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青年》 13章104-114頁
  • 為什麼我這樣抑鬱寡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什麼我這樣抑鬱寡歡?
  •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抑鬱的根源——各種壓力
  • 失落之感
  • 認出徵候
  • 如果超越情緒低落的程度
  • 應付輕微抑鬱
  • 在思想鬥爭上得勝
  • 成就的價值
  • 向別人傾吐心事
  • 尋得幫助
  • 超乎正常的力量
  • 為什麼我這麼抑鬱寡歡?
    警醒!1983年
  • 我怎樣才能擺脫憂鬱?
    警醒!1983年
  • 你能夠在一個令人抑鬱的世界裡尋得喜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抵抗抑鬱病的方法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青年》 13章104-114頁

第13章

為什麼我這樣抑鬱寡歡?

梅蘭妮一向是她母親理想中的乖孩子——直至她到了17歲。當時她退出學校的種種活動,不接受參加舞會的邀約,甚至成績從甲等降至丙等她也一點不在乎。父母溫和地探問她有什麼不妥,她憤然跑開,嚷道:「不要管我!我沒有什麼不妥。」

馬克14歲時性情衝動、脾氣暴躁,整天帶著一副找人打架的樣子。他上課時心不在焉,時常滋事搗亂。每當他感到受挫或生氣,便騎摩托車風馳電掣地越過沙漠,或踏著滑板從陡坡上衝下來。

梅蘭妮和馬克兩人均患上不同徵候的同一病症——抑鬱症。據美國國立精神健康學會的麥克紐(Donald McKnew)醫生說,有百分之10至15的學童可能情緒失調,少數更患上嚴重的抑鬱症。

有時,難題是由生理原因所促成。某些感染或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月經周期的荷爾蒙失調,低血糖,服用某種藥物,受到有毒金屬或化學品所影響,敏感反應,飲食不平衡和貧血均能造成抑鬱。

抑鬱的根源——各種壓力

可是,青少年時期本身時常為人帶來情緒上的壓力。在處理人生的苦樂方面,青年人缺乏成年人所擁有的經驗;青年人可能覺得沒有人關心他們,於是一些相當平常的瑣事也令他們感到痛苦抑鬱。

未能達到父母、老師或朋友的期望是另一個使人意氣消沉的原因。就以唐納德為例。他覺得自己必須以優異的成績來博取他那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歡心。可是他做不到,便變成十分抑鬱,甚至試圖自殺。唐納德悲嘆說:「我一無是處,總是令人失望。」

失敗感可以惹起抑鬱,從聖經中一個名叫以巴弗提的人的事例可以見之。在第一世紀,這位忠信的基督徒被派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前往協助被囚在獄中的使徒保羅。可是他抵達保羅那裡不久就病倒了,結果反要保羅照顧他!你可以想像當時以巴弗提覺得自己多麼失敗,以致大感『抑鬱』。顯然,他忘記了自己在病倒前所作的一切善工。——腓立比書2:25-30。

失落之感

克拉格斯布倫(Francine Klagsbrun)在《英年早逝——青年人與自殺》一書中寫道:「許多由感情引發的抑鬱都根源於對自己深愛的某個人或某些東西懷著極度的失落之感。」因此,父母離婚或一方的死亡,失去一份工作或職業,或甚至失去身體健康均可以導致抑鬱。

然而,對青年人打擊最大的失落是失去了愛,感到遭人遺棄和沒有人關心。「媽媽離開我們時,我感到被人出賣,十分孤獨,」一個名叫瑪麗的年輕女子透露說,「我的世界突然變成天翻地覆。」

此外,有些青年人遭遇各種家庭難題,諸如離婚、酗酒、亂倫、毆打妻子、虐待兒童,或受到父母一方所拒,因為父母本身被難題所困。請想像一下,面對這些難題的青年人感到多麼困惑和苦惱。聖經中箴言的話說得不錯:「你在患難之日若[灰心],你的力量[包括抗拒抑鬱的能力]就微小。」(箴言24:10)青年人甚至可能誤將家庭的難題歸咎於自己。

