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擄的人得聞希望的信息以賽亞的預言光照全人類(下冊)
-
-
[第239頁的圖片]
耶穌確實是「萬族的領袖和司令」
-
-
被擄的人得聞希望的信息以賽亞的預言光照全人類(下冊)
-
-
第16章
被擄的人得聞希望的信息
1.請描述被擄的猶太人在巴比倫的景況。
這是猶太歷史上的黑暗時期。與上帝有立約關係的民族被迫離開故鄉,在巴比倫淪為奴隸。誠然,他們享有若干程度的自由,能夠從事各種日常事務。(耶利米書29:4-7)有些猶太人學會專業的技能,有些人從商。a(尼希米記3:8,31,32)儘管這樣,被擄的猶太人在實際和屬靈方面還是受著奴役,所以他們的生活並不好過。讓我們看看實際的情形怎樣。
2,3.猶太人被擄到異地去,這對他們的崇拜有什麼影響?
2 巴比倫的軍隊在公元前607年摧毀耶路撒冷時,不但消滅了一個國家,也嚴重打擊了純真崇拜。他們把耶和華的聖殿洗劫一空,然後把聖殿摧毀,又擄去一些利未部族的人,把另一些殺死,使祭司制度癱瘓。猶太人失去了崇拜的殿,沒有祭壇,也沒有祭司團,自然無法按照律法的規定把祭物獻給上帝。
3 可是,忠心的猶太人仍然能夠行割禮,而且盡可能謹守律法的規定,從而顯示他們信奉什麼宗教。例如,他們可以照律法的規定不吃某些食物,並且守安息日。可是,他們這樣做很可能招來主人的譏嘲,因為巴比倫人一向把猶太人的宗教習俗視為愚昧可笑。被擄的人有多沮喪,從詩篇執筆者所寫的話可見一斑:「我們坐在巴比倫的河邊,一想起錫安就哭了。我們把豎琴掛在那裡的楊樹上。因為在那裡,俘擄我們的人要我們唱歌,嗤笑我們的人要我們娛樂他們,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吧!』」——詩篇137:1-3。
4.猶太人仰望其他國家搭救他們,為什麼是徒勞的?他們其實可以向誰求助?
4 那麼,被擄的猶太人可以向誰尋求安慰呢?拯救會來自哪裡呢?無疑不會來自四周的國家!這些國家都不是巴比倫大軍的敵手,其中不少更是猶太人的敵人。不過,情況並不是毫無希望的。儘管猶太人享有自由的時候悖逆耶和華,以致被人擄去,可是耶和華仍舊施恩給他們,向他們發出振奮人心的信息。
「你們來喝水吧」
5.「你們來喝水吧!」這句話有什麼寓意?
5 通過以賽亞的預言,耶和華對被擄到巴比倫去的猶太人說:「所有乾渴的人啊,你們來喝水吧!沒有銀錢的人啊,你們來買東西吃吧!來買酒和奶喝,不用花錢,也不用代價。」(以賽亞書55:1)這番話含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例如,請想想「來喝水吧」這句話。沒有水,生命就不可能維持下去。沒有這種寶貴的液體,人只能活一個星期左右。因此,耶和華用水去比喻他的話語對被擄的猶太人的影響,實在十分貼切。他的信息會像熱天的消暑冷飲一樣,叫他們精神一振,也能幫助他們消除沮喪的情緒,滿足他們對真理和正義的渴求。上帝的信息指出,他們會擺脫奴役,恢復自由。這必定叫他們大感鼓舞。可是,被擄的猶太人如果要得益,就必須像喝水一樣吸取上帝的信息,專心留意,謹守遵行。
6.猶太人要是買「酒和奶」,就會怎樣得益?
6 耶和華也把「酒和奶」賜給人。奶可以使兒童體格強健,幫助他們發育成長。照樣,耶和華的話語能加添他子民的屬靈力量,幫助他們鞏固與耶和華的關係。酒又怎樣呢?人通常在慶祝節日的時候喝酒。聖經常常把酒跟繁榮和歡樂相提並論。(詩篇104:15)耶和華吩咐他的子民「買酒」,其實是要向他們提出保證,只要他們全心全意重投純真崇拜的懷抱,就必定會「大大喜樂」。——申命記16:15;詩篇19:8;箴言10:22。
7.耶和華對被擄的人所顯的憐憫,怎樣與眾不同?我們從中看出他的什麼特質?
7 耶和華把這些屬靈信息賜給被擄的猶太人,叫他們大感振奮,真的十分仁慈!我們回想猶太人的歷史,記得他們一向頑梗悖逆,就更能看出耶和華的憐憫實在與眾不同。他們其實不配受耶和華恩待。可是,詩篇執筆者大衛在好幾百年前說:「耶和華有慈悲有恩典,不輕易發怒,大有忠貞之愛。他不永遠指責人,也不會萬世懷怒。」(詩篇103:8,9)耶和華非但沒有消滅他的子民,反而主動與他們和好。他的確是「以忠貞之愛為樂」的上帝。——彌迦書7:18。
信賴錯誤的對象
8.許多猶太人信賴誰?他們沒有理會什麼警告?
8 可是,當時許多猶太人還沒有全心信賴耶和華去拯救他們。例如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猶大國的領袖向鄰近的強國求助。他們彷彿出賣肉體一樣,勾搭埃及和巴比倫。(以西結書16:26-29;23:14)耶利米有充分理由警告他們說:「誰信賴世人,倚靠血肉的臂膀,心裡離棄耶和華,就該受咒詛。」(耶利米書17:5)但上帝的子民竟然做著這些事!
