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騎士在奔馳!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16章
四騎士在奔馳!
異象3——啟示錄6:1-17
概要:四騎士的奔馳,祭壇底下被殺害的見證人,降怒的大日子
實現的時間:從1914年到這個制度被毀滅
1.耶穌揭開了令人深感興趣的書卷,耶和華怎樣向約翰傳達書卷的內容?
既然現今這個時代危機重重,那麼對於「不久必定發生的事」,難道我們會不感興趣嗎?既然事情跟我們有切身關係,我們當然深感興趣。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約翰去觀看耶穌怎樣揭開令人深感興趣的書卷。跟其他書卷不同的是,約翰不用閱讀這份書卷。為什麼?因為書卷的內容是通過「象徵」,通過一連串充滿動感的異象向他傳達的。(啟示錄1:1,10)
2.(甲)約翰看見和聽見什麼?頭一位基路伯天使的外貌顯示什麼?(乙)頭一位基路伯天使在呼喚誰?請解釋。
2 請聽聽,耶穌揭開書卷的頭一個印時,約翰怎樣說:「綿羊羔揭開了七個印中的一個,我就觀看。我聽見四個活物中,有一個用打雷似的聲音說:『來吧!』」(啟示錄6:1)這是頭一位基路伯天使的聲音。他那獅子般的外貌向約翰顯示,耶和華的組織必勇敢地執行上帝正義的判決。這位天使在呼喚誰?不可能是約翰,因為約翰已經接受了邀請來觀看這一連串有預表性的異象。(啟示錄4:1)「打雷似的聲音」其實正呼喚另一個對象前來,在一連串四個異象的頭一個裡出現。
白馬和戰績輝煌的騎士
3.(甲)現在約翰描述什麼?(乙)根據聖經的用法,這匹白馬必定象徵什麼?
3 約翰,還有約翰預表的群體和他們現今的同伴,都有榮幸目睹一齣情節緊湊的戲劇!約翰說:「我觀看,見有一匹白馬,騎馬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就出來,一路戰勝敵人,最終要完全戰勝。」(啟示錄6:2)是的,在打雷似的聲音呼喊「來吧!」以後,一匹白馬飛奔而出。在聖經裡,馬常常象徵戰爭。(詩篇20:7;箴言21:31;以賽亞書31:1)這匹白馬很可能是一匹俊秀的雄馬,渾身純白表示聖潔無瑕。(參看啟示錄1:14;4:4;7:9;20:11)這匹白馬很恰當地象徵在耶和華聖潔的眼中正義無邪的戰爭。(另見啟示錄19:11,14)
4.騎白馬的是誰?請解釋。
4 騎白馬的是誰?他拿著弓,可以隨時作戰。此外,他也獲賜冠冕。在主的日子,正義之士當中只有耶穌和二十四個長老所代表的群體才頭戴冠冕。(但以理書7:13,14,27;路加福音1:31-33;啟示錄4:4,10;14:14)a這裡不大可能描繪二十四個長老中的一個因戰績彪炳而獲賜冠冕。因此,這位獨自上陣的騎士必定是耶穌基督,而不可能是其他人。約翰看見耶穌在1914年的歷史性時刻在天上出現,當時耶和華宣告「我已經……立了我的王」,並且告訴耶穌之所以立他作王是要把列國賜給他做產業。(詩篇2:6-8)b這樣,耶穌揭開頭一個印,預示他成為新加冕的君王,在上帝指定的時候策馬上陣。
5.詩篇描述的騎士跟啟示錄6:2的描述怎樣類似?
5 約翰看見的情景跟詩篇45:4-7的描述一致。詩篇這樣描述耶和華所立的君王,說:「你大放光彩,無往不勝,為真理、謙卑、正義,策馬直前;你右手必教你行可畏的事。你的箭鋒利,射中王敵的心,萬民紛紛倒在你腳下。上帝是你的寶座,萬世不改,永遠不變;你王位的權杖是正直的權杖。你喜愛正義,恨惡邪惡;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膏立了你,讓你領受歡欣的膏油,勝過膏立與你位分相同的人。」約翰想必熟悉詩篇這段預言性的描述,知道這裡所說的正是耶穌作王之後所做的事。(參看希伯來書1:1,2,8,9)
出來戰勝敵人
6.(甲)為什麼騎白馬的要上陣作戰呢?(乙)在哪段歲月,耶穌一路策馬奔馳,戰勝敵人?
6 為什麼新加冕的君王要策馬上陣呢?因為他的王權受到耶和華的大仇敵魔鬼撒但和地上受撒但迷惑的人的猛烈反對;不論自覺還是不自覺,這些人都受到撒但利用。上帝王國的誕生在天上觸發了一場大戰。耶穌以米迦勒(意思是「誰像上帝?」)的名義奮勇作戰,戰勝了撒但和他手下的邪靈,把他們摔在地上。(啟示錄12:7-12)在主的日子起頭的好幾十年,耶穌策馬上陣,一路戰勝敵人,與此同時,綿羊般的人被召集起來。雖然現今全世界仍然「受那惡者控制」,耶穌卻仁愛地不斷牧養他的受膏弟兄和他們的同伴,幫助他們每一個人培養十足的信心,戰勝敵人。(約翰一書5:19)
7.在主的日子的頭幾十年間,耶穌在地上戰勝了什麼?我們應當決心怎樣做?
7 主的日子至今已超過九十年,其間耶穌還戰勝了什麼?耶和華在世界各地的子民,個別也好,整群會眾也好,都面對過不少困難、壓力和迫害。他們的遭遇跟使徒保羅的經歷類似;保羅就自己的傳道職分提出證據時,憶述過自己的經歷。(哥林多後書11:23-28)耶和華見證人需要「超凡的力量」去忍受磨難,尤其是在面對戰爭和暴力威脅的時候。(哥林多後書4:7)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耶和華見證人仍然忠貞不渝,能夠像保羅那樣說:「主站近我,給我加添力量,叫傳道工作藉著我可以徹底完成」。(提摩太後書4:17)以往,耶穌曾為忠心的耶和華見證人戰勝敵人;日後,只要我們決心堅忍到底,憑信心戰勝世界,耶穌必繼續策馬向前,為我們戰勝敵人。(約翰一書5:4)
8,9.(甲)耶和華見證人在世界各地取得了什麼勝利?(乙)耶和華見證人在哪些地區有驚人的增長?
8 在戰無不勝的君王耶穌基督的指引下,耶和華見證人在世界各地一再戰勝敵人。1918年,受撒但操縱的政治組織雖然暫時「戰勝」了這些聖經研究者,卻未能殲滅他們,因為耶穌保護了他們。1919年,耶穌打破了監獄的枷鎖,拯救了他們,然後賜給他們力量去宣揚王國好消息,「直到地極」。(啟示錄13:7;使徒行傳1:8)
9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軸心國的獨裁者在許多地區企圖殲滅耶和華見證人,而當地的宗教領袖,尤其是天主教領袖,公開或暗中支持這些獨裁者大肆壓迫耶和華見證人。可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參與傳道工作的耶和華見證人有7萬1509人,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傳道員卻增加到14萬1606人,雖然其間有超過一萬人被長期關在監獄或集中營裡,還有大約兩千人被殺害了。時至今日,全球經常傳道的耶和華見證人已經增加到六百萬人以上。在信奉天主教的地區和迫害曾經最猛烈的國家,例如德國、意大利、日本,經常傳道的耶和華見證人數目都有驚人的增長。現在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經常傳道的人數合共超過六十萬。(以賽亞書54:17;耶利米書1:17-19)
10.戰無不勝的耶穌基督讓他的子民取得了什麼勝利,使他們得以「為好消息辯護,循法律途徑確立好消息的工作」?
10 我們那戰無不勝的君王也賜福給他手下熱心傳道的子民,使他們能「為好消息辯護,循法律途徑確立好消息的工作」,在法庭上和政府官員面前屢屢勝訴。(腓立比書1:7;馬太福音10:18;24:9)在許多國家,例如澳大利亞、阿根廷、加拿大、希臘、印度、斯威士蘭、瑞士、土耳其,耶和華見證人都屢次勝訴。在美國最高法院,他們也打贏了50場官司,確立了他們既有權「在公眾面前或挨家逐戶」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也有權不參與帶有偶像崇拜色彩的愛國儀式。(使徒行傳5:42;20:20;哥林多前書10:14)由於取得這些勝利,耶和華見證人得以繼續拓展全球宣揚王國的工作。
11.(甲)白馬騎士最終會怎樣「完全戰勝」呢?(乙)揭開第二、第三、第四個印,應當激勵我們做什麼?
