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知識要加上自制
    守望台2003年 | 10月15日
    • 知識要加上自制

      知識要加上自制。——彼得後書1:5-8

      1.很多社會問題都是由於人未能表明什麼立場而導致的?

      美國一個團體舉行大型的反吸毒運動,勸諭年輕人面對引誘時,要堅決地說:「不!」如果人人都不僅對吸毒,也對酗酒、姦淫、行騙說「不!」,並竭力抗拒「肉體的慾望」,這個世界會多麼美好!(羅馬書13:14)可是話說回來,對惡事說「不!」,有時候真不容易,試問誰不同意呢?

      2.(甲)聖經的什麼事例表明,自古就有人未能向惡事說「不!」?(乙)這些事例提醒我們什麼?

      2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都有難以自制的時候。既然如此,我們就該學習自制,務求戰勝個人的弱點。聖經說,古代有些忠僕儘管很努力事奉上帝,但有時也未能對惡事說「不!」。請想想,大衛跟拔示巴通姦,結果拔示巴的丈夫被殺,通姦所生的兒子夭折。就這樣,兩個無辜的人枉死了。(撒母耳記下11:1-27;12:15-18)請也想想,使徒保羅坦言:「我願意行的善,我不去行;我不願意作的惡,我反而常作。」(羅馬書7:19)你也曾像保羅一樣,經歷這種苦惱嗎?保羅接著說:「按我內在的人來說,我確實喜歡上帝的律法,但是我看出身上另有一種律法,跟我思想的律法交戰,把我擄去,要我聽命於身體裡罪的律法。我這人真苦啊!誰來救我脫離這個垂死的身體呢?」(羅馬書7:22-24)聖經這些事例提醒我們,必須痛下決心,更加努力地自制,跟自己的弱點搏鬥到底。

      自制力——必須努力才能養成

      3.我們為什麼不該期望養成自制力是容易的事?

      3 人有自制力,就能向惡事說「不!」。彼得後書1:5-7不僅談到自制,還談到信心、美德、知識、忍耐、敬虔、弟兄之情和愛心。列在後面的那七種美好特質,沒有一種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努力培養的。人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才能養成這些特質。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期望,培養自制力比培養其他特質更容易呢?

      4.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他們無需自制?這正好表明什麼?

      4 不過,很多人認為他們無需自制。這些人隨心所欲,不管有意還是無意,行事總是順應不完美的肉體,即使為自己或別人帶來惡果,也滿不在乎。(猶大書10)今天,我們比以往看得更清楚,人們不但缺乏自制力,也不願意向惡事說「不!」。這正好表明,我們生活在保羅所說的「最後的日子」。保羅曾預告:「到了最後的日子,必有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那時候,人必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漫無自制」。(提摩太後書3:1-3)

      5.為什麼耶和華見證人很想知道怎樣才能自制?什麼忠告對現今的基督徒仍然管用?

      5 耶和華見證人清楚知道,他們需要自制,也知道這樣做絕不容易。像保羅一樣,他們也經歷內心的掙扎:他們渴望照上帝的標準生活,蒙他悅納,但不完美的肉體卻慫恿他們違背上帝。由於這個緣故,他們向來很想知道怎樣才能在這場拉鋸戰中得勝。早在1916年,《守望台》已經指出,「我們怎樣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思想、言語和行為」,並提議基督徒謹記腓立比書4:8的忠告。雖然這些忠告是在差不多二千年前提出的,現在要實行出來,也許比腓立比書寫成的年代或1916年更困難,但上帝的忠告永不過時,對現今的基督徒仍然管用。儘管不容易,基督徒還是要竭力抗拒世俗的慾望,向惡事說「不!」。他們知道,惟有這樣才能向創造主的吩咐說「好!」。

      6.即使我們遲遲未能養成自制力,為什麼也不該灰心喪氣?