9.許多猶太人怎樣「花錢買那不算食物的東西」?
9 現在,他們正受到從前所信賴的國家的奴役。他們有沒有從這件事學到教訓呢?看來許多人還沒有,因為耶和華問他們:「你們何必花錢買那不算食物的東西呢?何必為那不能使人滿足的東西勞碌呢?」(以賽亞書55:2上)被擄的猶太人所信賴的,如果不是耶和華而是別的對象,他們就彷彿「花錢買那不算食物的東西」了。巴比倫的政策一向不容許被擄的人返回故鄉,因此猶太人休想獲釋。事實上,巴比倫窮兵黷武、惟利是圖、虔信假神,根本不能給被擄的猶太人什麼好東西。
10.(甲)被擄的猶太人願意留心聆聽,就會從耶和華獲得什麼獎賞?(乙)耶和華跟大衛立了什麼約?
10 耶和華規勸他的子民說:「你們當留心聽我說話,就能享用美食,品嘗肥美的食物而滿心喜樂。你們要側耳聆聽,到我這裡來。你們當留心聽,就能保全性命。我願意跟你們訂立萬世長存的約,體現我對大衛信實的忠貞之愛。」(以賽亞書55:2下,3)猶太人在屬靈方面營養不良,惟獨倚靠耶和華才有希望。現在,耶和華通過以賽亞的預言對他們說話。他們的生命有賴於聽從上帝的信息,因為上帝指出,他們只要留心聽,「就能保全性命」。耶和華說,凡聽從的人,他都會跟他們訂立「萬世長存的約」。這指的是什麼約呢?經文說,這個約「體現」了上帝對大衛的「忠貞之愛」。幾百年前,耶和華曾經應許大衛,他的寶座必「萬世穩固」。(撒母耳記下7:16)因此,這裡所說的「萬世長存的約」跟統治權有關。
永恆王國的永久繼承人
11.為什麼被擄到巴比倫去的猶太人可能覺得,上帝給大衛的應許不大可能實現?
11 無可否認,在被擄的猶太人看來,談論大衛王朝的統治也許不切實際。他們已經失去國土,國家淪亡!但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耶和華並沒有忘記他跟大衛所立的約。上帝已定了旨意,要讓大衛的王朝成為永恆的王國。無論從人看來多麼不可能,他的旨意也必定會實現。但怎樣實現和在什麼時候實現呢?公元前537年,耶和華把他的子民從巴比倫釋放出來,讓他們返回故土。這件事有沒有使永恆的王國建立起來呢?沒有。猶太人繼續受另一個信奉異教的帝國米底亞-波斯所統治。列國的「既定時期」還未滿,這些國家會繼續統治一段時期。(路加福音21:24)既然以色列沒有王,有多個世紀的時間,耶和華給大衛的應許一直沒有實現。
12.耶和華怎樣實現他跟大衛所立的王國之約?
12 以色列人從巴比倫獲釋之後五百多年,耶和華做了一件重要的事,開始實現王國的約。他把自己的頭生子,就是最先的受造物,從榮耀的天界轉移到猶太處女馬利亞的腹中。(歌羅西書1:15-17)耶和華的天使宣布這件大事的時候,告訴馬利亞說:「他必成為偉大的人物,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耶和華上帝必把他祖先大衛的寶座賜給他,他必作王統治雅各家,永無窮盡;他的王國必沒有終結。」(路加福音1:32,33)耶穌既然生於大衛王族,也就繼承了作王的權利。耶穌一旦登基,就會作王「直到千秋萬世」。(以賽亞書9:7;但以理書7:14)在此之前許多世紀,耶和華應許賜給大衛王一個永久的繼承人,這個應許現在開始實現了。
萬族的司令
13.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和升天之後,怎樣「向萬族作見證」?
13 這位未來的君王會做些什麼事呢?耶和華說:「我立了一人向萬族作見證,使他成為萬族的領袖和司令。」(以賽亞書55:4)耶穌長大後成為耶和華在地上的代表,為上帝向萬國作見證。他在地上的時候,主要向「以色列家迷失的綿羊」傳道。可是,耶穌在快要升天前對門徒說:「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做我的門徒。……看哪!在這一切日子,直到這個制度的末期,我都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10:5,6;15:24;28:19,20)因此,王國的信息後來也傳給非猶太人,讓他們也有分實現上帝跟大衛所立的約。(使徒行傳13:46)這樣,耶穌在死亡、復活、升天之後,仍然繼續「向萬族作見證」。
14,15.(甲)耶穌怎樣是實至名歸的「領袖和司令」?(乙)公元1世紀的耶穌門徒有什麼希望?
14 耶穌也是「領袖和司令」。像預言所描述一樣,耶穌在地上時負起做領袖的全部責任,在每一方面帶頭。他吸引大群民眾,教導他們認識真理的話語,說明跟從他的人可以獲得什麼裨益。(馬太福音4:24;7:28,29;11:5)他有效地訓練門徒,裝備他們執行前頭的傳道活動。(路加福音10:1-12;使徒行傳1:8;歌羅西書1:23)僅在三年半內,耶穌已為一個精誠團結的國際會眾奠下基礎,其中有成千上萬、來自許多不同種族的成員。惟獨實至名歸的「領袖和司令」,才能完成這麼艱巨的任務。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