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比喻教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耶穌在第三個比喻中論及一個人撒好種在田裡,但是當他睡覺的時候,仇敵來把稗子撒在麥子當中。僕人問他是否須要把稗子拔出來,那人卻回答說:『不必,恐怕你拔稗子的時候,連麥子也拔了出來。姑且讓兩樣一齊生長,直至收割來到。那時,我要告訴收割的人,先將稗子拔出來用火焚燒,麥子則要收在倉裡。』
-
-
用比喻教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
獲得更多教益
門徒從耶穌獲悉撒種者的比喻的意思之後,還想進一步學習。他們請求耶穌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
門徒的態度與岸邊群眾的態度多麼截然不同!群眾並不切望獲知耶穌的比喻的真意,他們對耶穌所提出的教訓僅是一知半解便感到滿足了。耶穌將海邊的聽眾與他手下好學不倦的門徒作一對照,說:
「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由於門徒對耶穌的教訓表現熱切的興趣和關注,因此他們能夠從耶穌獲得更多教益。耶穌回答門徒的詢問時解釋說:
「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期];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耶穌講解完比喻的各項特色之後,接著描述事情的最終結局。他說在事物制度的末期,收割的人,意即天使,會把與稗子相若的假基督徒從真正的「天國之子」分別開來。「惡者之子」會被判處毀滅,上帝王國之子——「義人」——則會在天父的國裡發出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