11 耶穌最終會怎樣「完全戰勝」呢?c正如本書後部分指出,耶穌最終會鏟除所有錯誤宗教,然後把撒但地上組織的其餘部分通通扔進象徵完全毀滅的「火湖」裡,證明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是完全正當的。今天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期盼那個日子來到,到時我們的「萬王之王」會在哈米吉多頓大戰取得最後勝利,把撒但手下暴虐的政治組織一舉鏟除!(啟示錄16:16;17:14;19:2,14-21;以西結書25:17)在那日來到以前,白馬上那戰無不勝的君王會繼續策馬向前,與此同時,耶和華會繼續把心地善良的人帶進由他子民構成的地上正義國族之中。(以賽亞書26:2;60:22)現今你正與約翰預表的群體一同喜樂地拓展宣揚王國的工作嗎?要是這樣,使徒約翰在隨後的三個印揭開時所看見的情景,肯定會激勵你更加投入耶和華的工作。
看哪,一匹火紅色的馬!
12.耶穌說他以君王的身份隱形臨在時會有什麼徵象呢?
12 耶穌的傳道生涯接近尾聲時,門徒私下來問他:「你的臨在和這個制度的末期,有什麼徵象呢?」耶穌回答時預言人類會經歷許多禍患,但這一切「只是重重苦難的開始」。他說:「民族要攻打民族,王國要攻打王國,必有大地震,一處接一處有瘟疫和糧荒,又有可怕的事和天上奇異的景象。」(馬太福音24:3,7,8;路加福音21:10,11)當書卷其餘的印揭開時,約翰看見的情景跟耶穌預言的禍患很類似。現在請留意得了榮耀的耶穌揭開第二個印時有什麼出現。
13.約翰將要看見什麼不義的事?
13 「綿羊羔揭開第二個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來吧!』」(啟示錄6:3 )發出呼喊的,是外貌如公牛的第二位基路伯天使。公牛象徵力量——以正義的方式運用的力量。可是,現在約翰將要看見的,是以不正義的方式運用力量,濫殺無辜,情景令人慘不忍睹。
14.約翰接著看見的是一匹怎樣的馬?一個怎樣的騎士?這個異象指的是什麼?
14 那麼,第二聲「來吧!」發出以後,有什麼事發生呢?「有另一匹馬出來,是火紅色的。騎馬的可以奪去大地的和平,叫人互相殘殺。他還得了一把大劍。」(啟示錄6:4)多麼可怕的異象!這裡描述的無疑是:戰爭!不是耶和華那戰無不勝的君王所發動的正義戰爭,而是世人所發動的殘酷血腥、為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的國際戰爭。用騎士騎著一匹火紅色的馬來象徵這樣的戰爭,是恰當不過的!
15.為什麼我們絕不想跟第二個騎士的奔馳扯上關係?
15 約翰肯定不想跟這個騎士和他的瘋狂奔馳扯上關係,因為聖經曾預言上帝的子民「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4)約翰,以至現今約翰預表的群體和大群人,雖然仍舊「在世人當中」,卻都「不屬於」現行這個充滿血腥的制度。我們作戰的武器是屬靈的,是「靠著上帝大有能力的武器」,能使我們熱心地傳講真理,絕不參與血肉的戰爭。(約翰福音17:11,14;哥林多後書10:3,4)
16.紅馬騎士在什麼時候和怎樣得了「一把大劍」?
16 1914年,白馬騎士得了冠冕,雖然在此之前世上爆發過許多場戰爭,但現在紅馬騎士卻得了「一把大劍」。這暗示了什麼?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人的戰爭變得更加殘暴,破壞力也更大。在1914至1918年的大屠殺中,坦克車、毒氣、飛機、大炮、潛艇和自動化武器不是初次使用,就是使用規模比以前大得多。大約二十八個國家不但調兵遣將,還動員所有人民參戰,結果傷亡慘重,超過九百萬個士兵被殺,平民更死傷無數。儘管大戰已經結束,世界和平卻一去不返。五十多年以後,德國政治家阿登納評論:「人類自1914年就失去了和平寧靜的生活。」這是因為紅馬騎士奪去了大地的和平。
17.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紅馬騎士怎樣繼續用「大劍」行兇?
17 隨後,嗜血成性的紅馬騎士瘋狂地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殺人武器變得更加厲害,死亡人數激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倍。1945年,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先後在轉眼之間炸死了數以萬計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紅馬騎士一共奪去了大約五千五百萬人的性命,但紅馬騎士還不滿足。根據可靠的報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起碼有兩千萬人死於「大劍」之下。
18,19.(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血腥殺戮,與其說是軍事科技帶來的結果,倒不如說是什麼的明證?(乙)人類面臨什麼危機?白馬騎士會怎樣力挽狂瀾?
18 死於戰爭的人大幅增加,與其說是軍事科技帶來的結果,倒不如說是無情的紅馬正在奔馳的明證。紅馬最終會奔到哪裡去?一場經過精心策劃的核子大戰姑且不說,有些科學家認為未來有可能爆發一場由意外引起的核戰!幸好,戰無不勝的白馬騎士決意要終止戰爭。
19 只要各國仍舊懷有種族優越感,彼此仇視,人類就必定繼續受核子戰爭的陰霾所籠罩,有如坐在火藥桶上,惶恐度日。就算各國出於恐懼把所有核武器銷毀,他們仍會保留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很快就能重新製造大殺傷力的核武器,這樣任何用傳統武器進行的戰爭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轉變為核子大戰,塗炭生靈。今天列國懷有的種族優越感和仇恨必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除非——是的,除非白馬騎士能制止紅馬瘋狂奔馳。我們可以相信君王基督必策馬向前,不但完全戰勝撒但控制的世界,而且還會在地上建立一個嶄新的、基於愛的人類社會。這裡所說的愛是對上帝和對別人的愛。我們這個瘋狂的時代以核武器作為阻嚇的力量,但這根本無法帶來恆久的和平,相比之下,愛卻優勝得多,是促進和平的一股強大力量。(詩篇37:9-11;馬可福音12:29-31;啟示錄21:1-5)
黑馬衝出
20.為什麼我們可以相信白馬騎士必除去人間的禍患?
20 現在耶穌揭開第三個印。約翰隨即看見什麼?「綿羊羔揭開第三個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三個活物說:『來吧!』」(啟示錄6:5上)可喜的是,第三位基路伯天使「有人一樣的臉」,這象徵愛心。今天耶和華的組織充滿有原則的愛,將來這種愛更會彌漫上帝的新世界。(啟示錄4:7;約翰一書4:16)我們可以相信,白馬騎士必「作王,直到上帝把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這位仁愛的君王必把約翰隨即看見的禍患除去。(哥林多前書15:25)
21.(甲)黑馬和黑馬騎士代表什麼?(乙)什麼證據表明黑馬依然在狂奔?
21 第三聲「來吧!」發出以後,約翰看見什麼?「我觀看,見有一匹黑馬,騎馬的手拿天平。」(啟示錄6:5下)這個預示未來的景象是要傳達一個可怕的信息:嚴重的饑荒!黑馬騎士預示在主的日子初期必出現糧食配給,彷彿要拿天平來分配似的。自1914年以來,饑荒一直為禍全球。現代戰爭一旦爆發,生產糧食的資源往往被用來生產武器,結果造成饑荒。農夫被徵召入伍,田地被破壞,焦土政策使糧食生產大幅減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有千百萬人捱餓和餓死!代表饑荒的黑馬騎士並沒有隨大戰結束而銷聲匿跡。20世紀30年代,在烏克蘭,單單一場饑荒就死了五百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了更多饑荒和糧食短缺。隨後黑馬繼續奔馳,在1987年年中,世界糧食理事會報導,世上有5億1200萬人在捱餓,每天有4萬個孩童死於飢餓所導致的疾病。
22.(甲)有聲音說了什麼?這表示人不得不怎樣做?(乙)一升小麥和三升大麥的價錢暗示什麼?
