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引用聖經回答問題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課題18

      引用聖經回答問題

      目標

      別人提出問題後,善用聖經去回答。

      理由

      我們的使命是「傳講神聖的話語」。耶穌立下好榜樣,他說話「不是憑著自己的主意說的」。——提摩太後書4:2;約翰福音14:10。

      無論別人問到的是我們的信仰、生活方式、對時事的看法,還是未來的希望,我們都該引用聖經來回答。為什麼呢?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我們的信仰是以聖經為根據的。我們按照聖經的指引而生活,以聖經的觀點看世事。我們未來的希望也基於上帝通過聖靈啟示的應許。——提摩太後書3:16,17。

      我們既然稱為耶和華 見證人,就意識到自己有義務要為耶和華作見證。(以賽亞書43:12)因此,我們回答別人的提問時,不會按照世人的哲學,而會根據耶和華用聖靈啟示的話語。我們對事情固然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我們堅信上帝的話語才是真理,樂意受上帝的話語所薰陶,以聖經的觀點看事情。聖經容許人在許多事上有選擇的自由。我們不會強迫別人接受我們所信的,只想努力把聖經原則教導人,讓別人像我們一樣可以自由選擇。我們效法使徒保羅,竭力叫眾人「憑著信心而服從真道」。——羅馬書16:26。

      啟示錄3:14說,耶穌基督是「忠信真實的見證人」。耶穌怎樣回答別人的提問呢?他怎樣應付別人的抨擊呢?耶穌有時運用比喻,啟發對方的思想;有時運用問題,探詢對方對某節經文有多少認識。他也常常直接引述經文、概述經文的大意,或者間接提到某段經文。(馬太福音4:3-10;12:1-8;路加福音10:25-28;17:32)在公元1世紀,經卷通常是放在會堂裡的。耶穌顯然沒有私人的經卷,卻熟悉經文,教導人的時候能隨時引述經文。(路加福音24:27,44-47)他確實可以說,他的教導不是憑著自己的主意提出的。他從天父那裡聽見什麼,就說什麼。——約翰福音8:26。

      我們渴望效法耶穌的榜樣。雖然我們不像耶穌那樣能親耳聽見上帝發言,但既然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我們會根據聖經回答問題,避免尋求自己的榮耀。這樣,我們表明自己決心傳講上帝的真理,而不是提倡人的主張。——約翰福音7:18;羅馬書3:4。

      當然,我們不單要引用聖經,還要用得恰當,使聽的人得到最大的益處。我們希望別人能拋開成見,樂意聆聽。你可以按照對方的態度來決定怎樣介紹經文。例如你可以說:「我想你也同意,上帝怎樣說才最重要,對嗎?」或者問:「你知道聖經也提到這個問題嗎?」如果對方不認識聖經,你就可能要換個說法介紹經文了。你可以說:「我想跟你說一個古代的預言。」或者說:「這本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說……」

      有時你僅是概述經文的大意就行了。不過,如果可行,最好翻開聖經把經文讀出來。對方有聖經的話,不妨請他翻開自己的聖經來看。直接翻開聖經來閱讀經文,往往對人產生有力的影響。——希伯來書4:12。

      基督徒長老回答別人的提問時,尤其要善用聖經。「堅守信實的神聖話語,發揮教導的藝術」,是長老要符合的資格。(提多書1:9)會眾的成員可能會根據長老所提出的忠告,作出重大的決定。所以,長老根據聖經提出忠告多麼重要!長老所立的好榜樣,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許多人的施教方式。

