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向基督交代怎樣運用他的錢財
    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第7章

      向基督交代怎樣運用他的錢財

      1.什麼政府沒有任何經濟難題?現在誰必須對這個政府交代?

      除了一個政府之外,今日所有政府都遭遇經濟難題。大多數政府都債台高築。例外的政府便是現今受到廣泛宣揚的『屬天王國』。(馬太福音25:1)這個屬天的王國現今在地上仍有一些未來的成員為其服務。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危急的時期中,『屬天王國』的這些僕人正對主人交賬。他們必須向這個政府交代他們怎樣運用託付給他們的財物。

      2.為什麼我們應當對「和平的君」所說的某個比喻深感興趣?

      2 為了說明這件事,『屬天王國』的首要代表在很久之前說了一個比喻。今日我們應當對這個比喻深感興趣,因為「和平的君」將比喻包括在他所說的一個長程預言裡;預言論及他在王國裡「臨在」執掌全權施行統治時會有什麼「徵象」將這件事表明出來。(馬太福音24:3,新世)這個預言性的比喻獲得應驗之後,所導致的後果與我們今日的人有最切身的關係,因為事情牽涉到我們的繼續生存,我們的性命。以下便是「和平的君」在他於髑髏地殺身成仁之前幾天對使徒們所說的比喻。

      銀子的比喻

      3.在主人離去之前接獲銀子的僕人在主人出外期間怎樣運用銀子?

      3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a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4.主人對善用銀子生利的僕人怎樣說?

      4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阿,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5,6.第三個僕人將銀子收藏起來,他為這件事提出什麼藉口?主人怎樣處置他?

      5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6 「『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馬太福音25:13-30。

      7.銀子代表什麼?

      7 在這個比喻裡,銀子代表什麼呢?一件在屬靈意義——而非金錢方面——具有極高價值的東西。銀子代表使人作基督門徒的使命。接獲這項使命的人同時享有崇高的權利;他們會成為君王基督的大使,在世上萬國中代表上帝的王國。——以弗所書6:19,20;哥林多後書5:20。

      8.(甲)『懶惰』的僕人階級在「事物制度的終結」時期中被投入什麼黑暗之中?(乙)為什麼世上一般人未能享有上帝的嘉許和祝福之光?

      8 今日我們無疑已達到這個含有預言性的比喻獲得應驗的高潮!人類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期已臨到這個世代之上!在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之外的確是一片黑暗,主人下令將『懶惰無用』的僕人階級投入其中。『外面的黑暗』代表人類世界的黑暗情況,在宗教意義上特別是如此。人類世界並不享有上帝的嘉許和祝福之光。這個世界沒有受到上帝王國的知識之光所啟迪。反之世界在『這事物制度的神』控制之下,這個惡者『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使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無法照著他們。』——哥林多後書4:4。

      9.(甲)在比喻的應驗方面,『主人』預表誰?他到多遠的地方去?(乙)有什麼證據顯示他已回來了?

      9 今日有壓倒性的證據表明比喻中至少擁有八千銀子的「人」已從外地回來了。這「人」便是基督耶穌。他曾「往外國去」,去到創造日月星辰的宇宙造物主面前。表明他已回來的證據之一是,世上發生了兩場世界大戰,此外還伴以其他許多場較小規模的戰爭,結果使地上染滿了血腥。正如聖經所預言,接踵而來的有饑荒、瘟疫和地震,不法的事大增以及「這王國的好消息」傳遍天下。這些事應驗了耶穌說會將『他臨在和事物制度的終結標明出來的徵象』。——馬太福音24:3-15,新世。

      10.(甲)為什麼這「人」要到外國去?(乙)為什麼世上一般人沒有實際看見他回來?

      10 雖然耶穌的比喻沒有清楚表明,離開本國一段長時期的人往外地去其實是要承受馬太福音25:1在較早時候所提及的「天國」。雖然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耶和華上帝——他用來統治以色列人的王國在公元前607年被推翻——在1914年使王國的合法後嗣登基作王而終止了他的王國所受的踐踏。不,外邦的列國並沒有以肉眼看見大衛王稱為「我主」的人登基作王。(詩篇110:1)他們無法這樣行,因為比喻所說的人,耶穌基督,在未往外地之前對門徒說:「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約翰福音14:19。

      11.(甲)標明他已回來及臨在的徵象會包括什麼事在內?(乙)這件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11 既然基督來到承受天國權柄一事是人眼所不能見的,他必須以可見的徵象將他在屬天王國裡臨在表明出來。他的使徒在他以身殉道之前三天曾請求他提出這樣的一個徵象。這個令人信服的徵象的一部分便是比喻裡的人從外地回來與手下那些從他接獲貴重銀子的僕人算賬。既然如此,與有權利使用銀子的人算賬一事必然在1914年之後發生。

      12.(甲)帶頭為王國作見證的義務落在誰的肩上?(乙)他們最後得救有賴於什麼?

