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耶和華的目光察驗所有人
    守望台2008年 | 10月15日
    • 耶和華的目光察驗所有人

      耶和華的目光察驗世人。——詩篇11:4

      1.我們會受怎樣的人吸引?

      真正關心你的人會怎樣待你?你徵詢他們的意見時,他們會實話實說;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會毫不吝惜地伸出援手;你需要勸告時,他們會懷著愛心坦言相勸。對於這麼關心你的人,你有什麼感覺呢?(詩篇141:5;加拉太書6:1)難道不會被他們吸引嗎?耶和華和他的愛子就是這樣待你的。事實上,他們比世上任何人更關心你。他們毫無私心,只想幫助你「抓緊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書6:19;啟示錄3:19)

      2.耶和華關懷他的僕人到什麼程度?

      2 讀讀大衛的詩句,就知道耶和華對我們的關懷有多深。大衛說:「[耶和華]的眼睛觀看世情,他的目光察驗世人。」(詩篇11:4)上帝不單單觀看 我們,而且察驗 我們。大衛又說:「你察驗了我的心,又在夜間察看我……發現我沒有陰謀。」(詩篇17:3)大衛顯然感受到耶和華對他的深切關懷,深知自己要是讓犯罪的念頭在心裡滋長,或讓圖謀惡計的心逐漸形成,就不但令耶和華傷心,而且不蒙悅納。耶和華在大衛心中十分真實,在你心目中也同樣真實嗎?

      耶和華看內心

      3.什麼事例表明,耶和華對我們的缺點有合理的看法?

      3 耶和華最關注的是我們的內心,即我們的真正為人。(詩篇19:14;26:2)耶和華充滿慈愛,自然不會老是留意凡人的小過失。就以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為例,雖然她對化作人形的天使所說的不全是真話,但天使顯然看出她感到害怕、有些尷尬,於是只溫和地加以糾正。(創世記18:12-15)雖然族長約伯「自以為義,不以上帝為義」,但耶和華體諒他,深知他在撒但手中吃盡了苦頭,所以仍然賜福給他。(約伯記32:2;42:12)雖然撒勒法的寡婦對以利亞先知直言直語,但耶和華體恤她,明白她因喪失獨生子而悲痛萬分,並沒有生她的氣。(列王紀上17:8-24)

      4,5.什麼表明耶和華恩待亞比米勒?

      4 耶和華察驗人心,所以連信奉異教的人也體恤關心。請留意耶和華怎樣對待非利士的基拉爾王亞比米勒。亞比米勒不知道撒拉是亞伯拉罕的妻子,於是派人把撒拉接去,想娶她為妻。他還沒有親近撒拉,耶和華就在夢中對他說:「我也知道你做這件事出於純正的心,所以我也阻止了你得罪我,不容你觸摸她。現在你要把那個人的妻子還給他。他是個先知,可以為你懇切祈求,使你存活。」(創世記20:1-7)

      5 耶和華本可嚴懲崇拜假神的亞比米勒,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耶和華看出亞比米勒確實不知情,所以恩待他,並向他指出怎樣做可以蒙寬恕,得以存活。上帝這麼體恤人,難道你不想崇拜他嗎?

      6.耶穌在哪些方面效法天父?

      6 耶穌十全十美地效法天父,留意門徒好的一面,樂於寬恕他們的過錯。(馬可福音10:35-45;14:66-72;路加福音22:31,32;約翰福音15:15)耶穌待人的態度跟他的教誨完全一致。據約翰福音3:17記載,耶穌說:「上帝差自己的兒子到世人當中,不是要他定世人的罪,而是要世人通過他得救。」是的,耶和華和耶穌對我們所懷的愛不但深厚,而且歷久不衰,從他們渴望我們得生命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約伯記14:15)這份歷久不衰的厚愛說明:耶和華察驗我們是為了什麼,他怎樣看我們,他根據所見的會怎樣做。(請讀約翰一書4:8,19)

      耶和華以慈愛的目光察驗人

      7.耶和華察驗我們是為了什麼?