      要訣

      • 天天讀經。有優良的個人研讀安排。

      • 養成習慣在聚會裡引用經文發表評論。

      • 無論是回答別人的提問,還是就某件事作決定,事前都要想想:「聖經怎樣說呢?」

      • 如果你不清楚聖經對某件事的觀點,就不要妄自猜測或提出個人見解。請對方讓你先查考有關資料,然後再回答他。

      作業舉出別人(1)在你傳道的時候,(2)就最近的一則新聞,(3)就聖經對某些流行活動的觀點,向你提出的一兩個問題。至少引用一節合適的經文回答每個問題。

  • 讓聽者直接看經文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課題19

      讓聽者直接看經文

      目標

      每朗讀一段聖經,都請聽者直接看經文。

      理由

      人親眼看經文,尤其是翻開自己的聖經來看,印象會更深刻。

      我們希望人人都留意上帝的話語聖經。我們傳講的信息是根據聖經的。我們希望別人知道,我們所傳的並不是自己的主張,而是來自上帝的真理。人必須對聖經建立信心。

      傳道的時候 為傳道工作做準備的時候,總要選出一兩節經文,誰願意聽就向他讀出來。即使我們只打算簡單地介紹聖經書刊,讀出一節合適的經文也是好的。跟我們所說的話相比,聖經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可以引領像羊一樣馴良的人歸向上帝。如果不方便讀出經文,你可以概述經文的大意。在公元1世紀,雖然經卷並不是唾手可得的,耶穌和使徒卻常常引述經文,可見他們都很熟識聖經。同樣,我們也該盡力熟記經文,並在傳道時善加運用,有時甚至不翻開聖經,直接引述出來。

      如果方便讀出經文,你可以拿著聖經,把經文指給住戶看,讓對方邊聽邊看。要是住戶能翻開自己的聖經來看,就也許會有更好的反應。

      可是你要明白,有些聖經譯者隨意解釋上帝的話語。他們的譯本跟聖經原文的意思可能有出入。不少現代譯本的譯者遇到上帝的名字,就索性刪掉;遇到描述人死後情況的經文,就譯得偏離了原文的意思;遇到說明上帝對地球旨意的經文,就譯得隱晦不明。為了使人明白真相,你可能要就一些主要經文,對照許多不同譯本的譯法。《根據聖經而推理》這本書就好幾個題目,對照了不同譯本的譯法,顯示這些譯本怎樣翻譯一些常用經文的主要字眼。凡是熱愛真理的人,都樂於知道事情的真相。

      聚會的時候 聚會期間,要鼓勵聽眾翻開聖經來閱讀經文。這樣做有很多好處:既能使聽眾留心聆聽,又能使他們在聆聽之餘,可以親自閱讀經文而加深印象;同時,新近對聖經感興趣的人可以清楚看出,我們的信仰確實基於聖經。

      你讀出經文的時候,聽眾有沒有翻開聖經來看,有賴於你怎樣鼓勵他們。直接請聽眾翻開聖經來閱讀是最好的辦法。

      講者可以自行決定強調什麼經文而請聽眾翻開聖經來看。講者所讀的經文應該有助於發揮演講的要點。如果時間容許,可以讀出其他經文去支持你的論點。

      不過,僅是提到某節經文或請聽眾翻開聖經來看,通常並不足夠。如果聽眾還沒有找到你讀的第一節經文,你卻又要讀另一節,他們就很容易灰心,不再翻開聖經來跟你一起閱讀了。因此要留意聽眾的情況,待大多數聽眾都找到經文後才讀出來。

      實際讀出經文之前,不妨早一點提到經文,讓聽眾有充足的時間去找。這樣做可以減少等候的時間。雖然給聽眾充足的時間去找經文,可能會減少你發揮演講要點的時間,但只要聽眾受益,這樣做還是值得的。

      要訣

      • 讀出經文之前,請住戶一起看,或鼓勵對方翻開自己的聖經來閱讀。

      • 向會眾發表演講,可直接請聽眾翻開聖經來看主要的經文,然後給聽眾充足的時間去找經文。

      作業做續訪的時候,可嘗試以下的方法:(1)找到經文後,把聖經遞給住戶,請對方讀出來;(2)請住戶翻開自己的聖經,把某節經文讀出來。

  • 介紹經文適當有效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課題20

      介紹經文適當有效

      目標

      讀出經文之前,先激發聽者對這段經文的興趣。

      理由

      適當地介紹經文,有助於聽眾了解經文的要點。

      在聚會裡施行的教導是以聖經為根據的。我們傳道的時候,也常常引用經文。經文在我們的話中起多大作用,往往取決於我們有沒有適當地介紹經文。

      介紹經文的時候,僅是提到經文,然後請聽眾閱讀,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設法達到以下兩個目的:(1)使聽眾希望讀到經文;(2)說明引用經文的理由。我們可以用幾個方法來達到這些目的。

      提出問題 如果你提出的問題,答案是聽眾不清楚的,效果就會最好。你提出的問題應該能激發聽眾的思考。耶穌在這方面立下榜樣。法利賽派在聖殿裡當眾考驗耶穌對聖經的認識有多深,耶穌就問他們:「你們對基督有什麼看法?他是誰的子孫呢?」他們回答說:「是大衛的子孫。」耶穌再問:「這樣,大衛怎麼在聖靈啟示下稱他為『主』呢?」然後他引述詩篇110:1。法利賽派被問得啞口無言,群眾卻喜歡聽耶穌說話。——馬太福音22:41-46。