      6 加拉太書5:22,23說,自制是「聖靈的果實」。我們努力自制,同時也表現愛心、喜樂、和平、堅忍、仁慈、良善、信心、溫和,就能大大得益。正如彼得指出,我們養成這些特質,在事奉上帝方面「就不致沒有行動,不結果實了」。(彼得後書1:8)話雖如此,即使我們未能全面養成這些特質,或遲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也不該灰心喪氣,自怨自艾。你可能注意到,有的同學比別人學得快,有的同事做事比別人更容易上手。同樣,有的基督徒比別人更容易養成各種基督徒特質。重要的是我們盡力而為,鍥而不舍地培養各種敬虔的特質。耶和華通過聖經和會眾提出幫助,只要我們衷心接受,就能養成這些特質。我們持之以恆,不斷進步,必能達到目標,快一點慢一點都不要緊。

      7.為什麼自制十分重要?

      7 雖然自制在聖靈的果實中排在最後,但並不表示這種特質是次要的。其實,自制跟其他特質同樣重要。要記得,如果我們能完全自制,就能避開一切「順應肉體的行為」了。不過,人生來就不完美,很容易就會「順應肉體」,做出以下某些事來:「淫亂、不潔、無恥的行為、拜偶像、通靈術、敵對、爭執、嫉妒、烈怒、爭勝、分黨、結派」。(加拉太書5:19,20)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奮力抵抗,以求排除內心和頭腦的不良傾向。

      有些人要格外奮鬥

      8.為什麼有些基督徒克制自己特別困難?

      8 對某些基督徒來說,要克制自己特別困難。為什麼呢?也許由於父母的管教方式或以往的經歷,他們很容易失去自制。如果我們在自制方面做得不錯,就確實值得高興。有些人卻很難自制,我們應該體恤他們。由於未能自制,他們也許為我們添了不少麻煩。即使這樣,我們也應該諒解他們。鑑於人人都不完美,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自以為義呢?(羅馬書3:23;以弗所書4:2)

      9.有些基督徒要克服什麼弱點?這些弱點什麼時候才能完全克服?

      9 舉個例:有的基督徒以往曾經抽煙,有的曾經為了「尋開心」或「鬆弛身心」而吸毒。雖然他們已經戒掉這些惡習,但偶爾也會有強烈的慾望,想再度抽煙或吸毒。有些基督徒覺得,要控制自己的食量或酒量十分困難;有些基督徒未能約束自己的舌頭,常常在言語上犯錯。要克服這些弱點,就必須努力不懈地培養自制力。為什麼呢?雅各書3:2道出一個事實:「我們人人都難免多次犯錯。誰不在言語上犯錯,誰就是完美的人,也能控制全身了。」另一些基督徒可能有強烈的慾望,想再次賭博。有些基督徒覺得很難抑制自己的脾氣。要成功克服這些弱點或類似的軟弱,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變,但要完全消除錯誤的慾望,就得等到恢復完美才行。在這個日子來到之前,我們竭力克制自己,就能避免故態復萌。讓我們一面竭力奮鬥,一面互相扶持,以免灰心放棄。(使徒行傳14:21,22)

      10.(甲)為什麼有些基督徒要克制情慾十分困難?(乙)一個弟兄作了什麼重要的決定?(見16頁附欄)

      10 另外,有些基督徒覺得要克制情慾並不容易。畢竟,情慾是耶和華上帝賦予人的一種本能。有些基督徒覺得,要保持貞潔,緊守上帝的道德標準,十分困難。如果他們的性慾異常旺盛,就難上加難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慾橫流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大肆渲染色情,為的是挑起人們的慾火。這種情況令一些基督徒感到為難,因為他們想過獨身的生活,或至少獨身一段時間,以求無所掛慮地事奉上帝。(哥林多前書7:32,33,37,38)由於獨身並不容易,他們可能決定結婚。這個決定無疑值得尊重,而且跟聖經的命令一致:「與其慾火焚身,不如結婚好了」。即使他們打算結婚,也決心聽從聖經的勸告,只「跟主裡的人結婚」。(哥林多前書7:9,39)我們可以肯定,耶和華知道他們甘願謹守正義的原則,必然滿心歡喜。他們持守崇高的道德標準,堅守忠義,弟兄姊妹能夠跟他們一起崇拜耶和華,也十分喜樂。

      11.我們可以怎樣鼓勵渴望結婚,卻一直未能如願的弟兄姊妹?

