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和平使者還是死亡販子?
    警醒!2002年 | 6月8日
    • 和平使者還是死亡販子?

      《警醒!》瑞典撰稿員來稿

      每年,一些對人類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士或組織都會獲頒諾貝爾獎,以表揚他們在某方面的功績。諾貝爾獎是什麼時候開始頒發的?這個獎跟追求世界和平怎樣扯上關係?

      他的名字往往叫人聯想起人類的進步和成就。他以販賣火藥而發了大財。他叫什麼名字?他就是諾貝爾,是個世界知名的瑞典實業家、化學家。不少人推崇他是個熱心的人道主義者,但也有人叫他做「死亡販子」。為什麼呢?因為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一生靠製造、出售爆炸品而成了巨富。

      諾貝爾於1896年逝世。他死後不久,一件叫許多人驚訝的事給公開了。他在遺囑裡聲明,把900萬美元用來設立基金,而每年所得的利息就作為獎金,頒給在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和平方面有卓越貢獻的人。

      起初,許多人對諾貝爾設立獎項一事都摸不著頭腦。為什麼製造炸藥的商人,竟會這麼熱中於設立獎項,頒給造福人群,甚至致力追求和平的人?有人這麼想:諾貝爾一定是問心有愧,因為他畢生致力製造的,竟是殺人害命的工具。其他人另有看法:諾貝爾一直不遺餘力地提倡和平。他看來深信:武器殺傷力越大,人就越多顧忌,越不敢發動戰爭。有人曾聽過他這樣說:「我的工廠可能比你們的議會更快帶來世界和平。有一天,當兩大軍事陣營有能力在一瞬間毀滅對方時,雙方很可能由於害怕同歸於盡,而同意解除所有武裝。」

      諾貝爾的預言實現了嗎?自他去世後,一個世紀過去了,人類能從這百年歷史學到什麼教訓呢?

      [第3頁的精選語句]

      「但願我能夠發明一種東西或武器,殺傷力巨大到使雙方一旦開戰,結果肯定是同歸於盡,這樣就永遠沒有人會發動戰爭」——諾貝爾

  • 血腥的世紀
    警醒!2002年 | 6月8日
    • 血腥的世紀

      諾貝爾認為,只要擁有殺傷力巨大的武器,世界和平就得以維繫。任何侵略者一旦發動攻擊,其他國家就會隨即聯手把敵人消滅。他說:「侵略者既有這麼大的顧忌,也就沒有人敢發動戰爭了。」諾貝爾認為,沒有國家會如此不智,不惜發動戰爭而令自己走上滅亡之路。可是,上個世紀發生的事顯示了什麼?

      諾貝爾死後不足二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大戰所用的都是殺傷力巨大的新型武器,例如機關槍、毒氣、噴火器、坦克車、戰機和潛艇。約有1000萬個士兵戰死沙場,受傷的比戰死的還高出一倍。慘烈的世界大戰叫人重新關注世界和平的問題,國際聯盟應運而生。美國總統威爾遜由於大力支持建立國際聯盟,因而在1919年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戰爭粉碎了世人對和平的希望。從多方面說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大戰更血腥、更可怖。二戰期間,希特勒把諾貝爾在克魯默爾的炸藥廠擴建,雇用了9000個工人,成為德國最大兵工廠之一。大戰結束時,盟軍投下了千多枚炸彈,把整座工廠夷為平地。頗諷刺地,人是利用了諾貝爾所發明的炸藥來製造炸彈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