22 約翰還有其他事要告訴我們:「我聽見好像有聲音在四個活物當中說:『一升小麥賣一銀元,三升大麥賣一銀元。油和酒不可糟蹋。』」(啟示錄6:6)四位基路伯天使齊聲表示要珍惜食物,這跟耶路撒冷在公元前607年毀滅時的情況相似,當時人「吃餅要按定量吃,擔憂地吃」。(以西結書4:16)在約翰的日子,一個士兵每天只配給到一升小麥。買一升小麥要多少錢?一銀元,即一天的工錢!(馬太福音20:2)d一個人要養活一家大小的話,那怎麼辦?他可以不買小麥,而買三升粗糙的大麥。在人們看來,大麥是粗糧,比不上小麥。可是,三升大麥也只能養活一個小家庭。
23.「油和酒不可糟蹋」這句話暗示什麼?
23 「油和酒不可糟蹋」這句話又暗示什麼?有些人認為這是指在許多人吃不飽的同時,有錢人依舊過著奢華的生活。可是在中東,油和酒不是什麼奢侈品。在聖經時代,麵包、油和酒都是必需品。(參看創世記14:18;詩篇104:14,15)水不一定適合飲用,所以人們經常喝酒,有時還用酒治病。(提摩太前書5:23)至於油,在以利亞的日子,撒勒法一個寡婦雖然十分貧窮,卻仍有一點油剩下來做餅。(列王紀上17:12)由此可見,天使說「油和酒不可糟蹋」,看來是勸人要省吃儉用,不要很快就把這些基本物資用光,否則這些物資就被「糟蹋」,意思是在饑荒結束之前就耗盡了。
24.為什麼黑馬不會奔馳很久?
24 值得高興的是,白馬騎士很快就會制止黑馬奔馳。聖經預言耶穌在新世界會厚賜百物,說:「他在位的日子,義人必然繁茂如草;縱使月亮消失,和平安泰仍舊豐盛。……地上必五穀豐登,山頂必出產豐盈。籽實纍纍,像黎巴嫩山的樹木;城中的人,必繁密如地上的草。」(詩篇72:7,16;另見以賽亞書25:6-8)
蒼白的馬及其騎士
25.耶穌揭開第四個印時,約翰聽到誰的聲音?那象徵什麼?
25 異象還沒講完。耶穌揭開第四個印,約翰把結果告訴我們:「綿羊羔揭開第四個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的聲音說:『來吧!』」(啟示錄6:7)聲音來自外貌如飛鷹的基路伯天使,而飛鷹象徵高瞻遠矚的智慧。約翰、約翰預表的群體,以及上帝在地上的其他忠僕都著實須要留心觀看隨後出現的景象,洞悉隱情,好行事明智。我們要是能高瞻遠矚,就會得著保護,避開災禍,就是今天崇尚世俗智慧的人因驕傲自大、荒淫無度而遭受的種種災禍。(哥林多前書1:20,21)
26.(甲)誰是第四個騎士?他騎著一匹蒼白的馬,為什麼這樣配搭十分恰當?(乙)誰跟隨第四個騎士?他所接收的人將來會怎樣?
26 隨著第四個騎士應聲而出,有什麼恐怖的事發生?約翰告訴我們:「我觀看,見有一匹蒼白的馬。騎馬的名叫『死亡』。『墳墓』緊緊跟隨他。」(啟示錄6:8上)最後一個騎士名叫:死亡。他是啟示錄四騎士中惟一直接披露自己身份的。死亡騎著一匹蒼白的馬,這樣配搭十分恰當,因為譯做「蒼白」的希臘語「克洛羅斯」在希臘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慘白的面容,好像生病似的。同樣恰當的是,墳墓以某種沒有說明的方式緊緊跟隨死亡。這是因為墳墓從第四個騎士所引發的災殃接收到更多死人。幸好將來死亡和墳墓會「交出其中的死人」,讓這些人復活過來。(啟示錄20:13)然而,死亡是怎樣得到這些死人的呢?
27.(甲)死亡這個騎士怎樣得到死人呢?(乙)死亡管轄「四分之一的地」,這是什麼意思?
27 異象跟著列舉了一些死亡原因:「有權柄賜給他們,讓他們管轄四分之一的地,用刀劍、糧荒、惡疾和地上的野獸殺人。」(啟示錄6:8下)這裡所說的四分之一的地不一定指實際的,而可以指有很大部分的土地,人煙稠密的也好,人口稀少的也好,都會被蒼白的馬蹂躪。馬上的騎士接收第二個騎士用大劍殺死的人,又接收第三個騎士用饑荒和糧食短缺殺死的人。他也接收自己用惡疾殺死的人和因地震而喪命的人。(路加福音21:10,11)
28.(甲)聖經有關「惡疾」的預言怎樣應驗了?(乙)今天耶和華的子民怎樣受到保護而不致染上許多疾病?
28 「惡疾」對當代的影響不容忽視。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隨之而來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在1918至1919年間的短短幾個月內,就奪去了超過二千萬人的性命。全球只有聖赫勒拿這個小島能逃過這場災劫。不少地區的居民大批大批地死亡,一堆一堆的屍體放在柴堆上焚化。今天患心臟病和癌症的人多得驚人,當中有不少是吸煙導致的。20世紀80年代被形容為「醜陋的十年」,許多人由於生活放蕩,沉溺於聖經所譴責的不法行為而染上愛滋病(艾滋病)這個「惡疾」。2000年,美國衛生局局長據報把愛滋病描述為「可能是世上已知最可怕的傳染病」。他說世界各地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和患上愛滋病的人有5200萬,當中有2000萬人已經死去。聖經忠告人要禁戒淫亂,禁戒濫用血,今天許多疾病正是通過這兩個途徑傳播的,耶和華的子民多麼感謝上帝通過聖經給他們明智的忠告。(使徒行傳15:28,29;參看哥林多前書6:9-11)
29,30.(甲)以西結書14:21提到的「四樣可怕的刑罰」,今天可以指什麼?(乙)我們可以怎樣理解啟示錄6:8所說的「野獸」?(丙)這個預言性景象的重點看來是什麼?
29 約翰所見的異象說野獸是人早死的第四個原因。揭開第四個印後,我們一共見到了四個早死的原因:戰爭、饑荒、疾病和野獸。這四個被古人視為早死的主要原因,很適合用來代表今日一切早死的原因。耶和華曾警告以色列人說:「我要用這四樣可怕的刑罰,就是刀劍、饑荒、兇惡的野獸、瘟疫,攻擊耶路撒冷,好把人畜從那裡剪除。」(以西結書14:21)
30 雖然熱帶地區不時有野獸咬死人,這類事故卻很少成為報章的頭條。將來如果土地因戰爭變得荒蕪,或者人們因饑荒變得虛弱而無力抵抗飢餓的野獸,說不定會有更多人被野獸咬死。此外,今天有不少人像沒有理性的野獸一樣,兇殘成性,跟以賽亞書11:6-9的描述正好相反。現今謀殺、性罪行、恐怖襲擊、炸彈爆炸在世界各地激增,大都可以歸咎於這些像野獸一樣兇殘的人。(參看以西結書21:31;羅馬書1:28-31;彼得後書2:12)第四個騎士也接收這些人所殺害的人。總的來說,這個預言性景象的重點看來是:騎著蒼白的馬的騎士會接收因許多不同緣故而早死的人。
31.儘管紅馬騎士、黑馬騎士、蒼白的馬的騎士正為禍人間,為什麼我們無需感到絕望?
31 通過打開頭四個印而揭示出來的事情叫我們感到安心。雖然現今戰爭、饑荒、疾病時有所聞,很多人也因為其他緣故而早死,我們卻無需感到絕望。我們也不該因為當權者解決不了現今的種種難題,就感到無望。假如世界情況清楚顯示紅馬騎士、黑馬騎士、蒼白的馬的騎士正到處狂奔,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頭一個開始奔馳的是白馬騎士。現在耶穌已經作王,已經戰勝了撒但,把他從天上摔到地上來。耶穌已經召集了屬靈以色列人的剩餘分子和來自萬國萬族的大群人。現今後者已多達幾百萬人,這些人都可以渡過大患難。毫無疑問,耶穌確實勝了又勝。(啟示錄7:4,9,14)他一定會繼續奔馳,直到大獲全勝為止。
32.頭四個印每揭開一個,就有什麼事發生?
