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睡眠——奢侈還是必需?
    警醒!2003年 | 5月8日
    • 睡眠——奢侈還是必需?

      有些人認為,睡覺是浪費時間。他們喜歡把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的,不是公事就是應酬,不折騰到精疲力盡就絕不肯去睡覺。另一些則恰恰相反,他們夜復一夜地輾轉不眠,常常要到凌晨才能小睡片刻。為了換一夜酣夢,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如願。

      有些人無論如何難以入睡,而另一些卻無論如何不肯入睡,為什麼會這樣呢?睡眠究竟是奢侈還是必需?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了解我們睡著以後的情形。

      入睡之謎

      究竟是什麼東西叫人沉沉入睡,這還是一個有待解開的謎。不過研究人員已經確定,睡眠是由大腦控制的一個複雜過程,它所遵守的是一個24小時制的生物鐘。

      我們的睡眠習慣隨年齡增長而變化。新生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睡上幾個鐘頭,加起來每天要睡18小時。研究睡眠的專家說,有些成年人看來一天只需睡上3個鐘頭,另一些則需要較多睡眠時間,可能要睡上10小時。

      早晨,青少年常常需要奮力掙扎才能從床上爬起來。最近研究表明,這種現象也是由生物鐘的變化導致的。青春期少年的生物鐘似乎往前調過,所以他們才會晚上不想睡、早上又不想起。這種往後推遲的睡眠習慣在青春期少年中相當普遍,要到他們十七八歲的時候才會改變。

      生物鐘是由我們體內的化學物質控制的,這些化學物質大多已被確認。其中之一是褪黑激素,人們認為這是一種誘發睡意的激素。褪黑激素產生於大腦。一些科學家相信,這種激素導致人們入睡前體內新陳代謝減慢。隨著身體釋出褪黑激素,人的體溫下降,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肌肉逐漸放鬆,變得軟弱無力。當一個人沉入那神祕的睡眠世界之後,體內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最佳補品」

      大約在入睡兩小時之後,我們的眼睛開始快速轉動。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以後,把睡眠分成兩個時期:快速眼動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又可以細分為四個階段,依次遞進,人睡得越來越熟。一夜安眠之中,幾個快速眼動睡眠期與非快速眼動睡眠期會交替出現。

      夢大多發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我們的身體肌肉會完全放鬆,這樣,我們睡醒以後就會覺得精力充沛。不僅如此,一些研究人員相信,在這個睡眠階段,我們對新獲資訊的記憶會得到強化,成為持久記憶的一部分。

      當我們沉睡時,也就是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的第三、四階段,我們的血壓降低,心臟搏動放慢,循環系統因而得到休息,這樣有助於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生長激素的釋放達到高峰,有些青少年夜間釋放的生長激素是日間釋放量的50倍。

      睡眠也會影響我們的胃口。科學家發現,誠如莎士比亞所言,睡眠確實是「生命的盛筵上最佳補品」。大腦會把缺乏睡眠理解為缺乏食物。當我們沉睡的時候,體內會分泌萊普亭(脂肪細胞產生的激素),通常這種激素會通知身體我們已經吃飽了。如果我們熬夜,體內分泌的萊普亭就會減少,心頭就會湧起對碳水化合物的強烈渴望。所以缺乏睡眠會導致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肥胖症。(見第6頁附欄文章「睡午覺」)

      健康之本

      不僅如此,睡眠促進人體內部自由基的新陳代謝,所謂自由基是導致細胞老化甚至癌變的分子。最近芝加哥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11個健康青年男子每天只許睡上4個鐘頭。六天之後,他們身體細胞的活動能力彷彿六旬老翁,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則相當於糖尿病患者的水平。缺乏睡眠甚至會影響白血球以及激素皮質醇的生成,這樣人就比較容易感染病菌,也較易患上循環系統疾病。

      毫無疑問,睡眠對於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都是至關重要的。第一個睡眠研究中心成立於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心的創辦者兼研究員威廉·德門特認為,「看來,睡眠是壽命長短最重要的指示器」。巴西聖保羅市一個睡眠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德博娜·蘇切克奇說,「如果人們了解身體缺乏睡眠會有怎樣的後果,他們就不會再說什麼睡覺是浪費時間,什麼只有懶蟲才會捨不得起床了」。(參看以上的附欄)

      不過,是不是所有的睡眠都能使人恢復體力呢?為什麼有些人睡了一整夜還是委靡不振?下篇文章會幫助你認識幾種主要的睡眠障礙,說明怎樣才能睡個好覺。

      [第6頁的附欄或圖片]

