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價值觀何以變幻無常?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價值觀何以變幻無常?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蓋洛普民意調查向60個國家的5萬人提出以上的問題,差不多所有地方的人都認為,最重要的是「快樂的家庭生活」和「身體健康」。

      表面看來,世界各地的人都採納崇高的價值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樂觀。以往,人的價值觀建基於傳統信仰和道德倫理。可是,世事瞬息萬變,價值觀已今非昔比。論到意大利,研究員馬里莎·費拉利·奧基奧內羅說:「年輕人所奉行的價值觀,已漸漸跟父母、傳統和宗教脫節。」在世界各地,無論老少,情形也沒有兩樣。

      「世界價值觀調查」的統籌者羅納德·安格哈特教授說:「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世人的價值觀正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這些改變由什麼促成?安格哈特教授指出:「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促成了這些改變。」

      舉例說,關於什麼是生活上最重要的事,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富裕國家把就業列在「頗低」位置,但在發展中國家,就業則佔據首位!沒錯,當生活窮困時,養家活口必然是人們最關注的事。經濟富裕以後,人們才會想及其他事,如健康、快樂的家庭生活,也渴望能自由表達個性、感情和思想。

      由於科技發達,新的價值觀肯定會衝擊發展中國家。《未來學家》雜誌評述:「我們的信仰和價值觀,深受所見所聞影響。」事實上,傳播媒介有分塑造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該雜誌認為,「傳媒的影響力快要遍及全球」。

      那麼,世人的態度和言行起了什麼變化?你和你的家庭會受到什麼影響?

  • 價值觀每況愈下嗎?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價值觀每況愈下嗎?

      父母給兒女的最佳禮物,莫過於無私地愛護兒女,並把自己奉行的價值觀灌輸給他們。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就僅是為了生存而活;有了正確的價值觀,生活才有意義,各事也能分清主次,並能定下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然而,傳統的價值觀正急劇改變。例如,羅納德·安格哈特教授說:「在滿足個人的性慾或任意表達個人的意慾方面,社會正採取越來越寬容的態度。」有關人們對未婚生子採取什麼道德立場,蓋洛普民意調查在1997年訪問了16個國家的居民。結果顯示:「在一些西歐國家,有百分之90或以上的人接受這種新興的風氣,新加坡和印度則不及百分之15。」

      有些人大力鼓吹性解放。不過詹姆斯·多恩在他所著的《政權興盛與道德衰落》裡指出,「未婚生子日趨普遍」與「家庭制度崩潰」是「道德淪亡的明顯標誌」。

      其他價值觀也走下坡路

      其他素來受人採納的價值觀也明顯走下坡路。由安格哈特教授統籌的「世界價值觀調查」顯示,在工業發達的國家,「人們對權威越來越不尊重」。

      盡忠職守是公認的傳統美德,可是,證據顯示這種價值觀正日趨薄弱。美國獨立企業聯會曾向50多萬雇主進行調查,「接受調查的人中,有百分之31表示,招聘合適的員工十分困難;百分之21表示,員工的工作素質大都欠佳」。一個雇主慨嘆:「要找一些上班準時、不酗酒的人,已越來越難了;很多人只上班一天就辭工不幹。」

      工作馬虎這種態度正大為流行,原因可能是經濟壓力。由於公司利潤減少,雇主就遣散員工或削減福利。《道德與品行》雜誌指出,「由於得不到雇主的保障和承擔,雇員也就不再忠心耿耿,也不再勤懇工作,反正明天可能會被辭退」。

      除此之外,大眾的言行舉止和禮貌也明顯變差了。一個在澳洲進行的調查,得出這樣的結論:「超過百分之87.7的雇員表示,辦公室裡的無禮行為令員工士氣受損。」在美國,對專業人員所作的調查顯示,「百分之80的人認為,商界粗魯無禮的行為越來越普遍」。據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絡(CNN)報導,「低劣的服務態度比比皆是,所以接近一半受訪的人表示,在過去一年,他們曾因店員服務態度欠佳,還沒買任何東西就轉身離去。另外,半數受訪的人認為,人們使用手機時聲浪過大或態度惹人討厭。十個駕車者中有六個表示,常常看到別的司機魯莽駕駛,左穿右插,罔顧他人安危」。

      生命何價

      有時,有些人聲稱他們持守某種「價值觀」,但可能只是說一套,做一套。以全球道德倫理學會的調查為例,在40個國家所作的抽樣調查中,百分之40選擇「尊重生命」為頭五個「最重要」的價值觀。a