32 頭四個印每揭開一個,就隨即有聲音呼喊「來吧」。每一次都有一匹馬和一個騎士應聲而出。從第五個印開始,我們就不會再聽到這樣的呼喊了。可是,四騎士還在奔馳,他們會繼續奔馳,直到這個制度的末期結束為止。(參看馬太福音28:20)耶穌揭開其餘三個印時,還會有什麼大事被揭示出來呢?這些事有的是肉眼看不見的,有的雖然看得見,卻還沒發生。無論如何,這些事都必定會發生。現在讓我們看看這些事是什麼。
[腳注]
b 耶穌在1914年作王,理據詳見於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辨明聖經的真理》215-218頁。
c 雖然很多聖經譯本不是譯做「完全戰勝」,而是僅譯做「勝」(《和合本》和《新舊約全書》)或「得勝」(《聖經新譯本》和《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可是聖經原文希臘語在這裡用了不定過去時態的虛擬語氣,含有完成或大功告成的意思。由於這緣故,羅伯遜所著的《新約詞語選釋》有以下評論:「這裡用不定過去時態,意指最後的勝利。」
d 一個羅馬銀元重3.85克。
-
-
四騎士在奔馳!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第92頁的附欄]
君王策馬奔馳,勝了又勝
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期間,仇敵千方百計要使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工作看來違法、犯法,甚至看來旨在顛覆政府。(詩篇94:20)單單在1936年,美國執法人員就採取了1149次拘捕行動。耶和華見證人打了許多場官司,一直打到美國最高法院,以下是他們取得的幾場重大勝利。
1943年5月3日,美國最高法院就「默多克訴賓夕法尼亞州」一案裁定,耶和華見證人可以在分發書刊時收取捐款,無需領取牌照。同一天,法院也就「馬丁訴斯特拉瑟斯市」一案裁定,耶和華見證人在逐戶分發傳單和其他宣傳品時按別人門鈴並沒有違法。
1943年6月14日,美國最高法院就「泰勒訴密西西比州」一案裁定,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通過傳道煽動叛亂。同一天,法院也就「弗吉尼亞州教育委員會訴巴尼特」一案裁定,校董會無權把耶和華見證人不肯向國旗敬禮的孩童逐出校門。第二天,澳大利亞高等法院一致裁定,撤銷該國對耶和華見證人的禁令,說有關禁令「專橫武斷、反覆無常、難以接受」。
[第94頁的附欄]
「可以奪去大地的和平」
科技把人帶到哪裡去?加拿大多倫多《環球郵報》1987年1月22日刊登載了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主席伊萬·黑德以下的講話:
「根據可靠資料估計,世上每四個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就有一個從事武器的研究和發展。……1986年,花在這方面的開支每分鐘超過150萬美元。……大力發展軍事科技有沒有使我們感到更安全呢?目前超級強國擁有的核武器的爆炸威力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交戰國的軍火威力總和的6000倍,也就是足以進行6000場第二次世界大戰。自1945年以來,世上沒有戰鬥的日子還不到七個星期。內戰和國際間爆發的戰爭多達150場以上,據估計總共奪去了1930萬人的性命,當中大多數死於先進武器,而這些武器是這個聯合國時代靠著新科技製成的。」
到了2005年,軍事行動奪去了超過二千萬人的性命。
-
-
「被殺害的人」獲得獎賞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17章
「被殺害的人」獲得獎賞
1.我們正生活在什麼日子?有什麼證據?
上帝的王國統治了!白馬騎士快要完全戰勝仇敵了!紅馬、黑馬、蒼白的馬正在大地上奔馳!毫無疑問,耶穌論及自己以君王的身份臨在的預言正在應驗。(馬太福音24,25章;馬可福音13章;路加福音21章)是的,我們確實生活在這個制度的最後日子。(提摩太後書3:1-5)因此,綿羊羔耶穌基督揭開書卷的第五個印時,我們最好打起十二分精神,留意異象要傳達的是什麼啟示。
2.(甲)揭開第五個印時,約翰看見什麼?(乙)見到天上有個象徵性的祭壇,為什麼不足為奇?
2 約翰描述了一個動人心魄的情景:「綿羊羔揭開第五個印的時候,我看見祭壇底下有被殺害的人的生命。他們是為了上帝的話語和自己所作的見證而被殺的。」(啟示錄6:9)這是個怎麼樣的情景?天上也有祭壇嗎?是的!這是約翰頭一次提到祭壇。他在前文曾描述過耶和華坐在寶座上,周圍有基路伯天使,也描述過燈、玻璃海和手裡拿著香的24位長老。這些都跟地上的聖幕(耶和華在以色列的聖所)裡的陳設類似。(出埃及記25:17,18;40:24-27,30-32;歷代志上24:4)因此,見到天上也有個象徵性的祭壇,不足為奇。(出埃及記40:29)
3.(甲)古代猶太聖幕「祭壇的壇腳」為什麼會有血呢?(乙)為什麼約翰會看見在天上象徵性的祭壇底下有被殺害的見證人的血或生命呢?
3 在這個祭壇底下有「被殺害的人的生命」,他們是「為了上帝的話語和自己所作的見證而被殺的」。「被殺害的人的生命」在祭壇底下,是什麼意思呢?約翰想必知道血是生命的象徵。古代猶太聖幕的祭司宰殺祭牲時,他們會把血「灑在壇上四周」,或倒在「全燒祭壇的壇腳」。(利未記3:2,8,13;4:7;17:6,11,12)所以,在祭壇底下,通常可以見到祭牲的血。可是,上帝僕人的血或生命又為什麼會在天上象徵性的祭壇底下呢?因為他們的死亡被視為獻祭。
4.為什麼說從靈而生的基督徒的死亡等同獻祭?
4 事實上,所有成為上帝屬靈兒女的人都要犧牲自己的生命,彷彿把自己當做祭物獻上一樣。由於他們會在耶和華天上的王國裡服務,因此按照上帝的旨意,他們要犧牲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在這方面,他們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好擁護耶和華的統治權。(腓立比書3:8-11;參看2:17)對於約翰看見在祭壇底下的人,這一點尤其真確。當日,這些受膏基督徒因為熱心傳道、維護聖經真理、擁護耶和華的統治權而以身殉道。他們是「為了上帝的話語和自己所作的見證而被殺的」。
5.上帝的忠僕既然死了,為什麼還能呼求上帝為他們伸冤呢?
5 接著約翰看見以下的情景:「他們大聲呼喊說:『聖潔信實的至高主宰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不為我們的血伸冤,要到什麼時候呢?』」(啟示錄6:10)這些受膏基督徒既然死了,他們或他們的血又怎麼能呼喊,求上帝為他們伸冤呢?聖經不是說死人毫無知覺嗎?(傳道書9:5)請想想,該隱殺了義人亞伯以後,亞伯的血不是向上帝呼喊嗎?耶和華為此對該隱說:「你做了什麼事呢?聽啊!你弟弟的血從地裡向我呼喊。」(創世記4:10,11;希伯來書12:24)這不是說亞伯的血實際在呼喊,而是指由於亞伯無辜被殺,因而彷彿有聲音在呼喊,求上帝主持公道,懲治殺人兇手。同樣,以身殉道的基督徒也是無辜的,所以上帝必為他們討回公道,替他們伸冤。(路加福音18:7,8)呼喊伸冤的聲音實在很大,因為有成千上萬的基督徒無辜被殺。(參看耶利米書15:15,16)
6.公元前607年,耶和華曾為哪些無辜的人伸冤?
6 這種情況跟叛離上帝的猶大國類似。公元前716年,猶大王瑪拿西登位。他流血害命,殺了許多無辜的人,甚至可能把以賽亞先知鋸死。(希伯來書11:37;列王紀下21:16)後來瑪拿西悔改了,儘管如此,他所欠下的血債還沒有清還。公元前607年,巴比倫人使猶大國淪為一片廢墟。「猶大人遭遇這場災禍,實在是出於耶和華的命令,為的是要把他們從自己眼前趕走。這是因為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行,又因為他叫無辜人喪命流血,使耶路撒冷滿了無辜人的血,以致耶和華不肯寬恕。」(列王紀下24:3,4)
7.對於聖民的死,誰要負主要的罪責?