      傳道的時候,可以提出以下的問題做引言:「你和我都有名字,那麼,上帝有沒有名字呢?我們可以在詩篇83:18找到答案。」「人類終有一天會受同一個政府統治嗎?請看看但以理書2:44怎樣說。」「聖經有沒有論到今天的情況呢?請讀讀提摩太後書3:1-5的記載,把經文和你所知的世界情況比較一下。」「終有一天,世上不再有痛苦和死亡嗎?我們可以在聖經的啟示錄21:4,5找到答案。」

      演講的時候,要運用精心設計的問題去介紹經文。就算聽眾已很熟悉經文,你也能促使他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事情。不過,他們會不會對經文感興趣,關鍵往往在於問題跟他們有沒有切身關係。即使你所講的話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如果你所讀的經文耳熟能詳,他們也可能心不在焉。所以你必須好好想一下,怎樣介紹經文才能吸引聽眾。

      舉出一個難題 也許你可以舉出一個難題,然後引用一節經文,說明經文提供解決的辦法。有時經文只提供部分的解決辦法,所以不要讓聽眾期望過高。你讀出經文之前,可以請聽眾一邊聽你讀經文,一邊想想經文提供什麼指引,可以幫助人應付難題。

      你也可以提出聖經一條道德原則,然後舉一個聖經事例,說明按照這個原則行事是明智之舉。如果經文包含兩個或更多要點,是跟所討論的問題有關的,有些講者會在讀出經文前請聽眾加以留意。如果某個難題較難解答,你不妨舉出幾個可能性,先激發聽眾的思考,然後讓他們從經文和經文的應用中找出答案。

      引用聖經作為權威 如果你已引起了聽眾對課題的興趣,又談論過不同的看法,接著就可以介紹經文,說:「請留意聖經 怎樣說。」這表明你打算讀出來的話為什麼是有權威的。

      耶和華任用很多人寫成聖經,其中包括約翰、路加、保羅、彼得等。但他們只是執筆的人,耶和華才是聖經的作者。對於不熟悉聖經的人,我們介紹經文的時候,與其說是「彼得說的」或是「保羅說的」,倒不如說是聖經說的,反而更有說服力。值得注意的是,耶和華吩咐耶利米,他宣告信息時要說明:「你們要聽耶和華的話。」(耶利米書7:2;17:20;19:3;22:2)無論我們介紹經文時有沒有提到耶和華的名,結束談話的時候,都該設法指出聖經中寫的是上帝的話。

      考慮上下文 介紹經文的時候,要考慮經文的上下文。有時你會直接提到上下文,有時上下文會影響你介紹的方式。例如,你介紹義人約伯的話時所用的方式,不會跟你介紹他那些假朋友的話時一樣。使徒行傳是路加寫的,但他引述了不同的人的話,這些人包括雅各、彼得、保羅、腓力、司提反、天使、迦瑪列和其他不是基督徒的猶太人。你引述使徒行傳的經文時,應該表明話是誰說的。要記住,詩篇並非全是大衛寫的,箴言也不都是所羅門執筆的。另外,知道聖經執筆者說話的對象是什麼人,講論的是什麼事,也是好的。

      提供背景資料 要是你能夠指出聖經時代的情況跟你所談論的情況怎樣相似,效果就會更好。有時你需要提供一點背景資料,聽眾才會明白某段經文的意思。舉個例,如果你在解釋贖價的演講中引用希伯來書9:12,24,經文顯示至聖所預表耶穌升天後要進去的地方,你讀出經文之前,可能要稍為解釋一下至聖所是什麼。但背景資料不可過多,以免喧賓奪主。

      為了改善介紹經文的技巧,要留意經驗豐富的講者怎樣做。分析一下他們所用的各種方法,看看這些方法怎樣有效。你為演講做準備時,要先找出主要的經文,想想引用每節經文要達到什麼目的,再仔細考慮怎樣在演講裡有效地介紹這些經文。日後,你每次引用經文,都該用適當的方法加以介紹。你越熟習介紹經文的技巧,就越能使聽眾留意上帝的話語。

