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部分:公元第9-16世紀——一個亟需改革的宗教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
加爾文在宗教改革上所擔任的角色
許多學者把加爾文視為最偉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堅持教會應返回基督教最初的原則。但他所鼓吹的主要教義之一——得救預定論——卻使人想起古希臘的主張,其中的斯多葛派聲稱萬事均由宙斯所決定,因此人只有聽天由命而已。這個教義顯然並不是來自基督教的。
在加爾文的日子,法國的新教徒以胡格諾派(Huguenots)的名稱為人所知。他們受到猛烈的逼害。在法國從1572年8月24日聖巴多羅買日的大屠殺開始,天主教勢力殺害了成千上萬的胡格諾派人士。逼害的浪潮始於巴黎,其後席捲全國。但胡格諾派不甘示弱,拿起刀劍加以還擊。因此在16世紀晚期的血腥宗教戰爭中,他們也參與殺人。他們蓄意忽視耶穌的教訓:「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
正如已故的基督新教教士福司迪克(Harry Emerson Fosdick)指出,加爾文自己也採用一些令人震驚的殘酷手段去推廣他的宗教主張。依照加爾文向日內瓦提出的教會規條,在四年內便有58人被處決和76人被放逐;到16世紀末葉,據估計共有150人被縛在柱上活活燒死。其中之一是西班牙醫生和神學家塞爾維特(Michael Servetus)。他由於拒絕接受三位一體的教義而被教會視為「異端分子」。天主教當局焚燒他的肖像,基督新教徒則更進一步,把他縛在柱上燒死。
-
-
第16部分:公元第9-16世紀——一個亟需改革的宗教警醒!1990年 | 11月8日
-
-
加爾文,比路德和茨溫利年幼25年,年少時從法國移居瑞士,在日內瓦創立了一個實際受教會統治的國家,終年54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