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盧旺達
    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雷思克弟兄憶述:「聽到打算受浸的人回答兩個受浸問題時,大聲地說『耶戈』(是),真是太感動了!在運動場排隊受浸的時候,雨下得很大,他們渾身都濕透了,但他們一點也不介意,說『反正一會兒也會濕的!』」

      後來,范比塞爾弟兄再次回到盧旺達;雷思克弟兄在戰後曾經來盧旺達幫助擴展傳道工作,之後也被委派到盧旺達,長期在這裡服務。

  • 盧旺達
    2012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第235,236頁的附欄或圖片]

      耶和華的確行了奇妙的大事!

      京特·雷思克

      出生年份 1937年

      受浸年份 1953年

      簡介 他在1958年開始做先驅,是基列學校第43屆畢業生。自1967年起,他曾在加蓬、中非共和國和肯尼亞服務,也曾奉派到不同的國家探訪。現在,他是盧旺達分部委員會的成員。

      ◼ 1980年,肯尼亞分部派我以區域監督的身份探訪盧旺達,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當時,盧旺達只有7群會眾,127個傳道員。我也是盧旺達第一屆先驅訓練班的兩位導師之一。那一屆訓練班有22個先驅參加,許多至今仍然留在全時服務的崗位上。當地的弟兄姊妹熱愛真理,熱心傳道。工作完成後,我帶著這些美好的回憶回到肯尼亞。

      1996年,我收到肯尼亞分部的信,邀請我到盧旺達服務。我已經在肯尼亞18年了,很喜歡那裡。我抵達盧旺達時,當地的局勢仍然十分動盪,晚上常常聽到槍聲。可是,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新委派,看見耶和華怎樣賜福給這裡的傳道工作,我就更喜歡在這裡服務了。

      以往,舉行大會的場地都很簡陋,弟兄姊妹常常要坐在地上或石頭上,但他們從不抱怨。受浸池也只是在地上挖的一個坑,裡面鋪了些帆布。隨著時間過去,弟兄們興建了一些開放式的大會堂和可擴展的聚會所,可以用來舉行大會。不過,內陸地區的大會場地仍然很簡陋。

      弟兄們都熱心宣揚好消息。基加利各群會眾在週末的一大早就舉行聚會,結束後,傳道員就去傳道,一直做到天黑。

      會眾的年輕人是未來的傳道員,日後也會負起很多責任,所以我常常撥出時間跟他們在一起。他們無畏地堅守基督徒的立場,表明他們年紀輕輕,已經跟耶和華建立了十分親密的關係,實在令人欣慰!

      比如說,在南部有一個11歲的男孩叫呂克,在課堂上老師叫他唱國歌,他就尊敬地問可不可以唱王國詩歌,不唱國歌。老師同意了。他唱完後,所有人都鼓掌。呂克不但記得詩歌的旋律,還記得歌詞,表明他真的喜歡讚美造物主。這件事和其他年輕人的榜樣都使我深受鼓勵。我也認識一個姊妹,她曾因傳講好消息而坐了幾年牢。她在監獄裡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斯希卡馬·霍達里(斯瓦希里語的意思是堅定不移)。斯希卡馬果然人如其名,他現在是個特別先驅,也是會眾的助理僕人,最近還參加了獨身弟兄聖經研習班。

      多年來,盧旺達的弟兄姊妹歷盡艱辛,包括被政府禁止,經歷內戰和大屠殺。他們熱心傳道,忠貞不渝,常常令我深受感動。能跟他們一起工作,實在是莫大的榮幸。我時常感受到耶和華所賜的福分,他也保護我、扶持我,使我跟他更親近。耶和華的確行了奇妙的大事!(詩篇136: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