      不過,實際又怎樣?工業發達的國家本擁有足夠的資源,去消除人間大部分的疾苦,然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執行主任卡蘿爾·貝拉米在她的著作中指出,在1998年,營養不良在發展中國家肆虐。她說:「每年有近1200萬五歲以下的兒童死亡,其中一半以上跟營養不良有關。按人口比例計算,自14世紀蹂躪歐洲的黑死病以來,從沒有一個病能奪去這麼多人的性命。」這個報告叫所有珍視生命的人都震驚不已。貝拉米也說:「縱使有越來越多科學證據披露營養不良這個全球危機,大眾卻仍未警覺;他們只專注於全球股票價格的升降,對這隱患的巨大破壞力,卻視若無睹。當然,他們也沒有想及人人營養充足,身強力壯時,社會的整體得益會有多大。」

      在醫療界裡,明顯存在一種對生命自相矛盾的現象。上一世紀70年代初期,一個在母腹中只孕育了23週就生下的早產嬰兒,生存的機會十分渺茫。到了今天,這些嬰兒的存活率幾至百分之40。醫療界竭力拯救生命,但諷刺的是,全球每年竟有4000萬至6000萬宗墮胎!大部分被打掉的胎兒,比起醫生要竭力搶救的早產嬰兒,胎齡只少幾個星期而已,但這些小生命的結局彼此卻是天淵之別!這豈不顯示一個極大的道德矛盾嗎?

      道德指南不可或缺

      當蓋洛普這個組織問及「生活上什麼是最無關痛癢 的事」,「忠於自己的信仰」是兩個最多人選擇的答案之一。因此,上教堂的人不斷減少,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安格哈特教授認為,西方社會由於經濟富裕,「人們過著前所未有的安穩生活」,「以往要藉宗教信仰來安撫心靈的這個需求,也就漸漸減少了」。

      由於對傳統教會的信賴持續消減,人們相繼對聖經也失去信心。在一個國際性的調查裡,受訪的人被問及,如要判斷某事在道德上是對是錯,他們會往哪裡尋找答案。大多數人表示會倚賴個人經歷作判斷。調查報告指出,「人們不會首先考慮上帝的指引,因為覺得這些指引無足輕重」。

      毫無疑問,價值觀正江河日下!由於欠缺道德指引,加上物質主義和自我至上觀念不斷推波助瀾,這形成了貪婪和漠視他人感受等社會風氣。這樣的改變使我們喪失什麼寶貴的東西?

      [腳注]

      a 聯合國50多年前採納了《世界人權宣言》。宣言的第一條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第4,5頁的圖片]

      家庭破裂,職業操守欠佳,行為放任,都是今天道德衰落的寫照

      [第6頁的圖片]

      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胎兒被打掉,他們比這個早產嬰兒的胎齡只少幾個星期而已

  • 價值觀今非昔比,你感到失落迷惘嗎?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價值觀今非昔比,你感到失落迷惘嗎?

      「我國面對最重大的難題是什麼呢?」一個在美國進行的調查,提出了以上的問題。大部分美國人認為,家庭破裂和道德淪喪是他們最關注的事之一。其他地方的人也有類似的看法。

      例如,巴黎的《國際先驅論壇報》報導:「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年青一代,正熱切渴求一套統一的標準,一套人人公認的道德規範,去應付和抑制世上的不良風氣。貪得無厭、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精神看來正彌漫全球。……社會各界大力倡議制定全球接納的價值標準,可見大家都承認社會欠缺了一些東西。」

      你認為各國政府、領袖、商業巨子會奉行崇高的價值標準,為人民謀幸福、和平及安穩的生活嗎?環顧四周,價值觀變幻無常,你或多或少感到失落迷惘嗎?

      你可能很關心個人安全。你放心不鎖門出外嗎?晚上,你在家附近散步感到安心嗎?也許你慶幸自己所住的地方沒有戰禍、沒有種族暴亂,也沒有幫派打鬥,然而你仍可能害怕遭人襲擊、搶劫、入屋行竊等。世界情況日趨惡化,無怪乎你感到惆悵困惑了。

      此外,人與人之間的誠信也受到破壞,以致你無法像以往那樣信任人。你可能從個人的經歷發覺,不論在工作地方還是在朋友圈子裡,周遭的人變得越來越見利忘義,就算只能佔你少許便宜也不放過。