      12 這意味到與承受「天國」的人算賬,亦即與這個基督徒群體的餘民算賬;這個群體是自公元33年的五旬節以來從上帝的靈而生的(使徒行傳第2章)在這個「事物制度的終結」時期中,自1914年以來,這個階級有一批餘民留在地上。這些人有義務要帶頭應驗耶穌預言說會在這段時期中發生的事:「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末日便會來到。」(馬太福音24:14,新世;馬可福音13:10)這些人有責任要保持忠心到底,然後才能得救進入屬天的王國。(馬太福音24:13)為了幫助他們最後得救,全能的上帝賜予他們力量,使他們能夠不顧普世的迫害保持堅忍到現今。這件事實證明上帝是嘉許他們的!

      偽稱接獲銀子的人

      13.(甲)誰聲稱接獲銀子?(乙)關於她,我們獲得什麼結論?

      13 基督教國聲稱她從上述比喻中的財主接獲銀子。但是我們若查考一下基督教國自1914年以來的行徑,我們獲得什麼結論呢?結論便是:基督教國並沒有名副其實。她對比喻中的主人不忠,與世上的列國結盟;世俗政府的政客乃是她的情人。她仍然支持聯合國——現已垮台的國際聯盟的繼承者。

      14.今日我們發現基督教國在什麼地方?

      14 基督教國甚至連比喻中獲得一千銀子的僕人也不如;這個僕人疏懶怠惰,並沒有增加主人的財產。因此在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達到高潮以來的這段時期中,基督教國的真正面目已被揭發出來:她一向都被摒於主人燈火通明的華廈門外,置身於外面深夜的黑暗中。比喻地說來,她已經開始在屋外俗世的黑暗中哀哭切齒了。不久她會遭受更大的打擊,她的政治情人會轉而攻擊她,使她赤身露體,由此表明她乃是偽宗教世界帝國大巴比倫屬下最可責的部分。

      「惡僕」階級被逐

      15.誰應驗了懶惰的僕人所提供的先模?他們現今在什麼地方?

      15 有些人曾一度實際屬於受聖靈所膏的餘民階級,受主人所託去照顧王國的資產,但後來卻不再努力增加主人的權益;他們已被逐出家門而不得再為作王的主人服務。(馬太福音24:48-51)我們不再見到這個懶惰的「惡僕」階級宣揚「王國的好消息」。反之,他們特別注重個人的得救而非照料上帝王國的事務。他們現在已被扔到『外面的黑暗』中與一般世人處於同一的境地。主人已把象徵性的銀子從他們取回轉賜給在這「事物制度的終結」時期中善用銀子的階級。

      16.(甲)現今是怎樣運用比喻性的銀子的最好時機?(乙)現在有什麼義務落在「大群」『另外的羊』的肩上?

      16 現今乃是運用「銀子」——意即作統治中的君王基督的『大使』,使人成為他門徒的特殊權利和機會——努力宣揚「王國的好消息」的最好時機。(哥林多後書5:20)隨著末日迅速臨近,「大群」『另外的羊』必須協助從靈而生的大使,熱心地盡量運用主人託付給他們的寶貴「銀子」。

      [腳注]

      a 希臘的一千銀子相當於金衡制的654盎司(20.4公斤)。

  • 分享「和平的君」的「快樂」
    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第8章

      分享「和平的君」的「快樂」

      1.(甲)某個人為了什麼理由到外國去?(乙)耶穌的比喻雖沒有明說,卻暗示什麼?

      在耶穌所說的銀子的比喻中,擁有八千銀子的人到外國去並非為了作樂,像觀光旅行一般。反之他前往外國是為了一個嚴肅的理由;他希望獲得一件有價值的東西。正如比喻表明,他到外國去是要獲得某項牽涉到「許多事」的「快樂」。(馬太福音25:21)他必須長途跋涉,花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向那能夠將喜樂賜給他的人提出請求。

      2.(甲)對耶穌來說,富有的人前往外國一事預表什麼?他到誰那裡去?(乙)主人帶著什麼東西回來?