      7 如果我們認為耶和華像個居高臨下的警察,從天上監視著我們,一看到我們犯錯絕不放過,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緊緊盯住我們的是撒但,他事事挑剔,處處批評。(啟示錄12:10)他甚至懷疑動機純正的人別有用心!(約伯記1:9-11;2:4,5)詩篇執筆者談及上帝,說:「耶和華,耶和華啊,要是你審察罪過,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答案顯而易見:無論誰也不能!(傳道書7:20)但情況恰恰相反,耶和華總是以仁慈親切的目光注視我們,就像關愛孩子的父親那樣密切地留意心愛的孩子,保護他們不致受傷。耶和華經常提醒我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短處和弱點,從而避免傷害自己。(詩篇103:10-14;馬太福音26:41)

      8.耶和華怎樣教導並管教他的僕人?

      8 上帝怎樣向我們表達他的愛呢?就是通過聖經和「忠信睿智的奴隸」所分發的靈糧,教導我們,管教我們。(馬太福音24:45;希伯來書12:5,6)耶和華也通過基督徒會眾和「作為恩賜」的人,給我們所需的幫助。(以弗所書4:8)耶和華還像慈父那樣訓練我們,並密切留意我們的反應,為的是進一步幫助我們。詩篇32:8說:「我要讓你洞悉事理,指教你該走的路;我的眼要看顧你,為要給你勸告。」我們要時刻聽從耶和華的話,這樣做十分重要!我們在耶和華面前必須謙卑自抑,承認他是我們慈愛的導師和父親。(請讀馬太福音18:4)

      9.我們不該讓哪些弱點形成?為什麼?

      9 我們也千萬不可因為驕傲自負、缺乏信心或「受罪所騙」,就硬起心來。(希伯來書3:13;雅各書4:6)當一個人讓有害的思想或慾望在心裡滋長時,上述弱點往往會露出苗頭,如果不及時制止,久而久之,這人就可能會抗拒聖經的勸告。更糟的是,他可能積重難返,結果淪為上帝的仇敵。人若跟上帝為敵,結局必定很可悲、很可怕!(箴言1:22-31)請看看有什麼事發生在該隱(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身上。

      耶和華洞見一切,按所見的酌情處理

      10.為什麼耶和華看不中該隱的祭物?該隱有什麼反應?

      10 該隱和亞伯分別向耶和華獻祭。耶和華不僅關心他們拿什麼做祭物,也關心他們獻祭的動機。上帝看中亞伯憑信心獻上的祭牲,卻看不中該隱的祭物,因為他不是憑信心獻祭的。(創世記4:4,5;希伯來書11:4)該隱非但沒有汲取教訓,糾正自己的態度,反而對弟弟不滿,怒火中燒。(創世記4:6)

      11.該隱怎樣做,反映出他內心詭詐?我們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11 耶和華注意到該隱有走上邪路的危險,就滿懷好意地勸導該隱,叫他去行善。他要是這樣做,就可以受顯揚。令人遺憾的是,該隱對創造主的勸告置若罔聞,把弟弟殺了。後來,上帝問該隱:「你弟弟亞伯在哪裡呢?」該隱頂撞說:「我不知道。難道我是弟弟的監護人嗎?」(創世記4:7-9)該隱對上帝十分傲慢,心中的邪惡顯露無遺。想想看,人心竟可以變得這麼詭詐,連上帝親自提出的勸告也置之不理!(耶利米書17:9)因此,讓我們以該隱和類似的聖經事例為鑑戒,盡快鏟除錯誤的思想或慾望。(請讀雅各書1:14,15)如果別人根據聖經向我們提出勸告,願我們衷心領情,虛心接受,並視之為上帝深愛我們的明證。

      隱祕的罪瞞不過耶和華

      12.耶和華怎樣處置惡人?

