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樣衡量成功?守望台2000年 | 11月1日
-
-
文化與良心交戰
羅伯特在耶和華見證人的家庭裡長大。他十幾歲的時候行為不端,誤交損友。他的母親為此十分擔心,於是請一個先驅(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傳道員)鼓勵他。論到事情的發展,羅伯特說:
「我很感激那個先驅弟兄給我的關注。他的好榜樣激勵我決心在畢業後以先驅為事業。這令媽媽又再擔心了,但這回原因卻不同。在我們的文化裡,女孩子一畢業就做先驅並不成問題;可是,一般人都覺得男孩子應當首先在經濟上穩定下來,然後才考慮做先驅。
「後來我開始做點生意。不過,由於我把很多時間、精神花在工作上,參加聚會和傳道變成了例行公事。我感到良心不安。我知道自己其實是可以為耶和華作更大服務的。可是,要擺脫人家對我的期望可不容易,但我很高興我終於如願以償。現在我已結了婚,跟妻子一起從事先驅工作,至今已有兩年。最近社方還委任我當會眾的服事僕人。現在我能夠盡心竭力事奉耶和華,令我非常滿足。」
本刊屢次鼓勵年輕人,只要可能的話,趁著仍然在學就學會一技之長,或具備某些實用的資格。目的是什麼?是要致富嗎?不是。主要目的是要裝備他們成年後能夠維持生活,同時盡力事奉耶和華,尤其是參與全時的服事職務。然而,年輕人卻往往專注於追求世俗的事業,以致把服事職務僅看作次要。有些年輕人甚至從沒有考慮過參與全時服務。為什麼呢?
羅伯特的評論幫助我們對問題有較深入的了解。羅伯特學會一門謀生技能,然後開始做生意。不久,羅伯特發覺自己只是營營役役,迷失方向。他的目標是要獲得經濟安全。可是,在基督徒會眾內外,有任何人能夠完全達到這個目標嗎?基督徒誠然要負起經濟責任,勤懇地履行自己的經濟義務。可是,他們也應當意識到,在這個變幻無常的時代,很少人能夠達到真正享有經濟安全 的地步。有鑑於此,耶穌在馬太福音6:33的應許令基督徒感到莫大的安慰。
羅伯特很高興自己決定按著內心的志願行事,而不是受本地文化所支配。現在他正以全時服務為一生事業。不錯,全時服事職務是一種光榮的事業。羅伯特享有內心的安寧,因為正如他說,他能夠盡心竭力事奉耶和華。
-
-
你怎樣衡量成功?守望台2000年 | 11月1日
-
-
現今有些人的情形也類似。他們把自己的天賦、才幹和教育用來推廣王國的權益。例如,艾美雖然在大學獲得商業和法律的學位,後來受雇於一間律師事務所,薪酬優厚,但現在卻是個不受薪的義務工人,在守望台社的一個分社工作。艾美評論目前的生活說:「我深信自己為一生作了最佳的選擇。……我絕不希望跟任何一個大學同學易地而處。我以自己的選擇為榮。我已得到自己所需和所想的東西,就是滿足、快樂的生活,和一份令我稱心滿意的事業。」
-