      2 既然比喻中富有的人預表耶穌基督,這人前往外國一段悠長時期預表耶穌前往謁見能將他所渴望獲得的特別快樂賜給他的那一位。那麼,耶穌到誰那裡去呢?希伯來書12:2告訴我們:「[我們]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頭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受苦柱]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不錯,耶和華上帝便是這項快樂的來源。耶穌到他那裡去,把他的忠心門徒留在地上,並將「銀子」交託給他們保管。主人回來時帶著『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是他將八千銀子交給三個僕人時所沒有的。耶穌在較早時候所作的比喻,關於「一千銀幣[『十錠銀子』,國語聖經]」的比喻,表明他回來時所帶著的乃是「王位」或王權。——路加福音19:12-15,新譯。

      3.撒迦利亞書9:9在第一世紀開始應驗時,當時是個怎樣的時期?

      3 新近即位的國王有理由歡欣鼓舞,他手下忠貞的臣民亦然。我們記得有一次上帝的兒子騎驢進入耶路撒冷而應驗了撒迦利亞書9:9的預言。關於這個預言的應驗,聖經的記載說:「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馬太福音21:4-10;也可參看路加福音19:36-38。

      4.耶穌基督登基作王之後,為什麼有特別理由邀請忠心的「僕人」進入喜樂的情況中?

      4 當時耶穌僅是公開向耶路撒冷的居民表明他已經受耶和華的靈所膏去承受王權而已,而這已是個如此歡樂的場合了;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結束時,耶穌實際登基為王,我們豈不是有大得多的理由要為此歡欣鼓舞?對耶穌來說,這的確是個極為喜樂的場合。當時他進入一種以前從未經歷過的快樂之中。因此他與奴僕算賬之後能夠對稱他為「又良善又忠心」的門徒說:「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的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21)這是他所嘉許的「僕人」可以分享的一種新的快樂。這是個多麼豐富的獎賞!

      5.(甲)使徒保羅在事態發展的什麼階段是基督所派出的「大使」?(乙)但今日受膏的餘民在什麼發展之後作基督的「大使」?

      5 在1919年,統治的君王耶穌基督手下的受膏門徒的確進入一種蒙嘉許的情況之中,這為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喜樂。十九個世紀之前,使徒保羅在寫給信徒同工的信中向他們指出他們所持有的崇高職位:「因此我們是替代基督的大使。」(哥林多後書5:20,新世)保羅寫這句話時耶穌仍然僅是持有確定的繼承權,因此有希望承受「天國」而已。(馬太福音25:1)當時他需要在上帝的右邊坐下,等候即位的日子來到。但是現在,自從1919年以來,蒙嘉許的餘民已成為這位實際統治的君王所派出的「大使」。(希伯來書10:12,13)在萬國聖經研究者於1922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所舉行的大會中,講者特別向聽眾指出這件事實。

      6.接獲「銀子」的人在戰後首先致力於什麼類型的工作?

      6 到1919年,他們已經接獲統治中的君王耶穌基督託付他們的「銀子」了。這使他們對統治中的君王負有更大的責任。戰後他們自始便致力於一件「收割」工作,將「麥子」階級召集起來。(馬太福音13:24-30)既然耶穌說收割時期便是「事物制度的終結」,戰後的1919年是一件收割工作開始的適當時候。所收割的乃是與麥子相若的「天國之子」,忠心的受膏餘民——馬太福音13:37-39,新世。

      7.(甲)收割者與主人一同進入怎樣的時期中?(乙)耶和華使收割者恢復怎樣的情況?他們作出含有預言性的什麼聲明?

      7 對參加收割的人來說,收割是一段歡樂的時期,當其時莊稼的主也與工人同樂。(詩篇126:6)在現今的收割時期,喜樂更大為增加,因為有日益顯著的證據表明上帝立基督耶穌統治的王國已在1914年於天上建立了,而且耶和華已將地上獻了身給他的百姓的公義地位恢復過來。以一個階級而言,復興的餘民引用以賽亞書61:10的話去表達他們的心聲:「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上帝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

      召集一「大群人」分享「快樂」

      8.受膏的餘民在召集王國繼承者的工作結束時獲得什麼意料之外的喜樂?

      8 分享主人「快樂」的受膏餘民絕沒有想到在召集天國繼承者最後成員的工作達到尾聲時,他們竟享有另一項快樂,是他們絕沒有預料到的。這件樂事便是將一個屬地的階級召集起來,這些人會在耶穌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當這些與屬地階級有關的資料初次發表時,邀請屬於這個階級的人在場聆聽豈不是再適當不過的事嗎?

