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及逐戶向人傳道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早在1881年,聖經研究者已在教堂附近將他們的書刊免費分發出去——不是在教堂門口而是在附近的地點,使一般對宗教感興趣的人能夠得著。許多聖經研究者也把書刊送給相識的人閱讀,或郵寄出去。1903年,《守望台》建議他們逐戶向人分發單張,務求接觸到所有人,而非將注意僅集中在上教堂的人身上。雖然並非所有聖經研究者都遵囑而行,有許多人卻熱烈響應這項呼籲。例如,據報在美國的若干大城市,以及這些城市16公里以內的郊區中,差不多每戶人家都有聖經研究者上門探訪過。有數以百萬計的單張和冊子以這種方式分發出去。當時只有一部分聖經研究者參與傳道工作,他們所用的方法通常是把單張和其他書刊免費分發給人。
還有一些為數較少的聖經研究者,則以派書者兼傳福音者的身分服務,撥出大部分時間專職從事傳道工作。
熱心的派書者帶頭服務
1881年4月,一項呼召首次向所有獻了身的男女發出,邀請他們以大部分時間從事派書服務。他們會向住戶和商人介紹一本解釋聖經真理的小書,並且邀請對方訂閱《守望台》雜誌,目的是要找出那些渴慕真理的人,與他們分享屬靈的啟迪。有一段時候,弟兄們會說幾句話以求引起對方的興趣,設法在每個人家留下一些書刊,讓住戶私下查閱,然後過幾天再回去探訪對方。有些住戶把書刊交還,有些則想將其購下;通常弟兄們都有機會跟住戶交談。論到這件工作的目的,《守望台》解釋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推銷書刊或徵求雜誌訂閱,而是要鼓勵人們閱讀,藉此把真理傳播出去。」
參與這種派書傳道工作的人數目並不多。在最初的30年,他們的數目由幾個至600人不等。這些人是名副其實的先驅,率先開拓新的地區。安娜·安德遜曾在這項服務上緊守崗位達數十年之久。她通常以腳踏車代步,差不多走遍挪威境內的每個城鎮,向人宣講好消息。有些派書者更遠赴國外,成為首先把好消息傳至某些國家的人。這些國家包括芬蘭、巴巴多斯、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緬甸。還有些人則無法遷往其他國家,於是留在自己的家鄉以派書者的身分傳播福音。
派書者的工作的確成效卓著。1898年,據一位在美國西岸服務的弟兄報導,他在33個月期間駕著馬車走了1萬2800多公里的路,在72個市鎮裡作見證,作了1萬8000個探訪,分發了4500本書,獲得了125份訂閱,分發了4萬份單張,並且目睹有40個人不但接納了王國的信息,還開始將信息與人分享。一對在澳大利亞服務的夫婦,在短短的兩年半期間,把2萬本書分發到感興趣人士的手中。
分發這麼巨量的書刊只是罕見的例外嗎?1909年的報告顯示,大約625位派書者(當時社方名單所列出的總數)一共分發了從社方收到的62萬6981本精裝書(平均每位派書者分發超過一千本),此外還分發了大量贈閱的書刊。由於他們時常無法在逐戶探訪時帶備足夠數量的刊物,他們會首先接受訂購,稍後才回去把刊物交給對方。
可是,有些人提出異議說:「這根本不是傳道!」其實,正如羅素弟兄解釋,這是一種卓有成效的傳道方式。人們不是只聽到一個傳道演講而已,反之,他們能夠讀到印成文字的多個演講,不但有機會反覆閱讀和回味,還可以查閱自己手上的聖經以求驗證。這種傳福音的方式考慮到現代的情況;由於教育普遍,一般人都有閱讀能力。正如《新的受造物》一書指出:「這些傳福音者採納了一些適合我們這時代的方法,而非沿用舊日的方式;但我們絕不能以此作為反對這項工作的理由,猶之乎我們不能因為他們不再徒步或騎駱駝,而是以水蒸氣和電力發動的交通工具來代步,就貿然加以非難。傳福音的工作旨在宣明真理,……上帝的話語。」