      卓越的領導

      回顧歷史,我們看出社會所反映的價值觀跟政府所倡導的息息相關。卡爾文·柯立芝出任美國總統之前曾說:「有人高談天賦權利,我卻要求這些人證明,在法律條文未制定之前,人權未受法律保障之前,這個世界何時曾存在任何權利,或承認人自然而然就享有權利呢?」

      簡而言之,公民權利是否受到尊重或踐踏,主要視乎當權的政府怎樣施政。這些公民權利包括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免受騷擾或非法逮捕的自由,以及有權得到公正的審判。

      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曾說:「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憑個人的力量,未能完成或妥善完成他們必須處理的事,政府就要挺身而出,為人民紓危解困。」要是政府誠心實踐這個崇高的宗旨,人民就會信任當權的領袖了。

      可惜,這種信任在今天已大不如前,人民不時揶揄或懷疑當權的人。美國最近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68的美國人給聯邦官員的評級是平平或甚至差劣。事實上,在許多國家,政府官員常常涉及貪污受賄的醜聞,結果令人民大失所望。難怪越來越多人感到失落迷惘了。

      所羅門王的德政

      回顧古代一個例子,就能說明當權人所持守的價值觀怎樣影響深遠。公元前1037年~前998年,所羅門王統治以色列十二部族。他的父親大衛是以色列國的賢君。聖經記載大衛熱愛真理和正義,並且全心信賴他的上帝耶和華。大衛把自己持守的價值觀灌輸給兒子所羅門。

      全能的上帝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你要我給你什麼呢?你只管求吧。」(歷代志下1:7)財富、榮耀或戰場得利都不是所羅門關心的事,他所求的事跟他持守的價值觀有密切關係,就是求上帝賜給他一顆智慧、服從的心,讓他有悟性管治全以色列國,為人民謀幸福。

      所羅門的統治怎樣造福人民呢?只要他一日維護國家的屬靈價值標準,上帝就會大大賜福給他,使他充滿智慧,享有榮耀和財富。考古學證實所羅門統治期間,國內的確繁榮昌盛。《以色列地考古》說:「金銀珠寶從四面八方湧入國庫,欣欣向榮的商業活動為社會帶來迅速和顯著的改變,使當日的民生發展和物質生活徹底改觀。」

      所羅門的德政為治下的人民帶來繁榮安定、豐足快樂的生活。「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示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各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列王紀上4:20,25)

      所羅門王的苛政

      可惜,所羅門像今天許多領袖一樣,沒有貫徹持守崇高的價值觀。聖經報導:「他有七百個妻子,都是公主,又有三百個妃嬪。他的妻妾誘惑他的心。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妻妾誘惑他的心,去跟隨別神。他不像父親大衛那樣,全心歸向耶和華他的上帝。」(列王紀上11:3,4)

      所羅門王不再持守以往的價值觀,對人民造成什麼影響呢?雖然他精明能幹,可是他晚年卻成為一個暴君。他的政府揮霍無度,使國家的經濟萎縮不前。工人怨聲沸騰。一些政敵趁機謀反,企圖推翻所羅門的政權。國家已不再上下一心。所羅門曾經寫道:「義人增多,人民就歡喜;惡人統治,人民就嘆息。」(箴言29:2)現在他自己正應驗了這句箴言,真是何等的諷刺!

      所羅門死後不久,國家政局不穩,人心思變,國家終於一分為二。從此國家分崩離析、國勢下滑,人民備嘗艱辛。以色列人無疑深感失落迷惘。管治他們的政府改變了,不再以人民的福祉為念。難題的根源在於他們的領袖離棄了耶和華和他的律法,結果舉國都深受其害。

      失信於民

      今天,不管在政界、商界還是宗教方面,越來越少人關心維護崇高的價值標準。結果,市民大眾在思想和內心深處都感到失落迷惘。一個又一個政府或領袖,都對自己國家的基本難題束手無策。

      舉例說,他們無力終止戰爭、無法為國民提供廉價的醫療服務,也阻遏不了非法的毒品交易。教育制度名存實亡。不少政府甚至資助有組織的賭博。商業頭子和宗教領袖貪贓枉法,也捲入桃色新聞,結果民望大跌。難怪世人普遍對當權的人失去信心。

      那麼,我們能夠期望世上會有一個政府挺身保護人權,並帶頭維護崇高的價值觀嗎?答案是肯定的。這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會給我們詳細解釋。

      [第7頁的精選語句]

      貪得無厭、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精神看來正彌漫全球。——《國際先驅論壇報》

      [第8頁的圖片]

      所羅門王服從上帝的律法時,向治下人民倡導崇高的價值標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