      9.誰特別應邀參加1935年在美都華盛頓所舉行的大會?當時有什麼適時的資料向他們發表?

      9 果然有數以百計渴望與耶和華名下的百姓一同與他締結良好關係的人接受《守望台》雜誌a所發出的邀請前往參加1935年5月30日至6月2日耶和華見證人在美都華盛頓所舉行的大會。在這個大會裡,他們獲悉使徒在啟示錄7:9-17的異象中見到「大群人」會是個屬地的階級。這使他們大感興奮。

      10,11.對天上的什麼個體來說,這證明是一段特別快樂的時期?

      10 在美都華盛頓舉行的大會必然使至高的上帝耶和華感覺多麼欣喜!這無疑也為他的兒子帶來多大的喜樂!身為好牧人,耶穌現在會開始將『另外的羊』帶進「一群」之中。——約翰福音10:16。

      11 比喻地說來,受膏的餘民和與日俱增的「大群」『另外的羊』都受到引導和牧養;他們彼此和衷共濟,通力合作。在這個「事物制度的終結」時期行將結束之際。他們的「一個牧人」見到手下有這麼大「一群」羊,必然感到心花怒放。

      「和平的君」的使者

      12,13.(甲)誰應邀與受膏的餘民一同分享主人的快樂?為了什麼理由?(乙)「大群」『另外的羊』以什麼身份為「和平的君」服務?

      12 這些與羊相若的人構成了「大群人」,他們現在正大大分享主人耶穌基督的快樂。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積極參與收割工作的緣故;他們努力將「大群人」階級餘下的分子召集起來,雖然啟示錄7:9並沒有為這群人定出明確的數目。

      13 『另外的羊』所參與的召集工作現已擴展到普世的規模,遠超過人數日減的受膏餘民所能應付的程度。因此數目日增的『另外的羊』必須全力投入這件工作,負起更大的責任與餘民一同將更多懷有屬地希望的『另外的羊』召集起來。這樣,『另外的羊』乃是「和平的君」所派出的忠心使者。箴言25:13補充說:「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

      14.(甲)在馬太福音25:31-46的比喻中,耶穌手下象徵性的綿羊承受到什麼?(乙)上帝怎樣「從世界定基以來」便為他們預備了這個王國?

      14 在關於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君王耶穌基督對象徵性的綿羊說:「來吧,你們這些蒙我父賜福的人,承受那從世界定基以來為你們預備的王國。」(馬太福音25:31-46,新世)他們所承受的是屬天的王國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所管理的屬地領域。自從忠心的亞伯的日子以來,耶和華上帝已為可救贖的人類世界預備了這個王國領域。——路加福音11:50,51。

      15,16.(甲)雖然今日主人在仇敵當中掌權,他卻擁有所羅門所提及的君王的什麼「裝飾」?(乙)今日統治中的君王以什麼形式擁有這項「裝飾」?(丙)構成這項「裝飾」的人怎樣行?

      15 古代以色列睿智的所羅門王寫道:「君王的光榮[『裝飾』,新世]在於人民眾多。」(箴言14:28,現譯)今日作王的主人基督耶穌的職位遠高過地上的所羅門王,他的確擁有『眾多的人民』作為他的「裝飾」。甚至在現今,在他開始千禧年統治之前,不錯,當他正在那些以魔鬼撒但為超人的隱形君王的地上仇敵當中統治之際,他已擁有『眾多的人民』了。——馬太福音4:8,9;路加福音4:5,6。

      16 今日基督手下數目日增的「大群」『另外的羊』的確配作君王的「裝飾」。他們正喜氣洋洋地齊聲喊道:「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啟示錄7:9,10)他們已經得救脫離這個以魔鬼撒但為「神」的事物制度。(哥林多後書4:4)比喻地說來,他們已「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因此他們在至高的審判者耶和華上帝面前看來是清白無瑕的。——啟示錄7:14。

      17.(甲)「大群人」仍然期待獲得什麼拯救?(乙)在「和平的君」的千年統治期間,他們會享有什麼權利?

      17 可是他們仍然期待上帝的更大救恩來臨。在哈米吉多頓『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中,當耶和華獲得最後勝利時,他們會經歷到這項拯救。屆時耶和華的偉大勝利會永遠洗雪他的宇宙至高統治權,大群人會得蒙保全渡過這個邪惡世界的末日,從而成為這項偉舉的地上目擊見證人。(啟示錄16:14;彼得後書3:12)這是多麼寶貴的權利!屆時「和平的君」會與手下「大群」保持忠貞、得以生還的『另外的羊』共享多大的喜樂!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