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百萬人如煙而滅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
煙草公司各出奇謀。由於絕大多數菲律賓人都是天主教徒,當地一間煙草公司就向居民免費分派印有聖母肖像的日曆,不過在肖像下面,這間公司卻厚顏無恥地附加了香煙的商標。世界衛生組織亞洲區醫療顧問羅斯瑪麗·埃爾本說:「我從未見過這麼恬不知恥的行為。煙草公司企圖把馬利亞的崇拜跟煙草相提並論,這樣,菲律賓的婦女抽煙時,就不會感到良心不安。」
據估計,中國有百分之61的成年男子是煙民,但只有百分之7的婦女抽煙。西方的煙草公司渴望把這些可愛的東方女子「解放出來」,因為在東方社會,千百萬女子長期受到鉗制,未能像富有魅力的西方婦女一樣,過著「享樂」的生活。然而,令煙草公司大為掃興的是:大部分香煙都是由國營煙草企業供應的。
西方的煙草公司正嘗試逐步打開東方的市場。既然宣傳推銷的機會有限,有些煙草公司不惜運用詭詐的手法,培養未來顧客對吸煙的興趣。中國輸入很多香港製作的電影,主角大多數是抽煙的,因為演員受雇要在影片裡這樣做——勸誘推銷術!
在美國,由於國內的反吸煙浪潮越來越激烈,資金雄厚的煙草公司不得不伸出利爪,把一批新的受害人攫住。事實表明,煙草公司不但把矛頭對準發展中國家,還採取致命的攻勢。
環球各地的衛生官員不斷發出警告。報章的頭條新聞宣告:「非洲奮力對抗新禍害——吸煙」。「香煙銷路直線上升,煙火席捲亞洲各地」。「亞洲人的吸煙率會釀成癌症瘟疫」。「第三世界竭力掃除吸煙惡習」。
非洲大陸一直飽受乾旱、內戰和愛滋病蹂躪。然而,英國心臟病專家基思·鮑爾說:「對非洲人來說,除了核戰和饑荒之外,最損害健康的因素莫過於吸煙。」
跨國大企業雇用當地農民種植煙草。雖然居民在煮食、生火取暖和住房這幾方面都極需木材,農民卻把砍下的樹木用來烤煙葉。他們寧可種植煙草,因為進帳可觀,也不栽種利錢少的農作物。許多非洲人都一貧如洗,他們雖然收入微薄,卻時常把大部分入息花在香煙之上。因此,非洲的家庭由於營養不良,面容日益枯槁,而西方的煙草公司卻財源廣進,「腦滿腸肥」。
西方的煙草公司認為,發展中國家是個龐大的貿易機會,並且作好準備,大舉進軍非洲、東歐和拉丁美洲的市場。不過,最大的財富來源顯然是人口眾多的亞洲。僅在中國一地,目前的煙民數目已超出美國的全國人口——3億。該國的香煙消耗量確實驚人,每年多達1萬6000億支,佔世界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紐約時報》報導說:「不少醫生指出,煙草業雖然使亞洲的經濟蓬勃發展,卻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後果實在不堪設想。」理查德·皮托預計,在今後的二三十年,每年會有一千萬人死於跟吸煙有關的疾病,其中有兩百萬是中國人。皮托說:「在現今活著的中國兒童當中,有五千萬個可能會死於因吸煙而引發的疾病。」
奈傑爾·格雷醫生把情況概括如下:「在過去五十年來,中國和東歐的人民都慣常吸煙;有鑑於此,在這些國家,抽煙所引致的疾病定必成為流行瘟疫。」
泰國反吸煙運動的一位負責人巴吉·瓦蒂薩托基特醫生問道:「美國有一種產品每年導致40萬人早死,該國政府正竭力幫助國民戒掉使用這種產品的習慣;既然這樣,為什麼這種產品一出國境,就迅即變為於人無害的商品呢?同樣的產品一旦向其他國家輸出,別人的健康就顯得無關緊要嗎?」
鑑於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煙草商的勢力日益擴大。雙方攜手合作,在國外尋找立足之地,尤其是亞洲各國的市場。多年來,日本、台灣、泰國和其他國家都禁止美國香煙進口;在這些國家當中,有些政府更擁有自己專賣的煙草製品。雖然反吸煙團體抗議美國香煙進口,美國政府卻使出最厲害的一著——報復關稅。
從1985年起,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亞洲各國陸續開放市場,讓美國香煙源源不絕地湧進。到1988年,美國向亞洲輸出的香煙數量暴升了百分之75。
-
-
千百萬人如煙而滅警醒!1995年 | 5月22日
-
-
廣告的信息非常明顯:吸煙不但帶來歡愉享樂、苗條身材和陽剛活力,也令人大受歡迎。一位廣告顧問說:「公司想盡辦法,誘使14歲的少年人一嘗吸煙滋味。」在亞洲,廣告主角都是年輕力壯的西方運動員,他們在沙灘上嬉耍玩樂,或在球賽中輕易取勝——不用說,一面這樣做,一面抽煙。一份經銷貿易雜誌評論說:「亞洲的煙民嚮往西方模特兒的身材和生活方式,他們努力仿效,盼望自己能像這些模特兒一樣富有魅力。」
煙草商耗資數以億計美元大做廣告,結果卓有成效。《讀者文摘》一篇特別報導表明,越來越多年輕人抽煙,增幅實在叫人擔憂。該報導聲稱,「在18歲以下的菲律賓青年當中,有百分之22.7抽煙。在一些拉丁美洲城市,竟有半數青少年是煙民。至於香港,年齡小至七歲的兒童也開始吸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