聖經研究者衷誠渴望幫助別人,從他們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足以見之。過了相當時候,這更成為他們傳道工作的特色。1917年3月1日刊的《守望台》(英文)把應循的程序列出如下:首先,派書者會探訪地區裡的住戶,向他們介紹《聖經的研討》這套叢書。然後按照派書者所記下或出席公眾聚會人士所遞上的名單,牧教工作者a會回去探訪。他們會盡力激發別人對閱讀刊物的興趣,鼓勵感興趣人士參加特別安排的演講,並且設立庇哩亞聖經研究班。若是可能,派書者會再次到同一地區作見證,然後讓牧教工作者作進一步的探訪,以便與表現興趣的人士保持聯絡。稍後,研究班的其他工作人員會探訪同一的住戶,向他們介紹所謂的自願刊物,(單張和其他贈閱的書刊在當時的名稱)。這樣,人人都可以至少收到一些讀物;這些書刊也許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渴望對上帝的旨意多知道一點。
如果只有一兩位派書者在某個地區工作,而當地尚未有會眾設立,派書者便時常親自回去探訪。因此,當赫爾曼·赫爾肯德爾在1908年與他的同伴以派書者的身分前往德國的比勒費爾德服務時,他們接獲明確的訓示,要使地區裡感興趣的人士彼此熟悉,以便成立一群會眾。數年後,《守望台》提及其他一些派書者也對感興趣人士予以悉心照顧,結果在他們探訪的每個城市和市鎮均有聖經研究者的班建立起來。
1921年出版的The Harp of God(《上帝的豎琴》)一書成為這件工作的一項良助。這本特別為了幫助初學聖經者而撰寫的書後來以22種文字發行,銷量高達581萬9037本。為了協助那些獲得這本刊物的人士,社方設立了一項聖經專題研究的函授課程。課程包括12輯問卷,分別在12個星期內逐步寄出。弟兄們也安排在感興趣人士家裡作集體的聖經討論,一起研讀這本書的內容。通常會有幾位聖經研究者出席這樣的研經班。
然而,見證人卻深深意識到,要收割的田地十分廣大,作工的人卻很少。——路加福音10:2。
工人雖少,所接觸的人卻不少
《守望台》指出,所有真正受聖靈所膏的基督徒都身負上帝授予他們的重任,要找出並協助一切誠心實意的基督徒,不論這些人是否經常上教堂。(以賽亞書61:1,2)那麼,這件工作應如何著手呢?
1881年奉派往英國服務的兩位聖經研究者(J.C.森德林和J.J.本德)若凡事都親力親為,所能成就的工作便十分有限了;可是,藉著聘用數以百計的青年人,他們得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30萬份《給有思想的基督徒的靈糧》分發出去。阿道夫·韋伯在1890年代中期帶著好消息返回瑞士,他奉派在一片包括好幾個國家的廣大地區中向人傳道。他怎樣才能在整個地區作個徹底的見證呢?除了他本人以派書者的身分周遊各地之外,他還在報紙上刊登廣告,並且讓書販把守望台社的刊物列入他們所售的書刊中。1907年,德國的小群聖經研究者作了安排,把485萬份四頁單張連同報紙郵寄出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不久,一位當時在社方的紐約總部服務的拉脫維亞裔弟兄,自費在他出生的國家裡登出報紙廣告。一位對這些廣告作出回應的男子後來成為拉脫維亞的第一位聖經研究者。
-
-
公開及逐戶向人傳道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
[第557頁的圖片]
見證人將千百萬份這類的單張在教堂附近、在逐戶傳道時以及用郵寄方式免費分發出去
[第558頁的圖片]
傳福音的派書者把闡明聖經真理的書刊分發出去
[第559頁的圖片]
安娜·安德遜走遍挪威差不多每個市鎮,向人分發聖經書刊
[第560頁的圖片]
在報紙刊登廣告有助於接觸到一些無法以其他方式找到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