      要訣

      • 想想聽者對課題有多少認識和有什麼看法,然後用合適的方法去激發他們對經文的興趣。

      • 要確定每節經文可以達到什麼目的,並且在介紹經文時說清楚。

      作業選一節可以在傳道地區裡有效地運用的經文。想想(1)你會提出什麼問題,使聽的人渴望從經文找到答案;(2)你會怎樣使聽者注意引用經文的理由。

  • 朗讀經文時突出要點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課題21

      朗讀經文時突出要點

      目標

      強調經文中關鍵的字眼或語句,從而突出論據。朗讀時要流露適當的感情。

      理由

      朗讀經文的時候突出其中的要點,聽起來就更有感染力。

      無論是私下還是在講台上,你向別人談論上帝的旨意,都應該以聖經為重心。這通常牽涉到讀出聖經的經文,所以你讀經文要讀得好。

      通過流露感情來強調 讀經文時要富於感情。例如,你讀出詩篇37:11的時候,你的聲音該表明你熱切期望經文所應許的和平實現。如果你讀出啟示錄21:4,經文既然談到不再有痛苦和死亡,你的語調就該反映出你多麼嚮往經文所說的紓解。要是你讀出啟示錄18:2,4,5,呼籲人離開惡貫滿盈的「大巴比倫」,你的聲音就該顯示出情勢緊急。當然,你流露的感情應該真摯而非出於造作。你該流露多少的感情,全看你所用的經文和引用經文的方式。

      強調關鍵的字眼 要是你只想評論經文的某部分,朗讀經文的時候,就該突出那個部分。舉例說,如果你打算分析馬太福音6:33的「先追求王國」是什麼意思,讀出經文的時候,就不會強調「他的正義」或「這一切別的東西」。

      你在傳道工作聚會裡發表演講,打算讀出馬太福音28:19,你該強調哪些字眼呢?如果你打算鼓勵聽眾建立聖經研究,就要強調「使……人做我的門徒」這句話。要是你打算談論基督徒有責任向外國的移民傳講聖經真理,或鼓勵傳道員到需求大的地區傳道,就可能要強調「所有國族的人」了。

      我們引用經文,往往是為了回答問題,或者就某個爭論運用經文作為我們的論據。如果經文的每個思想你都強調,聽的人可能不明白你為什麼要讀出這節經文。在你看來論點雖然很明顯,對方卻可能看不出來。

      舉個例:你讀出詩篇83:18,其中提到上帝的名字,如果你只顧強調「至高者」,住戶就可能沒有留意到上帝有個名字這件事,所以你該強調「耶和華」。但如果你引用這節經文去談論耶和華的至高統治權,就該強調「至高者」。同樣,當你引用雅各書2:24去說明信心和行動相輔相成時,如果強調「稱義」而不是「行動」,別人就可能看不出經文怎樣支持你的論點了。

      另一個例子是羅馬書15:7-13。這段經文是使徒保羅寫給一群會眾的信的一部分。這群會眾的成員,有的是外邦人,有的是猶太人。在這段經文裡,使徒保羅要證明基督來到世上執行職務,不僅造福受了割禮的猶太人,也造福列國的人,好「叫列國的人因上帝的慈悲而把榮耀歸於上帝」。保羅引述四段經文,使聽眾留意列國的人也有機會得救。你會怎樣朗讀這些經文,好強調保羅所提出的論點呢?假如你把需要強調的字眼劃下來,應該劃下第9節的「列國」,第10節的「列國」,第11節的「萬國」和「萬民」,第12節的「列國」。讀出羅馬書15:7-13的時候,要強調劃下的字眼。這樣,保羅的論據就會顯得更加清晰、更容易明白了。

      強調的方法 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強調發揮某個論點的關鍵字眼。你所用的方法應該配合經文和演講的場合。以下是一些提議:

      語調變化 語調的變化可使句子裡的關鍵字眼更加突出。你可以用音量的轉變,例如強弱來達到強調的效果。不少語言能用聲調的變化來達到強調的效果,漢語卻不能,因為一個漢字如果換了另一個聲調,意思可能完全改變。遇到主要的字眼,放慢速度來讀能起強調的作用。有些外國語言沒有語調的變化,因此也不能用這個方法來突出適當的字眼。說這些語言的人按照這些語言的習慣去強調字眼,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運用停頓 讀出經文的主要字眼之前、之後或前後,都可以停頓。讀出一個主要字眼之前停頓,能使聽眾特別留意接著的話;之後停頓,能加深聽眾的印象。不過,如果停頓太多,就什麼也不能突出了。

