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哪個國家沒有罪行?
    警醒!1996年 | 10月8日
    • 哪個國家沒有罪行?

      他的葬禮肅穆莊嚴,莫斯科的居民很久沒有見過這麼隆重的送殯場面了。盈千累萬的人在街上排列成行,向這個年輕有為的俄羅斯人憑弔告別。1995年3月1日,弗拉委斯拉夫·利斯特葉夫猝然中彈倒地,就在家門口給刺客擊斃了。他剛好在前一年,當選為1994年度最傑出的新聞工作者。這個電視界名人廣受觀眾歡迎。

      此後,不出三個星期,在3月20日早上的交通擁擠時間,東京的地鐵系統遭到毒氣侵襲。有幾個乘客喪生,許多人嚴重受傷。

      到4月19日,通過電視新聞報導,全世界的觀眾得知美國俄克拉何馬城發生了慘劇。聯邦政府大樓剛剛給恐怖分子所放置的炸彈摧毀。各地的電視觀眾驚恐萬狀地看著,救援人員從瓦礫中拖出一具具殘缺不全的屍體,共有168人不幸罹難。

      今年六月下旬,恐怖分子又在沙特阿拉伯的宰赫蘭附近鬧事,有19個美國人遇害,約有400人受傷。

      這四起事件足以說明,犯罪活動已擴展到新的層面。除了「普通」罪行以外,還有恐怖分子所策劃的暴行,這樣的恐怖活動日益增多。上述的事件儘管背景不一,卻一致表明,人人都很容易遭到暴行襲擊,實在叫人防不勝防。不論在家、在工作地方,還是在街上,你都可以成為罪行的受害人。事實上,英國一篇調查報告透露,差不多有百分之75的英國人認為,現時遭受罪行侵襲的機會比十年前大得多。在你居住的地方,情況可能好不了多少。

      守法良民很想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不是單單打擊犯罪活動就算了。他們渴望政府能夠實際終止罪惡。把世界各地的犯罪率加以比較,結果可能顯示,某些政府所採取的防止罪行措施,比其他政府更有成效。可是,從整體來看,人為政府在撲滅罪行方面其實節節挫敗。儘管這樣,認為政府不久就會消滅罪惡,絕不是痴心妄想。但究竟哪個政府能夠這樣做呢?它會在什麼時候採取行動?

      [第4,5頁的附欄或地圖]

      罪惡充斥世界

      歐洲:意大利一部著作(《時機與竊賊》)指出,在一段短時間內,侵佔他人財產的罪行竟然在當地「屢創高峰,連一度認為不可能打破的紀錄也打破了」。1985年,烏克蘭(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據報每10萬人口就有490宗罪案,到1992年,這個數字已上升到922宗。難怪俄羅斯一份報章(《論據與事實》)寫道:「我們做夢都害怕自己活不下去,老是想著要保住性命,渡過這個可怕的時期。……人人都懼怕乘火車——列車可能會出軌或遭人肆意毀壞;懼怕乘飛機——劫持飛機的事件頻頻發生,飛機也有可能撞毀;懼怕乘地鐵——因為列車可能會互撞或爆炸;懼怕在街上行走——槍戰爆發時有可能會禍及無辜,又或者被人搶劫、強姦、毆打,甚至遇害身亡;懼怕乘坐汽車——汽車可能會著火焚燒、被人炸毀或偷去;懼怕走進樓房的通道、餐館或百貨商店——在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遭受傷害或被殺。」匈牙利《HVG》雜誌把該國一個陽光充沛的城市比作「黑手黨總部」,並指出近三年來,那城已淪為「各種新罪行……的發源地。眼見警察毫無準備地跟黑手黨搏鬥,居民不禁驚惶失措,恐懼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日趨嚴重」。

