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一個人的理想警醒!1986年 | 5月8日
-
-
聯合國——一個人的理想
DC-6B型四引擎的飛機艾伯蒂娜號(Albertina)在非洲叢林上空低飛。它剛越過北羅德西亞(現在的贊比亞)的路拿機場。機上有16位乘客,包括當時世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內。
在那烏黑的晚上,機師不得不找尋地方著陸。「不久之後螺旋槳碰著樹頂。……機翼尖端被撕脫;幾秒鐘後,機翼被撕脫的部分越來越多。……在距離那剛飛過的叢林和樹木將近800英尺之外,艾伯蒂娜左翼的殘餘部分撞著一個蟻丘的基部。飛機顛簸搖動,向左橫翻筋斗,面向著來途之處墜毀。」
救援人員抵達墜機現場時,發現14人的屍體還在機內,他們已被焚燒至死。惟一的生還者也只活了五天。在殘機數碼以外躺著一個支離破碎的人體,他便是聯合國祕書長韓瑪紹(Dag Hammarskjöld)。這位被有些人稱為聯合國先生的世界最高公僕已經死了。——《韓瑪紹的神祕死亡》,L. Gavshon著。
聯合國與各教會
韓瑪紹之死使舉世震驚。有人納罕聯合國若沒有這位超然絕俗、在祕書長角色方面勝任愉快的睿智人物的領導怎能繼續發揮作用。
韓瑪紹曾被形容為基督教的神祕主義者。他的寫作看來暗示他相信自己蒙上帝呼召,注定要在聯合國服務。他在對許多教會團體所作的演說中表示對上帝的信心和對聯合國的信心應該是相輔並行的。他有一次聲稱:「[聯合國]組織和各教會並肩努力為所有善意的人,不論他們的教條或崇拜方式如何,謀求地上的和平。」他同時聲稱:「儘管性質和責任各不相同,各教會和聯合國卻有共同的目標和行動範圍可以並肩工作。」
韓瑪紹也在聯合國建築物的公眾客室中設計一個靜思室。它是從回教、猶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籌募的基金建成的。在這間樸素房室的中央有一塊磨光的鐵礦石以狹窄的光束照明。
韓瑪紹對這塊礦石有什麼看法呢?他寫道:「我們也許把它看作祭壇,它空無一物並非因為沒有上帝在那裡,也非因為它是個未知之神的祭壇,反之是因為它被呈獻給一位神,這位神是人以多個名稱和多種形式來崇拜的。」
有數以億萬計的人相信上帝。許多人見到教皇若望廿三世、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以及基督新教的牧師對這個謀求和平的團體予以支持和祝福。梵蒂岡甚至在聯合國派駐永久的觀察員。由於各宗教的支持,有些人遂認為聯合國也許真的是上帝為地上帶來和平安全的方法。現時他們正寄望於1986年,因為聯合國把這年定為「國際和平年」。
你相信聯合國真的是上帝為地上帶來和平的方法嗎?你認為在這個組織的40年歷史上有證據表明它蒙上帝所祝福嗎?聯合國真的有使各國和平團結嗎?
[第3頁的圖片]
韓瑪紹謀求各教會支持聯合國
[鳴謝]
聯合國照片
-
-
聯合國——有聯合各國嗎?警醒!1986年 | 5月8日
-
-
聯合國——有聯合各國嗎?
「誰會建立永久的和平?在什麼時候?」耶和華見證人在1942年出版,名為《和平——能夠持久嗎?》的小冊中提出以上的問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際聯盟已陷於奄奄一息,亦即聖經所謂『被扔入無底坑中』的狀態。(啟示錄17:8)因此該小冊同時提出另一個問題,國聯會長留在停止活動的坑中嗎?
甚至早在當年,見證人已在聖經裡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在《和平》小冊中預告:「世界各國的聯盟將會再度興起。」他們的預測有實現嗎?
1945年4月,各國在三藩市舉行會議採納了聯合國憲章。在《偉大的設計》一書中,梅格斯(Cornelia Meigs)描述會議開始時所發生的事:「華盛頓大教堂舉行了一項偉大感人的儀式,祈求上帝幫助這項新的承擔。……值得留意的是,會議中有不少重要講者在開會和閉會時祈求上帝對他們著手進行的大業予以幫助。」
有些人希望在憲章中提及他們的神。也有人反對這樣行。各國並沒有聯合,因此「神」被排出憲章之外。當時的意見分歧其實正好預示未來的發展。然而,51個創辦國終於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已死的國聯於是從灰燼中再度興起。
聯合國和國聯有什麼分別?它在保持和平方面是否較為成功?它真的有聯合各國嗎?