      12 有些人可能認為,只要把罪隱藏得好,就可以逃脫懲罰。(詩篇19:12)須知道,隱祕的罪瞞不過耶和華。聖經說:「在他眼中,萬物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賬。」(希伯來書4:13)耶和華施行審判的時候,會察驗我們內心深處的動機,並根據我們所犯的罪而酌情處理,表明他是完全公正的。耶和華「是有慈悲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大有忠貞之愛,信守真理」。可是,無論誰「故意慣常犯罪」,或行事奸詐、圖謀惡事,並且不肯悔改,耶和華都「一定執行刑罰」。(出埃及記34:6,7;希伯來書10:26)看看耶和華怎樣處置亞干、亞拿尼亞和他妻子撒非拉,就知道耶和華絕不會姑息養奸。

      13.亞干作惡犯罪,顯然受什麼錯誤思想驅使?

      13 亞干故意違犯上帝的命令,偷取了耶利哥城的一些戰利品,然後藏在自己的帳幕裡,他的家人顯然也是同謀。亞干知道罪行敗露,就對約書亞說:「我實在得罪了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約書亞記7:20)亞干的話表明,他意識到自己所犯的罪有多嚴重。像該隱一樣,亞干的心已變得邪惡。在亞干的事例上,貪心是主因。由於貪慾占了上風,他竟然做出不誠實的事。既然耶利哥城的戰利品全都屬於耶和華,亞干私拿戰利品,就等於偷取上帝之物。他和家人都為此賠上了性命。(約書亞記7:25)

      14,15.為什麼說,亞拿尼亞和撒非拉被上帝當場處死是罪有應得?我們從這件事學到什麼?

      14 亞拿尼亞和妻子撒非拉都是早期的基督徒,屬於耶路撒冷的會眾。公元33年五旬節過後,有些來自遠方的新信徒仍然留在耶路撒冷。為了讓這些新信徒得到生活必需品,基督徒會眾籌集資金,來源主要是自願捐獻。亞拿尼亞也把田產賣了。他把賣地所得的一部分錢捐給會眾,卻偽稱捐出了賣地所得的全部錢,這件事他妻子是知道的。很明顯,這對夫婦渴望在會眾裡格外得到尊榮,為了達到目的,他們弄虛作假。耶和華行奇跡讓使徒彼得知道他們的欺詐行為。彼得質問亞拿尼亞為什麼存心瞞騙上帝,亞拿尼亞一聽見這番話就倒下,斷了氣。幾小時後,撒非拉也倒地身亡。(使徒行傳5:1-11)

      15 亞拿尼亞和撒非拉不是一時軟弱才犯罪,而是圖謀不軌,故意說謊,為要欺騙眾使徒。更糟的是,他們不但「瞞騙聖靈」,還「瞞騙上帝」。耶和華當場處死他們這件事確鑿地表明,耶和華決心要保護他的會眾,除掉當中的偽君子。的確,「落在永活的上帝手裡,真是可畏」!(希伯來書10:31)

      時刻緊守忠義

      16.(甲)撒但怎樣做,力圖使上帝的子民腐化墮落?(乙)在你居住的地區,魔鬼耍什麼手段使人腐化墮落?

      16 撒但千方百計要使我們腐化墮落,不再蒙耶和華悅納。(啟示錄12:12,17)世人被淫慾和暴行迷了心竅,這股歪風充斥全世界,把魔鬼的險惡居心暴露無遺。今天,通過電腦或其他電子媒介,人們隨時可以接觸到色情資訊。願我們竭力抵抗撒但的攻擊,永不妥協讓步。願我們像詩篇執筆者大衛那樣衷心地說:「我必處事睿智,行純全之道。……我在家中也必按心裡的忠義而行。」(詩篇101:2)

      17.(甲)耶和華最終會把隱藏的罪顯露出來,原因是什麼?(乙)我們應該決心怎樣做?