認出徵候

抑鬱有不同的程度。一個年輕人也許由於一些惱人的事情而暫時感覺灰心。然而這種低落的情緒通常在相當短暫的時間內便會逐漸消失。

可是,抑鬱的情緒若延續下去,以致使青年人產生消極的念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憂心忡忡,或憤懣不平,這樣的情緒可以惡化成為醫生所謂的輕度慢性抑鬱症。馬克和梅蘭妮(上文提及)的經驗表明,抑鬱的徵候可能有頗大差異。一個年輕人可能不時憂心忡忡。另一個也許覺得終日疲倦,食慾不振,睡眠不酣,體重減輕或遭遇一連串的意外。

有些年輕人試圖縱情作樂以掩飾內心的抑鬱:流連舞會、性雜交、搗亂、縱飲,諸如此類的事。「其實我並不明白為何我總是要出去,」一個14歲的男孩承認。「我只知道如果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就感到十分難受。」情形正如聖經所描述一樣:「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箴言14:13。

如果超越情緒低落的程度

輕度的慢性抑鬱症若不加理會,便可以演變為較嚴重的精神失調——深度抑鬱症。(可參看107頁。)「我不斷感到自己心裡彷彿『死了』一樣,」瑪麗,一個深度抑鬱症的患者解釋說。「我僅是活著,一點感情也沒有。我常常覺得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深度抑鬱症的沮喪情緒並不會自動消退,反而可以延續多月之久。因此,這類抑鬱成為導致青少年自殺的最普遍成因。在許多國家裡,青少年自殺已被視為一種「隱藏的流行症」。

與深度抑鬱症關係密切的情緒中,最持續也最致命的一種便是強烈的絕望感覺。麥克(John E. Mack)教授寫及一個名叫慧雲的14歲少女,她是深度抑鬱症的患者。從外表看來,她是個幸福的少女,父母對她關懷備至。可是,在絕望之餘,她竟懸梁自盡!麥克教授寫道:「慧雲看不出自己的抑鬱有什麼消除的希望,認為自己已無法擺脫痛苦而獲得舒解。這便是促使她決定自殺的主要因素。」

因此,患上深度抑鬱症的人覺得自己彷彿永不會好轉,也不會有明天。據專家說,這種絕望往往導致自殺的行為。

可是,自殺並非問題的解決方法。瑪麗的一生成了一場活生生的噩夢,她承認說:「我的確有過自殺的念頭。但我卻意識到,只要我不自尋短見,便仍有一線希望。」一死了之其實無濟於事。很可惜,不少年輕人碰到灰心絕望時甚至無法想像會有另一條路可走或情況會有好轉的可能。因此,瑪麗企圖以注射海洛英把自己的難題隱藏起來。她說:「我滿懷自信——直至藥力消失為止。」

應付輕微抑鬱

有些切合實際的方法有助於應付抑鬱的情緒。「有些人的抑鬱是由飢餓所引起的,」紐約的抑鬱病專家克蘭(Nathan S. Kline)醫生說。「一個人也許沒有吃早餐,然後又為了某個原因錯過了午餐,到了下午3時,他開始納罕自己為何感到有點不對勁。」

你吃什麼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戴比是一個飽受絕望之感所折磨的年輕女子,她承認說:「我沒有想到零食對我的情緒這麼有害。我吃很多零食。現在我發覺少吃點糖果,就感到好些。」其他有效辦法:某種形式的運動也許可以使你精神一爽。在若干事例上,作一次身體檢查會有幫助,因為抑鬱可能是身體有病的症狀。

在思想鬥爭上得勝

許多時,抑鬱是由於你對自己懷有消極看法而引起,或因此而進一步惡化。「你若受到許多人批評,」18歲的伊芙林嘆息說,「你便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了。」

