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17.(甲)為什麼說,有象徵意義的鮮紅色野獸身上布滿褻瀆的名?(乙)誰騎在鮮紅色野獸上面?(丙)源於巴比倫的宗教怎樣一開始就跟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難分難捨?

      17 為什麼說,這隻有象徵意義的野獸身上布滿褻瀆的名字呢?因為世人竟然奉這個國際組織為偶像,認為它足以取代上帝的王國,能成就只有上帝的王國才能成就的事。(但以理書2:44;馬太福音12:18,21)而最值得注意的是,約翰在異象中看見,騎在這隻鮮紅色野獸上面的,竟是大巴比倫!聖經的預言說得一點沒錯,源於巴比倫的宗教,特別是假基督教,確實跟國際聯盟和後來的聯合國關係密切、難分難捨。早於1918年12月18日,現稱美國基督教聯會的組織就已發表聲明支持國際聯盟了,聲明的部分內容如下:「國際聯盟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更是上帝王國在地上的政治體現……。教會應給予支持,否則就沒有什麼國際聯盟能維持下去。……國際聯盟是源於福音的,其宗旨與福音相若:『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18.假基督教的教士們怎樣對國際聯盟表示支持?

      18 1919年1月2日,《舊金山紀事報》的頭條新聞是這樣說的:「教宗呼籲人支持威爾遜提出的國際聯盟方案」。1919年10月16日,來自不同教派的1萬4450名教士聯名簽署請願書,促請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巴黎和約中設立國際聯盟的方案」。儘管有關和約後來未能在參議院通過,教士們仍為設立國際聯盟而四出奔走遊說。國際聯盟宣布成立時,教會怎樣表示支持呢?1920年11月15日,瑞士一則新聞報導:「今早11時,日內瓦市內所有教堂的鐘聲齊鳴,宣告國際聯盟首次會議正式揭幕。」

      19.鮮紅色野獸出現時,約翰預表的群體採取了什麼立場?

      19 當時,地上只有約翰預表的群體全心全意地擁護彌賽亞王國。他們有沒有像其他教會一樣,向這隻鮮紅色野獸俯首稱臣呢?絕對沒有!1919年9月7日星期日,耶和華的子民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舉行大會,當日發表的公眾演講主題是:「苦難人類的希望」。次日,美國桑達斯基市《明星新聞報》報導,盧述福向大約七千個聽眾發表演講時說:「可以肯定,國際聯盟必定會觸怒上帝……因為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教士們聲稱代表上帝,卻背棄上帝的旨意,轉而支持國際聯盟,還譽之為基督王國在地上的政治體現。」

      20.教士把國際聯盟譽為「上帝王國在地上的政治體現」,為什麼褻瀆了上帝?

      20 國際聯盟終於一敗塗地!這本應使教士們看出,人所建立的這一類組織跟上帝的王國毫無關係。事實上,這樣的聲稱褻瀆了上帝,使人誤以為國際聯盟這齣鬧劇跟上帝有關!聖經說,上帝「所做的完美無瑕」。因此,由基督領導的天上王國才是耶和華用來實現和平的工具,只有這個王國才能使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實現,像在天上一樣。上帝絕不會任用一些只懂得吵吵嚷嚷,而且大多不相信真神存在的政客來實現和平。(申命記32:4;馬太福音6:10)

      21.跟國際聯盟一脈相傳的聯合國怎樣受到大娼妓的支持和推崇?

      21 那麼,跟國際聯盟一脈相傳的聯合國又怎樣呢?從一開始,大娼妓已騎在這個組織上面,跟牠如影隨形,一心要駕馭牠。舉例說,1965年6月,即聯合國建立20周年, 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猶太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代表(伊斯蘭教聲稱代表世上二十億人口),齊集三藩市舉行慶典,以示對聯合國的支持和推崇。1965年10月,教宗保祿六世到訪時,稱聯合國為「最偉大的國際組織」,還說:「世上所有種族的人都把聯合國視為人類達至和平團結的最後希望。」1979年10月,訪問聯合國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我希望聯合國永遠是和平與正義的最高論壇。」值得注意的是,耶穌基督和上帝的王國在他的演講中是無足輕重的。教宗在1987年9月出訪美國時,《紐約時報》這樣報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大談聯合國如何任重道遠,如何有助於促進國際間團結和諧的新局面。」

  • 審判臭名昭著的大娼妓
    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b 談到巴本這個人,威廉·夏勒在《第三帝國興亡史》中指出,「對於希特勒得勢這件事,在德國要負上最大責任的人就是他」。1933年1月,曾任德國總理的施萊謝爾論到巴本說:「這個人背信棄義;跟他相比,加略人猶大可算是個聖人。」

  • 審判臭名昭著的大娼妓
    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第237頁的附欄]

      邱吉爾揭發「淫行」

      邱吉爾在1948年出版的《山雨欲來》一書中指出,希特勒之所以任命巴本到維也納當德國公使,目的是要「爭取奧地利政界要人的支持,不成功的話,就要削弱他們的地位」。對於巴本這個人,邱吉爾引述美國駐維也納使節的評論,說:「巴本毫無顧忌地對我說……他打算用自己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名聲,去博取像樞機主教因尼策爾一類奧地利人的信任,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

      奧地利投降後,希特勒的衝鋒部隊踏著鵝步進城,樞機主教因尼策爾下令全國教堂掛起卐字旗,敲響鐘聲,並慶祝希特勒的生日,為他祈禱。

  • 審判臭名昭著的大娼妓
    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第238頁的附欄]

      為第三帝國而寫的「戰爭禱文」

      1941年12月7日,《紐約時報》初版在這個標題下登載了一篇文章,內容如下:

      「在福爾達,主教們祈求天主保佑,賜予勝利……。在福爾達舉行的德國主教會議中,主教們建議教會每次開始和結束禮拜儀式時,都誦念一篇特地撰寫的『戰爭禱文』,懇求天主賜予德軍勝利,保佑軍隊安康。主教們還吩咐各神父至少每月一次,在講道時紀念德國的『海陸空三軍』。」

      這篇文章後來被撤回,沒有再被刊載。1941年12月7日就是納粹德國的盟友日本偷襲珍珠港美軍的那一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