      17 在古代,耶和華有時會用奇跡揭露嚴重的罪行和欺詐的行為,如今卻不會這樣做了。儘管如此,他仍然洞見一切,在適當的時候就會把隱藏的事顯露出來。保羅說:「有些人的罪是有目共睹的,自然導致定罪,但有些人的罪到後來才顯露出來。」(提摩太前書5:24)耶和華揭露惡事,完全是出於愛心。他深愛基督徒會眾,一心要保持會眾的聖潔。此外,他還以慈悲待那些曾經犯罪但真心悔改的人。(箴言28:13)因此,讓我們竭盡所能,始終如一地全心事奉上帝,並抵抗各種腐化人的影響。

      始終如一地全心事奉上帝

      18.大衛王希望兒子對上帝有什麼感覺?

      18 大衛王對兒子所羅門說:「要認識你父親的上帝,全心樂意事奉他,因為耶和華能鑑察所有人的心,辨明人的一切意念。」(歷代志上28:9)大衛希望兒子不只信上帝存在,還認識上帝是位怎樣的神。他希望所羅門能體會耶和華對手下僕人的關懷有多深。耶和華也深深地關懷你,你有沒有領會這份深情呢?

      19,20.詩篇19:7-11說,什麼令大衛跟上帝更親近?我們可以怎樣效法大衛?

      19 耶和華很清楚:凡秉性適宜得永生的人,都會受他吸引;他們認識他的種種美德之後,都會深受感動。因此,耶和華希望我們認識他,並且認識他的感人品格。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方法是研讀上帝的話語,並按照聖經的教誨生活,從實踐中體驗上帝所賜的福分。(箴言10:22;約翰福音14:9)

      20 你每天都禱告求上帝指引,然後懷著感激之情閱讀上帝的話語嗎?你看出實踐聖經原則對自己大有裨益嗎?(請讀詩篇19:7-11)要是這樣的話,你對耶和華的愛和信心就會不斷增長,而耶和華也會越發親近你,彷彿跟你牽手同行。(以賽亞書42:6;雅各書4:8)你繼續行走那通往生命的窄路,耶和華就會賜福給你,在屬靈方面保護你,從而表明他真的愛你。(詩篇91:1,2;馬太福音7:13,14)

  • 耶和華出於好意察看我們
    守望台2008年 | 10月15日
    • 耶和華出於好意察看我們

      耶和華的眼目環顧全地,要顯大能幫助那些全心歸向他的人。——歷代志下16:9

      1.耶和華察驗我們為的是什麼?

      耶和華是完美的天父,對我們每個人都瞭如指掌,連我們的「一切意念」都十分清楚。(歷代志上28:9)不過,耶和華察驗我們卻是出於好意,而不是為了挑毛病。(詩篇11:4;130:3)他這樣做,為的是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不想讓任何事破壞我們跟他的關係、妨礙我們追求永生的賞賜。(詩篇25:8-10,12,13)

      2.耶和華顯大能幫助誰?

      2 耶和華有無比的力量,能洞見一切。因此,每當忠貞的人向他求救,他都能予以扶助,使他們有力量在逆境中支持下去。歷代志下16:9說:「耶和華的眼目環顧全地,要顯大能幫助那些全心歸向他的人。」請留意,耶和華顯大能幫助誰?就是全心事奉他的人,即心地純潔、動機正當的人。凡行事欺詐、存心作假的人,他都不會幫助。(約書亞記7:1,20,21,25;箴言1:23-33)

      與上帝同行

      3,4.「與上帝同行」是什麼意思?想多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聖經中哪些例子?

