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旺達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儘管情況十分艱難,伊曼紐爾·恩吉倫特和另外兩個翻譯員還是繼續盡力工作。由於戰亂,守望台的一些文章沒能被翻譯出來。後來,這些文章都翻譯了,還製成特別的冊子,讓弟兄們在書籍研究班裡學習。
-
-
盧旺達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難民營中的生活
當盧旺達的居民紛紛逃離基加利時,一位叫弗朗辛的姊妹在丈夫阿納尼遇害後也逃到了戈馬。後來,她被轉到一個由見證人設立的難民營。弗朗辛談到難民營中的生活說:「每天都有一些弟兄姊妹負責做早飯和午飯。我們的早飯很簡單,就是用小米或玉米煮成的糊。我們做完委派的工作後就可以去傳道了。我們主要是向營中不信的家人傳道,也會向營外的人傳道。不久,住在其他難民營的聯攻派民兵知道我們設立了自己的難民營,不跟其他難民住在一起,就很生氣,於是我們的處境變得十分危險。」
1994年11月,盧旺達的局勢有所好轉,看來弟兄們可以返回盧旺達了,而且在剛果的非見證人難民營中,見證人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脅,所以弟兄們回盧旺達去會更好。可是,回去也很不容易,因為聯攻派民兵打算重整旗鼓,準備進攻盧旺達,所有想回國的人,都被他們視為叛徒。
弟兄們告訴盧旺達政府,他們很想返回盧旺達,並向政府陳明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也沒有參與過屠殺圖西族人的行動。政府建議他們找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聯合國難民署)幫忙,因為這個機構有一些車輛可以送弟兄們回國。可是,民兵一定會阻止見證人的回國行動,所以弟兄們必需找個方法瞞過他們。
弟兄們宣布要在戈馬舉行大會,並預備了宣傳大會的橫幅,然後私下通知大家準備好回國。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們沒有收拾行裝,只帶了聖經和詩歌集,看起來就像去參加大會一樣。
弗朗辛記得,當時他們要走好幾個小時,才有車接他們去邊境。過了盧旺達的邊境後,聯合國難民署用車輛送他們去基加利,然後再把他們送回家。1994年12月,大部分弟兄和家人以及對聖經感興趣的人都回到了盧旺達。1994年12月3日,比利時的《晚報》(法語)報導:「有1500個盧旺達難民決定離開扎伊爾[剛果],因為他們認為當局不能確保他們的安全,這些人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在卡塔萊難民營的北邊設立了自己的難民營。由於拒絕拿起武器傷害別人,也不參加任何政治集會,耶和華見證人曾遭到盧旺達前政府的猛烈迫害。」
返回盧旺達後,弗朗辛有機會到內羅畢參加區域大會。自從丈夫去世以後,她得到很多安慰,跟弟兄姊妹的交往也給了她很大的鼓勵。這些幫助使她恢復了過來,可以回到翻譯事務處繼續工作,當時這個部門已再次設立於基加利。後來,弗朗辛和伊曼紐爾·恩吉倫特結了婚,他們在分部辦事處工作直到現在。
在戰亂中,弗朗辛是怎樣應付傷痛的呢?她說:「我們當時只記得一件事,就是必須忍耐到底。我們不讓自己總是想著那些可怕的經歷。另外,哈巴谷書3:17-19的經文也給了我安慰,使我知道儘管歷盡艱辛,仍然可以保持喜樂。還有,弟兄姊妹都鼓勵我,有些人還寫信給我。這幫助我思想積極,有上帝的觀點。我知道撒但用很多詭計想讓我們失足,如果我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方面的難題之上,就會顧此失彼,被其他方面的難題絆倒。如果我們沒有保持警醒,就會漸漸軟弱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