      11 渴望結婚的人一直未能如願,你能夠想像他們多麼苦惱嗎?眼巴巴地看著朋友一個個地結婚,日子過得快快樂樂,自己卻仍在尋尋覓覓。由於這個緣故,有些人可能長期受到手淫這種不潔習慣的困擾。無論如何,基督徒都不該令竭力保持貞潔的弟兄姊妹泄氣,即使是無心的也不應該。要是我們說些不體貼的話,就可能無意中使他們灰心,例如:「你怎麼還不結婚呢?」我們這樣說,也許毫無惡意,但如果我們能約束舌頭,不是好得多嗎?(詩篇39:1)對於那些過獨身生活又品行貞潔的弟兄姊妹,我們實在應該衷心讚賞。與其說些灰心的話,不如多些鼓勵他們。例如,我們跟其他成熟的基督徒一起吃飯、交往,可以邀請他們參加。

      在婚姻中自制

      12.為什麼已婚的基督徒在房事上,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制力?

      12 男女結了婚,並不表示他們無須在房事上自制。例如,丈夫和妻子在這方面的需要,差異可能很大。有時候,由於配偶身體欠佳,他們或許未能有正常的性生活,甚至不能行房。如果丈夫或妻子以往有不愉快的經歷,可能覺得很難遵守以下命令:「在房事上,丈夫該對妻子盡本分,妻子也該對丈夫盡本分。」面對這種情況時,他們的配偶或許需要格外自制了。不過,夫妻雙方都應該謹記保羅向已婚基督徒提出的仁愛忠告:「夫妻不要在這方面彼此虧負。除非雙方同意暫時分房,為要專心禱告,然後再次同房,不然就不要分房,免得撒但趁著你們情不自禁,引誘你們。」(哥林多前書7:3,5)

      13.我們可以為那些仍需努力自制的弟兄姊妹做些什麼?

      13 如果夫妻雙方在房事上都學會體諒配偶,有必要時就自制,配偶會多麼感激他們。但是,他們也應該體諒那些仍需在這方面努力自制的弟兄姊妹。千萬不要忘記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弟兄姊妹洞悉事理,賜給他們勇氣,使他們堅持不懈,奮力自制,並採取行動克制不正當的慾望。(腓立比書4:6,7)

      繼續互相幫助

      14.為什麼我們應該體恤和諒解弟兄姊妹?

      14 有些事我們不難自制,但有的弟兄姊妹卻要格外努力才能自制。因此,我們可能不容易體諒他們。其實,人人天生就不一樣。有些人常常感情用事,有些人卻沒有這個難題;有些人比較容易控制自己,有些人卻困難得多。不過請記住,要努力自制的人,不等於是邪惡的人。仍在努力自制的弟兄姊妹需要我們的諒解和體恤。我們繼續對他們慈悲,自己也會快樂蒙福。從耶穌的話可以看出這點,他的話記在馬太福音5:7。

      15.為什麼詩篇130:3的話能叫那些仍在努力自制的人大得安慰?

      15 弟兄姊妹可能偶爾沒有表現基督徒品行,我們千萬不要妄斷他們,因為我們有時也未能自制。耶和華不會只專注於我們的某一次失敗,對我們無數次的成功視而不見。雖然弟兄姊妹並不知道我們曾多次成功地克制自己,耶和華卻很清楚。明白這一點,令我們深感鼓舞。我們謹記詩篇130:3的話就能大得安慰,經文說:「耶和華,耶和華啊,要是你審察罪過,誰能站得住呢?」

      16,17.(甲)我們在自制方面怎樣應用加拉太書6:2,5的原則?(乙)下一篇文章會談談什麼問題?