      複述要點 為了強調某個要點,有時你可以在朗讀中途停下來,再讀一次主要的字眼。但最好的辦法還是把經文讀完後,才複述主要的字眼。

      手勢表情 讀出某個字眼時,如果有適當的手勢和表情去配合,聽起來就會更富於感情。

      語氣適中 讀某個字眼的時候加重語氣,可以改變字眼的意思,並起強調作用。但採用這個方法時要小心,用諷刺的語氣時,尤其要運用判斷力。

      別人讀出的經文 如果經文是由住戶讀出來,對方可能強調得不對,或沒有強調任何字眼。那麼,你該怎樣做呢?一般來說,你最好首先說明經文的意思,然後才向對方指出經文的關鍵字眼。

      要訣

      • 你打算讀出任何經文之前,不妨想想:「這段話流露出怎樣的感情?我該怎樣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

      • 分析一下你打算引用的經文,想一想:「我為了什麼目的引用這節經文?我該強調哪些字眼去達到這個目的?」

      作業(1)分析你打算在傳道時引用的經文。練習帶著適當的感情讀出經文。想想你打算怎樣用這節經文,然後讀出來,強調關鍵的字眼。(2)從最近研讀的文章選出一段課文,當中要有直接引用的經文。分析一下經文在段落中有什麼作用,然後把關鍵字眼劃下來。讀出整段課文,突出經文的要點。

  • 講解經文正確無誤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課題22

      講解經文正確無誤

      目標

      避免斷章取義,確保經文的講解跟整本聖經的教訓一致,也跟「忠信睿智的奴隸」所出版的資料一致。

      理由

      教導人認識上帝的話語,是個很嚴肅的責任。上帝的旨意是要人「確切認識真理」。(提摩太前書2:3,4)因此,我們有責任要正確地教導人明白聖經。

      教導人認識聖經時,不是把經文讀出來就行了。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說:「你要盡力向上帝表明自己是蒙悅納的,是無愧的工人,正確地運用真理的話語。」——提摩太後書2:15。

      要正確地運用真理的話語,我們對經文的解釋就必須跟聖經的教訓一致。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考慮經文的上下文,而不是抽出經文的一部分來隨自己的意思解釋。耶和華通過先知耶利米譴責假先知,說這些人聲稱代表耶和華發言,其實他們所說的是「他們心裡的異象」。(耶利米書23:16)使徒保羅警告基督徒,不可用世人的哲學污染上帝的話語。保羅說:「我們棄絕了暗昧可恥的事,不行事詭詐,不破壞上帝話語的純正。」在那個時代,奸商為求牟取暴利,會往酒裡攙水。我們絕不會讓世人的哲學攙雜上帝的話語,破壞了上帝話語的純正。保羅說:「我們不像許多人一樣販賣上帝的話語,而是本著真誠,奉上帝差遣,蒙上帝鑑察,靠著基督傳講信息。」——哥林多後書2:17;4:2。

      有時,你可能引述一節經文去說明一個原則。聖經確實記載了不少原則,使人能行事明智,懂得應付生活上各方面的難題。(提摩太後書3:16,17)你應該肯定你對經文的講解是正確的,沒有為了迎合你自己 的心意而誤用經文。(詩篇91:11,12;馬太福音4:5,6)對經文的講解必須符合耶和華的旨意,並跟整本聖經的話一致。

      人要「正確地運用真理的話語」,就要領會上帝話語的精神。聖經不是用來恫嚇人的「棍棒」。反對耶穌基督的宗教導師雖然引用聖經,卻漠視了更重要的事,就是上帝要求的公正、慈悲和忠信。(馬太福音22:23,24;23:23,24)耶穌教導人認識聖經時,總把天父的品格反映出來。耶穌不但熱愛真理,而且深愛他所教導的人。我們應該盡力效法他的榜樣。——馬太福音11:28。

      我們怎樣確保自己能正確地講解經文呢?經常研讀聖經會有所幫助。我們也應該感激耶和華賜下「忠信睿智的奴隸」,通過這個受膏基督徒的群體,把靈糧供應給他所有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24:45)我們只要勤於研讀,經常參加聚會,而且踴躍參與聚會的討論,就能從「忠信睿智的奴隸」的教導得益。

      如果你有《根據聖經而推理》,又懂得善加運用,你就有個輕便的良助,幫助你正確地講解傳道工作上常用的幾百節經文。如果你有謙遜的心,引用一節不大熟悉的經文前,就會搜集一些參考資料,好叫你引用經文時,能正確地運用真理的話語。——箴言11:2。