      3 創造浩瀚宇宙的上帝,竟讓世人在屬靈的意義上與他同行,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事,然而這正是耶和華要我們做的。聖經記載,古人以諾和挪亞都「與上帝同行」。(創世記5:24;6:9)摩西「堅定不移,像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上帝」。(希伯來書11:27)大衛雖是一國之君,卻謙卑地與他的天父同行,他說:「因為[耶和華]在我右邊,我就必不動搖。」(詩篇16:8)

      4 當然,我們不可能實際牽著耶和華的手與他同行,卻可以在比喻的意義上這樣做。該怎樣做呢?詩篇執筆者亞薩說:「我時刻跟你在一起,你拉著我的右手攙扶我。你必以勸告引導我」。(詩篇73:23,24)簡單來說,我們要是認真仔細地聽從耶和華的勸告,就是與他同行了。今天,耶和華主要通過他的話語聖經和「忠信睿智的奴隸」向我們提出勸告。(馬太福音24:45;提摩太後書3:16)

      5.耶和華怎樣像慈父那樣看顧忠貞的人?我們對他應該有什麼感覺?

      5 耶和華十分珍視那些與他同行的人,因此會像慈父般教導他們,保護他們,對他們關懷備至。上帝說:「我要讓你洞悉事理,指教你該走的路;我的眼要看顧你,為要給你勸告。」(詩篇32:8)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是不是認真地聽從耶和華的智慧之言,彷彿與他牽手同行,深知他以慈愛的目光看顧我呢?既知道耶和華留意著我,我的思想和言行都表明自己記得這點嗎?當我犯錯時,耶和華在我心目中仍是個和藹慈悲的天父,而非冷漠苛刻的上帝嗎?我是不是相信他很想幫助衷心悔改的孩子重投他的懷抱呢?」(詩篇51:17)

      6.耶和華能夠怎樣幫助我們,是人間的父母無法做到的?

      6 有時,耶和華甚至在我們走上歧途之前,就先勸導我們,幫助我們。比如說,耶和華可能察看到我們心裡萌生了不良的念頭,如果不及時制止,我們的心就會變得詭詐。(耶利米書17:9)在這種情況下,耶和華會馬上行動,他的反應比人間的父母還要快,因為他目光銳利,能看透我們的內心,察驗我們內心的想法。(詩篇11:4;139:4;耶利米書17:10)巴錄是耶利米先知的書記和密友。讓我們看看上帝對巴錄心裡盤算的事有什麼反應。

      如父親般真誠地關心巴錄

      7,8.(甲)巴錄是誰?他心裡可能萌生了什麼不良的念頭?(乙)耶和華怎樣做,表明他像父親般關愛巴錄?

      7 巴錄可能出身於名門望族,是個專業書記,一直忠心地跟耶利米並肩執行任務,向猶大國宣布耶和華的判決,但這個任務變得越來越困難。(耶利米書1:18,19)他做耶利米的書記期間,曾開始為自己「圖謀大事」,也許變得野心勃勃,想滿足私慾或發財致富。不管他的出發點是什麼,耶和華已看出巴錄心裡所想的對他有害而無益,於是馬上行動。耶和華通過耶利米先知對巴錄說:「你說:『我有禍了!我痛苦不堪,耶和華還給我加上悲痛。我呻吟嘆息,疲乏困頓,無法安歇。』」接著勸阻巴錄,說:「你還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了。」(耶利米書45:1-5)

      8 雖然耶和華對巴錄說話坦率、態度堅決,卻並沒有動怒。他真誠地關心巴錄,就像父親關愛兒子一樣。上帝顯然看出,巴錄雖想滿足自己的私慾,但他內心並不邪惡也不詭詐。耶和華也很清楚,耶路撒冷和猶大快要遭受毀滅了,他不想見到巴錄在這個緊要關頭絆倒。為了使巴錄回到現實來,上帝提醒巴錄,說他「要降禍給所有人」,並指出巴錄要是行事明智,就可以存活。(耶利米書45:5)上帝的意思是:「巴錄,你要看清時局,面對現實,記住罪孽深重的猶大和耶路撒冷將會有什麼遭遇。你要忠心到底,才不致被毀滅!我必保護你。」耶和華的話顯然打動了巴錄的心,他調整了自己的想法。結果17年後,當耶路撒冷遭受毀滅時,巴錄得以保全性命。

      9.你會怎樣回答這段落裡的問題?