      16 我們各人都必須培養自制力,才能蒙耶和華悅納。我們可以放心,弟兄姊妹必定會幫助我們。當然,每個人都必須負起自己的責任,但聖經也勸勉我們互相幫助,以求克服各自的弱點。(加拉太書6:2,5)不論父母、配偶還是朋友,如果阻止我們去不該去的地方、看不該看的東西、做不該做的事,我們都應該感激他們的一番心意。因為這時候,他們正幫助我們培養自制力,使我們不但有能力對惡事說「不!」,也能夠說得到做得到。

      17 以上有關自制的事,很多基督徒可能已經做到了,但他們仍然覺得有改善的餘地,很想做得更好。在自制方面,凡是不完美的人能達到的合理目標,他們都希望達到。你也有同樣的想法嗎?怎樣才能培養自制力呢?你培養自制力,對達到基督徒的其他長遠目標有什麼幫助呢?下篇文章,我們會談談這幾個問題。

  • 務要自制,才能贏得獎賞!
    守望台2003年 | 10月15日
    • 務要自制,才能贏得獎賞!

      凡參加體育競賽的人,事事都要自制。——哥林多前書9:25

      1.幾百萬人怎樣向耶和華說「好!」,跟以弗所書4:22-24的話一樣?

      如果你是個耶和華見證人,受浸時就已經公開表示願意參加一場屬靈競賽,希望贏得永生的獎賞。你已經對耶和華的吩咐說「好!」,答應遵行他的旨意。很多人在獻身給耶和華以前,都要作出不少改變,獻身的行動才能名實相符,蒙上帝悅納。我們聽從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的話:「該除掉舊品格。這舊品格根據你們以往的行為,隨著騙人的慾望而漸漸腐化。要……穿上新品格。這新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創造的,體現真實的正義和忠貞。」(以弗所書4:22-24)換句話說,我們未曾獻身給上帝,未曾對上帝的吩咐說「好!」之前,就先要對以往令上帝不悅的生活方式說「不!」。

      2,3.哥林多前書6:9-12顯示,希望蒙上帝悅納的人,必須在哪兩方面作出改變?

      2 誰想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就必須除掉舊品格,包括聖經直接譴責的事。保羅寫給哥林多人的信列舉了一部分:「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通姦的、做孌童的、同性戀的、偷竊的、貪心的、醉酒的、咒罵的、 敲詐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國。」接著他指出,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在品格方面作出了必需的改變,說:「你們有些人從前也做這樣的事」。請注意,是從前 做, 不是現在 做。(哥林多前書6:9-11)

      3 保羅接著的話顯示,基督徒也許還要在其他方面作出改變:「凡事我都可以做,但不是樣樣都有益處。」(哥林多前書6:12)今天,不少人希望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並且看出自己要向一些事說「不!」。雖然這些事沒什麼不對,卻沒有多少益處或恆久的價值,徒然虛耗光陰,使人無法專心追求更重要的事。

      4.獻了身的基督徒同意保羅的什麼話?

      4 要獻身給上帝,必須心甘情願,不可勉勉強強, 彷彿要犧牲很多東西似的。保羅跟隨基督以後說了一段話,是獻了身的基督徒十分同意的。保羅說:「為了[耶穌],我不惜放棄一切,視為一大堆廢物,以求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8)保羅棄絕沒什麼價值的事,欣然向這些事說「不!」,以求遵行上帝的旨意,向上帝的吩咐說「好!」。

      5.保羅跑完了什麼賽程?我們怎樣才能像保羅一樣?

      5 保羅參加屬靈賽跑的時候努力自制,結果能說:「那美好的一仗我已經打過了,賽程我已經跑完了,信仰我已經守住了。從現在起,有正義的冠冕留給我。到了那日,按正義審判人的主必把冠冕賞賜給我;不但賜給我,也賜給所有愛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有一天,我們也能說出同樣的話嗎?只要我們懷著信心努力自制,堅持不懈地跑基督徒的賽程,直到終點,就能說出保羅所說的話了。

      自制以求行善

      6.自制是什麼意思?我們要在哪兩方面自制?

      6 按照聖經所用的希伯來語和希臘語,「自制」指人有能力控制自己。在原文,「自制」往往有制止自己作惡的意思。不過,我們要行善,顯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制力。人是不完美的,自然有作惡的傾向,所以要在兩方面自制。(傳道書7:29;8:11)我們既要極力避免作惡,也要勉力行善。其實,避免作惡的最好方法就是勉力行善。

      7.(甲)我們應該像大衛一樣祈求什麼?(乙)我們沉思什麼事,就會更加努力自制?