祕書長
為了使這個組織更加堅強和發揮更大效能,它的創辦工作由羅斯福、邱吉爾和史太林擔任。這三人代表美、英、蘇三國巨頭參加在莫斯科、德黑蘭、瓦爾達和敦巴頓橡園(在美都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事實上,最後為聯合國定名的乃是美總統羅斯福。
1946年1月,聯合國首次舉行大會。2月1日,聯合國委任挪威人賴伊(Trygve Lie)為第一任祕書長。他對這項委任有什麼看法呢?「我不啻突然被捧出來擔任這個新國際組織的祕書長之職,要在這個充滿不安、貧窮和列強對峙的世界中保持和平和發揚進步。它是超乎我最狂妄的夢想之外的一項挑戰;它也是一個噩夢。……我曾多次自問,為什麼這項令人生畏的工作偏偏落在挪威的一個勞工法律家身上?」
正如以往的國聯一樣,人們根本就沒有對這個組織的祕書長寄予很大的期望。據作家博伊德(Andrew Boyd)所稱,聯合國的創辦者們並沒有預見這位祕書長的權力會廣泛到什麼程度。正如博伊德在《十五個人坐在火藥箱上》一書指出:「他們[三巨頭]從沒有想到這個新世界組織的首席官員竟會指揮它的國際軍隊。」他補充說:「他們只是把他看作他們一手提拔的下屬,而且是個膽怯的下屬。」
可是,聯合國憲章第99條款卻清楚宣布:「祕書長在他的意見認為可能威脅到國際和平安全的任何事上均可以促請安全理事會留意。」(楷書本刊自排。)正如賴伊寫道:「這項條款授予聯合國祕書長若干世界政治責任,是以前沒有任何個人或國家代表所持有的。」因此,祕書長會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事實上,作為斡旋者的聯合國祕書長的影響大為增強,以致在1961年發生剛果危機時,當時繼賴伊成為祕書長的韓瑪紹從18個國家召集了2萬名軍隊和技術人員去平息紛爭。1964年,當時的祕書長宇丹(U Thant)指揮三支同時進行的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現任祕書長古拉爾(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所指揮的聯合國和平部隊仍然駐守在塞浦路斯和中東。他也是祕書處的首長,該祕書處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現時擁有職員7,400名左右。此外還有1萬9,000多名人員在其他國家中隸屬聯合國的機構工作。可是,雖然屬下有這麼多人才,在以往40年間,聯合國曾否有效地阻遏戰爭發生呢?
能吠不能咬
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是非參半。1919年成立的國聯在20年之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壽終正寢。聯合國在成立40年之後仍然站得住腳。可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雖未爆發,世上卻發生了多場可怖的戰爭,千百萬的人已飽嘗戰爭的苦果。韓戰(1950-53)、中東戰爭(1948-49,1967和1973)、印支半島/越南戰爭(1945-54和1959-75)在人們的腦中記憶猶新。適切合理的問題是,為什麼聯合國無法阻止這些戰爭發生呢?
聯合國官員所提出的答案是,該組織的效能只限於它的會員國所容許的範圍之內。波蘭外交部長奧斯佐斯基(Stefan Olszowski)在1985年5月9日的一封函件中聲稱:「除非各會員國在政治上予以響應和支持,否則這個組織即使有完善的決策也無法產生預期的實際效果。我相信人類會在走向毀滅的途中懸崖勒馬。」
因此,聯合國只能成為一股說服的力量而非具有制止權力的警察力量。它其實只是一個論壇,是各國伸訴冤情——倘若於己有利的話——的辯論之所。正如前任祕書長華爾翰(Kurt Waldheim)寫道:「各國若不向[安全]理事會投訴難題,聯合國就很難予以幫助。……蔑視或無視安全理事會會腐蝕這個機構的威望及削弱其地位。……我認為這乃是聯合國歷史上最危險的趨勢之一。」
可是,倘若各國真的把難題向聯合國伸訴,時常僅是為了要提出控告和反控告而已。聯合國於是變成了政治宣傳的論壇。這樣,你也許會問,『聯合國可以怎樣發揮它對和平的影響力呢?』
聯合國官員提出的答案是,聯合國會把爭論公之於世和試圖影響世界輿論,使各國政府作出響應。但它本身卻不能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去防止或阻遏戰爭發生。既然如此,聯合國本身的武裝部隊又如何?