      9 你思考巴錄的事例時,不妨想想以下的問題和經文:關於耶和華,我從他對待巴錄的方式了解到什麼?上帝對他的僕人有什麼感覺?(請讀希伯來書12:9)我們正生活在「非常時期」,上帝給巴錄的勸告對我們又有什麼價值呢?從巴錄的反應,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請讀路加福音21:34-36)像耶利米一樣,基督徒長老怎樣做,就能幫助弟兄姊妹看出耶和華關心手下的僕人呢?(請讀加拉太書6:1)

      耶穌待人的態度反映出天父的愛

      10.上帝賜給耶穌什麼,使他勝任做基督徒會眾的元首?

      10 在基督降世以前,耶和華通過先知和其他忠僕向他的子民顯明自己的愛。今天,上帝主要通過基督徒會眾的元首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他的愛。(以弗所書1:22,23)因此,聖經的啟示錄用一隻有「七隻眼睛」的綿羊羔來象徵耶穌。「這些眼睛象徵上帝發到全地去的七股靈。」(啟示錄5:6)由於上帝的聖靈在耶穌身上完全發揮作用,所以耶穌能十全十美地明辨事理,能看透我們真正的為人,什麼都逃不過他的注意。

      11.基督肩負什麼重任?他對我們的態度怎樣反映出天父待人的態度?

      11 雖然如此,耶穌並非天上的警察。他跟耶和華一樣,以慈愛的目光察驗我們。耶穌的一個頭銜是「永恆的父」,這個頭銜使我們想起耶穌將會肩負的一個重任,就是讓所有信從他的人都得到永生的賞賜。(以賽亞書9:6)此外,身為基督徒會眾的元首,耶穌基督可以感動那些靈性成熟、甘心效勞的基督徒,特別是長老,向有需要的人提出勸勉或給予安慰。(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提摩太後書4:1,2)

      12.(甲)關於耶穌,從他寫給小亞細亞七群會眾的信可以知道些什麼?(乙)長老怎樣做,就能幫助弟兄姊妹看出基督關心上帝的羊群?

      12 基督通過使徒約翰寫信給小亞細亞七群會眾的長老,從這些信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他深深關注羊群的情況。(啟示錄2:1-3:22)耶穌在信中表明,他對每群會眾所發生的事都瞭如指掌,對門徒十分關懷。跟公元1世紀一樣,耶穌也關心現代基督徒會眾的情況,關懷他的門徒,只不過程度更深,因為啟示錄中耶穌寫信給七群會眾的異象,是在「主的日子」應驗的。a(啟示錄1:10)今天,基督常常通過長老,也就是會眾裡的屬靈牧人,向信徒傳達他的愛。他能夠感動這些「作為恩賜」的人,去安慰和鼓勵信徒,或向他們提出勸告。(以弗所書4:8;使徒行傳20:28;請讀以賽亞書32:1,2)長老這樣做的時候,你會看成是基督對你的關心嗎?

      適時的幫助

      13-15.上帝怎樣回應我們的禱告?請舉些例子。

      13 你曾碰過以下的情況嗎?你熱切懇求上帝幫助,後來有一位靈性成熟的基督徒來探訪你,使你深受鼓舞,知道這是上帝給你的回應。(雅各書5:14-16)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剛好在基督徒聚會中聽到一個跟自己的處境有關的演講,或者在上帝組織出版的書刊中看到一些適合自己需要的資料。耶和華常常用這些方式去回應我們的禱告。請看以下例子,一位長老講了個演講,聚會結束後有個姊妹上前跟他交談。這個姊妹幾星期前曾受到極不公平的對待,不過她非但沒有向長老訴苦,反而表達深摯的謝意,因為演講中的一些聖經論點對她的處境很適用,讓她感到十分安慰。她很高興自己沒有錯過那次聚會!