請想想:你的人格是否應由別人來衡量?基督的使徒保羅也曾飽受別人譏嘲。有些人說他個性軟弱、口才不佳。這有使保羅自覺一無是處嗎?絕沒有!保羅深知符合上帝的標準才是重要的事。他能以自己憑著上帝之助而獲得的成就誇口——不管別人怎麼說。同樣,你若提醒自己你在上帝面前享有一席地位,許多時憂鬱便會隨之而逝了。——哥林多後書10:7,10,17,18。

然而,你若由於某些個人弱點或自己的過犯而感到抑鬱,那有如何?「你們的罪雖像朱紅,」上帝告訴以色列人說,「必變成雪白。」(以賽亞書1:18)永不要忘記我們的天父是滿有憐憫、長久忍耐的。(詩篇103:8-14)但是,你是否正竭力克服你的難題呢?你必須盡一份力才能減輕內心的罪咎感。正如箴言說:「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言28:13。

克服憂鬱的另一個方法是為自己立下合乎現實的目標。你在學校裡毋須名列前茅才算成功。(傳道書7:16-18)要接受這件事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有這些事發生時,與其感覺『從沒有人關心我的遭遇』,不如告訴自己,『我受得住。』為此哭一場以宣泄一下也不是壞事。

成就的價值

「絕望之感是不會自動消失的,」曾經克服多次灰心的戴芙妮勸告說。「你必須思念些不同的事或作點體力勞動。你必須著手做一點事。」琳達以辛勤工作去抵抗低落的情緒,她說:「我不停地縫紉。我為自己縫製衣服,後來便忘卻煩惱了。這樣行的確很有效。」抑鬱的人往往缺乏自尊,可是你若做些自己所擅長的事,便可以養成自尊。

從事一些使你身心舒暢的活動也頗有益。買份禮物給自己,玩遊戲,煮一點自己特別喜愛的食物,上書店逛逛,到外面吃一頓飯,閱讀,甚至玩拼字遊戲——例如《儆醒!》雜誌所刊登的。

戴比發覺,為自己計劃短途旅行或定下一些細小目標可以幫助她應付抑鬱的情緒。可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還是做點事去幫助別人。「我遇到一位少婦,她感到非常抑鬱,於是我開始幫助她研究聖經,」戴比透露。「這些每週的討論使我有機會告訴她可以怎樣克服抑鬱。聖經給她真正的希望。這樣行同時也幫助了我。」耶穌說得不錯:「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

向別人傾吐心事

「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言12:25)富於了解的人所說的「良言」能造成很大的差別。沒有人能看出你心裡想什麼,因此你要向一個你所信任而且有能力幫助你的人傾吐心事。箴言17:17(《基本英語聖經譯本》)說:「朋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一樣愛你,患難的日子他便是你的弟兄。」22歲的埃文說:「你把事情藏在心裡,就好像獨力挑起一個重擔一般;可是,你若將心事向有能力幫助你的人吐露,擔子就輕省得多了。」

『可是,我已試過這樣行了,』你也許說,『而我所得到的不外是一頓訓話,要我注視人生光明的一面。』那麼,你可以在哪裡找到一個人,不但是個富於了解的聽者,同時也能向你提出客觀的勸告呢?——箴言27:5,6。

尋得幫助

首先,要「把你的心交給」父母。(箴言23:26,《當代》)他們比任何人更認識你;你若讓他們幫助你,他們時常都能夠如此行。他們若察覺事態嚴重,也許甚至會安排讓你獲得專業的幫助。a

基督徒會眾的成員是幫助的另一個來源。「多年以來,我一直認為沒有人知道我是多麼抑鬱,」瑪麗說。「可是,後來我向會眾中一位較年長的女子吐露心事。她多麼富於了解!原來我所受的苦楚,有些她以前也經歷過。這使我意識到別人也曾遭遇這些事,而且能夠復原無恙。知道這件事對我有很大鼓勵。」

瑪麗的抑鬱並沒有立即消除。可是隨著她與上帝的關係繼續加深,她逐漸能夠應付自己的情緒。你也可以在耶和華的真正崇拜者當中找到一些懇切關懷你的福利的朋友和「家人」。——馬可福音10:29,30;約翰福音13:34,35。