7 跟聖經時代一樣,當代也有不少人殺害過上帝的見證人。這些殺人兇手也許早就死了,但兇手所隸屬的組織至今仍然勢力強大,依舊背負著沉重的血債。那就是撒但在地上的組織,地上的苗裔。大巴比倫(世上所有錯誤宗教)是其主要部分。a啟示錄描述大巴比倫「喝醉了聖民的血和耶穌的見證人的血」,「先知、聖民、地上所有被殺害的人的血,都在她裡面找著了」。(啟示錄17:5,6;18:24;以弗所書4:11;哥林多前書12:28)大巴比倫實在血債累累!只要她仍然存在,被她殺害的人的血就會繼續呼喊,求上帝為他們討回公道。(啟示錄19:1,2)
8.(甲)約翰在世時,哪些基督徒以身殉道?(乙)一些羅馬皇帝掀起了什麼迫害浪潮。
8 約翰本人曾目睹公元1世紀一些人怎樣以身殉道。兇殘成性的蛇魔鬼撒但和他地上的苗裔看見受膏基督徒會眾日益興旺,就向他們發動攻擊。約翰目睹我們的主被釘死,後來又經歷一連串痛心的事:司提反被打死,親兄弟雅各被殺害,彼得、保羅和其他親密同伴被謀害。(約翰福音19:26,27;21:15,18,19;使徒行傳7:59,60;8:2;12:2;提摩太後書1:1;4:6,7)公元64年,羅馬大火後,有傳言指羅馬皇帝尼祿是幕後的黑手。尼祿為了脫罪,就拿基督徒做替罪羊,誣告他們放火燒城。歷史家塔西佗報導:「基督徒飽受屈辱而死:有的被人披上獸皮,然後被狗撕裂;有的被[釘死];b有的被火焚燒,在晚間當作火把照明。」羅馬皇帝圖密善(公元81-96年)在位期間,又掀起新一輪的迫害浪潮,約翰因而被流放到拔摩島。這一切正如耶穌所說:「他們要是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約翰福音15:20;馬太福音10:22)
9.(甲)公元4世紀,撒但產生了什麼工具?它是什麼的主要部分?(乙)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信奉假基督教的國家,有些統治者怎樣對待耶和華見證人?
9 到了公元4世紀,最初的蛇魔鬼撒但產生了最厲害的騙人工具——假基督教——表面上是「基督教」,背後的制度卻是源於巴比倫。假基督教是撒但的苗裔的主要部分,現今已發展成許多相互敵對的教派。古代不忠的猶大國血債累累,照樣假基督教也由於大力支持兩次世界大戰的交戰國而血債累累。在信奉假基督教的國家,有些統治者甚至利用大戰趁機殺害上帝受膏的僕人。弗里德里希·齊普費爾寫了一本書,名為《各教會在德國的鬥爭》。這本書的書評提到希特勒迫害耶和華見證人,說:「他們[耶和華見證人]有三分之一被殺,當中有被處決的,有餓死的,有病死的,還有被虐待、被奴役至死的。受壓迫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原因是他們在信仰上絕不妥協,無法跟國家社會主義配合。」假基督教,包括教士在內,確實可以這樣形容:「在你的衣袍上也有無辜窮人的血跡。」(耶利米書2:34)c
10.大群人當中的青年男子在許多地區受到怎樣的迫害?
10 自1935年以來,大群人當中忠心的青年男子在許多地區受到猛烈的迫害。(啟示錄7:9)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結束之後,單單在一個鎮裡,就有14個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被吊死。罪名是什麼?拒絕「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4)較近的日子,在東方和非洲,由於同一問題,有些青年男子被毒打至死或被槍斃。這些年輕的殉道者忠貞地支持耶穌的受膏弟兄,將來必在上帝應許的新地裡復活過來。(彼得後書3:13;參看詩篇110:3;馬太福音25:34-40;路加福音20:37,38)
得了白袍
11.以身殉道的受膏基督徒接獲「白袍」是什麼意思?
11 記述了上帝古代忠僕的信心之後,使徒保羅說:「這些人全都藉著信心得了見證,卻還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因為上帝預見我們得享更好的安排,好叫他們如果沒有我們,就不能得到完美。」(希伯來書11:39,40)保羅說自己和其他受膏基督徒期待「更好的安排」,那是什麼安排呢?約翰在異象裡看見以下情景:「他們每一個都得了白袍。有話吩咐他們再安息一會兒,等待跟他們同做奴隸的弟兄也滿了數目。他們的弟兄將要被殺,像他們一樣。」(啟示錄6:11)受膏基督徒得著「白袍」跟他們復活成為不死的靈體有關。他們不再是祭壇底下被殺的人,而是復活到天上去,成為在上帝寶座前崇拜的24位長老所代表的群體的一員。有寶座賜給他們每個人,表示他們有榮幸作王掌權。他們「身穿白衣」,表示他們被裁定為正義,配在天上的法庭於耶和華面前享有尊貴的地位。這也實現了耶穌對撒狄會眾忠心的受膏基督徒的應許:「戰勝的人會這樣身穿白衣。」(啟示錄3:5;4:4;彼得前書1:4)
12.復活了的受膏基督徒「安息一會兒」是指什麼?他們會安息到什麼時候?
12 證據一致表明,耶穌在1914年登基以後,就策馬向前,戰勝了撒但,把他和他手下的邪靈逐出天上。到了1918年,受膏基督徒就開始陸陸續續復活到天上去。然而,那些復活了的受膏基督徒受到吩咐要「再安息一會兒,等待跟他們同做奴隸的弟兄也滿了數目」。約翰預表的群體還在地上的成員必須證明自己堅守忠義,面對考驗和迫害也決不屈服,他們當中有些人也許會被殺害。可是,上帝終必替所有被大巴比倫和她的政治情人殺害的義人伸冤。現今,復活了的受膏基督徒一定忙於處理天上的職務。他們要「安息一會兒」,意思不是說他們會無所事事,而是說他們會耐心等候耶和華的復仇之日來到。(以賽亞書34:8;羅馬書12:19)到時,他們會目睹錯誤宗教被毀滅,接著他們的「安息」就會結束,因為作為「蒙召、蒙揀選、忠信的人」,他們會隨同主耶穌基督執行判決,把撒但地上邪惡制度的其餘部分通通鏟除。(啟示錄2:26,27;17:14;羅馬書16:20)
「跟基督聯合的死人必首先復活」
13,14.(甲)據使徒保羅所說,誰會復活到天上去?這場復活在什麼時候開始?(乙)活到主的日子的受膏基督徒什麼時候復活到天上去?
13 我們從揭開第五個印所明白的真理,跟聖經其他經文對復活到天上的論述完全一致。例如,使徒保羅寫道:「我們憑著耶和華的話告訴你們,主臨在的時候,我們仍然生存的人必不能先於已經長眠的人。因為主必親自從天而降,帶著發令的呼喚、天使長的聲音、上帝號筒的響聲。那些跟基督聯合的死人必首先復活。然後我們仍然生存的人,必霎時從雲中被接上去,在空中跟主會合,跟他們在一起。這樣,我們就永遠跟主在一起了。」(帖撒羅尼迦前書4:15-17)
14 這幾節經文論述的事情確實令人大感振奮!當耶穌臨在時,他的受膏弟兄中有些仍然生存,即仍然活在世上。至於那些已經死去的,即跟基督聯合的死人,他們會復活到天上去,先於那些仍然生存的。耶穌「從天而降」,即把注意力集中於他的受膏弟兄,使他們復活成為靈體,並且賜給他們「白袍」。此後,那些仍然活著的受膏基督徒一旦走完地上的路程(當中有許多人是被仇敵殘害至死的),就無須像前人一樣長眠,相反,他們一去世就隨即改變,「一眨眼間」就被提到天上去,跟耶穌和構成基督身體的其他成員在一起。(哥林多前書15:50-52;參看啟示錄14:13)因此,啟示錄四騎士開始奔馳不久,受膏基督徒就開始復活了。
15.(甲)揭開第五個印,帶來了什麼好消息?(乙)白馬戰士的奔馳在什麼時候達到高潮?
15 揭開書卷的第五個印,帶來了好消息,表明忠心至死而戰勝了世界的受膏基督徒必蒙上帝恩待,撒但和他的苗裔卻得不到任何好消息。白馬戰士繼續奔馳,而且戰無不勝,銳不可當。當這個「受那惡者控制」的世界被清算的時候,白馬戰士的奔馳就會達到高潮。(約翰一書5:19)羔羊揭開第六個印,把這一點顯明出來。
[腳注]
-
-
在主的日子的各場地震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18章
在主的日子的各場地震
1,2.(甲)經歷大地震是怎麼一回事?(乙)第六個印揭開時,約翰描述了什麼景象?