      14 請看另一個向上帝禱告後得著幫助的例子。三個囚犯在獄中學習聖經的真理,後來成為未受浸傳道員。由於監獄發生暴力事件,所有囚犯都被剝奪了一些權利。囚犯都感到憤憤不平,於是決定第二天吃完早餐後,不交回餐盤,以示抗議。那三個未受浸傳道員頓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他們參與其他囚犯的行動,就等於違背耶和華在羅馬書13:1所提出的勸告;如果不參與這次行動,就會激怒其他囚犯,甚至遭他們報復。

      15 由於這三個囚犯無法聚在一起商量對策,他們只好各自禱告,求上帝賜予智慧。第二天早上,他們三人發覺自己所作的決定,竟然跟另外兩個人不謀而合:就是不吃早餐。這樣,當獄卒來收餐盤時,他們就沒有餐盤可以交回了。有「聽禱告的主」在身邊扶持,他們實在很高興!(詩篇65:2)

      懷著信心面對未來

      16.為什麼說,傳道工作表明耶和華關心綿羊般的人?

      16 全球的傳道工作是另一個明證,表明耶和華關心誠懇正直的人,不管他們處身於世界上哪一個角落。(創世記18:25)耶和華常常派遣天使引導他的僕人到綿羊般的人那裡去,即使這些人所住的地區還沒有傳道員,也可以聽見好消息。(啟示錄14:6,7)公元1世紀,上帝通過天使吩咐傳福音者腓力去找一個埃塞俄比亞官員,向對方講解經文的含義。結果如何?那個官員接受了耶穌的好消息,並受浸成為耶穌的門徒。b(約翰福音10:14;使徒行傳8:26-39)

      17.為什麼我們不該過度憂慮未來?

      17 目前的制度正走向終結,聖經預告的「重重苦難」會持續不斷地出現。(馬太福音24:8)舉例說,由於供不應求、經濟不穩或氣候的極端變化,糧食價格可能飛漲,就業機會可能越來越少,雇員要超時工作的壓力也可能越來越大。但不管發生什麼事,以屬靈的事為先為重、保持「目光單純」的人,都不必過度憂慮,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上帝所愛的,必蒙看顧。(馬太福音6:22-34)請留意耶和華怎樣看顧耶利米。耶利米生活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的動盪時期,這座城在公元前607年被毀滅了。

      18.在耶路撒冷被圍困期間,耶和華怎樣做,表明他關愛耶利米?

      18 在巴比倫大軍圍困耶路撒冷的後期,耶利米被囚禁在衛兵院裡。他怎樣得到食物呢?要是他有活動自由,就可以去找食物,如今他身在衛兵院裡,就只能倚靠身邊的人,可是這些人大都憎恨他!耶利米在逆境下並沒有倚賴世人,而是全心信賴上帝。耶和華應許會看顧耶利米,他有沒有做到呢?有!他讓耶利米每天都得到一個餅,「直到城裡的餅吃光了為止」。(耶利米書37:21)在那段動盪的時期,許多人都被刀劍、饑荒和瘟疫所滅,但耶利米、巴錄、以伯米勒和其他人卻得以存活。(耶利米書38:2;39:15-18)

      19.面對未來,我們應該決心怎樣做?

      19 真的,「耶和華的眼看顧義人,他的耳傾聽他們懇切的祈求」。(彼得前書3:12)你的天父時刻守護著你,你是不是感到很高興呢?知道天父出於好意察看你,你是不是感到安心無憂呢?要下定決心,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都繼續與上帝同行。我們可以肯定,耶和華一定會像慈父那樣,時刻看顧所有忠貞的人。(詩篇32:8;請讀以賽亞書41:13)

      [腳注]

      a 雖然這些信主要是寫給基督的受膏門徒,但信中的勸勉在原則上對上帝的所有僕人都適用。

      b 使徒行傳16:6-10記載了另一個例子,表明上帝在指揮傳道工作。這段經文指出,聖靈禁止保羅和他的同伴在亞細亞行省和庇推尼傳道,卻召他們到馬其頓去。結果,那裡有許多謙和的人接受了他們所傳的福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