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庫馬納市需要弟兄
蘇克雷州的首府庫馬納市是南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式城市。1954年,社方差派特別先驅前往庫馬納市,以有系統的方式向當地居民傳講真理。後來兩位海外傳道員,魯道夫·維泰茲和妻子貝西,前來協助。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維泰茲弟兄被派擔任環務工作。之前,他們租用了一所小禮堂,將其清潔一番,粉擦一新,堂內放置一些從棒球場拾回來的陳舊長椅。有了聚會的地方之後,參加聚會的人數就迅速增加。不過,差不多全部都是婦女和孩童。
彭妮·加韋特和戈爾迪·羅莫塞安曾被派往庫馬納市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她們記得維泰茲弟兄離開當地開始環務探訪之後,就沒有男子在小組裡帶頭了。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1958年,有五位見證人乘小型飛機來到這裡。他們向當地的印第安族居民分發了幾百本雜誌。近20年後,周遊監督岡薩雷斯弟兄連同一批來自奧爾達斯港的弟兄,前往聖埃倫娜,在那裡分發了1000本雜誌。當時鎮上還未有電力供應,但一名男子借給他們一台發電機放映幻燈片,觀眾共有500人。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1970年代,環務監督威拉德·安德森探訪阿亞庫喬港。當時那裡只有七位傳道員。安德森弟兄發覺當地人對真理的反應很好;一天早上,他分發了42本書。弟兄們滿懷樂觀,擺放了20張椅子供人觀看幻燈片之用,結果卻令他們喜出望外,竟有222人出席!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另一次,有600多人聚集起來,聆聽環務監督馬里奧·伊艾斯索發表的演說。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雷米希奧·阿豐索弟兄生於加那利群島,是委內瑞拉的一位周遊監督。他曾向許多移民作見證。他發覺即使有些家庭成員對聖經真理不感興趣,其他家人卻樂於聆聽。例如在庫馬納市,有一對說阿拉伯語的夫婦是做生意的,雖然他們不願聆聽,他們的女兒卻願意。「她叫我帶一本聖經給她,」雷米希奧回憶說,「我說我會,她卻懷疑我是否會真的這樣做。我們約定了見面的日子和時間,我刻意準時到達,這使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接受了聖經和《導至永生的真理》一書,我還安排了一位姊妹繼續跟她研讀聖經。
「不久之後,我探訪圭里亞一群會眾的時候,在王國聚會所對面遇見一名男子。他正坐在一家店鋪的門前看書,書的封面是綠色的。他向我招手,示意我上前。他用阿拉伯語問我,他手上的書是不是我們出版的。書雖然是以阿拉伯文寫成,我卻能夠看出這本書就是《「以上帝為真實」》。他說這本書是他在祖國時收到的禮物,他絕不會把書借給或賣給別人!我獲知他也懂西班牙文之後,就介紹一本《真理》書給他。他欣然接受,而且我們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該週他參加了三個聚會,甚至在《守望台》研究班發表評論。」
兩年後,在馬拉凱舉行的區務大會裡,一個手攜公事包的男子跟阿豐索弟兄打招呼,問他是否還記得他。「我就是你在圭里亞遇見的男子,」他說,「我已經受了浸,現今正主持三個聖經研究。」翌年,在哥倫比亞的一個區務大會裡,阿豐索弟兄擔任完一個節目之後,一個少女跑上前,熱淚盈眶地說自己就是他曾在庫馬納市向之作見證的女孩。她表示自己已是個受了浸的見證人。這些經歷多麼令人欣喜!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周遊監督之助
1940年代後期,只有唐納德·巴克斯特弟兄獨自在分社辦事處工作,全國各地也只有六七群會眾,當時巴克斯特弟兄一有空就探訪各群會眾。