你遇過大地震嗎?那無疑是個可怕的經歷。起先你聽到隆隆的響聲,同時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你急忙找個安全的地方,也許躲在桌子下面,這時周圍搖晃得更加厲害,時斷時續。或許震動來得非常猛烈,陶瓷被摔碎,家具被撞毀,甚至房屋紛紛倒塌。震災可能相當嚴重,跟著又有頻繁的餘震,造成更多破壞,更多傷痛。
2 想像過地震的情景之後,現在請看看第六個印揭開時約翰描述的景象:「綿羊羔揭開第六個印的時候,我就觀看。當時發生大地震」。(啟示錄6:12上)這場大地震必定發生於揭開其他印的同一個時期裡。那麼,這場地震到底發生在主的日子的哪個時候?是一場怎麼樣的地震?(啟示錄1:10)
3.(甲)耶穌預言他臨在期間會出現什麼徵象?(乙)實際的地震跟啟示錄6:12所說的那場象徵性的大地震有什麼關係?
3 聖經多次提到地震,有的是寫實,有的是比喻。耶穌說過一個重要的預言,說明他執掌王權臨在時的徵象。耶穌預告「一處接一處」有地震,而且說這些地震「只是重重苦難的開始」。自1914年以來,隨著世界人口激增到數以億計,地震也為現代人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馬太福音24:3,7,8)雖然1914年以來發生的地震應驗了聖經的預言,但這些地震只是自然災害,預示啟示錄6:12所說象徵性的大地震即將來臨。無疑,這場大地震將是一連串震盪的最後一場,而且非常猛烈,必徹底震撼撒但通過人在地上建立的制度。a
社會的震盪
4.(甲)從哪時起,耶和華的子民已經預料1914年會爆發一些災難?(乙)1914年是什麼時期的結束?
4 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耶和華的子民就已經預料1914年會爆發一些災難,這些災難標誌著外邦人的日期的結束。外邦人的日期長達「七期」(2520年),由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的大衛王朝覆亡開始,到1914年耶穌在天上的耶路撒冷登基作王為止。(但以理書4:24,25;路加福音21:24,《和合本》)b
5.(甲)1914年10月2日,查爾斯·泰茲·羅素作了什麼宣布?(乙)自1914年以來,出現過什麼政治動亂?
5 因此,1914年10月2日早上,查爾斯·泰茲·羅素出席紐約布魯克林伯特利家庭的早晨崇拜時,作了一個重大的宣布:「外邦人的日期已經結束,外邦列王的日子已經過去了。」1914年爆發的世界大戰影響深遠,許多歷史悠久的王朝都覆亡了。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推翻了沙皇,引發了馬克思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長期鬥爭。政治動亂繼續在世界各地衝擊人類社會。現今許多政府一兩年就垮台了。意大利是政局不穩的典型例子,單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42年間,意大利就有47個新政府先後執政。然而,這些政治的動盪只是一場空前絕後的政治巨變的先兆。結果會怎樣?上帝的王國會全權統治地球。(以賽亞書9:6,7)
6.(甲)威爾斯怎樣描述一個截然不同的大時代?(乙)一位哲學家和一位政治家怎樣評論這個始於1914年的時代?
6 歷史家、學家、政治領袖都異口同聲地表示,1914年開始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大時代。17年後,歷史家威爾斯評論:「先知預言的都是開心的事就好了,但先知的職責是見什麼說什麼。他見到現今世界仍然被軍人、愛國者、投機商和放高利貸的人牢牢地控制;仍然充滿猜疑和仇恨,剩餘的個人自由迅速喪失,階級鬥爭日趨激烈,列國都積極備戰。」1953年,哲學家羅素寫道:「自1914年以來,關心世局的人無不誠惶誠恐,因為看來人類注定要走向更大的災難。……他們看見人類就像希臘悲劇英雄一樣被憤怒的神祇驅策,沒法再主宰自己的命運。」1980年,政治家麥克米倫憶述20世紀初的太平日子說:「一切都日趨美好,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突然之間,意料之外,1914年一個早上,一切都化為泡影。」
7-9.(甲)哪些動亂從1914年開始震撼人類社會?(乙)耶穌臨在期間人類社會的種種動盪,最後會包括什麼情況?
7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了又一場震盪。小規模的戰爭和國際間的恐怖活動繼續震撼大地。許多人擔心恐怖分子會發動襲擊,也擔心一些國家會運用大殺傷力的武器。
8 除了戰爭之外,自1914年以來,還有其他事徹底震撼了人類社會。其中最具破壞力的震撼之一,是1929年10月29日美國證券市場的崩潰。這引發了經濟大蕭條,全球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受到沉重的打擊。雖然到了1932至1934年間經濟已開始復甦,但至今我們仍然感受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由1929年以來,對於世界經濟的弊病,列國施行的對策都只是治標不治本,換湯不換藥。各國政府執行赤字財政。1973年出現的石油危機和1987年出現的全球股市狂瀉,都給金融制度帶來了更多的震盪。與此同時,千千萬萬的人經常賒賬購物。各種金融圈套、層壓式推銷(金字塔式推銷)、彩票和其他變相的賭博使無數人受害;雖然政府本該保障人民的利益,許多投機活動卻竟然是政府機構主辦的。就連一般教會的電視佈道家也要分一杯羹,搜刮了千百萬元的捐款!(參看耶利米書5:26-31)
9 經濟困局曾讓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有機可乘,奪得大權。大巴比倫也抓緊機會,刻意逢迎這些當權者,比如梵蒂岡分別在1929年和1933年跟意大利和德國簽訂協議。(啟示錄17:5)隨之而來的黑暗日子無疑應驗了耶穌以下關於他臨在的預言:「列國都……不知所措,痛苦不堪。人必驚恐,想到世上要發生的事就頭暈目眩。」(路加福音21:7-9,25-31)c不錯,自1914年以來,撼動人類社會的震盪連續不斷,餘震也非常劇烈。
耶和華所造成的震撼
10.(甲)為什麼人類社會動盪不安?(乙)耶和華正在做什麼?是要為什麼事做好準備?
10 由於人無法確定該走的方向,社會因而動盪不安。(耶利米書10:23)此外,最初的古蛇撒但「迷惑了普天下的人」,並且抓緊最後的機會為禍人間,要使全人類捨棄對耶和華的崇拜。現代科技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使地球形同一個村落,可是國家和種族的仇恨卻徹底震撼了人類社會,聯合國根本無能為力。現今,人轄制人而使人受害的情況日益嚴重。(啟示錄12:9,12;傳道書8:9)然而,在過去差不多九十年間,創造天地的上帝,至高的主宰耶和華造成了一些震撼,為一勞永逸地解決世界難題做好準備。耶和華到底造成了什麼震撼呢?
11.(甲)哈該書2:6,7描述上帝震動什麼?(乙)哈該的預言正怎樣應驗?
11 哈該書2:6,7說:「萬軍之主耶和華說:『不久,我要再一次震動天地、海洋和陸地。我要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前來。我要使這座聖殿充滿榮耀。』這是萬軍之主耶和華說的。」特別自1919年以來,耶和華差遣他的見證人向世界各地的人宣告他的判決,使撒但的世界留意到上帝向全球發出的警告。d隨著上帝的子民加緊發出警告,敬畏上帝的人,即「萬國的珍寶」,受到激勵與列國分開。他們不是因為撒但的組織出現動亂而被震動出來的,相反,他們看出時勢緊急,於是自願投奔約翰預表的群體,跟他們一起使耶和華的聖殿充滿榮耀。這件事是怎樣成就的?方法是通過熱心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這個王國由耶穌和他的受膏同伴組成,是「一個不能震撼的王國」,必不斷為耶和華增光,直至千秋萬世。(希伯來書12:26-29)
12.如果你已經響應了馬太福音24:14所預言的傳道工作,就應當在啟示錄6:12說的大地震發生以前,採取什麼行動?