      7 要切實履行獻身的誓言,就非自制不可,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要像大衛一樣禱告:「上帝啊,求你在我裡面創造純潔的心,把新的精神放在我心裡,使我心志堅定。」(詩篇51:10)我們可以沉思一下:做違反道德或損害身體的事,可能會有什麼害處?避開這些惡事,又有什麼益處?比如說,人犯罪作惡,就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嚴重損害自己的健康,甚至短命早死。另一方面,謹守耶和華所指示的生命之道,卻有許多裨益。可是,我們要面對現實,人心是詭詐的。(耶利米書17:9)有時,內心會試圖說服我們,不必那麼著意謹守耶和華的標準。我們務要堅決抵抗這樣的思想。

      8.我們從經驗了解到什麼現實?請舉例說明。

      8 我們從經驗了解到,心靈固然願意為上帝服務,肉體卻往往相反,試圖令熱心冷淡下來。傳講王國的工作就是一個例子。耶和華喜歡人甘心樂意地參與這件救生的工作。(詩篇110:3;馬太福音24:14)對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公開傳道絕不容易。起初,我們要控制自己,彷彿「痛打」自己的身體,「使身體成為聽命的奴隸」,不讓自己捨難取易。即使現在,我們也許仍要這樣做。(哥林多前書9:16,27;帖撒羅尼迦前書2:2)

      「事事都要自制」?

      9,10.「事事都要自制」包括什麼?

      9 聖經勸我們「事事都要自制」,表明自制不單是控制脾氣或不做違反道德的事而已。也許我們自覺在這兩方面已經做得不錯,果真是這樣,就實在值得高興。可是,生活上還有其他事要自制,只是不大明顯,我們又做得怎麼樣呢?假如我們住在比較富裕的國家,生活水平較高,學習向不必要的花費說「不!」就是明智之舉了。父母應該教導兒女,不要看見什麼就買什麼,或看見什麼東西漂亮、買得起,就買回來。父母自然要以身作則,教導才有說服力。(路加福音10:38-42)

      10 我們學習克制物慾,就能加強意志力,也會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更體恤那些由於窮困而不能享受某些東西的人。時下流行的態度是「不要刻薄自己」、「你應該享受最好的」,這跟儉樸的精神背道而馳。廣告界慫恿人立刻滿足自己的慾望,不過是為了賺錢而已。這種風氣可能令我們不再努力自制。最近,歐洲某個富裕國家的一份雜誌說:「受赤貧之苦的人要控制不良的傾向和慾望,尚且要經歷內心掙扎,何況住在流奶流蜜之地、活在富裕社會的人呢!」

      11.為什麼學習克制物慾大有益處?為什麼這樣做不容易?

      11 要是我們難以分辨想要的東西和實際需要的東西,就最好採取具體的預防措施,免得行事不負責任。比方說,如果我們希望改變胡亂花錢的習慣,大概就要下定決心,不再以信用卡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物,或者只帶有限的金錢在身邊。不要忘記,保羅曾說:「敬虔而又知足……是獲得大利的方法。」他指出原因,說:「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走什麼。所以,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6-8)我們知足嗎?無可否認,學習過簡樸的生活,避免各種各樣放任的行為,擺脫這些無形的包袱,必須有意志力和自制力,但都是值得的。

      12,13.(甲)基督徒參加聚會,需要怎樣自制?(乙)我們還要在什麼事上培養自制力?

      12 參加聚會和大會則要在另一方面自制了。比方說,我們不自制的話,就可能在聚會期間做白日夢。(箴言1:5)我們也許要克制自己不跟身邊的人耳語,全神貫注於台上的節目。我們或者要自律,才可以好好安排時間,以求準時到達會堂;才可以抽空預習聚會的材料,好發表評論。

      13 我們在小事上自制,大事上的自制力就會更強。(路加福音16:10)因此,明智之舉是約束自己,經常閱讀上帝的話語和聖經書刊,努力學習和沉思所學的內容,摒棄有問題的職業、友伴、態度、習慣。任何活動,如果佔去事奉上帝的寶貴光陰,我們就該約束自己,對這些事說「不!」。忙於事奉耶和華有極大的保護作用。這樣,我們就不致被其他事引誘,離開屬靈的樂園,也就是耶和華的普世會眾。

      必須自制,才能長大成人

      14.(甲)兒童怎樣才能學會自制?(乙)孩子從小就學習自制有什麼益處?