      進一步說明經文的意義 教導人的時候,要確保聽者明白經文跟你所講的事有什麼關係。如果你用問題介紹經文,就要讓聽者看出經文怎樣解答你提出的問題。如果你用經文去證明某個論點,就要肯定聽者看出經文怎樣支持這個論點。

      就算你讀經文時已經恰當地強調經文的要點,但這樣做並不足夠。要知道,一般人並不熟悉聖經,所以他們未必能夠一讀到經文就明白其中的要點。所以,要向對方指出經文的哪些詞句跟你的論點直接有關。

      要做到這點,你就要突出跟論點直接有關的主要字眼。最簡單的辦法是複述這些關鍵的字眼。如果你是對一個人說話,你可以提出問題去幫助對方找出這些字眼。如果你是對一群人說話,就不妨像有些講者一樣,運用同義詞或複述的方式去突出關鍵的字眼,使聽眾能夠看出經文跟你的論點有什麼關係。

      突出主要的字眼後,你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可以對經文作更深入的講解。你介紹經文的時候,有沒有解釋引用經文的理由?如果你已經這樣做,就要清楚說明你所強調的字眼,跟你剛才說過的話有什麼關係。即使你不是用這個明確的方法介紹經文,也該進一步講解經文。

      法利賽派提出一個問題,企圖難倒耶穌。他們問:「人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理由跟妻子離婚嗎?」耶穌根據創世記2:24回答他們。請注意,耶穌只是集中論述經文的一個部分,接著指出那段話的意義。他指出,人和妻子是合為「一體」的,然後作出結論說:「上帝使他們同負一軛,人就不可分開。」——馬太福音19:3-6。

      你該把經文的意義講解得多詳細呢?這要看你的說話對象是誰,以及有關的論點有多重要。講解經文時,你應該力求簡單直接。

      根據聖經而推理 據使徒行傳17:2,3記載,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根據聖經」跟人推理。耶和華的僕人全都應該培養這種能力。保羅以耶穌的生平和傳道工作為例,指出《希伯來語經卷》早已預告了這些事。最後,他作了一個有力的結論,說:「我向你們宣講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

      保羅寫希伯來書的時候,再三引用《希伯來語經卷》。他為了強調或澄清一個要點,往往突出一個字眼或一句話,然後說明其中的含義。(希伯來書12:26,27)希伯來書第3章記載了保羅引述詩篇95:7-11的話。請注意,他從三個方面仔細解釋經文的要點:(1)人的內心(希伯來書3:8-12);(2)「今日」這個語詞的意義(希伯來書3:7,13-15;4:6-11);(3)「他們斷不可進去得享我的安息」這句話的意思(希伯來書3:11,18,19;4:1-11)。你講解每節經文的時候,都該效法保羅的榜樣。

      請讀讀路加福音10:25-37的記載,看看耶穌怎樣有效地根據聖經推理。有一個通曉律法的人問耶穌:「老師,我該做什麼才可以領受永生呢?」耶穌回答的時候,先請那人說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強調實行上帝話語十分重要。耶穌看出對方不明白經文的意思,於是詳細解釋經文「愛人如己」這句話裡的「人」指誰。耶穌並沒有直接說出答案,而是舉了一個例子去幫助那人自行得出正確的結論。

      耶穌解答人的問題,顯然不只是引述經文,直接答覆就算。他分析經文的意思,然後用經文去解答問題。

      撒都該派向耶穌提出問題,質疑復活的希望時,耶穌使他們留意出埃及記3:6的某個部分。他不僅引述經文,還根據經文推理,說明復活是上帝旨意的一部分。——馬可福音12:24-27。

      要學會根據聖經正確而有效地跟人推理。你熟習這種技巧,就能更加勝任教導的工作。

      要訣

      • 常常閱讀聖經,仔細研讀《守望台》,用心預習聚會的資料。

      • 無論你打算引用哪一節經文,都要明白經文所有字眼的意思。要仔細閱讀經文,確切地明白經文的意義。

      • 常常查考我們的基督教書刊。

      作業解釋彼得後書3:7的意思。經文證明地球會被火焚毀嗎?(解釋「地」指什麼的時候,也一併解釋「天」指什麼。哪些經文表明「地」也可以有比喻意義?正如第7節所說,遭毀滅的是誰或是什麼?這怎樣跟第5和6節所談論的挪亞日子所發生的事一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