12 你已經響應了傳講王國好消息的工作嗎?近年來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你是其中之一嗎?要是這樣,請繼續加深對聖經真理的認識。(提摩太後書2:15;3:16,17)撒但在地上建立的人類社會注定會毀滅,因此要徹底捨棄現今社會所鼓吹的腐敗的生活方式!現在就要加入基督徒所構成的新世界社會,全力參與屬靈的活動,因為最後一場大「地震」快要震碎撒但的世界。這場大地震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現在讓我們看看。
大地震!
13.為什麼說,啟示錄6:12預言的大地震是史無前例的?
13 無論就實際的地震還是象徵性的地震來說,現今這段最後的日子確實是地震活躍期。(提摩太後書3:1)然而,這些地震卻沒有一場是約翰在第六個印揭開時看見的那場最後的大地震。事前的震動一過,大地震就會發生,那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這場大地震會非常猛烈,就連它的震幅也無法用黎克特制(里氏震級)或其他量度單位衡量。它不是發生在某個地區的一場地震,而是毀壞全地(整個道德墮落的人類社會)的一場特大震盪。
14.(甲)什麼預言談到一場大地震及其所造成的災難?(乙)約珥書的預言和啟示錄6:12,13必然指什麼呢?
14 耶和華的其他先知也曾預言這樣的一場大地震及其所造成的深重災難。例如,大約公元前820年,約珥預言當「耶和華可畏的大日子」來到時,「太陽發黑,月亮變血」。又說:「無數的人群聚集在『判決平原』,因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在『判決平原』必有刑罰執行。日月昏暗,星辰黯然無光。耶和華必從錫安咆哮,從耶路撒冷發聲,天地都必震動。可是耶和華必做他子民的庇護所,做以色列人的堡壘。」(約珥書2:31;3:14-16)這場震動只可能指耶和華在大患難期間執行的判決。(馬太福音24:21)按理說,啟示錄6:12,13的類似描述也是指這場判決。(另見耶利米書10:10;西番雅書1:14,15)
15.先知哈巴谷預言全地會怎樣大大震撼?
15 約珥死後大約200年,先知哈巴谷向上帝禱告:「耶和華啊,我聽過你的偉舉。耶和華啊,我敬畏你的作為。求你在未來的歲月恢復你的偉舉,在未來的歲月彰顯你的作為。願你在激動時仍然慈悲為懷。」這裡說耶和華「激動」起來,於是怎樣做?哈巴谷跟著生動地描述大患難,預告耶和華會怎樣做:「他站立,大地就震撼;他觀看,列國就跳動。……你走遍大地,譴責世人;你發怒打擊列國,好像脫穀一樣。我還是要因耶和華而歡躍,因我的救主上帝而喜樂。」(哈巴谷書3:1,2,6,12,18)是的,耶和華要像脫穀那樣打擊列國,使全地大大震撼!
16.(甲)先知以西結預言撒但向上帝的子民發動最後攻擊時會有什麼事發生?(乙)啟示錄6:12提到的大地震會有什麼結果?
16 以西結也預言瑪歌革地的歌革(被貶斥的撒但)會向上帝的子民發動最後的攻擊,於是耶和華使「以色列地」「大大震動」。(以西結書38:18,19)雖然有可能發生實際的地震,我們卻應當記住啟示錄是通過象徵傳達的,啟示錄的這個預言和其他預言主要是象徵。因此揭開第六個印看來是要披露地上現行制度將經歷一次猛烈無比的震盪,所有反對耶和華上帝至高統治權的人都會在這場大地震中被毀滅。
黑暗的日子
17.大地震怎樣影響到日月星辰?
17 約翰跟著指出,除了大地震之外,還有其他可怕的事情發生,甚至天體也會受到波及。約翰說:「太陽變黑,如同粗糙的黑毛布,整個月亮變得像血一樣,天上的星辰墜落在地上,好像無花果樹被大風搖撼,拋下未熟的無花果。」(啟示錄6:12下,13)情景實在觸目驚心!試想想,當預言實際應驗時,周圍漆黑一片,情景多麼可怕!白天不再有溫暖、令人舒暢的陽光,晚上不再有銀白、令人喜悅的月光,也不再有繁星在天鵝絨般的夜空閃爍,相反,周圍漆黑一片,陰森恐怖!(參看馬太福音24:29)
18.為什麼說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的上天漆黑一片?
18 上帝的先知曾預言古代以色列國會經歷屬靈的黑暗。耶利米警告:「耶和華說:全國都必荒涼。難道我不是要盡行毀滅嗎?因此大地要悲哀,上天也必黑暗。」(耶利米書4:27,28)公元前607年,耶利米的預言應驗了,當時黑暗果真臨到耶和華的子民。他們的首都耶路撒冷落在巴比倫人的手裡,他們的聖殿被摧毀,土地被遺棄。對他們來說,天上黯然無光,就如耶利米對耶和華哀哭說:「你……殺掉我們,毫不憐惜。你用密雲阻擋人親近你,以致禱告不能上達。」(耶利米哀歌3:43,44)上天漆黑一片,對耶路撒冷來說,意味著死亡和毀滅。
19.(甲)上帝的先知以賽亞怎樣描述古代巴比倫的天上漆黑一片?(乙)以賽亞的預言在什麼時候和怎樣應驗?
19 後來,類似的天上的黑暗預示古代巴比倫大禍臨頭。上帝的先知在聖靈啟示下這樣寫道:「看哪!耶和華的日子快要來到。那是個殘酷的日子,充滿盛怒和怒火,要使這地令人驚駭,把其中的罪人消滅淨盡。天上的眾星,以至凱西星座,都不發光。太陽一升起就昏暗,月亮也黯淡無光。我必照這地所作的惡還報這地,叫惡人惡有惡報。」(以賽亞書13:9-11)這個預言在公元前539年應驗了,那一年巴比倫落在米底亞人和波斯人手中。以賽亞的預言描述巴比倫漆黑一片,毫無希望,這表示巴比倫會失去世界第一霸權的地位而永遠滅亡。
20.啟示錄預言的大地震發生時,現行制度會有什麼可怕的結局?
20 同樣,啟示錄預言的大地震發生時,現行整個世界制度會落入令人絕望的漆黑之中,撒但地上制度榮耀璀璨的大人物會變得黯然無光,再也不能給人希望。其實今天列國,尤其是信奉假基督教的國家的政治領袖,往往因為貪污、說謊、行淫而聲名狼藉。(以賽亞書28:14-19)他們不再受人信任。當耶和華執行判決時,他們那本來已閃爍不定的光會完全熄滅。他們曾經左右世局,導致許多人無辜喪命,他們的惡行必被揭發出來。世上的超級巨星也必像隕星一樣墜落熄滅,必像未熟的無花果被暴風吹得七零八落。「大患難」將震撼整個地球,「這樣的患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現在都沒有發生過,將來也絕不會再發生」。(馬太福音24:21)景象實在可怖!
「天離開了」
21.約翰在異象裡看見「天」、「山岳和島嶼」起了什麼變化?
21 約翰繼續描述異象說:「天離開了,恍如書卷被捲起來。山岳和島嶼全都從原處移去。」(啟示錄6:14)顯然,這裡說的不是實際的天,不是實際的山岳和島嶼。那麼,它們到底象徵什麼呢?
22.以東的什麼「天」「像書卷一樣被捲起來」?
22 聖經另一個類似的預言有助於我們理解「天」的含意。這個預言論及耶和華對列國發怒,說:「天上的萬象必腐壞。天要像書卷一樣被捲起來」。(以賽亞書34:4)列國尤其是以東必定會遭殃。怎樣遭殃呢?公元前607年,巴比倫人毀滅耶路撒冷以後不久,就推翻了以東。歷史並沒有記載當時出現過異常的天象,然而以東的「天」確實遭了殃。e以東人的政權從天一般高的地位墜落,然後像殘舊的書卷一樣「被捲起來」,掉到一旁,有如廢物。(以賽亞書34:5)
23.「恍如書卷被捲起來」的天是指什麼?使徒彼得的話怎樣表明這點?
23 由此可見,「恍如書卷被捲起來」的天,是指地球上所有跟上帝作對的政權。最終戰無不勝的白馬騎士會把這些政權徹底毀滅。(啟示錄19:11-16,19-21)使徒彼得的話表明這點,他預告揭開第六個印所引發的事件說:「現在的天地給保存下來,直留到不敬虔的人受審判遭毀滅的日子,用火焚燒。」(彼得後書3:7)至於「山岳和島嶼全都從原處移去」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24.(甲)聖經預言山岳和島嶼會在什麼時候震動搖撼?(乙)尼尼微城陷落時,「山岳」怎樣被震撼?