超乎正常的力量

然而,在驅除沮喪方面,最有力的幫助來自上帝。使徒保羅將這種幫助稱為「超乎正常的力量」。(哥林多後書4:7,《新世》)你若倚靠上帝,他便能夠幫助你戰勝抑鬱。(詩篇55:22)他會藉著聖靈將超乎正常的力量賜給你。

與上帝的友誼的確能使人恢復自信。「每逢我感到憂傷,」一位名叫左芝雅的年輕女子說,「我便不住禱告。我知道不論難題有多嚴重,耶和華必定會為我安排一條出路。」戴芙妮表示同意,並且補充說:「你可以把一切告訴耶和華。只要你盡情傾訴,你深知即使沒有人可以了解你,上帝卻真正了解你和關懷你。」

因此,你若感到抑鬱苦惱,要向上帝禱告。你可以找個有智慧和富於了解的人,向他傾心吐意。在基督徒會眾中,你會找到一些擅於提出勸告的人——「長老」。(雅各書5:14,15)他們隨時樂於幫助你保持你與上帝的友誼。上帝了解你,他邀請你把一切憂慮都卸給他,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6,7)的確,聖經應許說:「上帝那優於一切思考的和平,就必藉著基督耶穌,保衛你們的心和你們的精神力量。」——腓立比書4:7,《新世》。

[腳注]

a 鑑於深度抑鬱症患者有自殺的危險,大多數醫藥專家認為他們應該接受專業幫助。例如,病者也許需要一些惟獨專業醫生才能配方的藥物。

供討論的問題

◻ 有些什麼事能使青年人變成抑鬱寡歡?你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嗎?

◻ 你能夠認出輕度慢性抑鬱症的症狀嗎?

◻ 你知道怎樣認出深度抑鬱症嗎?為何這是如此嚴重的病症?

◻ 試舉出若干可以戰勝沮喪的方法。其中有些提議曾對你有實效嗎?

◻ 你若感到極為抑鬱,為何將事情傾吐出來如此重要?

[第106頁的精選語句]

嚴重的抑鬱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最普遍成因

[第112頁的精選語句]

個人與上帝的友誼能夠幫助你應付深度抑鬱症

[第107頁的附欄]

你患上深度抑鬱症嗎?

任何人都可能暫時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而不致造成嚴重難題。然而,若有幾個症狀持續下去,或某個症狀如此嚴重,以致正常活動也受到干擾,你也許(1)身體有病,需由醫生為你作徹底檢查,或(2)患上嚴重的精神失調——深度抑鬱症。

沒有什麼能使你開心。你一向喜愛的活動已不再使你感到樂趣。你感到虛幻,彷彿生活在煙霧裡,好像走肉行屍一般。

自覺一無是處。你覺得自己的一生對人沒有多大貢獻,甚至全無用處。你也許充滿罪咎感。

情緒經歷劇烈波動。你若一度是個開朗外向的人,也許你會變得內向孤僻,或由內向突然變成喜歡交際。你也許時常哭泣。

完全絕望。你覺得情況十分惡劣,可是你無能為力,而且事態也永不會好轉了。

但願自己死去。由於極其痛苦,你時常覺得自己生不如死。

無法集中精神。某些念頭老是在你的腦海裡盤旋。你看書,但讀來讀去還是不得要領。

飲食或排泄習慣改變。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周期性便秘或腹瀉。

睡眠習慣改變。睡眠不酣或睡眠過多。你也許頻頻發噩夢。

種種疼痛。頭痛、急性腹痛,腹部和胸部感到痛楚。或者無緣無故經常感覺疲倦。

[第108頁的圖片]

未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可以使青年人感到抑鬱

[第109頁的圖片]

向別人傾心吐意是最有效的應付方法之一

[第110頁的圖片]

為別人做點事是克服沮喪的另一個方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