聯合國的一本刊物答道:「這些部隊[若是獲得安全理事會或大會授權的話]通常協助防止戰爭再度發生,恢復及維持秩序,並促進回復正常情況。為了達成這目的,維持和平部隊獲得授權在必要時進行交涉、說服、觀察和發掘事實。……部隊雖配備武裝,但武器只許作自衛之用。」(楷書本刊自排。)因此,部隊的目的是要阻止別人發生衝突和避免自己捲入衝突的漩渦中。
那麼,在實際上,聯合國變成了什麼呢?它變成了許吠不許咬的看門狗。但會吠的狗至少也對禍事發揮警告作用。那麼何以聯合國看來全無效用呢?
實權究竟在哪裡
據博伊德所稱,聯合國的難題是與三巨頭所訂的憲章俱來的。他解釋說:「他們坦白地告訴小國說,他們已經決定聯合國的安全結構會完全受大國所控制。……羅斯福、邱吉爾和史太林一致同意,當時提議建立的聯合國組織要成為三巨頭共同決策的執行工具(中國和法國獲得權利作為助理)。」
博伊德繼續說:「顯然,由三巨頭自己所設計的制度絕不會讓自己的龐大軍事力量的任何部分臣服於全體小國的控制之下,或受聯合國祕書長所指揮……或聽命於國際法庭或任何人。」那麼三巨頭怎樣保護自己對權力和控制權的壟斷呢?
博伊德解釋說:「三巨頭並不彼此信任。否決權於是成為他們彼此對抗和抵抗以眾取勝的小國權力的盾牌。」否決權是什麼呢?它便是以否決票去阻止一項決定的權利。在由15個會員國組成的安全理事會中,5個永久會員國(中、法、蘇、英、美)持有這項否決權。因此,一項重大的決策若要在理事會中通過,就必須至少有9票贊成,包括5個永久會員國的同意在內。可是,不投票卻不能算作否決。
是故,既有否決權包括在內,聯合國憲章「反映出人們預期各大國會互相爭吵。」開頭既然是這樣,「聯合」國自然沒有一個良好的開始。
可是,現在我們已來到1986年,第三次世界大戰到目前還可以避免。聯合國在世事方面仍然擔任活躍的角色。那麼,相信聯合國仍然可以成為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是否合理呢?
[第6頁的附欄]
聯合國祕書長和他的若干難題
賴伊(1946-53)——韓戰;中東;柏林封鎖線
韓瑪紹(1953-61——剛果的戰爭;蘇聯進軍匈牙利;中東
宇丹(1961-71)——越戰;尼日利亞/比亞法拉內戰;羅德西亞危機;
印度/巴基斯坦之戰;蘇聯進軍捷克;
中東、塞浦路斯、古巴的危機
華爾翰(1972-81)——越戰;柬埔寨;阿富汗;中東
古拉爾(1982-)——黎巴嫩的戰事;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
[第4頁的圖片]
賴伊問道,『為什麼這件令人生畏的工作落在我身上?』
[鳴謝]
聯合國照片
[第5頁的圖片]
宇丹曾統率三支同時進行的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鳴謝]
聯合國照片
[第7頁的圖片]
華爾翰論及「聯合國歷史上最危險的趨勢之一」
[鳴謝]
聯合國照片
[第7頁的圖片]
古拉爾是2萬6,000多名職員的首長
[鳴謝]
聯合國照片
-
-
聯合國——是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嗎?警醒!1986年 | 5月8日
-
-
聯合國——是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嗎?