      非洲:尼日利亞《每日時報》報導,在西非某一個國家,「高等院校裡有某些祕密教派的成員掀起了一股恐怖浪潮。恐怖事件接二連三地爆發,大學生差點兒不能從事任何有意義的學術研修」。該報繼續說:「這股浪潮不但迅速蔓延,還造成人命和財物損失。」論到非洲另一個國家,南非《明星報》報導:「[當地]有兩種不同形式的暴行,就是種族間的衝突和一般的刑事暴行。種族間的衝突已大幅減少,一般的刑事暴行卻直線上升。」

      南北美洲: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近12年來,該國的刑事暴行有增無減,「暴力狂潮勢不可擋,結果在過去十年內,暴力事件增加了百分之50」。與此同時,哥倫比亞《時代報》報導,最近一年內,該國發生了1714宗綁架事件。「跟世界其他地方在同一時期所發生的綁票案總數相比,這個數字超出一倍有多。」墨西哥的司法部表示,最近一年內,首都平均每四小時就發生一宗性罪行。一個女發言人指出,貶低別人的自我價值成了20世紀的特徵。她最後說:「不論對人對物,我們的世代都習慣『用後即棄』。」

      大洋洲:澳大利亞的犯罪學研究所估計,當地的罪行「每年至少造成270億澳元」的財物損失,「不管男女孩童,每人都要付出差不多1600澳元的代價」。這樣的損失「佔國產總值約百分之7.2」。

      世界各地:《聯合國與防止罪行》一書指出,「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世界各地的犯罪活動持續上升」。該書說:「1975年,記錄在案的罪行約為3億3000萬宗,到1980年,罪案數字已增加到差不多4億宗了。近至1990年,全球罪行據估計不下5億宗。」

  • 竭力肅清罪行
    警醒!1996年 | 10月8日
    • 竭力肅清罪行

      「小伙子聲稱,少年犯罪主要是因為無聊,」英國一份大報章的頭條新聞這樣報導。另一份報章說:「家庭爭執導致犯罪率上升。」還有一份報章宣稱:「毒癮『觸發盈千累萬的罪行』。」《菲律賓全景》週刊估計,在馬尼拉發生的刑事暴行,當中有百分之75是癮君子幹的。

      其他因素也可能會引發犯罪行為。尼日利亞的警察總監指出,其中一個就是「社會貧富懸殊」。他另外舉出好幾個因素,例如同輩壓力、就業前景黯淡、法律失去了阻嚇作用、家庭觀念被大眾棄如敝屣、不尊重權威和法律、電影和錄像帶過度渲染暴力等。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許多人都不再相信惡有惡報。意大利波倫亞大學一位社會學家觀察多年後,指出「向警方檢舉的竊案不斷加增,被判有罪的犯人數目卻大幅減少」。他注意到,「按警方所記錄的竊案總數計算,被定罪的犯人從百分之50驟降到百分之0.7」。

      說來遺憾,《新大英百科全書》所描述的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看來所有現代工業社會都有這個特色,就是犯罪活動日益猖獗。現行的法律或刑罰始終無濟於事,起不了威懾作用。在現代的城市化社會,人人都講求經濟增長,著重個人成就,假定犯罪率不會繼續上升根本是說不過去的。」

      這個看法太悲觀嗎?

      情況果真變得那麼糟糕嗎?有些地區的犯罪活動據報不是減少了嗎?某些地區的罪行確實減少了;不過,統計數字是可以引起誤解的。舉例說,自從政府當局禁止國民擁有槍械以來,菲律賓的犯罪率據報下降了百分之20。《亞洲新聞》闡述箇中原因:一個官員認為,雖然盜匪不再偷車,也不再搶劫銀行,他們卻「轉而誘拐小孩、綁架富豪」。由於銀行劫案、汽車竊案比以往要少,罪案總數自然會相應地下降。但考慮到綁架事件增加了四倍,罪案數字下降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提到匈牙利的情況,《HVG》雜誌寫道:「比起1993年的上半年,罪案減少了百分之6.2。警方卻忘記指出,犯罪活動所以減少……是因為當局在行政措施方面有了改變。」不論是偷竊、詐騙還是故意毀壞他人財產等案件,根據既定的做法,這類罪行所涉及的款項要達到某個金額,警方才會記錄在案。當局已把這個金額提高了百分之250。換句話說,侵佔他人財產的罪行所涉及的款項要是在新定的金額以下,當局就不會登記這些罪行。事實上,全國有百分之75的罪行都是跟侵佔他人財產有關的。所以,罪案數字下降一事,根本不能把事情的真相如實反映出來。