      睡眠不足的影響

      短暫影響

      ◼ 昏昏欲睡

      ◼ 情緒不穩

      ◼ 短暫失憶

      ◼ 創作、計劃和做事的能力大受削弱

      ◼ 無法集中精神

      長遠影響

      ◼ 肥胖症

      ◼ 過早衰老

      ◼ 疲勞

      ◼ 容易患上傳染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胃腸病

      ◼ 慢性失憶

      [第6頁的附欄]

      睡午覺

      你可曾在午飯後昏昏欲睡,眼皮子怎樣都睜不開?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表示你睡眠不足。人的體溫在中午時分往往會下降,所以在這個時候打瞌睡,其實是正常現象。還有,科學家最近發現,腦子會產生一種蛋白質,稱為下丘泌素或進食素,幫助我們保持清醒。這種蛋白質跟食物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進食時,體內就會產生瘦蛋白,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吃飽了。不過,瘦蛋白卻會抑制下丘泌素的產生。換言之,腦子裡的瘦蛋白越多,下丘泌素就越少,我們越會覺得睏。難怪在一些地方,上班的人都會在午飯後小睡片刻。

      [第5頁的圖表]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睡眠的不同階段

      簡化圖表

      睡眠的不同階段

      清醒

      快速眼動睡眠期

      非快速眼動睡眠期

      淺睡 1

      2

      3

      沉睡 4

      1 2 3 4 5 6 7 8

      睡眠時間

      [第4,5頁的圖片]

      對於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智,充足的睡眠至關重要

      [第5頁的圖片]

      入睡以後成長激素的分泌達到高峰

  • 如何改善睡眠質量
    警醒!2003年 | 5月8日
    • 如何改善睡眠質量

      睡眠不足是個老問題。早在公元前5世紀,波斯王亞哈隨魯的一個宮廷侍從就曾記載,有一晚「王睡不著覺」。(以斯帖記6:1)

      今天,千百萬人有睡眠障礙。據巴西睡眠研究專家魯本斯·雷芒的估計,世上有百分之35的人飽受失眠之苦。a紐約大學睡眠失調研究中心的醫學博士戴維·拉波波爾認為,失眠是「21世紀初期最嚴重的流行病之一」。

      更糟糕的是,許多失眠症患者對自己的問題不知所以。根據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的研究,只有百分之3的失眠症患者能被準確地診斷出來。許多人認為失眠是無法避免的,於是任由自己在白天煩躁不安、昏昏欲睡。

      夜不能寐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甜美的夢鄉,而你卻在黑夜中睜大眼睛、輾轉反側,這種經歷著實苦不堪言。然而,偶有持續幾天的失眠並非罕見,這種現象通常跟生活壓力和人生波折有關。然而,如果失眠狀態長久持續下去,可能引起情緒焦躁或身體機能紊亂,那麼就要及時延醫診治。(見以上的附欄)

      你是否患有失眠症呢?如果你在回答第9頁的問卷後確定自己有睡眠障礙,不要絕望。認識到自己需要幫助,治愈失眠症就成功了一半。巴西神經病學家熱拉爾多·里索指出,一旦找出原因,百分之90的失眠症患者都能治愈。

      然而,要得到適當的治療,關鍵是要知道失眠的真正原因。一項稱為多導睡眠描記法的體檢,曾在失眠症的診斷及治療方面起到不少的作用。(見以下的附欄)

      導致成年人長期失眠的一個最常見的因素是打鼾。如果你曾經同打鼾者比鄰而臥,你就知道這個滋味極不好受。打鼾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徵兆,患者的呼吸道暫時受阻,於是空氣不能順利吸入肺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首要治療方法包括減肥、戒除酒類飲品、避免服用肌肉鬆弛的藥物。專家也可能針對具體症狀開藥方、使用口腔糾正器具或連續氣道正壓通氣機。b

      對一些較嚴重的病例,也許需要對喉、顎、舌、鼻進行外科手術,以便呼吸時氣流暢通無阻。

      孩子也可能患上失眠症。失眠症狀可能在學校裡表現出來:學習不好、暴躁易怒、注意力渙散。這些症狀也許被誤診為多動症。

      有些小孩對睡覺有抵觸情緒,他們做什麼都行:唱歌、談話、聽人講故事,就是不願去睡覺。這也許只是一個詭計,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但是,有些時候孩子害怕睡覺可能是因為恐怖片、暴力新聞節目或家庭爭吵導致噩夢頻頻。父母和睦相處、家中愛意融融有助於避免這個問題。當然,如果症狀持續出現,就該找醫生看看。毫無疑問,良好的睡眠對大人和小孩同樣重要。