不過,到1951年,21歲大的魯文·阿勞霍從基列學校畢業回來,之後奉派前去探訪各群會眾和散布各地的孤立小組。該年會眾數目增至12群。由於沒有交通工具,阿勞霍弟兄惟有乘坐公共汽車或計程車,有時則乘飛機或小艇探訪僻遠的地區。
阿勞霍弟兄記得,有一次,他到接近哥倫比亞邊境的塔奇拉州魯維奧市探訪一個《守望台》訂戶。農場的主人說自己是瑞士人,不懂西班牙語。「但你可以跟我的內子談談,她喜歡閱讀聖經,」他說。「我跟他妻子交談完畢,他妻子隨即叫自己那81歲大的媽媽來;她媽媽看見我手上的書刊,就問這是不是跟《上帝的歷代計劃》一書有關。這時她雙眼發亮,大為興奮。她問我,『你的意思是說,你認識盧述福先生?』由於這位老太太只懂德語,所以她女兒得把她的話翻譯為西班牙語。老太太說她從1920年獲得《上帝的歷代計劃》一書後,就仔細閱讀,而且讀了許多遍。她還觀看過《創世影劇》,也聽過《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這個演講。十二年前,她從瑞士遷到委內瑞拉來,從此就跟見證人失去聯絡。她表示:『我十分掛念你們。』為了表達自己的興奮,她用德語唱了一首王國詩歌,而我則用西班牙語跟她和唱,我們一面唱歌,一面喜極而泣。」
韋斯特夫婦(基思和洛伊絲)是基列學校第19屆的畢業生。他們從事環務工作已有15年。他們所遇到的環境有時相當艱難,從他們探訪波圖格薩州蒙特奧斯庫羅鎮的經歷可見一斑。韋斯特弟兄回憶說:「由於前一天晚上大雨滂沱,我們無法乘車走完預定的路程,因此不得不停下車來,步行到河邊,脫鞋涉水過河,然後攀上山,這樣才來到一個細小的王國聚會所,裡面一個人也沒有。但陪同我們上路的弟兄說:『不必擔心。他們很快就會來的。』他隨即敲打一個金屬輪輞,最後來了40個人左右。儘管我全身濕透,褲子滿是泥漿,我依然發表演說。看來由於河水冰冷,攀山時又熱又吃力,演講時穿著濕透了的褲子,我的肌肉疼痛得很厲害。在此之後有一段時間,我得有人攙扶才能上下王國聚會所的講台,傳道時也不得不時常停下來休息。」
留宿的地方情況各異往往是周遊監督要面對的挑戰。他們的住處許多時沒有自來水供應。在金屬的波紋屋頂下,室溫可以高達攝氏30-40度。當地很少設有紗窗紗門,所以房間裡,有時甚至在床上,可能有蛇蟲鼠蟻等出沒。慣於有較多私人生活的外國人有時需要作出調整,才能適應委內瑞拉人那種輕鬆、開放、喜愛集群的生活方式。不過,委內瑞拉人的友善好客是十分顯著的,「Usted está en su casa」(把這裡看做自己的家吧)這句話是周遊監督經常聽到的歡迎詞。
周遊監督曾在全國各地放映社方製作的電影和幻燈片。委內瑞拉人很喜歡看電影。因此,環務監督總可以預期座無虛席。民眾或坐在地上,或站在屋裡,或從窗外瞧進來。一位感興趣人士自告奮勇地把房子的外牆塗成白色,好充當銀幕。在近卡魯帕諾港山上的一個小村莊裡,一位熱誠的店主樂意提供電源(數公里內只有他才有電力供應),還把他的鬥雞場撥作放映電影的場地。他更燃點煙花,通知山上的居民下來。結果有85人從山上下來,很多是騎著驢子的。這是一齣多麼與別不同的「免下車」電影!
住在馬拉開波的格拉迪絲·格雷羅尤其賞識周遊監督和他們妻子的探訪。一天,年輕的格拉迪絲在蓬托菲霍鎮從事外勤服務時,周遊監督的妻子巴克斯特姊妹留意到她有個言語缺陷。格拉迪絲解釋,這是緣於她父親家族的遺傳。她因這個言語缺陷飽受別人嘲弄,自己卻無力改善。她十分感激巴克斯特姊妹花時間教導她若干語詞的正確發音,以及怎樣加以練習。「她的耐心教導帶來了成果,」格拉迪絲說,「現在我能夠以正確的方式發音了。」別人也幫助格拉迪絲在靈性上繼續進步。
-
-
委內瑞拉199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第236頁的圖片]
一些曾擔任環務或區務監督的弟兄(連同妻子):(1)韋斯特夫婦(基思和洛伊絲),(2)岡薩雷斯夫婦(阿爾韋托和蘇萊),(3)卡西米羅·齊托,(4)巴克斯特夫婦(萊斯特和南茜),(5)普羅克特夫婦(羅德尼和埃蘿伊薩),(6)雷米希奧·阿豐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