      誠然,要確保犯罪案件的統計數字跟實際的罪案數目完全一致,這是談何容易。原因是,沒有向警方舉報的犯罪活動不知凡幾。尤其是某些類別的案件,沒有報案的可能多達百分之90。罪行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為此爭辯根本不切實際。大眾渴望當局能夠肅清罪行,而不是單單把罪案數字減少。

      政府盡力而為

      1990年,聯合國一篇調查報告透露,發達國家每年平均撥出百分之2至3的預算開支,用在打擊罪行的措施上,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花費就大得多了,平均佔預算開支百分之9至14。在一些地區,當局要優先處理的就是增添警察部門的人手,改善警隊設備。不過,結果好壞不一。匈牙利有些國民抱怨說:「警察部門老是欠缺人手緝拿罪犯,但總有充足的人手控告違規駕駛的人士。」

      近來許多政府都意識到,有必要立法嚴懲罪犯。例如,《時代》雜誌指出,由於「拉丁美洲的綁架案不斷上升」,政府紛紛立法「嚴加管制,這些法例到頭來卻起不了什麼作用。……立法防止罪行是一回事」,該雜誌承認說,「嚴格執行法律卻又是另一回事」。

      1992年,據估計英國推行了10萬多個鄰里守望相助計劃,至少有四百萬個家庭受惠。早在19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已實施類似的計劃。澳大利亞的犯罪學研究所指出,這些計劃旨在減少罪行,「措施包括:加強國民對公眾安全的警覺,提高居民的報案意識,敦促他們在鄰里遇上罪行和可疑事件時要馬上舉報,鼓勵他們給自己的財物標上記號以作識別,並且安裝有效的保安設備,從而減低遭受暴行襲擊的風險」。

      在某些地方,商場店鋪把閉路電視跟警察局的警報系統連接起來。攝像機既可防止罪行,又可用來辨認違法者,警察機關、各大銀行和百貨商店都先後安裝了。

      在尼日利亞,警方力圖把劫匪和汽車盜賊緝拿歸案,於是在公路上設置檢查站。政府當局還成立了一個專責調查商業舞弊的委員會,以求對付詐騙行為。為了促進警察和居民之間的關係,由社區領袖組成的委員會不但向警察當局舉報犯罪活動,還告發可疑人物。

      遊客抵達菲律賓後,往往留意到一般住宅都有看守人,許多居民都養了看家狗。實業家雇用保安人員看守辦公室。防止汽車失竊的裝置銷路不斷上升。居民只要出得起錢,就可以遷往守衛森嚴的住宅區或樓房居住。

      倫敦《獨立報》評論說:「由於對司法制度日漸失去信心,越來越多社區居民自我組織起來,保護社區的安全和利益。」隨身攜帶武器的人也有增無已。舉例說,據估計美國有半數家庭至少擁有一枝手槍。

      各國政府不斷制訂新策略,以求遏止犯罪活動。不過,烏克蘭內政事務研究院的弗謝沃洛多夫卻指出,根據聯合國所提供的消息,許多不法之徒都是天資聰穎的,他們的「做案手法五花八門」,「執法人員即使受過專門訓練」,也不能一一跟上最新的花招。通過第三方之手,聰明的犯罪頭子就可以把非法款項投資在工商企業上,或向慈善公益事業捐贈巨款。他們力圖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務求躋身權貴之列」。

      信心漸失

      在一些國家,越來越多人認為,難題的部分成因在於政府本身。《亞洲新聞》引述一個防止罪行小組負責人的話說:「在我們逮捕的疑犯當中,警察、軍人約佔百分之90。」不論真偽,這樣的報導促使一個立法機關成員發表以下的評論:「那些宣誓要維護法律尊嚴的人一旦知法犯法,我們的社會就有禍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高級官員的貪污醜聞弄得政府驚魂不定,進一步削弱國民對統治階層的信心。對於政府控制罪行的能力,民眾不但信心盡失,甚至質疑當局有沒有決心這樣做。一位教育學家問道:「行政官員既然泥足深陷,自身難保,又怎有能力對付犯罪活動呢?」

      政權雖然不斷更替,罪惡還是依舊存留。但請放心,不久罪惡就會不復存在!