      如何能一夜酣睡

      多個世紀以來,人們發現一夜酣睡非屬偶然。睡得香甜不僅需要控制焦慮和緩解壓力,還要有其他的因素配合。總的來說就是要注意睡眠衛生。

      良好的睡眠衛生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經常在適當的時間運動。上午或下午的運動有助於夜間入睡,睡前運動則會影響睡眠。

      觀看刺激感官的影視節目或閱讀引人入勝的書報也會使人興奮。上床前,最好讀一些輕鬆的文章,聽聽柔和的音樂或洗個溫水澡。

      專家指出,不到真正想睡覺時不要躺在床上,這樣大腦就會明白,躺下就意味著睡覺。在床上吃東西、學習、做事、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都會令人較難入睡。

      要讓身體安然入睡還該注意飲食。喝酒類飲品可能使人產生睡意,其實卻損害睡眠質量。睡前應當避免飲咖啡、茶、可可、可樂飲料和吃巧克力,因為這些東西都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進食少量的芒果、番薯、香蕉、柿子、菜棕頂芽、米飯、豆芽或堅果能促進羥色胺的產生,從而誘發睡意。請注意:睡前飽餐一頓與空腹上床,同樣損害睡眠的質量。

      睡覺的環境和睡前的活動同等重要。宜人的溫度,避光隔音的房間,舒適的床墊和枕頭會帶來一夜酣睡。如此舒服,第二天要起床可就難了。但請記住,睡懶覺,即便在週末,也會擾亂你的睡眠習慣,晚上難以入眠。

      你肯定不會有意傷害自己的重要器官。睡眠也性命攸關,是生命中不容忽視或小覷的一部分。畢竟,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你能改善睡眠習慣嗎?何不就從今晚就開始呢?

      [腳注]

      a 失眠意即不能享有正常和足夠的睡眠。

      b 患者睡覺時戴個小型的氧氣罩,通過軟管從壓縮器呼吸氧氣。這種氣流使呼吸道暢通,患者就能正常呼吸了。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失眠的主要成因

      ◼ 健康狀況 早老性痴呆病、呼吸暫停(睡眠時上呼吸道關閉)、足部神經失調綜合徵(睡眠時雙腿不受控地擺動)、帕金森氏病、周期性四肢活動失調(因四肢擺動而睡醒)、哮喘、心臟和消化系統疾病

      ◼ 精神狀況 抑鬱症、憂慮、驚慌、強迫衝動障礙、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

      ◼ 環境因素 光線、噪音、溫度、床墊不舒服、伴侶輾轉反側

      ◼ 其他成因 藥物的副作用、酗酒、吸毒

      [第8頁的附欄]

      診斷睡眠失調

      醫護人員讓病人盡量在最正常的情況下入睡,然後做多項檢查,來記錄和研究病人的睡眠模式。多導睡眠圖能把這些檢驗的結果綜合起來,供醫護人員診斷之用。以下各項檢驗,是診斷睡眠失調不可少的。

      ◼ 腦動電流圖(腦電圖)——記錄病人腦部的腦電活動,用以劃分和量化睡眠的不同階段。

      ◼ 眼電圖(眼動圖)——記錄眼睛在快速眼動睡眠期的轉動情況。

      ◼ 肌電圖——記錄下顎和腿部肌肉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是否出現異常的緊張情況。

      ◼ 心動電流圖(心電圖)——記錄病人整夜的心跳變化。

      ◼ 呼吸道的氣流量和胸腹的起伏變化——把鼻子、口部的通氣量,以及胸部、腹部的起伏幅度記錄下來,然後把數據分析、計算。

      ◼ 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把血氧定量計放在病人的指頭上,測量體內的血氧飽和度。

      [第9頁的附欄]

      失眠測試

      在以下各種情況,你容易打瞌睡嗎?按照下列一組數字把答案圈出來,然後計算分數。

      0 從沒打瞌睡

      1 偶爾會打瞌睡

      2 容易打瞌睡

      3 非常容易打瞌睡

      a 坐下來閱讀 0 1 2 3

      b 看電視 0 1 2 3

      c 在公眾場所安坐不動 0 1 2 3

      (例如看戲、開會)

      d 連續乘車一個小時 0 1 2 3

      e 午飯後靜靜地坐下來(吃飯時沒有喝酒) 0 1 2 3

      f 在下午躺下休息 0 1 2 3

      g 坐下來跟別人交談 0 1 2 3

      h 坐在車上,車子在行駛途中停下來 0 1 2 3

      得分․․․․․․․․․․․

      結果分析

      1-6分無需擔心

      7-8分屬一般情況

      9分或以上該及早診治

      [鳴謝]

      取材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埃沃思睡眠量表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