24 聖經預言,在政治巨變期間,山岳和島嶼都會震動搖撼。例如,先知那鴻預告耶和華對尼尼微城的判決說:「山岳因他而震撼,岡陵也都熔化。大地在他面前起伏」。(那鴻書1:5)公元前632年,尼尼微城陷落時,歷史並沒有記載當時山岳震動崩裂。可是,一個原本看來像山岳一樣穩固的世界霸權卻突然間土崩瓦解。(參看耶利米書4:24)
25.將來這個制度終結時,「山岳和島嶼」都會怎樣從原處移去?
25 因此按理說,在第六個印揭開時提到的「山岳和島嶼」是指世上的政權和機關。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政權和機關十分穩固,但將來卻會被震撼,從原處移去,使向來信賴這些政權的人大驚失色。啟示錄接著表示,耶和華和他愛子降怒的大日子,即摧毀撒但手下一切組織的最後一場震撼,已勢不可擋地來臨!
「倒在我們身上吧」
26.反對上帝至高統治權的人會驚慌地做什麼?惶恐地說什麼?
26 約翰繼續說:「地上的列王、大人物、將軍、富有的、強壯的,所有奴隸和自由人,都躲藏在洞窟裡和山上的磐石之間。他們不斷對山和磐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我們好躲避坐在寶座上的上帝的臉和綿羊羔的憤怒。因為他們降怒的大日子到了,誰能站立得住呢?』」(啟示錄6:15-17)
27.撒馬利亞的不忠以色列人呼喊什麼呢?聖經的這番話是怎樣應驗的?
27 何西阿向北方以色列國首都撒馬利亞宣告耶和華的判決說:「伯亞聞的丘壇,以色列的罪,必定消滅。荊棘和蒺藜都在祭壇上長出來。人必對山岳說:『遮蓋我們吧!』對岡陵說:『倒在我們身上吧!』」(何西阿書10:8)這些話怎樣應驗呢?公元前740年撒馬利亞落在殘酷的亞述人手中,以色列人走投無路。何西阿的話表達出以色列人被征服後那種無助、惶恐、絕望的感覺。撒馬利亞實際的山岳也好,像山岳一般穩固的組織也好,都救不了以色列人,無論這些山岳、這些組織過去看來多麼安穩牢固。
28.(甲)耶穌向耶路撒冷的婦女發出什麼警告?(乙)耶穌的話怎樣應驗?
28 後來,當耶穌被羅馬士兵押去受刑時,他對耶路撒冷的婦女說:「日子快到了,人必說:『不能生育的、不曾懷胎生子的、不曾乳養嬰兒的,有福了!』到時人必對山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對岡陵說:『遮蓋我們吧!』」(路加福音23:29,30)許多歷史文獻證實,公元70年羅馬大軍摧毀了耶路撒冷。顯然,耶穌的話跟何西阿有類似的含意。當時留在猶地亞的猶太人根本躲藏不了,無論他們躲到耶路撒冷的哪個角落,就算逃到建在山頂的梅察達城堡,都無法逃過耶和華的嚴厲判決。
29.(甲)耶和華降怒的日子來到時,大力支持現行制度的人會有什麼遭遇?(乙)耶和華降怒的時候,耶穌的什麼預言會應驗?
29 現在,揭開第六個印預示在耶和華降怒的日子將有類似的事發生,這日子快來了。地上現行制度遭受最後的震撼之際,那些大力支持這個制度的人會拼命地尋找藏身的地方,卻找不到。大巴比倫,即錯誤的宗教,令他們大感失望。實際的山洞也好,山岳所象徵的政治和商業組織也好,都無法給予他們經濟安全或任何其他保障。耶和華降怒的時候,他們怎麼也逃不了。耶穌用貼切的言詞描述他們的恐懼說:「到時人子顯現的憑證會在天上出現,於是地上所有民族都悲慟捶胸,並且看見人子在天雲上帶著力量和大榮耀而來。」(馬太福音24:30)
30.(甲)「誰能站立得住呢?」這個問題暗示什麼?(乙)耶和華執行判決時,有沒有人站立得住呢?
30 沒錯,拒絕順服戰無不勝的白馬騎士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自己錯了。撒但的世界最終會消逝,人甘願做最初的蛇的苗裔,就會被毀滅。(創世記3:15;約翰一書2:17)到時世界局勢會變得非常嚴峻,以致許多人都會大驚失色,彷彿要問:「誰能站立得住呢?」看來他們會以為沒有人能在耶和華審判的日子站立得住,蒙耶和華悅納。可是,啟示錄隨後的資料表明他們錯了。
[腳注]
a 實際的地震發生之前往往會出現一些輕微的震動,使狗狂吠或慌張,令其他動物和魚驚慌,人卻可能毫不察覺,直到地震實際發生。(請看《警醒!》1983年7月8日刊13頁)
b 本書22,24頁有詳細解釋。
c 從1895至1931年,有35年多的時間,《守望台》雜誌封面都引述路加福音21:25,28和31的經文。背景是一座燈塔,照射著風起雲湧的天空和波濤洶湧的大海。
d 例如,在1931年一次特別運動中,世界各地的耶和華見證人親自上門探訪教士、政界和商界人士,向他們分發了成千上萬本《王國——世界的希望》小冊子。
e 在以賽亞書65:17,18,「天」一詞的用法也類似。這個有關「新天」的預言頭一次應驗在以省長所羅巴伯和大祭司耶書亞為首的新政權之上。這個新政權是猶太人從巴比倫獲釋返回故土以後,在應許之地建立的。(歷代志下36:23;以斯拉記5:1,2;以賽亞書44:28)
-
-
在主的日子的各場地震啟示錄偉大的高潮近了!
-
-
[第105頁的附欄和圖片]
預見1914年的劇變
「公元前606年,上帝王國的統治結束,王冠被拿去,全地都交給外邦人統治。長達2520年的時期從公元前606年開始,到公元1914年結束。」f(《三個世界》,1877年出版,83頁)
「聖經的證據清晰而有力,表明『外邦人的日期』長達2520年,從公元前606年延續到並且包括公元1914年。」(《聖經的研討》,第二卷,查爾斯·泰茲·羅素撰寫並於1889年出版,79頁)
查爾斯·泰茲·羅素和其他聖經研究者,早在1914年之前的幾十年,就意識到1914年是外邦人的日期(列國的既定時期)結束的一年。(路加福音21:24)雖然起初他們並不完全明白外邦人的日期結束有什麼含意,他們卻深信1914年將會是世界史上關鍵的一年,結果他們說對了。請留意以下的報章引文:
「歐洲爆發了可怕的戰爭,應驗了一個異乎尋常的預言。過去25年,『萬國聖經研究者』(也以『千禧年黎明派』為人所知)通過傳道員,通過報章,不斷向世人發出警告:聖經所預言的上帝降怒的日子會在1914年來到。數以百計四出奔走的傳福音者一直呼喊:『當心1914年!』」(《世界報》,紐約一份報紙,1914年8月30日刊)
[腳注]
f 當初聖經研究者沒意識到「公元前」和「公元」之間是沒有零年的。後來,經過仔細研究,發現須要把公元前606年調整到公元前607年,同時不再把零年計算在內,結果預測的年份仍然是公元1914年。(《真理必使你自由》,耶和華見證人於1943年出版,239頁)
[第106頁的附欄]
1914年——一個轉捩點
1987年,《波利蒂肯的世界歷史——歷史的力量和意義》在哥本哈根出版。該書第40頁有以下評論:
「在19世紀,人們一直相信世界會繼續進步,但這種信心卻在1914年受到致命的打擊。戰爭爆發之前一年,丹麥歷史家和政治家蒙克樂觀地說:『所有證據都顯示,歐洲列強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戰爭的威脅」也將消失,就像1871年以來一再出現的情況一樣。』
「截然不同的是,他的回憶錄後來這樣說:『1914年爆發的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捩點。在此之前,前景一片光明,我們的生活相當安全,我們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1914年,我們卻踏入一個充滿災難、恐懼、仇恨的時代,哪裡都不安全。當時沒有人清楚,即使今天仍然沒有人清楚,臨到我們身上的黑暗會否徹底摧毀人類幾千年來建立的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