  • 能夠肅清罪行的政府終於掌權了
    警醒!1996年 | 10月8日
    • 能夠肅清罪行的政府終於掌權了

      聖經早已指出,在我們的日子,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不服從父母,忘恩,不忠貞,毫無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毀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提摩太後書3:2,3)人要是具有以上的性格特徵,就難免會作奸犯科。

      既然非法勾當是人幹的,只要人肯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罪行就自然會減少。不過,人要改邪歸正,談何容易。比起以往,今天人如果想一改故轍,就困難得多了,因為按照聖經年代計算,從1914年起,我們已踏進這個事物制度「最後的日子」。正如聖經預告,這段日子會有「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兇險的時勢是魔鬼撒但促成的,他是萬惡的罪魁禍首。他「知道自己時候無多,就大為憤怒」。——提摩太後書3:1;啟示錄12:12。

      當今的犯罪活動急劇上升,這就是原因所在。撒但深知自己不久就會遭受毀滅,他的制度也快要被鏟除。既然剩下的時間不多,他就千方百計,助長歪風,使人類把提摩太後書第3章所提到的不良習性顯露無遺。所以,政府如果要肅清罪行,就必須把撒但的勢力滅絕,同時幫助人民改過自新,除去以上所描述的劣根性。可是,有任何政府能夠擔負這個超凡的重任嗎?

      人為政府實在無能為力。烏克蘭的法律系教師瓦斯科維奇認為,有需要成立「一個能夠發揮力量的共同體,來協調所有政府和公共機構的運作,使各方互相配合」。在一個討論罪行的世界會議上,菲律賓總統拉莫斯說:「現代化設備把世界各地的距離縮短了,犯罪活動因而能夠超越國界,演變為跨國罪行。既然這樣的罪行涉及多個國家,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就要同樣適用於多個國家才行。」

      「為禍全球」

      聯合國是個跨國(國際)機構。自創立以來,這個機構一直設法對付罪行。可是,跟各國政府一樣,聯合國也苦無對策。《聯合國與防止罪行》一書指出:「大部分國家都各自發覺,國內的犯罪率持續上升,簡直無從抑制;跨國罪行也急劇加增,遠遠超出國際社會目前所能應付的範圍。……有組織的犯罪集團不斷擴張勢力,實在令人擔憂;在這些犯罪活動當中,侵犯人身的暴行、威迫恫嚇、公務員貪污等案件所招致的後果最為嚴重。恐怖事件使盈千累萬的人無辜犧牲。毒販以利字當頭,販賣使人上癮的麻醉劑,為禍全球。」

      美國第四屆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有一次說:「要成立一個人管轄人的政府,最大的困難在於:人必須授權政府管轄人民,然後再強迫政府律己。」(參閱傳道書8:9。)所以,要實現這個理想,就得把「人管轄人」的政府一一更換,用上帝所統轄的制度取而代之。可是,這個解決辦法切合實際嗎?