「我確信聯合國正為一切對我們在這顆行星上模鑄自己命運的能力具有信心的人提出通往未來的最佳途徑。」
這種堅定的信心是前任聯合國祕書長華爾翰在他所著的《和平的挑戰》一書中所表示的。他雖然承認聯合國有許多缺點,但同時解釋說:「我們應該了解到,聯合國畢竟是世界的縮影。因此,它的種種弱點必須首先歸咎於這個世界社會本身的矛盾特質。」他補充說:「我應該指出,它[聯合國]只不過是它為之服務的世界的一面鏡子而已。這個世界所包羅的乃是許多極端多變,時常頑梗,敏感易怒和彼此敵對的國家。」可是,並非所有評論家都以這麼親切的眼光去看聯合國。
在耶素遜(Yeselson)和格利安尼(Gaglione)合著的《危險的地方——聯合國成了世界政治武器》一書中,這兩位教授辯稱聯合國從最早的時期已經成為表現好戰心態的論壇;它是敵視和政治操縱的火種箱,只能為國際間的衝突煽風點火。它在其中操作的世界又如何呢?「一項荒謬而簡單的真理便是,世界政治極像一座森林。各國的行為在基本上以自我利益和生存為依歸。由於一心但求生存,國家-政府制度不但採納了森林法則,在道德方面亦然。」結果,「戰爭遂成為國際關係的永久特色。」
這項現實與1945年列國簽署聯合國憲章時所懷的崇高希望多麼大異其趣!憲章的導言聲稱:「我們聯合國的人士決定要拯救後來的世代脫離戰爭的禍患;在我們一生中,人類已遭遇兩次大戰而受到莫可名狀的痛苦憂傷。……我們決議共同努力去達成這些目標。」
四十年之後,這段話變成了僅是空言。各國非但沒有團結,反而四分五裂。甚至如今,在世界多處地方,戰爭已成為數以百萬計的人的日常慣事!每天均有不少人成為戰爭的犧牲者而受苦或死亡——儘管聯合國仍然存在。
聯合國背後的勢力其實是誰?
以上所引述的兩本書雖然觀點各異,但卻在一項不同尋常的細節上不謀而合。華爾翰說聯合國是『它在其中服務的世界的一面鏡子,』耶素遜和格利安尼則將政治世界比作森林。因此聯合國必然無可避免地反映出它的成員處於其中的同一森林政治法則。
有鑒於此,聖經所採用的象徵說法無疑令人深感興趣。聖經談及一隻「獸」和獸「像」,並將後者形容為「朱紅色的獸」。(啟示錄13:1,2,14;17:3,8,11)第一隻獸代表整個世界的政治組織;它是在過去4,000年間演變而成的,最後發展為今日我們在世上所見到的許多不同形式的政府。a那麼,獸「像」又代表什麼呢?
據以上引述的資料透露,哪一個組織反映出現行的政治制度呢?顯然便是擁有159個會員國的聯合國組織;這差不多將全世界的國家都包括在內。(參看11頁。)聖經以獸象徵列國的說法與『政治森林』的形像若合符節。可悲但卻真確地,許多政治家所實施的政治哲學與野獸無異——在戰爭和政治鬥爭中無情地殘殺數以百萬計的人,包括戰鬥人員和平民在內。苦刑和暗殺在以往和現今均是高壓政治所用的工具。實行同一哲學的同類政府大多數都有可觀的代表在聯合國之內。
鑒於以上所述,尤其是鑒於「上帝就是愛」這項簡明的真理,認為聯合國是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可說是合理嗎?(約翰一書4:8)可是,倘若聯合國不是上帝用來解決難題的方法,那麼在聯合國背後的勢力其實是誰呢?
