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普世的安全——如何實現?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請想想古代所羅門王的日子。論到他的賢明統治,聖經說:「所羅門在世的日子,……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列王紀上4:25。

  • 普世的安全——如何實現?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所羅門治下得享安全的祕訣在於實行耶和華的正義律法。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前,上帝曾說:『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地就會生出土產,你們也要在你們的地上安然居住。我要賜平安在你們的地上;你們躺臥,無人驚嚇。』——利未記26:3-6。

      可悲的是,在所羅門死後以色列人就不再服從耶和華了。他們轉而崇拜偶像,甚至參與污穢不堪的性崇拜。結果他們失去了安全,土地被埃及的法老示撒攻佔。(列王紀上14:21-26)耶和華向聚集在耶路撒冷的統治者解釋說:「你們離棄了我,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歷代志下12:5。

      比所羅門更大的君王

      耶穌基督證實所羅門和他的一切「榮華」乃是歷史事實。(馬太福音6:29)但耶穌卻論及自己說:「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馬太福音12:42)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呢?所羅門治下的安全是有限度的。這個屬人的君王並不能使他的臣民不生病、沒有罪、不死亡。可是,耶穌卻教導有罪的人他們怎樣能夠獲致完美的生命而得享永久的安全。——約翰福音10:10;13:34,35;17:3。

      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奠下了得享這一切安全的基礎。(約翰福音3:16;哥林多前書15:20)在天上上帝右邊的耶穌基督很快就會為一切順從他統治的人帶來普世的安全。上帝曾感示古代的大衛王在聖詠集[詩篇]第72篇(《主經》)論及這件事。這段話在大衛的兒子在位期間得到部分應驗,因此詩首題詞注明是「論撒羅滿[所羅門]」的詩。但更大的應驗卻與更大的所羅門耶穌基督的王國統治有關。

      照詩篇72:7,8所說,在基督統治之下,安全會遍及普世,永存弗替。「在他的日子,義人要發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長存。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參看撒迦利亞書9:9,10。

      基督治下的臣民會不虞匱乏,因為詩篇72:16向我們保證道:「在地的山頂上,五穀必然茂盛。」當然,屆時人也會享有免被歧視、免遭壓迫、免受暴力傷害的自由。「因為,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詩篇72:12,14。

      像在所羅門王的日子一樣,明智地實行耶和華的宇宙律法乃是普世安全的基礎。屆時,大衛那含有預言性的請求就得蒙應允了:「上帝阿,將你的判斷才德賜給王哦;……願他為民間的困苦人伸冤,拯救貧苦之輩,壓碎那欺壓人的。」——詩篇72:1,4,《呂譯》。

  • 普世的安全——如何實現?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第6頁的附欄]

      「在所羅門治下,以色列的物質文化在三十年內的進步比在此之前二百年的成就還要大。我們在所羅門地層裡找到許多遺跡,包括雄偉的建築物、壁壘森嚴的大城、多如雨後春筍的寓所、許多建築精美的富家住宅,技術和生產程序都突飛猛進的陶藝。我們也找到一些遠地貨物的仿製品。這顯示當時的國際商業貿易已十分蓬勃了。」——《大衛之家》,蘭戴(Jerry M. Landay)。

  • 所羅門榮華的證據
    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所羅門榮華的證據

      照聖經的年代學資料顯示,所羅門王於公元前1037年至公元前998年期間統治以色列。值得注意的是,阿哈羅尼(Yohanan Aharoni)教授所著的《以色列地考古》一書透露,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以色列文化怎樣有革命性的進展。

      阿哈羅尼所舉的一個例證,就是用大石頭建成的堅固城牆。這些石頭「鑿成長方形和矩形的方塊,而且接駁得天衣無縫」。相反,在以色列鄰近的國家裡,城牆的一部分是「由磚塊和木頭砌成的」。

      此外,約在所羅門時代重建的城市顯然經過仔細計劃。城裡屋舍儼然,街道經過精心設計。「猶大有四座城是根據同一個基本計劃建成的。……[它們就是]別是巴、拜特米爾錫姆、伯示麥、米斯巴。」阿哈羅尼分析了這四座城的遺址。這跟另一個重要的文明中心——美索不達米亞的古城吾珥——形成多麼強烈的對照!論到吾珥,伍利(Leonard Woolley)爵士寫道:「當地從沒有試過實行規劃。……那兒的街道未經鋪平,其中有許多更是死胡同。……這些街道構成了一座迷宮,人在其中隨時會迷途。」

      阿哈羅尼也評論到在所羅門統治期間,家庭用品也大有改進。「物質文化的轉變……不但見於奢侈品,在陶瓷當中尤其顯著。……陶器的質素和燒製改進的程度是前所未見的。……各種各樣的器皿突然有豐富多采的表現手法。」

      所羅門統治最榮耀的特色就是金碧輝煌的聖殿、王宮和耶路撒冷內的政府建築物。所羅門用了巨量的黃金裝飾這些建築物。(列王紀上7:47-51;10:14-22)所羅門死後五年,埃及的法老示撒攻取耶路撒冷,掠走其中的財寶。——列王紀上14:25,26。

      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出土的碑銘卻證實示撒確曾征服過耶路撒冷。事實上,許多歷史學家都承認示撒從耶路撒冷擄掠回來的財物復興了埃及衰敝的經濟,並且使示撒有足夠的金錢大規模擴建一座埃及廟宇,在其中記載他的勝利。你在本頁所見到的就是這些記載。此後不久示撒死了。另一座碑銘記載示撒的兒子把差不多200噸金銀捐給埃及的各廟宇。這座碑銘沒有透露他財富的來源,但考古學家米勒德(Alan Millard)的著作《聖經時代的財寶》則認為「這些財寶大部分是示撒從所羅門的聖殿和耶路撒冷的王宮掠奪回來的」。

      難怪甚至一本無神論者的著作也承認所羅門的榮耀統治是個實體!《大蘇維埃百科全書》在「所羅門」這個條目下把所羅門稱為「以色列-猶大王國的統治者」,並且說他在「王國的全盛期間」施行統治。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