      肅清罪行的政府

      對於聖經就上帝王國所作的論述,真正的基督徒深信不疑。a上帝的王國是個實在的政府。雖然王國建立在天上,是肉眼所看不見的,它在地上所成就的事卻有目共睹。(馬太福音6:9,10)王國政府由基督耶穌和14萬4000人組成,這些人是「從每個部族、語言、民族、國族……來」的;他們「要作王,管轄大地」。這個強有力的政府會統治「一大群」人民;正如聖經所預告,他們也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啟示錄5:9,10;7:9)由此可見,統治者和人民都是來自萬國萬族的,大家的背景雖然各不相同,卻彼此精誠團結,得蒙上帝悅納。

      耶和華見證人由於接受上帝的統治,竭力改過自新;以整體而言,他們已摒棄犯罪行為。怎麼可能?他們通過學習而極其賞識聖經的智慧,並深明實踐聖經原則的箇中益處。他們深受宇宙最強大的力量所推動,這股力量就是上帝的聖靈以及聖靈所結出的果實——愛心。上帝的話語說:「你們要穿上愛,因為愛是促進團結的完美繫索。」(歌羅西書3:14)在230多個國家地區,耶和華見證人都相親相愛、團結一致,這正好表明上帝的王國已發揮影響力,按部就班地肅清罪惡。

      1994年,德國一篇調查報告足以說明這點,接受調查的耶和華見證人共有14萬5958個。許多被訪者承認,他們得克服嚴重的弱點,才可成為見證人。他們學習聖經後,深受其中的教訓所推動,所以決心一改故轍。舉例說,他們當中有3萬零60人戒除了煙癮或毒癮;有1437人摒棄賭博惡習;有4362人改邪歸正;有1萬1149人克服了嫉妒、仇恨等性格弱點。此外,還有1萬2820人重享天倫之樂,家人關係不再處於緊張狀態。

      這些調查結果雖然僅僅涉及一個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卻深具代表性;事實上,世界各地的見證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且以烏克蘭一個名叫尤里的年輕人為例。他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的時候,是個扒手。他甚至不惜長途跋涉,前往莫斯科「謀生」。他知道那兒人來人往,比較容易下手。

      1993年,尤里再度置身莫斯科的人群當中。7月23日星期五,在盧高莫提夫運動場聚集的2萬3000人不再需要提防尤里了,他現已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事實上,尤里還有分在台上擔任節目,向來自多個國家的聽眾發表演講。他已洗心革面,從此遵從聖經的吩咐:「偷竊的人不該再偷竊」。——以弗所書4:28。

      像尤里一樣,許許多多的人都摒棄了犯罪活動,以求證明自己符合資格,在上帝的正義新世界裡享受生命。前英國警察部官員彼得·英伯特說得不錯:「只要人人都願意作出努力,罪行是可以在旦夕間受到控制的。」上帝的政府所安排的聖經教育計劃,能夠推動正直的人去「作出努力」,遏止犯罪行為。

      世界不再有罪行

      形形色色的犯罪活動顯示,世人缺乏愛心。基督徒會學習耶穌的榜樣,他說:「你要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也「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馬太福音22:37-39。

      上帝的王國會教導世人,把這兩條誡命付諸實行;惟獨這個政府才會悉力肅清罪行。今天,已有五百多萬個耶和華見證人從這樣的訓示得益。他們決不容許犯罪傾向在心裡扎根生長,並且竭盡所能,使世界不再有罪行。上帝在他們身上所促成的改變幫助我們看出,在屬天政府治下的新世界,上帝會成就怎樣的事。試想像一下,世界不再需要警察、法官、律師、監獄的情景。

      上帝會親自實現這個理想,在全世界實施空前的變革,改天換地。但以理書2:44說:「當那列王[現正]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在天上]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不但這樣,上帝還會把撒但制服,消滅他的邪惡勢力。——羅馬書16:20。

      上帝的屬天政府一旦取代人為政府,世人就永不再互相管轄了。天上的君王享有比天使還要高的地位。他們會教導人類學習正義。屆時,刺殺、毒氣侵襲、恐怖分子放置炸彈等事件都會成為過去。由社會不平引起的罪行也會蕩然無存,貧富懸殊的現象從此消失蹤影。

      在尼日利亞,奧巴費米·阿沃洛沃大學的阿盧科教授評論說:「窮人睡不著覺,是因為餓肚子;有錢人家不能安寢,是因為窮人睡不著覺。」可是,不久人人都會睡得酣暢,他們深知政府,也就是上帝的政府,終於把罪行肅清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