聖經毫不猶疑地指出像「獸」一般的政治制度和獸「像」聯合國的始源。我們在啟示錄13:2讀到:「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獸]。」「龍」代表誰呢?同一位聖經執筆者清楚指出「龍」「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可是,撒但以什麼方法迷惑普天下呢?——啟示錄12:9。
最早的說謊者撒但利用各種各式的政治計謀和理論,包括聯合國在內,分散世人的注意力,使他們看不見那導致和平安全的唯一真正途徑——上帝王國對地球的統治。(約翰福音8:44)將近2000年之久,自認為基督徒的人一直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可是,大多數人對於上帝的王國是什麼卻缺乏清晰的概念。這個王國對你意味到什麼?現在上帝的王國已十分臨近了,對它獲得正確的了解乃是當務之急。——馬太福音6:9,10。
《儆醒!》雜誌的執筆者從個人的接觸知道有許多誠懇和專心致志的人士正在努力促進聯合國所定的目標。這些誠懇的人士也看出該組織的弱點,可是他們卻像華爾翰和其他的人一樣相信它便是人類獲致永久和平安全的唯一希望。他們不知道有任何較佳的解決方法。他們也許忽視了另一項選擇——上帝王國的統治。——啟示錄11:15。
導致和平的唯一真實途徑
聖經表明上帝的王國意指一項屬天的統治,亦即從靈界管理地球。(但以理書2:44;啟示錄21:1-4)基督治下的王國政府已在普世發揮功能,現正準備使一群超越國家界限的人在它的治下享永生。這群來自所有國家、各種語言而完全團結一致的人以耶和華見證人之名為人所知。他們已「將刀打成犁頭」而真正成為一個「聯合國」。他們已經打破了種族主義和狹隘的國家主義的枷鎖。國家主義曾被人稱為「國際政治中最強大和最富破壞性的力量」。這些枷鎖仍然束縛和妨礙著聯合國。——以賽亞書2:2-4。
藉著個人研讀聖經,耶和華見證人知道只有上帝的王國才能為地上帶來真正和永久的和平,而上帝王國採取行動的時候已十分迫近了。(路加福音21:31-33;啟示錄16:14,16)『什麼行動?』你也許問。將一切蓄意損毀地球的人消滅。(啟示錄11:18)這會同時把一切使人分裂的政治因素鏟除。(但以理書2:44)耶和華見證人看出撒但的冒牌解決方法——聯合國——是於事無補的,因此拒絕予以支持。為什麼它是於事無補的呢?
十七世紀的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Spinoza)為和平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消滅戰爭」,而且含意廣闊得多。他說:「和平是一種美德,一種內心情況,一種善良、自信和公平的性格。」因此,獲致和平的唯一方法是以愛心與和諧教育民眾而非教以仇恨和分裂。正如聖經的執筆者雅各說:「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3:18)藉著推行普世的教育工作,耶和華見證人正教導人認識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因為上帝的道說:「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以賽亞書54:13。
你若喜歡知道多一點關於上帝的王國政府的資料,可以和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聯絡。他們會很樂意幫助你認識上帝帶來和平的方法。
[腳注]
a 若要獲悉聖經中這些象徵物的進一步解釋,可參看守望台社所出版的《上帝的奧祕完成了》一書(英文)第22,23章。
[第11頁的附欄]
影響聯合國的重大難題
以下部分列出目前使聯合國許多會員國受到影響的重大世界難題。
1.核武器競賽和美-蘇對峙
2.南-北世界經濟不平衡;發展中的國家外債危機
3.非洲的饑餓與貧窮,大洲逐漸變成沙漠
4.毒品的國際販運
5.國際恐怖行為
6.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及與鄰近各國的關係
7.納米比亞(Namibia)脫離南非而獨立
8.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
9.黎巴嫩的動亂
10.伊朗-伊拉克之戰
11.在東南亞,越南軍隊佔領柬埔寨
12.在中美洲,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的游擊戰
13.蘇聯進軍阿富汗
14.世界難民問題,1000萬人以上受到影響
15.人權受侵害
以上資料以1984年第39屆聯合國大會議程中的150位代表,包括16位國家或政府元首,的演講為根據。(參看《聯合國年誌》,第21卷,第8號/1984。)
[第11頁的附欄]
聯合國會員國的增加
1945年51國:中、南美洲19;歐洲14;亞洲2;中東7;非洲3;太平洋3;北美洲3
1950年60國:中、南美洲19;歐洲16;亞洲7;中東9;非洲3;太平洋3;北美洲3
1960年100國:中、南美洲19;歐洲27;亞洲13;中東10;非洲25;太平洋3;北美洲3
1970年127國:中、南美洲23;歐洲28;亞洲16;中東12;非洲41;太平洋4;北美洲3
1980年154國;中、南美洲29;歐洲30;亞洲19;中東16;非洲50;太平洋7;北美洲3
1985年159國;中、南美洲32;歐洲30;亞洲20;中東16;非洲50;太平洋8;北美洲3
[第9頁的圖片]
159個會員國的國旗在聯合國前招展
[第10頁的圖片]
誰已經「將刀打成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