      14 新生嬰兒沒有什麼自制力可言。兒童行為專家編寫的一份冊子說:「自制力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自動產生。嬰兒和初學走路的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引和支持,才會開始學習自制。……孩子得到父母的指引,自制力就會在求學階段不斷加強。」一個以四歲兒童為對象的研究顯示,兒童在幼年培養一定程度的自制力,「到十多歲的時候,一般比較能適應環境,受人歡迎,敢作敢為,有自信心,辦事可靠」。幼年時沒有學習自制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感到寂寞、灰心喪氣、固執己見,遇到壓力就屈服,遇到困難就退縮」。要孩子長大後能適應環境,顯然必須讓他從小就學習自制。

      15.缺乏自制力顯示什麼?這違背了聖經勸勉我們達到的什麼目標?

      15 我們要在靈性上長大成人,也必須學習自制。缺乏自制力的人,表明自己還是個屬靈的嬰孩。聖經勉勵我們「在理解力上要長大成人」。(哥林多前書14:20)我們的目標是要「信仰一致,而且一致地確切認識上帝的兒子,長大成人,達到基督長成的身量」。達到這個目標有什麼作用呢?「這樣,我們就不再像嬰孩一樣,中了人的詭計,信了騙人的謬論,受到歪風邪說影響,以致飄忽不定,隨波逐流。」(以弗所書4:13,14)學習自制對我們的靈性顯然十分重要。

      培養自制力

      16.耶和華作出什麼安排去幫助我們?

      16 我們需要上帝幫助才能養成自制力。上帝已經向我們伸出援手了。聖經就像一面清晰的鏡子,徹底反映出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並且告訴我們怎樣著手。(雅各書1:22-25)基督徒會眾充滿愛心、親如手足,樂於幫助我們培養自制力。基督徒長老提供協助的時候會體恤我們。只要我們禱告求耶和華賜予聖靈,他就會慷慨地把聖靈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1:13;羅馬書8:26)我們應該滿懷喜樂,善用這些安排。第21頁列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

      17.箴言24:16給我們什麼鼓勵?

      17 我們努力使耶和華喜悅,他是十分賞識的。知道這一點,我們自然萬分安慰,決心繼續努力,更加自制。無論失足多少次,都千萬不要放棄。「義人跌倒七次,也必起來」。(箴言24:16)我們每一次成功自制,都大有理由感到高興,耶和華也必定十分高興,悅納我們。一個耶和華見證人說,他獻身給耶和華以前,每逢能一星期不抽煙,就會用省下來的錢買點有用的東西獎勵自己。

      18.(甲)自制跟什麼有關?(乙)耶和華保證什麼?

      18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自制既關乎思想,也關乎感情。耶穌的話表明這一點:「凡注視婦女而動淫念的,心裡已經跟她通姦了。」(馬太福音5:28;雅各書1:14,15)我們學會控制思想和感情,要控制全身就容易多了。因此,要下定決心,不對的事非但不做,連想也不想。錯誤的念頭一旦出現,就要馬上打消。我們虔誠禱告,專心思量耶穌的榜樣,就能遠避誘惑。(提摩太前書6:11;提摩太後書2:22;希伯來書4:15,16)我們會盡力而為,聽從詩篇55:22的勸勉:「你要把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扶持你;他永不讓義人動搖。」

  • 務要自制,才能贏得獎賞!
    守望台2003年 | 10月15日
    • [第21頁的附欄或圖片]

      加強自制力的方法

      • 即使小事也要學習自制

      • 沉思現在和將來的裨益

      • 非但不做上帝禁止的事,還要做他鼓勵我們做的事

      • 立刻打消不正當的念頭

      • 經常思索那些強化靈性的事

      • 接受成熟基督徒的幫助

      • 避開令人容易失足的環境

      • 遇到引誘時向上帝禱告求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